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140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许泰纵马奔回,却见一个着甲贼首,被倒毙的战马压着双腿。他立即问道:“你是何人?”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某乃刘惠是也!”刘惠冷笑道。
        “哈哈,”许泰高兴得大笑,下令道,“快给此贼治伤,献俘京师之前别死了。这可是只排在刘六、刘七、杨虎、齐彦名之后的第五号贼首。”
        就在此时,旁边传来阴阳怪气的声音:“许副镇,你这手也捞得太长了吧?”
        许泰转身见到一个魁梧军汉,立即反问:“你又是何人?”
        那军汉突然撕掉自己的胡子,冷笑道:“御马监朱英!”
        许泰顿时不敢怠慢了,连忙抱拳行礼:“原来是朱太监当面。”
        “不敢,我只是小小的奉御官宦。”朱英昂首挺胸,用鼻孔看向许泰。
        太监正四品,少监从四品,监丞正五品,可不是所有宦官都能称太监——虽然在明朝时就已经乱喊,但如果碰到不熟的,可不会容许对方这样套近乎。
        朱英的真正职务,是御马监奉御宦官,从六品,品级非常低。
        但是,就像巡按御史品级虽低,却可以威风八面一样。奉御宦官同样不好惹,他们是给皇帝写公文、做记录的,一个个全是皇帝的亲信。
        当年的大太监汪直,便是御马监奉御出身,跟朱英此时的职务一模一样。
        许泰更加小心翼翼,抱拳说:“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朱公饶恕。”
        朱英指着被小兵抬出来的刘惠:“此贼是我军擒获,许副镇是想来抢功吗?”
        “不敢。”许泰伏低身体,肚子里直骂娘。
        王渊此时已经卸甲,牵着马儿走过来,对朱英说:“许副镇追贼千里,没有功劳也有苦恼,随便分润些给他们吧。”
        刚刚还趾高气扬的朱英,立即变得温和起来,笑道:“既然王御史发话,那就给你几分面子。”
        许泰早已接到皇帝的通报,惊问道:“可是翰林院那位王御史?”
        朱英笑着反问:“除了今科状元,还有哪个御史如此骁勇?”
        许泰可不管什么御史、状元,他只在乎皇帝的态度。皇帝把王渊的战绩传报诸军,自然是宠信有加,万万不能得罪。这个御马监奉御宦官,都对王渊唯命是从,那就更让许泰对王渊高看几眼。
        “王御史以状元之身,以寡敌众数败贼寇,真令我等武将汗颜,”许泰一通马屁拍过去,“可惜我赶到的时候,王御史已经卸甲,不能一睹王御史之杀敌英姿,此乃平生一大憾事也!贼寇余孽还未扫清,想到能与王御史并肩作战,我这辈子都值了!”
        王渊笑道:“过誉了。许副镇是先帝御笔钦点的武状元,我是陛下钦点的文状元,咱们都是状元,何必那么见外。”
        “武状元哪能跟文状元比,王御史抬举在下了。”许泰对王渊印象甚佳,因为很少有文官如此好说话。
        不但许泰分润到功劳,聂瓛和满正同样有功,具体怎么分让太监朱英去商量,反正大家一起升官就是了。
        王渊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阵亡或受伤的,稍微给他们多分一点。
        这次冲阵损失颇大,一共三十八骑落马,其中二十多人当场就死了。有些是掉下去摔死的,有些被长矛戳中要害,还有些被追赶在后的贼骑活活踩死。
        打扫战场时,发现仍有十一人未死,但重伤就有九个,也不知还能活多久。
        只有两个幸运儿,摔下去都没死,也没被骑兵踩踏,更没被贼寇补刀。他们一个屁事儿没有满地跑,另一个咳了几口血只受到轻微内伤。
        耗费足足一天时间,朱智终于把刘七的尸体打捞上来。
        王渊没有再追,只率军前往东光县,在派人报捷的同时,先做一番休整补给再说。这些精骑也不是铁打的,一路追赶冲杀,早就疲惫不堪,至少得休息半个月才行。
        许泰则还想继续立功,他扔下自己的大部队,继续率领骑兵沿途追击。在东光县南边的村镇又打了一仗,但全是之前逃散的小股贼寇,没有捞到任何有分量的首级,把这位副总兵郁闷得够呛。
        ……
        “皇爷,大喜事啊!”谷大用在豹房内快步奔跑。
        朱厚照正在练习武艺,听到这话问道:“何喜之有?”
