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176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王渊笑道:“我们定个十年之期。你做我的实验室主事,若十年之内兢兢业业,不出任何大的纰漏。那么十年之后,我给你洗去奴籍,并赠送你三十亩良田。如何?”
        洪来福虽然不知道实验室是啥玩意儿,但还是磕头道:“能为老爷分忧,小的不求回报。”
        “站起来!”王渊喝道。
        洪来福立即起身,脸上挤出笑容,忐忑不安的看着王渊。
        王渊说道:“我王二郎说话做事,一口吐沫一个钉,从来没有不兑现的时候。我说十年之后,为你洗去奴籍,就肯定会给你洗去奴籍,而且还送你三十亩良田。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对着一个奴仆发毒誓?
        不仅是洪来福,其他两人也都听傻了。
        洪来福愣了愣,突然激动得脸红脖子粗,一改之前的油滑语气,端端正正磕头道:“王学士大恩,学生洪宗儒没齿难忘!”
        王渊问道:“你不是叫洪来福吗?”
        洪来福突然又笑起来:“给太监当奴仆,不敢用先父所起之名,否则九泉之下难以面对祖宗。”
        “你自称学生?”王渊问。
        洪来福道:“惭愧,只是童生,并未进学。小的,小的……”
        王渊道:“有话直说。”
        洪来福道:“老爷,我有三子,长子和次子皆已夭折,还剩下幼子年方八岁。老爷既然要收学生,能否收下犬子?”
        “你儿子识字吗?”王渊问道。
        洪来福说:“小的亲自教导犬子,学了两年蒙学。”
        王渊就是想招识字的孩童啊,当即笑道:“那我就收下这个学生。等十年之后,给你全家都洗去奴籍,或许他还能参加科举呢。”
        “科举不敢想,三代之内都没资格,或许犬子的孙辈能够做官。”洪来福笑道。
        王渊又问第二人:“你呢?”
        这人长得颇为斯文,年约二十来岁:“回老爷,小人名叫钟安,以前是卢老爷家的书童,因此也被唤为卢安。”
        “卢老爷是谁?”王渊问洪来福。
        洪来福说:“卢老爷以前是此地富户,刘瑾向陛下请田,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卢老爷。他仗着自己跟朝中勋贵有交情,居然使银子买通言官告发刘瑾,结果全家都被东厂给抓去了。”
        这种事情,不惟刘瑾在做,很多勋贵大臣都做过。
        根子是从朱厚照他爹弘治皇帝开始坏的,弘治皇帝耳根子软,太监、勋贵、外戚、文武官员一旦请田,弘治皇帝必然会批准。请田请的是“荒地”,不荒也得荒,把地上的人赶走就荒了,不愿走的自然有办法让他走。
        明朝开国之时,朱元璋主动给百官荒地,以缓解朝廷没银子发工资的窘境。那时候荒地是真多,官员们撒着欢的开垦,但需要照章纳税,其中一部分赋税用来抵工资。
        但随着国库充盈,朱厚照不断收回赐田,同时也不准文武百官再请田。
        老朱是很清醒的!
        可惜朱棣夺位之后,为了封赏有功者和效忠者,再度把请田的口子给打开。但稳定局势之后,朱棣也开始限制,之后的皇帝也比较谨慎。
        唯独弘治皇帝一代圣君,大明朝的中兴之主,请田弊端在他手里彻底泛滥!
        京畿之地流民遍地,也有弘治皇帝的功劳,可非朱厚照一个人搞出来的。
        弘治皇帝驾崩的时候,李东阳可是跃跃欲试,想换个皇帝大搞改革,把各种弊端全部解决。结果遇到朱厚照,让李东阳彻底懵逼,别说什么改革了,能稳定政局就已经谢天谢地。
        王渊的殿试文章,其实很对李东阳的胃口,谁还不想做社稷之臣啊?
        洪来福和钟安都自报家门之后,王渊又问最后一个女仆:“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人大概四十岁左右,风韵犹存,回答说:“奴名李婉,以前是清倌人。只因年华老去,恩客不再青睐,幸蒙卢老爷赏识,为奴赎身充作妾室。”
        王渊问道:“卢老爷全家都被东厂抓走,你怎么留下来的?”
