乐读窝

做人做事好方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做人做事好方法

第32页

书籍名:《做人做事好方法》    作者:未知

  无论对朋友还是父母,那个私人空间永远都不会敞开,他们可以远远地欣赏,因为那里虽然隐秘但不肮脏,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空间,但我需要并且一定要用自由填满。其实,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朋友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最要好的,彼此非常了解对方,并确认能够同甘共苦的,属于患难之交。第二类是比较好的,在某一个特定的场合条件下认识的,是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的朋友。第三类属于萍水相逢的朋友。
  有的人把好朋友当成自己,认为好朋友之间就不能有秘密,其实,"无话不说"也有个限度。有这样一件事情,两个特别要好的女孩,同吃同住,好得就像一个人,彼此了如指掌。由于太熟悉对方而不分你我,她们把对方的秘密当成自己的而告知于人,严重影响了朋友的正常生活而使朋友关系难以维持。所以,就算是一对最好的朋友,也要适当保留一些个人的秘密,不必公开你的私人生活来证明你对朋友的诚意,也不要过分渴求朋友会对你的任何私人问题都有帮助,自己应该面对的就要勇敢面对。
  如果两个好朋友在事业上能够志同道合,在生活上能够互相关心,而在私人生活上又相对独立,彼此不打扰对方喜欢的生活,那才是一种高尚的友谊,相信这也正是我们作为别人朋友所要追寻的境界。
  这种距离既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毕竟人是有思想的、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同时也是有理性的、自私的动物。在这个私有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获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了这个私有的空间,人就要不断地去争取。相距太近了,每个人的利益空间就相对狭小了,摩擦的机会也就多了,摩擦多了还会有朋友吗?如同一只可以养一两条鱼的缸偏要放进五六条鱼甚至更多,结果会怎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概就是因为这远方来的朋友不会与自己有利益冲突。
  记住,留出距离就是给自己留出一个空间,也给对方留出一个空间,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空间才会和谐相处,如同太阳、地球、月亮一样。
  □
培养爱打招呼的习惯
  在这个社会里,要想工作顺利、业务发展,就必须能够广交业务上的朋友。
  在你为了业务奔波忙碌时,必然会遇见许多与你业务有关的人。这些人,你只知道他的姓名,甚至连姓名都不知道,你跟他见面时,也不过说两三句有关业务的话,甚至于有时你只是跟他点一点头。例如,你经常到某大厦去接洽事务,经常遇见大厦的电梯司机,或是你到货仓去提货,经常遇见货仓的守门人,或是你经常到某银行存款,经常遇见柜台后面的出纳员等诸如此类的人员,你不知他姓啥名谁、何方人氏,但他们或多或少地都与你的业务有点关系。





