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跨一步,就成功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跨一步,就成功

第8页

书籍名:《跨一步,就成功》    作者:刘墉

  据说比尔·盖兹在学校的成绩从来没好过,中学总平均是B;刚进哈佛的时候,因为压力太大,得了溃疡性肠炎,不得不回家疗养。第一学期平均成绩更烂,只有C。
  你大概要问他既然高中拿B,怎么进得了哈佛。
  这就妙了——
  他居然在全国会考SAT,拿了全美国前十名的高分。
  对比尔·盖兹念书的方法,我不清楚,但我相信他一定是个绝顶聪明,又知道用时间的人。举个例子,我最近看报导,说比尔·盖兹每天早上开车到办公室,并不立刻乘电梯上顶楼办公室,而坐在车里用手机打重要的电话,就可以证明。
  你想想,他为什么不在办公室打?
  那必定因为电话很重要、很机密,或是绝不能被打扰。他知道只要进办公室,就可能有一堆东西等着他处理、有一堆会议和访客等着他应付,或有一群职员想要见他。
  单单面对这些冗杂的事情,就会扰乱他的心、影响他的思维。所以,他进办公室之前,先静下心打重要的电话。
  这个道理我三十多年前就体会了,所以在《萤窗小语》上写了《四个三十不等于一百二》
  的文章。
  那是因为我发觉,如果准时进办公室,不断有干扰,两个钟头办不了什么事。反不如偶尔早两个小时到,一个人安安静静处理事情。
  被打散成四个三十分钟的两小时,绝不等于连续两小时的效用。
  一直到今天,我们家不是都如此吗?
  每次你放学回来,只要看见我关着书房门,就会轻手轻脚地活动;有话跟妈妈讲,也必定躲到楼下。
  因为你知道我在写作,不能被打扰。
  但是晚餐之后,虽然我还在书房工作,你却没什么顾忌,甚至经常进来找我讲话。
  因为你知道我可能在跟台北办公室联络、发电邮、传真或给读者回信。这些事就算四周有点声音,也无妨;被打断,也影响不大。
  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些吗?
  因为我发觉你下午回到家,正好我在写作,全家都安安静静,你却常用来东翻翻、西翻翻,上网聊聊天。又在吃完晚餐,家里两架电视都开着的时候,做数学和物理这些极需安静的事。
  你有没有计算过,下午两点半放学,到七点多吃晚饭,你有将近五个小时安静而完整的时段。吃完晚餐,因为一肚子食物,不宜用脑,等到开始工作,距子夜已经不到三小时了。加上这时候,亚洲是白天,有许多越洋电话干扰。你忙一天,又累了,适合用来做费脑筋、要安静的功课吗?
  你永远要心里有数——
  什么是安静时段、什么是喧哗时段;什么是最佳思考时段,什么是脑袋最不灵光的时间。
  当“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学习,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上网”,远比“别人学习的时候你上网,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学习”来得好哇!
“大时间”和“小时间”
  说个故事给你听——
  很多很多年前,纽约市非常穷,碰上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公立学校会突然宣布放假一个礼拜,号称“省油假”,真正的目的是那个礼拜可以把学校的暖气温度调低,省下不少买柴油的钱。
  有一个跟你差不多大的男生,回家告诉他爸爸,放省油假了。
  “一个礼拜的假,加上前后的星期六、星期天,十足有九天假,你有什么计划吗?”男生的爸爸问。
  “我就知道你会问我这问题。”男生得意地说:“我早想好了。第一,我要准备功课,因为放完假第二天就要考试。第二,我要去图书馆借一本世界名著。第三,我要找同学聊天,看场电影。”
  “好极了!”他爸爸点点头,还赏了男生二十块美金。
  转眼六天过去了。男生突然要他妈妈开车送他去图书馆。
  被他爸爸听到了,问:“才借来的书,就要还了吗?”
  “不是还书,是要借新的书。”男生喊:“我要写参加西屋科学奖的报告,要借好多参考书呢!”
