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心理学166个现象

乐读窝 > 科幻小说 > 心理学166个现象

第22页

书籍名:《心理学166个现象》    作者:未知

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就  
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  
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  
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  
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止心理上产生的偏差,造成我们决策上的失误。  

从众效应:从众心理为人们普遍具有,一般而言,与青年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人  
更易为青年接受。喜欢标新立异、坚持已见的人虽然常常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青  
年进步的带头人,  但是他们的非从众行为要为青年中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往往需要一  
个过程。他们在青年中的威信和被人尊重、信任度的提高,是随着过程的发展而逐  
步增加的,而在过程开始时所获得的感受往往是其反面。  



141同体效应  
同体效应也称自己人效应,是指学生把教师归于同一类型的人,是知心朋友。学生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更易于接受。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之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同体效应的合理运用,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成了自己人,是知心朋友,于是对教师教的课也就产生了兴趣。若教法得当,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地会逐步提高。  

142洼地效应  

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资金也会向交易成本低的地方集中,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作“洼地效应”。例如,一些跨国公司跑到中国办公司,就是因为我国的人力成  



143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平时应多观察,想方设法找到发挥学生潜能的最佳点和学生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就可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我们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中恰当运用心理效应,不仅能够提高教育工作的艺术性,而且也会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试举几种心理效应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齐加尼克效应齐加尼克是法国心理学家,他曾做这样一种实验:将一批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其中一组顺利完成了全部工作,而另一组却未完成任务。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呈现一种紧张状态,但其中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逐渐消失;未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想总是被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所困扰,结果影响了以后任务的完成。这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144翁格玛丽效应  
翁格玛丽效应是教育心理学术语,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  
在被表彰和嘉奖的情况下,受表扬者自然会不断地追求进步,以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而未受表扬者也会被给予心理暗示,只要你努力,机会肯定会降临。  
145武器效应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1978年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侵犯的"武器效应"理论。  
他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正如考试失败,并不一定会导致侵犯他人。挫折  
主要导致产生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  
  侵犯行为的发生,还要依赖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  
行为得到增强。  
  为了检验以上假设的合理性,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  
  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  
让被试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被试实施电击。  
  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  
羽毛球拍。  
  实验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是相符,即被激怒的被试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实  
施了更多的电击。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后来,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  
称为"武器效应"(weapon  effect)。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社会暴力事件与环境中存在着刺激暴力事件的"武器"有关。正  
如伯克威茨所说的:"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抠动扳机,扳机  
也带动手指。"  在这起惨案中,正是"黄色木柄的榔头"充当了增强侵犯行为的刺激。榔  
头恰恰在徐某愤怒的时候映入眼帘,增强了侵犯行为。  
  家庭暴力事件在近几年迅速递增,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家庭将走向何处,亲情  
如何维系,给人留下了一个个沉重的问号。  

成功就是成为最小笨蛋(代序)  

第一部分  认识真我———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146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  

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实验表明,在系列学习中,前端和后端的学习要比中间的学得快。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要好。对材料的掌握有从两端向中间进行的趋向。从开头处前进要比从末尾处前进稍快一些,掌握得最慢的部分,不在材料的中间处,而在稍后一点。据分析,这是由于系列前部受倒摄抑制的干扰,系列后部受前摄抑制的干扰,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相继干扰。一般地说,该效应在学习的早期阶段最为明显。此外,也受材料的性质、数量和材料的呈现方式、学习方法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147心理定势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  

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148心理摆效应  

人的感情在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每一种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爱与恨、欢乐与忧愁等。“心理摆规律”就是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即如果此刻你感到兴奋无比,那相反的心理状态极有可能在另一时刻不可避免地出现。克服这种“心理摆效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