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用信念的火种点亮人生

书籍名:《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作者:李问渠


信念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对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尤其如此。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信念会支撑你找到人生的方向,信念会给你奋斗的动力,支持你不断向前,去追求人生的梦。
罗曼·罗兰曾说过:“人生最可怕的事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如果说人生是参天的大树,信念就是挺立的树干。树干一倒,大树则倾;信念一失,人生则危。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通过士气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以实现与基本需求和欲望相应的行为志向。
信念的力量是惊人的,有的甚至可以创造“奇迹”,还可能左右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健康,甚至生与死。有了信念,人们的精神就有了寄托,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
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我要飞得比大雁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挥了两下,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到他们长大之后,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信念是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他飞向梦想的天空。
人生需要信念,需要坚定的信念。人生的道路固然难以一帆风顺,固然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看到希望,看到曙光。即使前方有再多的艰难困苦,即使前方的风浪再大,也会执著追求,无怨无悔。事实上,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成功后的荣光,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在于信念的树立与坚持的过程。
坚定的信念不是从来就有的。信念总是徘徊于坚持与动摇之中,总是彷徨于前进与退缩之中。信念的失去固然有外在的迫力,固然有种种无奈,但主要还是在自己。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威廉·皮特就被教导:只有成就一番伟业,才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这是他所受一切教导的主旨。无论他身在何处,无论他做些什么,不管是上学、工作还是娱乐,他从未忘记过父母的教导:他应该出人头地,应该成为一个公正、睿智、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这个观念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鼓励他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地朝着这个明确的目标前进。
22岁那年,他就进入了国会;在23岁时,他当上了财政大臣;而到25岁时,他已经成了英国首相。
在大学毕业以后,别的同学为了确定自己从事何种职业而瞻前顾后,他不需要这样浪费时间,而是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皮特的一个对手曾经这样评价他:“这个人既不会冒进也不会退缩,他一直都在飞翔。”
二十几岁的你,能保证自己一直都在飞翔吗?
古语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理想和信念是不可分的,只要一路长扬理想的风帆,远航的船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再多的艰难险阻也将会被伟大的勇气所折服,被坚定的信念所击败。二十多岁的你,完全有资格做一名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地奔赴前程。当你能够用信念的火种点亮人生时,生命的璀璨就不再只是梦想。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急于求成,更有甚者是急功近利。渴望成功的心态谁都能理解,但是你要明白,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容易,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要一开始就盯着成功不放,要学会潜心修炼,练好本领再出山。做事若急于求成,就会像饥饿的人乍看到食物狼吞虎咽,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
做事速度快的人,并不是事事贪多图快的人,而是办事富于成效的人。在赛跑中率先抵达终点的人,并非因为步子迈得大、脚步跨得高,而是身体的协调使他能在最后一刻冲到对手的前面。因此,事业不能以耗时长短来论英雄。
一位智者说过,慢些,我们就会更快。没错,有人为了显示效率,凡事草草了事,结果得不偿失,使得一件本需一次完成的事情,要回头重复多次。所以说,如果我们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反而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也就让自己失去了成功的最佳机会。
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决定外出寻宝,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他终于找到了两棵稀有的树木。这种树木的树芯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把它放入水中不浮反沉。
年轻人非常兴奋,就拖着这两棵树到集市上去卖。然而,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年轻人的这两棵树却无人问津。这时他看到旁边卖炭的人生意很好,就把自己的树也烧成了木炭。结果,这个年轻人很快就将木炭卖光了。他揣着钱袋回家,高兴地把此事告诉了他的父亲。
父亲听说情况后却连声惋惜,他为自己孩子的做法感到十分遗憾:“孩子,你所找到的正是世上最珍贵的沉香树啊,从它上面切一小块磨成碎末,价钱也顶过你卖一年的木炭。”年轻人听后十分后悔,只恨自己有眼无珠,白白糟蹋了珍贵的宝物。
这就是急功近利的后果。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像上面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放走了无比珍贵的机遇,结果只能是后悔不已。
