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7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这两年来,他经历了牢狱、逃亡、刺杀、疾病,妻子因家庭变故而流产,大夫说今后很难再怀孕。王阳明认为自己能超脱一切,已经对功名利禄无所求,谁知在遭遇刺杀时生出大恐惧。
        那一刻,王阳明发现自己无法超脱生死,他仍然想活命,他依旧是凡人。
        可该如何超脱生死呢?
        王阳明想了几个月,一路旅程都在思索,至今毫无所获。
        洞中,王长喜正在生火做饭。
        王长乐则在苗人寨中,辅导苗人夯土建屋——王阳明能够获得苗民信任,多亏他有工部履历,威宁伯王越之墓便是他督建的。而此地生苗,住的还是茅草房,王阳明教他们夯土架木之术,帮助生苗建造土木结构房屋。
        你看,土木工程还是很有用的,至少能够让番地生苗归心。
        突然之间,王阳明睁开双眼,回洞取来一把石斧。他走到刚才静坐之地,对着一坨石头不断劈开,削去棱角,剥开石皮,渐渐打理成石墩模样。
        “嗙!”
        石斧碎裂。
        王阳明捡起一块石斧碎片,在石墩上刻字:吾惟俟命而已!
        这出自《孟子·尽心上》的正文:“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也可以是出自朱熹对《孟子·尽心下》的批注,原文为:“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此时此刻,论及王阳明的心境,应该是出自前者,也即《孟子》原文,跟朱熹批注没啥关系。
        咱们说人话,王阳明这是要修命!
        再结合该句在《孟子》中的前后文,即:我已经恪守本心,觉悟本性,知晓天命。剩下的事情,就是严守本心与本性,等待自己的命运。尽力行道而死,是我的正命;犯罪受刑而死,乃死于非命也!我行道未尽,绝不能死在此地。
        想通这个道理,王阳明豁然开朗,瞬间就超脱生死,也不再为怕死而自惭。
        王长喜还没把饭煮好,王长乐就已经回来了,他笑着说:“大爷,苗民说住山洞又冷又潮,想帮咱们先修几间茅草房。他们比划半天,我才搞懂,应该就是那个意思。”
        “可也。”王阳明微笑道。
        突然传来商富权的声音:“先生,先生!我们把农具买回来了,还给你带了几坛酒!”
        王阳明心情甚佳,有了农具就可以开荒,否则他下半年只能吃土过日子。
        王长乐快步跑去拿农具,突然惊道:“大爷,来了好多人马!”
        王阳明走出几步,便见洞外不远,果有十多个骑马蛮夷。当先者,是一对少男少女。少年身着黑衣,头发随意扎起;少女身着红衣,头上扎着彩巾。
        但见二人翻身下马,后面的人也跟着下马,整齐划一,训练有素。
        王渊整理衣襟,正身作揖,学着沈师爷的口音说:“贵竹司童生王渊,见过阳明先生!”
        王阳明还没开口,王长乐就惊喜道:“大爷,他这是余姚口音!”
        王渊心想:就是听出你刚才有余姚口音,老子才故意模仿沈师爷说话。
        王阳明虽然刚刚悟通生死,心境已如古井不波。但他这两个月接触的,要么是生苗,要么是土匪,连一个能真正聊天的都没有。
        此刻突然冒出个读书人,而且说话还带家乡口音,这让王阳明实在忍不住喜悦之情,微笑着说:“请各位到洞中一叙。”
        王渊从阿猜、阿旺手中接过酒坛,一手托着一坛,阔步走进山洞。
        王长乐暗暗咋舌:这小子力气真大!
        王长喜已经取出碗碟,主动为大家添酒,然后退回去继续煮饭。
        “好酒!”王阳明抿了一口,问道,“你这口音,是跟谁所学?”
        王渊回答说:“我的老师叫沈复璁,绍兴府余姚人,成化十四年进学。”
        直呼自己的老师姓名,这显然不守规矩。但王阳明也不挑刺儿,只当是蛮夷陋俗,笑道:“竟是同乡。不知这位沈朋友,现居何处?”
