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235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以前家里没有女主人,总体事务有周冲管理,格物堂和致知堂由洪来福管理。
        现在嘛,该分的就要分出来,黄峨也该学着如何打理家宅。
        王渊突然走进来,笑着说:“夏婵,老远就听到你的声音。幸好你不叫虫字旁那个蝉,不然肯定更喜欢讲话。”
        夏婵惊奇道:“老爷你真聪明。我小时候就叫夏蝉,小姐……不对,是夫人。夫人嫌我话太多,跟树上的知了一般闹腾,就把我的名字给改了。”
        王渊闻之,大笑不已。
        黄峨整理好自己的妆容,这才起身行礼:“夫君!”
        王渊拉着黄峨的手,夫妻俩还没说几句话,袁达就慌忙跑来通报:“二哥,皇帝和庄妃来了!”
        以前皇帝都是微服私访,家仆们不知其底细,今天却是带着仪仗来的,整个王家都因此乱做一团。
        王全、王姜氏和王猛不懂礼仪,更不知如何按程序接驾。他们只能带着仆人来到正门,乌压压跪倒一大片,学着戏文高呼“皇帝万岁”、“娘娘千岁”。
        “都起来吧,”朱厚照笑道,“两位就是二郎的双亲?”
        王全连忙又带着妻子、长子跪下:“草民……呃,下官王全,回陛下的话,下官正是二郎的父亲。”
        朱厚照笑着将他们扶起:“你们养了个好儿子啊。”
        王全的两条腿全都软了,他年轻时是军户,低级军官都能随意使唤之。做梦都没想过,居然有一天,皇帝会亲自搀扶他。王全顿时热泪盈眶,浑身激动得发抖:“陛下大恩大德,王家上下世世代代都记得,一定为陛下鞠躬……鞠躬……”
        王猛稍微多读点书,提醒道:“鞠躬尽瘁。”
        “对,鞠躬尽瘁!”王全连忙说。
        “哈哈哈哈!”
        朱厚照开怀大笑,又问王猛:“听说你会武艺?与二郎相比如何?”
        王猛答道:“臣远远不如。”
        朱厚照笑道:“二郎骁勇无双,自然无人能比,你身为二郎的兄长,想必也勇猛有加。前几日,魏英说了些贵州的事情,你们穿青寨有几百义民为国剿贼,封赏一直都没有议定。朕擢升你为世袭千户,领兵八百,镇守息烽千户所。穿青寨那几百义民,全都转为军户,俱有土地封赏!”
        “谢陛下恩典!”王猛大喜过望,再次跪地磕头。
        这个任命,真不是朱厚照心血来潮,而是魏英在豹房奏对时的建议。
        息烽千户所在扎佐以北,被苗族叛军两度攻陷,不但千户和副千户阵亡,连他们的子孙都被杀死,千户所的士卒也所剩无几。
        现在,扎佐长官司已经改土归流,土司兵自动遣散,转化为捕快、衙役之类。这导致从四川播州到贵阳,如此重要的交通要道,居然没有足够的士兵把守。
        于是王猛就被扔去当世袭千户,子孙世代镇守息烽千户所,穿青寨数百义兵也转正当官军。息烽那边的许多无主田地,一部分用来做军田,一部分赏赐给士卒做私田。
        似乎捡到个大便宜,但如果播州杨氏谋反,攻打贵州的第一站便是此地!
        王全、王姜氏和王猛,陪着皇帝、庄妃往里走,半路上碰到王渊、黄峨小两口。
        “叩见陛下!”
        王渊拉着黄峨给皇帝行礼。
        “起来吧,”朱厚照瞧了黄峨一眼,侧身对庄妃说,“果然郎才女貌,端是一对璧人。”
        庄妃笑道:“王二郎好眼光。”
        王渊和黄峨连忙谦虚答谢。
        朱厚照又说:“二郎,我昨天本来想喝你的喜酒,结果被兵部那帮窝囊废给气糊涂了。”
        “兵部?”王渊不明所以。
        朱厚照点头道:“辽东那边的事情,蛮夷又来劫掠了。”
        就在前不久,女真部落从开原一带入寇,抢了财货就跑。镇守太监王秩、参将高钦很生气,便率领士卒追杀出境,结果半路上遭到埋伏,被围困数日,死伤惨重而归。
        胜败乃兵家常事,很正常一个情况,顶多判罚王秩和高钦轻敌冒进。
        结果兵部大佬们脑子抽风,认为开源、泰宁、海西、建州等地蛮夷,朝廷容许他们在边墙之外随意放牧。距离如此接近,地方守御官又疏于防备,才导致女真蛮夷轻易入境抢掠。而边将为了掩罪冒功,总是任由贼寇离开,跑去境外斩杀蛮夷牧民。蛮夷首领为了报复,于是又跑来劫掠,恩恩怨怨,无休无止。
        于是兵部建议,辽东边军在边墙之内杀敌,才可以报功请赏。如果出了边墙五里以外,就算斩杀无数,也以擅开边衅论罪!
