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154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六千人齐刷刷转身踏步,可惜走得不成样子,有的左右不分,一二一全踩反了,还有的从始至终都在顺拐。
        不过落在皇帝眼里,却已有强军的底子。
        王渊继续下令:“旗总以上军官,全部出列,在我面前整队!”
        将近两百个军官,由王渊和李应亲自训练,瞬间就跟普通士卒显出区别。
        他们列阵又快又整齐,而且个个笔挺如松,毕竟半个多月的军姿不是白站的——冒雪站军姿,站不好就罚跑,再站不好就打屁股,可比大学军训严格百倍。
        “向右转,齐步走!”
        近二百军官提脚挥臂,整齐划一,踏出声响,居然有上千人行军的气势。
        王渊主动让李应露脸,说道:“李教官,你来指挥!”
        李应哪还不知道皇帝来了,立即接过指挥权,让军官们分成三队各自行军。他一人下命令,竟然让三队军官做出不同动作,可以说是如臂使指了。
        朱厚照连连赞叹:“甚好,甚好!“
        钱宁问:“王二郎,你这练兵,都是口令,不用旗令吗?战场上如何指挥?”
        王渊笑着回答:“等口令练好,再配合口令练旗令,等把旗令练好,再练军械和勇力。”
        朱厚照非常满意,拍打王渊的肩膀:“好好练!开春大祀东郊,朕带这些兵一起去,让文武百官们都见识见识。”
        王渊抱拳谢恩,让李应解散军官。
        李应命令道:“各自归队,继续训练!”
        这些军官小跑着回到各自队伍,六千士卒立即散开,有条不紊的化为五百人队、百人队和五十人队,分散到校场各处自行操练。
        朱厚照看了一眼李应的穿着,问道:“这是锦衣卫?”
        王渊笑道:“这位便是臣的同窗李三郎,现为朱指挥(钱宁)属下总旗,被臣借来充作执法队和教官。”
        朱厚照将李三郎唤来,越看越满意:“可为良将,总旗太屈才了,朕便升你为锦衣卫百户。”
        “谢陛下!”李三郎喜不自禁,立即磕头谢恩。
        做完这些正事,朱厚照开始聊闲天,笑着问王渊:“二郎,最近我闷得发慌,你可有什么新鲜耍子?”
        王渊还没作答,李三郎就笑着说:“陛下,军中以蹴鞠为戏,可堪一观。”
        王渊头疼不已,瞪了李应一眼,李三郎还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水浒传》早就风行大明,如今唆使皇帝看球,消息如果传出去,李三郎就是人们眼中的高俅啊!
        朱厚照本身也踢过足球,只是没有太大兴趣而已。但闲着也是闲着,在此解解闷也可以,顿时笑道:“那就蹴鞠为戏,谁踢得好,重重有赏!”
        二十多个球技还行的士卒,立即被叫去球场,而且各自还换了不同的衣服。
        朱厚照指着球场两端:“那是球门?”
        王渊回答道:“正是球门。”
        朱厚照嘲笑道:“你这球门也太大了,闭着眼都能踢进去。”
        王渊解释道:“所以双方各自都有守门将,可用身体任何部位阻挡进球。”
        “却也稀罕,快踢给朕看看。”朱厚照就喜欢新鲜玩意儿。

147【豹房蹴鞠总教练】
        几张太师椅搬来,朱厚照坐在场边,见李应和锦衣卫进场,忍不住问:“蹴鞠双方衣服不同,一目了然。李三郎他们又是哪边的?”
        王渊解释说:“李三郎是主判,其余锦衣卫皆为边判。”
        “判官就有好几个,你这蹴鞠的规矩还真多。”朱厚照笑道。
        王渊继续充当解说员:“此刻双方排好阵型,正在猜铜钱,猜中一方先开球。比赛分为上下两场,一场打完即对换场地,以此来保证赛事的公平。”
        朱厚照问道:“两位守门将只能守门吗?”