做事是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对每个人来说,宝贵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每个人走的每一步路,都不可能有彩排,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所以,如果走错了,是不可能重新来过的。时间固然宝贵,但整个人生大局更重要,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要有高瞻远瞩和耐心等待的智慧,因为太急切想得到东西,结果往往是得不到。
每个人都要求自己上进,希望自己能早日获得成功,但一个人的智力、体力、领悟力与适应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一路领先,胜过所有的人。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力量有不能到达之处,况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想超越,只能一步一步地来,否则只能倒退甚至失败,永远不会再往前走一步。
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唯一的优势就是年轻,而在知识的积累和工作的经验上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那些急于求成、渴望迅速出人头地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甚至是致命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这个能人辈出的年代里,要想做出一番事业,首先要学会积累,抛弃浮躁的情绪。太急于求成,最后往往一事无成。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在六岁那年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也过世。辗转于亲戚之中的胡佛,因为坎坷的童年经历,过早地成熟并学会了自立。他白天在伯父开办的土地公司里当办公室杂役,记账、打字,晚上读商业夜校。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当过薪水低廉的矿工。通过逐渐积累经验和学识,他又成了工程师,管理人员……这些经历使他扩大了视野,练就了精明圆滑的处世方法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为他日后竞选总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所以,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定要记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不可能在步入职场前就懂得一切知识,但在这之前,我们却可以尽量地完善自己,把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培养优秀的品格。尤其在还是新人的阶段,不能眼高手低,只幻想着一步登天,却忽视自己取得成就所欠缺的素质。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放下不可一世的心态,向任何比自己强的人虚心请教,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只有这样,你前面的路才会越走越顺,才能修炼出真本事,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种策略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应该时刻保持高调的姿态,这样才显得有活力、有魄力。殊不知,为人处世,并不是事事高调就好,有时候这样反而更容易伤害自己。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更应该懂得,高调和低调都是相对而言的。做事的时候,你要高调。因为高调做事代表了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细小的事、单调的事,也要表现自己的最高水平,体现自己的最好风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质与能力。而做人的时候就不要高调了,要采取相反的姿态,越低调越好。当你取得成绩时,你要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否则,如果你习惯了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独吞苦果。
李开复曾经讲过一件事情,或许可以给人一些启示:
他刚进入苹果公司开始第一份工作时,公司里有一位经理叫西恩。大家都知道西恩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尤其是在开会的时候,他得体的言辞完美地展现出他过人的才学、情商与口才,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钦佩不已。有一天,李开复鼓足勇气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沟通的秘诀。
西恩说:“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我并不总是抢着发言。当我不懂或不确定时,我的嘴就闭得紧紧的。但是,当我有好的意见时,我决不错过良机。如果不让我发言,我就不让会议结束。”
李开复问他:“如果别人都抢着讲话,你怎么发言呢?”
西恩说:“我会先用肢体语言告诉别人,下一个该轮到我发言了!例如,我会举起手,发出特殊的声响,如清嗓子,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让我发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确霸占了所有的发言机会,我就等发言人调整呼吸时,迅速接上话头。”
李开复又问他:“如果你懂的不多,但是别人向你咨询呢?”
西恩说:“我会先看看有没有比我懂得更多的人帮我回答。如果有,我会巧妙地把回答的机会‘让’给他;如果没有,我会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去查’,等会开完后,我一定会把问题查清楚。”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很多有成就的人,不是骄傲地把头仰向天空,而是踏踏实实看着脚下的路。他们都很低调,因为他们知道世界的博大,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竖起桅杆做事,砍断桅杆做人”,这是一个年轻人挂在办公室墙上自撰自书的条幅。据他讲,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带给了他这十二个字,也是他这么多年来遵守的原则。
