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196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更何况,江彬撅着屁股作势欲扑,而且就在王渊前方几步。连姿势都摆好了,王渊不抬脚踹一下,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得罪就得罪呗,特殊时刻,没有多余选择。
        那老虎很可能是一只东北虎,体型大得吓人,一爪子就把江彬的手臂拍断,王渊自负万人敌也不敢硬刚。
        至于用兵器杀虎?呵呵。
        能不能破防都难说,就算用弓弩射中虎眼,也不可能当场将其击毙。受伤的老虎更加凶残,怕是要进行无差别攻击,直接将朱厚照拍死都有可能。
        不经意间,王渊露出贪财的样子,笑着对那亲随说:“既是江游击美意,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你回去跟江游击说一声,就说昨日皆为误会,当时情势危急,不得已而为之,希望江游击不要放在心上。我与他,皆为陛下近臣,一个文官,一个武将,没有任何冲突,理应携手相助。从今往后,我在朝,他在外,可互为倚仗矣!”
        亲随留下银子,立即拜别离开。
        回到城南十里地外的临时军营,亲随将自己跟王渊会面仔细诉说。
        江彬问道:“他真就直接把银子收下了?”
        亲随答道:“收下了,还装出无所谓的样子。”
        江彬讥讽道:“嘿,我就说嘛,哪有文官不贪财的?这王学士还真会装模作样。”
        亲随又把王渊的话转述一遍。
        江彬更是乐得发笑,对亲随说:“你辛苦了,且退去吧。”
        王渊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就是想学杨廷和那般,以文臣身份暗中结交武将。今后,王渊是江彬的朝中倚仗,而江彬则在沙场帮王渊建功,这是一套文武官员惯有的合作模式。
        若换成别的武将,肯定高兴无比,踹屁股喂老虎什么的小事,瞬间就忘得一干二净。
        但江彬有更大的野心,他想以边将身份,留在豹房飞黄腾达!不但自己要留下来,还想把军队留下来,甚至想把军队一起送进豹房。
        是不是异想天开?
        历史上,江彬做到了!非但如此,还把钱宁给弄得失势。
        此时此刻,江彬感受到王渊表达的“善意”,果然把“小小”仇怨放到一边。王渊是状元,又是名将,他暂时动不得,何不与之结交捞好处?当务之急,是要诋毁钱宁,拉更多边将到皇帝身边做事。
        文官就是如此牛逼,江彬把王渊恨到骨子里,都不敢真的进行报复,反而将攻击目标对准了钱宁。
        接下来半个月,江彬每天出入豹房,吊着断臂跟皇帝畅谈兵事。
        这家伙虽然没啥著名战绩,却也是个凶悍之辈。在南直隶与贼交战时,连续被射中三箭,其中一箭从脸部射入,再从耳边透出,他拔掉箭矢便继续战斗。
        也正因为脸上的箭伤,被朱厚照格外看重,认定了江彬骁勇善战。
        李应某日出宫,对王渊大吐苦水:“若虚,这个江彬太厉害了。他才面见陛下几天啊,居然每日与陛下同吃同睡。到现在,陛下都不看球了,也不怎么理我了。就连朱指挥(钱宁),都很少得到陛下召见,如今陛下专宠江彬!”
        王渊笑道:“陛下喜言兵事,江彬又是边将,刻意投其所好,自然恩宠有加。”
        李应抱怨说:“这人升官太快,一个小小游击,只与陛下每日谈兵,居然官升都指挥佥事!”
        明代游击将军,只是军队职务,没有固定的品级。江彬之前的真正官职,乃是正四品指挥佥事,等于陪皇帝谈兵半个月,直接官升两级成了正三品。
        都是钱宁搞出来的,贪图江彬进献的钱财,主动将其带去见皇帝,现在反而把自己搞得日渐失宠。
        李应说:“若虚,你也知兵,何不与陛下多谈兵事?”