  你怎样对待这些人呢?你用什么态度和他们招呼?这是一个很微妙也很实际的问题。你是把他们当做一个机器配件,在他们面前神气活现、作威作福、大摆架子呢,还是谦恭有礼、和蔼亲切,把他们当做朋友呢?
  有许多人为了谋生出来工作,待遇很低,工作既辛苦,又单调、繁重,平常已经是受累受气,心烦意乱,如果你对他们神气活现,或是不理不睬,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好感,办起事来,也只顾自己的方便,不给你方便。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态度不好,那么就会到处碰到不方便。但是如果你把他们也当做朋友看待,对他们有适当的尊敬与关怀,他们即使不知你的姓名,但一看见你的面容、听到你的声音就已经有了好感,这时,他们就像吸进一股清风,精神为之一振。既然他们对你印象很好,那么,他们就好像出于本能一样,除了考虑到自己的方便之外,也会兼顾你的方便。电梯司机会多等你几秒钟,货仓的守门人会替你找搬运工友,银行、保险公司、邮局、物业公司……的职员们,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或大或小的方便。
  实际上,如果你能结交许多业务上的朋友,则许多业务都可以很迅速顺利地办妥,这样不但可以减省许多手续上的麻烦,而且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这些业务上的朋友,除了对他们保持礼貌、亲切的态度之外,还应该在业务上尽量帮助他们。那就是说,我们也要尽量给别人方便。业务上总是有来有往的,别人既然给我们方便,我们也应该给别人方便,办起事情来不让别人久等,不让别人吃亏。大家都在互助互利的友谊气氛中,把事情办妥。
  对于关系比较密切的业务上的朋友,我们除了业务上的接触之外,还要安排一些私人间的接触机会,使双方在业余时间可以轻松随便地谈笑,说不定在谈谈笑笑之间又可以解决许多业务上的问题。
  但这些业务上的朋友,毕竟跟我们私人间的朋友有点不同。固然,有许多在业务上认识的朋友到后来发展成我们的知交,但社会复杂,有许多业务上有朋友,我们只应跟他们在业务上保持联系,除了业务不及其他。至于有些人借口业务上有联系,就跟着某些人跑到歌楼舞榭、烟窟赌场里鬼混,那更是我们应该绝对避免的。
  □
诸葛亮:出人头地识时务
  诸葛亮出生于东汉乱世,父母双亡,早年贫困潦倒,居于隆中,在当时无依无靠的他要想出人头地成就大事,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诸葛亮27岁时,群雄如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陶谦,在混战中陆续灭亡;刘表、刘璋没有灭亡,却没有前途;还有一些则脱颖而出,其中首推曹操和孙权。对于曹、孙,诸葛亮有能力到那里谋得较好的职位,可是他不去,宁肯"不求闻达",为什么呢?
  因为他更了解当时的历史情景。
  曹操是个大能人,精通谋略,行军用兵大略依照《孙子兵法》,因事设奇,克敌制胜,变化如神。曹操割据的起点不高,论名气和实力,都无法同袁绍抗衡,最后却是他成功了。他眼光远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屯田积谷,仓库充实,又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身处四战之地的兖州,周围分布着吕布、袁术等五大割据势力,从未受到联合的包围,反而把对手各个击破。官渡一战,他以劣势兵力,把袁绍打得望风逃窜,从此天下无敌,眼看就要统一北方。也许是反感曹操在徐州滥杀无辜,也许是看穿曹操挟持汉献帝,包藏不轨的野心,诸葛亮没有选择曹操。最后事实也证实了,曹操为人奸诈,而且不善用绝顶聪明之人,若依诸葛亮的才智,一定得不到他的重用。
  至于江东,这个政权久经考验,拥有长江天险,得到一方民心,拥有大批人才,兄长便在那里效力。然而诸葛亮也没有投奔江东。晋人袁准讲了一个传闻,说诸葛亮为刘备出使江东期间,张昭建议孙权留下诸葛亮,诸葛亮不肯留,说道:"孙将军后生可畏,不过观察他的气度,能重视亮而不能尽用亮,我所以不留。"史家裴松之以为,诸葛亮君臣际遇,可谓世间少有,谁能离间?连关羽都不肯背主,何况诸葛亮呢!诸葛亮也许早在隆中就预料孙权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不肯去投奔东吴吧!





  还有个刘璋,割据着长江上游的益州。益州僻居西南,是四塞之地。秦岭横在北面,三峡锁其东面,大雪山、夹金山阻其西面,蛮障之地阻其南面,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末太常刘焉来此益州,既避世乱,又雄踞一方。刘焉死后,儿子刘璋据州自保,没有多大的作为。对于行将被人所灭的刘璋,诸葛亮怎能看在眼里?
  没有合适的,就继续观察等待。宁缺勿滥,决不轻易投奔。他终于发现了刘备,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他远祖是中山靖王刘胜,到他这一代已经败落无边。刘备就学于名儒卢植。天下大乱,他乘势而起,领兵救过徐州,代理过徐州牧,又丢了徐州,投靠曹操。曹操授予他左将军,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他却密谋杀害曹操,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转而投奔曹操的对头袁绍。袁绍失败后,刘备在北方无处存身,只好南下投奔刘表。
  刘备屡败屡战,有股硬汉子气概,从不服输,胸襟开阔,宽仁大度,礼贤下士,善于团结部下,部下同他结为死党。关羽被曹操所俘,大受优待,仍然伺机离开曹操,返回处境不佳的故主身边。仅此一端,就可见刘备的笼络人心做到何等程度了。因此对士人号召力很大,为海内所畏惧,以致连曹操也对他说:"现在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袁绍之辈,不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