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282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朱厚照的脸色顿时就黑了,已经意识到自己识人不明。
        但又没办法撤换,因为两个月前,内阁推荐了好多人选,朱厚照都没有同意,直至推荐石玠才获得许可,这位户部尚书相当于是他钦点的。
        石玠是那种标准的文官清流,敢于直谏,主张节流,反对兵事,看不起武将、太监和佞臣。
        在石玠的眼中,王渊根本不叫开疆拓土,而是擅开边衅,带给户部无限的财政压力。石玠认为,必须把王渊趁早掐死,否则今后还得闹事儿,大明财政迟早被王渊给整崩溃。
        王渊是皇帝的宠臣又怎样?
        石玠照样敢站出来打击,大不了丢官而已。他上任仅有三个月,已经得罪了三个太监、一个番僧,都是深得皇帝宠幸的近臣。
        朱厚照憋了一肚子气,强行忍耐说:“封侯之事,就不要再说了。擢升王二郎为礼部右侍郎,赐蟒服,授正议大夫,其父母、妻子皆有封赏。至于随军将士,内阁商议出一个封赏章程来。”
        “是!”
        梁储带着诸臣领命。
        相比杨廷和而言,梁储这个首辅乖巧得多。除非皇帝想要御驾亲征,其他事情都懒得阻止,反正随便皇帝怎么折腾都行。
        朱厚照又问石玠:“关西之地需要赈济,户部能拨多少钱粮?”
        石玠说道:“白银万两,粮食三万石。”
        朱厚照皱眉道:“这点钱粮,沿途消耗之后,运到关西还能剩下多少?”
        石玠颇为光棍:“陛下,户部实在困难,拿不出更多银钱。”
        朱厚照打商量道:“白银三万两,粮食十万石如何?”
        石玠跪地叩首:“恕臣无能,难以筹措。”
        朱厚照很想把这家伙给砍了,但自己钦点的户部尚书,那是捏着鼻子也得认下来。他好怀念王琼当户部尚书的时候,只要自己需要钱粮,王琼千方百计都能及时送到。
        “就这么定了,你好生想办法!”朱厚照加重语气说。
        “臣,尽力而为。”石玠敷衍道,反正就是拖呗,拖到王渊回京都不可能把钱粮凑齐。
        朱厚照没有出卖王渊,自己把事情揽下来,他说:“归善王朱当沍,跟随王二郎立下奇功。西域初定,也该留一个重臣镇守。朕欲册封归善王为镇西王,秩比亲王,世代镇守关西之地。复设安西都司,统管关西七卫,并再设一柳城卫归其辖管……”
        “陛下,万万不可!”
        在场众臣,全体反对,包括跟王渊关系较好的靳贵、刘春和王琼。
        “就这么定了,你们且退吧。”朱厚照挥手道。
        众人面面相觑,各自准备回家写奏章反对,并且还要请言官写奏章反对。
        皇帝决定的事情,反对个屁啊!

274【阳奉阴违与讨价还价】
        明朝皇帝如果要做啥,大臣们确实拦不住,但可以阳奉阴违啊!
        朱厚照强令六部执行封王事宜,结果大半个月过去了,却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派出太监去礼部查问进度,太监回来禀报说:“皇爷,礼部正在商议新王的封号。”
        朱厚照气得不行:“都快一个月了,封号都还没想出来?镇西王不就可以了吗?”
        太监小心翼翼回答:“礼部那边说,镇西王不合礼制,只有异族头领才会有如此封号。我大明皇族,如果封亲王或国王,必须是一字王;如果封郡王,必须是二字王。且皆以封地为号。”
        朱厚照郁闷道:“半个多月时间,礼部就商讨出这些?”
        太监低头道:“他们之前在商议,将新王封为‘凉王’是否合适。”
        “有什么结果吗?”朱厚照问。
        太监弱弱道:“也不合礼制。其一,皇爷只说秩比亲王,并非真正的亲王,因此不能用一字封号;其二,‘凉’特指河西之地,而非嘉峪关以西。”
        朱厚照问道:“所以呢?”
        太监把头埋得更低:“所以礼部还在商议新王该给什么封号。”
        朱厚照冷笑不已:“好,很好!”