        王渊答道:“先生已被贵州提学副使聘为幕宾,此刻正随主官按临各处,或许十天半月就能回来。”
        王阳明瞟了一眼王渊身上的弓刀:“你精通武艺?”
        王渊笑答:“还没杀过人。”
        “哈哈,这个回答有趣,”王阳明不禁大笑,起身说,“可否借弓箭一用,我有好些日子没拉弓了。”
        四个土匪无语,他们也有弓箭,却不见先生试弓,可能是看不起土弓吧。
        “请!”王渊递过弓箭。
        王阳明试了试弓力,惊讶道:“竟是七斗弓。”
        “咻!”
        搭弦瞄准,一箭射出,洞口的藤蔓应声断开。
        好吧,其实没把弓拉满,王大爷的力气明显不够。

035【龙场悟道】
        王阳明文武双全吗?
        是。
        王阳明身体强壮吗?
        非也。
        “咳咳咳咳!”
        还未放下弓箭,王阳明便大声咳嗽起来,连忙横起袖子去捂嘴巴。
        “大爷!”两位仆从立即过去搀扶。
        “无事,不必惊慌。”王阳明把仆从推开,运用引导术调整呼吸,袖子上隐约透出血迹。
        王阳明从小就体弱多病,28岁时开始咳血,经调养渐渐病愈。30岁时旧病复发,之后一直身体健康。37岁被打四十廷杖关进大牢,一路风餐露宿来到贵州,最近又犯病了,只不过他一直苦撑着。
        王阳明幼时习武,就是为了强身健体。后来练习引导术,也是为了治肺病。听说服汞能治肺病,他甚至还服了一段时间的汞。
        肺病复发之下,刚才又是喝酒,又是拉七斗弓,不咳嗽吐血才怪。
        因此,不要认为王阳明是猛男,他身体孱弱得很。
        被视为猛男的正德皇帝,同样是个病秧子,这在《孝宗实录》、《武宗实录》和《明外史》都有记载。
        朱厚照从小体弱多病,弘治皇帝多次取消经筵,就是因为儿子病了没心情。当皇帝以后,朱厚照经常在冬天发病,有次感冒三月都没有痊愈,自身免疫力差到了极点。
        王渊瞄了一眼王阳明袖子上的血,心想:该不会是肺结核吧?
        还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王阳明患有肺结核,不过这都属于猜测。但先天性肺病是肯定的,从小就表现出来了,王阳明最终也是因肺病而亡。
        “阳明先生,你应该戒酒了。”王渊提醒说。
        王阳明摆手道:“偶尔小酌一杯,无妨。”
        王渊指了指山洞四壁:“还有,应该早点搬出去住,这里边的潮气很重。”
        王阳明说:“本地苗民,正打算为我修几间草房。”
        “草房顶什么用?不如跟我回贵州城算了。”王渊道。
        王阳明摇头:“我是龙场驿丞,不得离驿站太远。”
        王渊笑道:“那你得跟安贵荣打交道,这龙场驿是安家修的,日常管理维护也靠安家,你得写信让安家出钱修缮。”
        “你直呼其姓名,是认识安将军吗?”王阳明问。
        安贵荣早在成化年间,就获授“昭勇将军”,正三品武官散阶,相当于一个荣誉称号,跟文官的“正议大夫”、“嘉议大夫”差不多。
        宋灵儿突然笑起来:“安胖子我很早就认识,比我阿爸稍微瘦一点。”
        王阳明好奇道:“这位女公子是?”
        王渊介绍说:“宋灵儿,贵州宣慰使宋然之女。”
        “原来如此。”
        王阳明忍不住多看王渊几眼,这个少年给他的感觉太奇怪了。对自己的老师、对本地的上官、对自己的同伴,都喜欢使用全称,连个“讳”字都不加。
        并且,这个少年面对他王阳明,也没有太多尊敬可言,而是像熟稔友人那般交流。
        你说他不尊重吧,又专门从贵州城带酒过来,这份心意是弥足珍贵的。
        贵州进士,王阳明以前也见过,都没王渊这般洒脱恣意。
        王阳明问:“你读书几年了?”
        王渊答道:“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