        李婉说:“刘督……刘瑾知晓奴婢会唱小曲,便与卢家的戏班子一并留下。刘瑾死后,戏班子都被送去教坊司,只有奴留下来给新来的內官唱曲。”
        王渊点头道:“行了,你们的身世我已知道,今后跟着孩童们一起学习。洪来福是实验室主事,钟安和李婉都是实验室助理。”

169【二杨之争】
        王渊有了六个学生,年龄最小者六岁,年龄最大者十岁,分别叫:洪桂、卢裕、卢升、方晓言、李尔雅。
        其中,洪桂是洪来福的儿子。
        卢裕和卢升,都是以前卢老爷的家奴生子。
        方晓言原名方小眼,李尔雅原名李二丫,都是佃户的子女。王渊嫌他们名字难听,就顺手帮忙改了一下。
        这些孩童的蒙学,都交给洪来福授课,王渊没工夫去搭理。但阿拉伯数字和基础数学,却是王渊亲自传授,包括洪来福、钟安和李婉也要听课。
        “老爷,外头有个王相公拜访。”仆人过来禀报,并递上一张拜帖。
        王渊接过拜帖一看,来者却是同科进士、心学同门王道,便起身说:“请他到会客厅,茶水招待。”
        王道非常年轻,同样被誉为神童,传说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乃山东乡试的头名解元,二十三岁就被选为庶吉士。他抱拳行礼道:“自拜入先生门下,一直未曾拜访学兄,今日冒昧来见,实乃辞行之故。”
        王渊起身回礼,好奇问道:“纯甫兄是庶吉士,三年学期未满,为何要辞行?”
        王道回答说:“山东贼寇主力虽已剿灭,小股盗贼却满地肆虐。我家中只有寡母一人,年迈体衰,着实放心不下。又因南京有亲戚,欲带母亲投奔,所以请求外放南京。”
        王渊问道:“在南京担任何职?”
        “国子监教授。”王道说。
        王渊感慨道:“君乃至孝之人也!”
        王道是二十三岁的庶吉士,可谓前程似锦。却为了照顾寡母,三年学期未满,就请求去南京做官,这等于放弃了庶吉士的身份,放弃了中央储备干部的身份。
        对于这种孝子,朝廷肯定要特别照顾。因此虽然不到散馆日期,却决定特事特办,让王道去南京当国子监教授,直接给了一个从六品学官。
        王渊拉着王道的手说:“纯甫兄且随我来!”
        王道不明就里,跟着他一起来到课堂。
        三个实验室成员、六个孩童学子,都齐刷刷看着他们。
        王渊介绍说:“这位是翰林院庶吉士王道王纯甫,从小被誉为神童,有过目不忘之本领,山东乡试第一名!你们可知,我为何带纯甫兄来此?”
        其他人都不知如何应答,只有洪来福说:“先生请赐教。”
        王渊说道:“纯甫兄为了侍奉寡母,连庶吉士都不做了,此为直孝之举,尔等应该学习!”
        孩子们不懂,洪来福却懂,恭恭敬敬给王道行礼致敬。
        王道还是没搞明白在干嘛,只知自己成了王渊的教育模板,微笑着接受了洪来福的礼仪。
        王渊也没有别的想法,顺手教育学生而已。忠孝一体,名义上展示孝子,其实是教导弟子们要孝敬师长、忠于主人。
        一番言语,洪来福、钟安和李婉皆已领会,王渊这才跟王道阐述自己讲课的内容。
        就在此时,仆人再度来报:“老爷,外面有三位朱公子求见,他们也不给拜帖,还亮出一块锦衣卫腰牌。”
        两位朱公子,锦衣卫腰牌?
        明摆着是朱厚照和他的跟班啊!
        “请他们进来,”王渊低声对王道说,“陛下微服而来,且随我去拜见。”
        王道有些吃惊,他除了在朝会和殿试时,还没私下见过皇帝呢。
        两人在会客厅等待片刻,朱厚照、钱宁和李应就来了。
        “臣叩见陛下!”王渊和王道一起行礼。
        朱厚照不耐烦道:“都起来吧。在豹房里被吵得不清净,来你这里本想轻松些,别搞这些繁文缛节。”他又指着王道,“此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