        王渊指着球门的方向说:“陛下且看门前用石灰画出的方框,框内即属于禁区,门将可在此区域内任意触球。但如果出了禁区,门将则不可用手和手臂触球。”
        “也就是说,门将也能随便跑?”朱厚照问。
        “确实如此,”王渊说道,“除了门将,其他球员皆不可用手臂触球,轻则丧失球权,重则被罚点球和任意球。”
        朱厚照又问:“何谓点球与任意球?”
        王渊笑着说道:“点球即将足球置于禁区任何一处,被罚球方只能由门将守门,罚球方派出一人击球。任意球也是一种罚球方式,如果是进攻方的任意球,防守方可组成人墙抵挡,但人墙距球必须八步9.6米以上,除非他们已经贴到球门线。”
        场上双方的主力队员,以前全都是帮闲和混混。有几个球技还行,缠球、带球、挑球玩得花样百出,可遇这种球赛就显得太过多余。
        而且,他们特别喜欢玩高球,不屑于带着足球在地上跑。
        这是固有玩法所带来的习惯,因为从唐代开始,蹴鞠的球门就设于高空,根本不会紧挨着地面。
        朱厚照刚开始感觉没啥意思,远远不如其他玩法好看,但渐渐他就发现对抗性极强,精彩之处在于双方球员激烈争抢。
        “此法甚佳!”朱厚照赞许道。
        宋代便有足球的对抗赛事,有双球门和多球门玩法。刚开始每队十二人,争抢异常激烈,除了球门设于高空,已经跟现代足球非常类似。
        但渐渐的,每队增加到十六人,规则变得更加苛刻,赛事烈度大大下降。主要展现球员的个人技巧,团队配合成了辅助作用,有时候一个人就能玩球好几分钟。
        到了元代和明代,足球赛事的烈度有所增加,但大体上跟改革过后的宋代规则相似。
        朱厚照以前也看过球赛,但从没看过争抢如此凶狠的球赛。
        “吁!”
        边裁吹响哨声,示意防守方犯规,并且直接给了一仗黄牌。
        王渊解释说:“黄牌即为警告之意,如果吃了黄牌,该球员就要被罚下场。刚才犯规者,是防守方的后卫,他从背后将进攻方恶意拽倒,因此被罚了一个任意球。”
        人墙已经组起来,罚球队员一个助跑,精准无比将球吊往球门边角。
        可惜,他虽然角度很准,技法也很好,却不会玩旋转弧线,被门将高高跃起将球摘下。
        没办法,明代的竞技球赛,是不设守门员的,也不练针对守门员的射门技术。他们主要练习花哨球技,以及射门时的精度,毕竟球门悬在高空。
        比赛继续进行,足球打成排球,各种高传高射,皮球飞来飞去,地滚球都很少见。
        这些家伙非常喜欢炫技,此时就有一人被逼抢,却不选择带球闪避,而是用脚后跟将球跳起。接着快速绕至对方身后,用脑袋将球接住。停球之后也不消停,明明可以直接传球,非要用一个高难度的鸳鸯拐蝎子摆尾。
        可惜没拐出去,被人在身后把球断了。
        打着打着,终于有人开窍。舍弃花哨球技不用,只靠速度和带球技术,从中场直接杀向进去,眨眼间已连过好几人。他突然将球回传,队友吊球踢入禁区,另一个前锋头球破门。
        “好球!”
        王渊忍不住拍手赞叹,他起身走到场边大喊:“就是要这样打球!你们之前踢的都是什么东西?球场如战场,个人技艺再高明,也不如结阵配合,一刀一枪简单冲杀!这场球赛的胜利方,集体记功一分!”
        记功一分?
        双方的球风瞬间改变,傻子才继续玩花活,能把球进了方为英雄!
        争抢变得更加激烈,传球和射门也更加直接。明明没有那么花哨了,却让朱厚照看得过瘾无比,恨不得自己也上场踢几脚。
        一场结束,朱厚照摩拳擦掌,笑着对王渊说:“我也试试。”
        钱宁连忙劝阻:“皇爷,病体初愈,不可劳累。”
        王渊听说皇帝刚刚病好,也连忙劝道:“陛下,不如改日再踢吧,今天时候也不早了。”
        朱厚照非常不高兴,冷笑着问王渊:“王二郎,你可知在军营里蹴鞠,太祖皇帝是怎么处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