        按照这个速度,该给朱当沍什么封号,礼部就能反复讨论一两年。
        关于爵位封赏什么的,本该由宗人府和礼部共同讨论,并且是以宗人府(勋贵)为主。但到了明代中期,宗人府已经名存实亡,一切相关决策权都被礼部霸占——相当于文官把勋贵的权力给抢走。
        礼部尚书刘春,虽然是朱厚照提拔的,曾经帮着皇帝对抗杨廷和。
        但作为老臣,刘春有着自己的坚持,有些事情还是会跟皇帝对着干。比如御驾亲征,比如乱封王爷,这些原则性问题,刘春是绝对不会配合的。
        朱厚照立即把刘春叫来,说道:“既然镇西王不合礼制,凉王也不合礼制,那西凉王总该合礼了吧?”
        刘春回答说:“陛下,容臣回去跟同僚商议一番。”
        “不必商议,就封‘西凉王’!”朱厚照乾纲独断道。
        “遵旨。”刘春领旨退下。
        然后,继续磨洋工,商讨该给西凉王什么待遇。
        毕竟朱厚照只说秩比亲王,那俸禄必须接近亲王,又必须高于郡王,这个问题也可以讨论几个月嘛。还有王府的规制,卫队的规制,王妃的待遇,世子的待遇,等等等等,需要商量的事情多着呢。
        相比起礼部的拖延,户部就要光棍得多。石玠直接说钱粮不够,无法支持在西域封王建府,请求暂时搁置此事,等国家财政稍微好转之后再说。
        吏部则慢悠悠等着,等礼部那边拿出章程,他们才会开始挑选王府属官。
        反正吧,朱厚照傻等一个月,中间催促了好几回,目前只确定封号“西凉王”,而且还是皇帝亲自拍板做主。
        文官们表现出空前团结,用实际行动来抵制朱厚照在西域封王。
        自以为已经控制朝堂的朱厚照,突然感到一种深深恐惧。他的命令,别说出不了京城,竟然连六部都出不去!
        “很好,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朱厚照冷笑不已,内心已经愤怒到极点。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封王那么简单,而是演变成皇帝和文官的交锋。
        朱厚照亲自提拔的几位重臣,刘春态度鲜明的进行抵抗。靳贵和王琼虽然没有对着干,但也上疏反对此事,只是在实际操作时没给皇帝添堵而已。
        钱宁幽幽说道:“皇爷,此事当为费宏指使。”
        “关他什么事?他都没上疏反对封王。”朱厚照没闹明白。
        钱宁瞎鸡儿分析说:“四位阁臣,梁阁老按部就班,杨阁老性格耿介,靳阁老忠于陛下,唯独这费阁老心思叵测。别人都上疏反对了,就他不上疏,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如此汹汹物议,必然是费宏暗中串联!”
        朱厚照当然不相信钱宁的鬼话,却从这番鬼话当中,获得了对付文官的灵感。
        翌日朝会,朱厚照当场指责费宏,费宏只得引咎辞职,皇帝二话不说直接批准其致仕。
        百官为之骇然,内阁拢共就四人,皇帝居然直接轰走一个。
        ……
        钱宁为啥要陷害费宏?
        因为在内阁大臣里面,只有费宏明确反对恢复宁王护卫,宁王因此怀恨在心,出了大笔银子想要逼走费宏。
        近一年来,钱宁已经多次进献谗言,说了费宏无数坏话,导致朱厚照对费宏的观感直线下降,这次干脆就拿费宏来开刀。
        嗯,就在去年,宁王撒了好几年的银子,终于把事情给办成,朝廷批准其可以再次拥有王府卫队。
        这种智障决策,是杨廷和干出来的!
        虽然杨慎后来在《丹铅杂录》当中,帮老爹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什么杨廷和丁忧回家了,是梁储给宁王恢复的卫队。但从时间推测就不可能,因为杨廷和是今年离京的,而宁王卫队去年就已经恢复了!
        按照杨慎的狡辩,等于让自己的爷爷早死了一年。
        当时,靳贵刚刚入阁一个月,还没有处置大事的权力。梁储虽然糟烂事一堆,却拒绝收受宁王贿赂。费宏更是坚决反对恢复宁王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