        这次也应该从重处理,相关边将全部罢免,镇守太监应该抓回来听候发落。
        辽东边将确实有许多人畏敌,不敢跟入寇的女真交战,反而礼送贼寇出境,然后带兵去杀女真部落的牧民冒功。这种做法理应严厉禁止,但规定出边打了胜仗,还要以擅开边衅论处,这就特别扯淡了。必将使得辽东局面限于被动,今后只能挨打再换手,敌人跑了还不敢追得太狠。
        朱厚照被气炸了,把兵部尚书叫来一顿臭骂,而且完全否定了兵部的决议。
        甚至朱厚照还说,辽东边军可以随便杀,只要是真正的蛮夷,不管男女老幼都可以拿来报功领赏。
        兵部对此表示反对,但给了个折中意见,即:女真蛮夷接近边墙百里,辽东边军才能出兵讨伐,而且只有青壮蛮夷的脑袋才能报功。若蛮夷没有犯边,且在百里之外放牧,辽东官军不得出境滥杀。
        朱厚照与兵部整整吵了一天,最后不情不愿的同意了兵部的折中意见。
        其实双方都有道理,朱厚照纯粹从军事角度考虑。
        而兵部则考虑更多,如果按朱厚照的说法,辽东边军还不天天出境“打草谷”啊?砍几个老人、小孩的脑袋,都能拿回来报功,朝廷拿什么去封赏?一旦滥杀成风,必然激化边境矛盾,迫使一盘散沙的女真部落联合起来攻击大明。
        朱厚照把事情一讲,王渊默然不语,因为他想到了女真部落的崛起。
        此时的女真,确实一盘散沙,但遇到猛人可就说不准了。
        朱厚照又把兵部大骂一通,才跟着王家人一起去吃饭。
        消息传出之后,整个京城都为之羡慕。皇帝居然亲自带着庄妃,在王渊大婚的第二天上门庆贺,如此优待宠幸找不出第二家来。

227【社会烙印】
        王渊正在翻阅历代治理黄河的史料,黄峨与夏婵跑进来说:“二哥,你看,庄妃娘娘让內官送来的苏绣璎珞。”
        夏婵咋呼道:“老爷,可漂亮了,是精选的贡品呢。”
        王渊笑着放下书卷,接过苏绣端详一番,点头道:“确实巧夺天工。”
        黄峨挑出一张最漂亮的,说道:“这张做一个仲家头饰,送给灵儿姐姐,让阿爸、阿妈他们带回贵州。”
        王渊心中感动莫名,将黄峨揽入怀中:“眉儿,你有心了。”
        黄峨抿着嘴一脸甜笑,复又说:“这还有三张,一张给阿妈,一张给大嫂,一张给小妹。”
        王渊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将妻子搂得更紧。
        夏婵却在旁边撇嘴,显然是为小姐感到不值,有好东西为啥要拿去到处送人啊?反正王家人都在贵州,等开春日暖全都要回去,根本不用这样刻意讨好。
        夫妻俩说了一阵情话,王渊便拉着黄峨前往花园,笑道:“眉儿,你看这是什么?”
        黄峨摸着秋千满脸开心:“专门为我做的?”
        王渊点头道:“是啊,我过两日便要去山东治河,你在家里若是无聊,便跟夏婵来这里荡秋千。我还买了几个小球,平时没事儿也可以玩玩蹴鞠。”
        黄峨当即爬上秋千,笑道:“婵儿,快来推我!”
        王渊说:“我来吧。”
        “啊,轻一点,都飞起来了!”
        “夫人,你别装啦,你以前在家里荡得更高。”
        “胡说,我哪有!”
        “哎呀,我好像说错话了。”
        “咯咯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