        王渊摇头笑道:“我若谈兵,只会让陛下先行整顿内政,再深入改革大明兵制。这些东西太麻烦,陛下是不喜欢听的,他只喜欢听江彬那些急功近利的法子。”
        “那该如何是好?”李应急道。
        “你慌什么?”王渊问。
        李应忧心忡忡道:“你不晓得,江彬此人太独了。他不断进献谗言,说豹房已被朱指挥(钱宁)控制,让陛下对朱指挥戒心大生,连我们这些近臣都被刻意疏远。”
        王渊笑道:“钱宁不是掌控锦衣卫吗?去搜集钱宁杀良冒功的证据,不管有没有,都肯定可以找出来,再让科道官员进行弹劾。”
        “我怕会适得其反。”李应已经摸透朱厚照的性格。这位皇帝非常叛逆,越是被言官弹劾,江彬估计就越受信任。
        王渊摊手道:“那我也没法子了。”
        王渊就算有法子,也不可能这个时候拿出来。
        朱厚照喜欢新鲜,对人对物皆如此。江彬此刻属于最受宠的时候,谁若对江彬动手,就等于踩到朱厚照的尾巴,有些类似抢了朱厚照的新玩具。
        而且,王渊终于想起江彬是谁了,就是这货怂恿朱厚照逃离京城,悄悄跑去边疆跟蒙古小王子打仗!
        你不是喜欢教唆皇帝亲征吗?老子在战场上坑死你!
        刚刚送走李应,仆人就来禀报:“老爷,外面有四个国子监生求见。”
        这些国子监生,一个叫席春,一个叫席彖,都是王渊的座师席书的亲弟弟,如今皆在北京国子监读书。
        还有一个叫箫鸣凤,浙江山阴人,是王阳明新收的弟子。
        另一个叫徐景嵩,辽东人,出身于边将世家。
        王渊的《数学》、《几何》和《物理》,不知不觉已经传播到国子监,这四位都是来求教学问的。
        谁传过去的?
        一个叫方楷的国子监生,这货出身于阴阳世家,父亲和祖父都在钦天监任职。他不好好学习阴阳术数,居然苦读四书五经,而且考上举人做了监生——阴阳户并非贱籍,长子和次子必须学阴阳术,其他子嗣可选择做其他事情,包括读书考科举。
        在方楷的传播之下,北京国子监已经有了一个十多人的小团体。就跟杨慎当年组建文学社团一样,他们也在国子监组了个“物理社”,节假日便聚在一起研究相关学问。
        席春、席彖、箫鸣凤和徐景嵩前来求教,获得了王渊的热情接待。
        随后,北京国子监“物理社”,越来越多成员前来求学,王家大宅干脆成了他们的社团活动基地。
        江彬受宠的时候,把许泰等边将也拉进豹房,势力越来越庞大。而王渊有了国子监生血液注入,学术团体力量也日渐增强,至棉花收获季节已经有三十多人!
        一个在皇帝身边,万众瞩目,备受责难。
        一个在朝廷之外,无人关注,默默发展。
        前者一旦失势,必被群起而攻之;后者一旦得势,必将风行于天下。

189【王门心学之物理学派】
        城西,王宅。
        实验室现在挂了一块牌匾,名曰“格物堂”。另有一处大殿,被王渊命名为“致知堂”。
        杨慎最近已经不怎么来了,他学会基本知识点之后,喜欢窝在家里一个人研究,只在休沐日过来跟王渊进行交流。
        杜瑾、宝朝珍已从天津查账归来,王素也难得请假来听课。
        除了王渊自己的学生之外,此刻还有三十多个国子监生、顺天府学士子,全都齐聚于王家“致知堂”。
        这是王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讲学,他说:
        “儒家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子云: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这就是我把此门学问命名为物理的原因,就像朱子说的那样,所谓格物,是物理存在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我们通过观察、假设、实验、论证等途径,就能真正进行格物,从而知晓物理。知晓物理,便能致知,达到吾心之所知无不尽的境界!”
        “朱子云: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我们通过格物,研究物理,从而致知,从而诚意,从而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