  妈妈赶快带他去图书馆。只是绕一圈,没借两本,因为重要的书都被别人先借走了。他们只好去书店买,花了一百多美金。
  男生利用剩下的两天假日,不眠不休地又读又写,总算在星期一清晨写完一份报告,打个小盹,就赶去学校缴了。
  当天放学,听到男生进门,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急着叫他赶快吃点东西,去睡觉。
  却见男生一皱眉说:“不能睡啊﹗我得准备明天的考试。”
  他爸爸跳起来问:“你不是一放假就准备了吗?”
  “是啊!”男生哭丧着脸说:“可是,经过一个礼拜,都忘得差不多了。”
  故事说完了,好笑不好笑?你猜那小男生是谁?
  是你哥哥!
  你说他那样计划九天的假期,聪明不聪明?
  不聪明!
  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分事情的缓急轻重,没有把时间分成“大时间”与“小时间”。
  你想想,如果他能一放假就去图书馆借书,一次把写报告的参考书和消遣的小说都借来。先看参考书,用六七天去写报告,中间找同学聊天、看场电影,翻翻小说来散散心,再利用最靠近考试的两天准备考试,不是好得多吗?
  再作个有意思的假设吧——
  假使上帝说“你还有七十年的寿命。”你要怎么过?
  你当然可以作长远的计划,积极地、稳健地向前走。
  但是如果他改了,对你说:“你还有七年时间。”
  你就可能把握机会,多读一些书、多看看这个世界、多发表一些作品。对不对?
  又假使更可怜,上帝说你只有七个月了。
  你要怎么做?
  说不定你会安排旅行、环游世界,去你梦想造访的国度。
  可是,如果他说你只剩下七天了。
  你当然是跟最亲爱的人相聚,交代身后事,对不对?
  又如果那是最后的七分钟,怎么办?
  你则可能拉紧你最爱的人,平静自己的心,面对人生的终了。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这许多吗?
  因为你就要放春假了,我听到你跟妈妈说要去逛街、剪头发、看电影。又谈到春假之后,接着是考试。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注意什么是“大时间”;什么是“小时间”。
  当你有一段假期,别急着办小事。
  静下心想想,有多少需要“大时间”完成的大事?
  先把那些大事完成吧!
先后顺序
  著名美籍人艺术家、教育家刘墉成功培育一双儿女,儿子获哈佛博士,女儿获布什总统奖,该书写给女儿,教她《跨一步,就成功》。
  今天在你学小提琴回程的路上,我建议你多听大师的演奏CD,并且一小节一小节地模仿。
  你当时一瞪眼,说你为什么要模仿别人,你是你,有你自己的想法。
  虽然你态度不够好,但是我没生气,因为我想到自己在你这个年岁,也跟你一样。
  那时我学国画已经一年多,开始自己创作,我记得很清楚,我最爱画前景有田园茅舍,远方云烟的景色。我把云织来织去,好象一个网子,因为太平均,实在不怎么高明,所以连你祖母都不欣赏。但是当她怪我为什么不临摹老师画稿的时候,我跟你今天一样,很不高兴地回她:“因为我是我,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没错!不论绘画、作文、演奏、作曲,每样艺术都讲究“原创”,连电视、冰箱、汽车,这些工业产品,都要自创品牌,问题是,哪个有创意的人,不是按部就班,从“生手”“入
  门”,一点点学,把基础打好了,才能创作呢?学画要先练素描,素描不是在模仿石膏像、
  静物这些死板的东西吗?学演奏要先练Scale,一个音一个音,像瘸腿狗一样地练,那又是
  多死板的东西?还有,哪个作家,不曾是背书、默书、写周记的学生;哪个小学生又不曾一
  笔一画学写教材上的生字?连狮子老虎和小鸟都要跟着父母学,它们怎么学?它们从游戏、
  打斗和模仿中学。
  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和内容都忘了,只记得其中一句话——“师之、友之、敌之。”意思是我们起初要跟老师学,当自己能力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