从小住在海边的他非常喜欢大海,几次都想跟着爷爷出海打鱼,可爷爷总说他还小,拒绝带他出海。
长大后,他将远离家乡到外地去工作,那里没有他喜欢的大海。在出发之前,爷爷决定带他出海。
他自然非常兴奋,跑前跑后,帮着爷爷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之后,在一个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日子扬帆出海了。
来到大海深处,爷爷教他使舵、下网,根据海水颜色的变化辨识鱼群。可是海上的天气变化无常,大海的脾气更是让人摸不透。刚刚还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转眼间就刮起了狂风、卷起了巨浪,很可能会把渔船掀翻。爷爷这个老水手也是没有想到,但他丝毫没有惊慌,他吃力地掌着舵,同时大喊着命令孙子:“快把桅杆砍断,快!”年轻人赶紧以最快的速度砍断了桅杆。
就这样,船没有了桅杆,随着海浪漂泊,一直漂到天气转好,大海重新恢复了平静。
由于砍断了桅杆,船帆不能升起,祖孙二人只能用手慢慢摇着橹返航。
年轻人问爷爷:“为什么要砍断桅杆?”爷爷说:“帆船前进靠帆,帆又升在桅杆上,桅杆是帆船前进动力的支柱。但是,由于高高竖起的桅杆会使船的重心上移,降低了船的稳定性,一旦遭遇风暴,就会有翻船的危险,桅杆又成了祸根。所以,为了降低船的重心,必须砍断桅杆保持稳定。毕竟,保住命才是最重要的。”
离家的日子到了,也要离开爷爷了,但爷爷的那些话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同时留在心里的还有那次经历。
他在外工作得很出色,职位也一再升迁,但他仍然像开始时那样脚踏实地。无论做出多大的成绩,得到多高的地位,他也从不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他总说:“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每当有了突出的成绩,我都会想起那被砍断的桅杆以及爷爷说过的话。”
这个故事的寓意,想必聪明的你一看就懂,那就是做事要高调,要高高扬起鼓满风帆的桅杆;做人要低调,要砍断桅杆,脚踏实地,不去张扬和炫耀。
二十几岁涉世未深的你也许一时还理解不了这其中的道理,不过可以在实践中慢慢磨炼自己。等你真正理解了什么叫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时候,就会受益无穷了。

学会选择,因小失大不值得

有人说,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棋时有弃车保帅之说,如果只因为心疼车的勇猛,不忍舍弃,那么一定有杀身之祸。虽丢弃了一个车,但保证了不失败,再发强攻,就仍有取胜的机会。人生也应该这样,要懂得以小的代价换来大的成功。
一天早上,妈妈正在厨房清洗早餐的碗碟。她有一个4岁的孩子,正在沙发上独自玩耍。突然,妈妈听到孩子的啼哭声,于是,赶紧冲到客厅看孩子。
原来,孩子的手插进了放在茶几上的花樽里。花樽是上窄下阔的款式,所以,他的手伸了进去,却抽不出来。妈妈用了不同的办法,想把孩子被卡着的手拔出来,但都没有成功。
妈妈开始焦急,她稍微用力一点,小孩子就痛得叫苦连天。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妈妈只好决定用下下之策,就是把花樽打碎。可是她有些犹豫,因为这个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古董。不过,要想儿子的手能够拔出来,这是唯一的办法。结果,她忍痛将花樽打破了。
虽然损失很大,但儿子平平安安,妈妈也就不太计较了。她叫儿子将手伸给她看看有没有损伤。孩子完全没有任何皮外伤,但他的拳头仍是紧握住似的无法张开。是不是抽筋呢?妈妈再次惊慌失措。
原来,小孩子的手不是抽筋。他的拳头张不开,是因为他紧握着一枚硬币。他是为了捡这一枚硬币才让手卡在花樽的口内。小孩子的手抽不出来,其实,不是因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为他不肯放手。
妈妈当时就面临着选择,为了儿子的手,可以打破古董花樽,因为儿子更重要。但孩子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做出那样因小失大的事情。当时他不会了解,为了自己一心想要的那个小硬币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大。只有等他长大了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当初的愚笨。那么你呢,二十多岁的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懂得选择与放弃的智慧吗?
1965年,一个19岁的美籍犹太人考入了加州大学长滩分校,攻读电影及电子艺术专业。大三时,这个狂热地做着导演梦的小伙子拍了一部24分钟的短片,讲的是一对在沙漠相遇的年轻恋人的故事。
那时,环球公司是每一个想进入好莱坞的电影人梦中的圣地。1969年,该公司的行政长官西德尼·乔·辛伯格偶然看到了这个年轻人拍的爱情短片。影片刚一放完,辛伯格便激动地对助手说:“我认为它棒极了!请尽快安排这个导演来见我。”
第二天,助手向他报告,这个年轻人并不是导演,只是个大三的学生。辛伯格回答,我不管他是谁,我要见他!
一个星期后,辛伯格见到了这个年轻人。
“我喜欢你的电影。我们签个合同吧。”辛伯格开门见山地发出邀请。
年轻人犹豫地说:“可我是犹太人,我才读大三,还有一年才毕业呢。”
“你是想上大学还是想当导演?”辛伯格问。
当天下午,年轻人与辛伯格所在的环球公司签了一份标准的“自愿服务”7年合同。在合同的限制下,年轻人等于是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卖给了环球公司。有人戏言,只有神经不正常的人或者有着疯狂野心的人才会签这种合同。这份合同对辛伯格来说是一场豪赌: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大学尚未毕业的人做导演,这可是环球公司从未有过的事。
事实上,不论是这个年轻人还是辛伯格,都是“神经不正常的人”或“有着疯狂野心的人”,然而,正是这个年轻人,陆续拍出了《大白鲨》、《外星人》、《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等传世杰作。
年轻人名叫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一个电影史因之而更加辉煌的名字。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的选择,斯皮尔伯格选择当导演,他付出了辍学、来自父亲的怨恨以及长达7年的自由身的代价。然而,没有这些代价,没有疯狂追逐梦想的勇气,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
切莫因小失大,要抓住人生的关键点。当名利成为你人生唯一的重点,你的生命就已经失去了重心。二十几岁的你要注意,眼前的失去并不一定是真的吃亏,同样,眼前的利益也不一定是最大的利益。只有学会有舍有得,才能避免因小失大,目光短浅。这才是成大事者应有的心态。
二十几岁的你,面前有很多路可以选择,因此你更要懂得选择与放弃的智慧。在以后的人生中,拥有豁达的心胸,不计小失,这样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