        谷大用笑道:“王御史率领陛下的二百精骑,于沧州新桥驿以北,阵斩贼首刘六、刘七和齐虎头。另外还生擒了贼首刘惠,斩首无数,俘获三千!”
        “刘六、刘七死了?”朱厚照高兴得来回踱步,随即大笑,“哈哈,王二郎果然不负朕之重托,用二百骑兵就能立下如此惊世奇功。其他什么京营、边军,都是些酒囊饭袋,几万人打几万人,总是报什么擒斩几百。”
        谷大用奉承道:“全赖皇爷慧眼如炬、深谋远虑。若非皇爷早有准备,苦练骑兵数载,又哪里有精骑可用?若非皇爷让王御史带兵,纵有精骑又怎么破阵斩将?皇爷真乃英明神武之圣天子也!”
        “哈哈,你说得也有些道理。”朱厚照此刻爽快得很。
        谷大用突然说:“据王御史所奏,陛下的二百精骑,已经阵亡三十六人,还有一人重伤难治,另有两人不知所终。”
        “如此大捷,只损失了三十九个?”朱厚照颇为惊讶。
        谷大用回答说:“确只损失三十九个,但锦衣卫哨骑死伤过半。”
        朱厚照拍手道:“王二郎是朕的卫青啊!”
        谷大用提醒道:“皇爷,那剩余的百余精骑可不能再打了,需要保留强军种子,挑选精锐补充进来,最好能扩充到五百骑。”
        “你说得对,”朱厚照笑道,“若有五百精骑,让王二郎领军,便是对上蒙古小王子也不怕。”
        谷大用突然跪到地上:“贼首已除,余孽未尽,臣愿为陛下分忧!”
        朱厚照没听明白,笑着说:“你怎么突然跪下了?”
        谷大用只好挑明心意:“臣愿领军,代表陛下亲自杀贼!”
        好嘛,这太监是看到刘六、刘七已死,反贼此刻大势已去,想要跑出来捞取平灭贼寇的最大功劳。
        朱厚照对亲信非常大方,笑道:“既然你有此心,那就替朕好好打一场!”
        二十天之后,王渊收到消息,让他立即带领麾下回京受赏。
        于此同时,谷大用成为平叛总司令,以御马监太监的身份提督军务。平羌伯毛锐充任总兵官,太监张忠带领神机营出发,兵部侍郎陆完变成了前线总指挥。
        面对这种情况,太监张永只能傻看着,因为他掌控的是司礼监,没法在军事上跟御马监抢功。
        于是,张永再次跟文官集团密切合作,想要把边军赶快调回去,不能再让谷大用出风头了——太监内部的竞争也很激烈呢。

134【论功行赏】
        豹房。
        朝廷大佬们汇聚一堂。
        他们都已经得知刘六、刘七被斩的消息,刚开始还不敢置信,因为王渊只带了二百骑兵。
        但又不得不信,因为王渊每次打胜仗,除了斩获首级之外,还俘虏到数千活着的反贼(不含静海县一役)。若敢杀良冒功,随便审讯俘虏便知真假,这比某些友军的战功可靠多了!
        明代文臣确实看不起武官,却又极为重视文官的战功。
        一旦文官统军取得大捷,品级必然蹭蹭往上窜,便是首辅想拦都拦不住!
        到底该给王渊怎样的嘉奖,重臣们早已私下讨论过,今天只不过是来给皇帝汇报结果。
        兵部尚书王敞当着皇帝和众臣的面,重新宣布了一遍王渊的战绩:“巡按御史王渊、御马监奉御朱英、指挥佥事朱智,统三千营精骑二百、锦衣卫哨骑二十。于任丘县大破万余贼寇,阵斩贼首孙虎,擒斩反贼数千;又于静海县烧毁反贼粮草,攻破贼寇大营,阵斩贼首刑老虎、刘彦深、张秀;复于沧州新桥驿以北,击破贼寇主力,阵斩贼首刘六、刘七、齐虎头,俘虏贼首刘惠,擒斩反贼数千。”
        “嘶!”
        大佬们集体吸了一口凉气,虽然早就看过战报,但此时还是感到震惊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