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14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如果王渊答应,这便是良妾了,身份地位比香香高得多。
        王渊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问:“你有什么要求?”
        杨氏说:“妾身有三子,请王总制代师收徒,次子与幼子皆拜入阳明公门下。另外,请赐天津织布机,若事成,徐家织布厂所得利润,愿每年献于王总制一成。”
        “你一个妇人家,倒是打得好算盘,”王渊忍不住笑道,“你这是公然贿赂本官?”
        杨氏说:“实乃情非得已。妾身苦撑家业,难以为继,须得贵人相助。”
        王渊嘀咕道:若再纳妾,家里葡萄架子就该倒了。
        “王总制说什么?”杨氏没有听清。
        王渊道:“你若真想嫁女。我有一徒,名叫黄煦,与你的长女年龄相仿,他爹是两淮巨贾黄崇德。”
        “多谢王总制指婚!”杨氏立即答应。
        黄崇德在江南还是很有名气的,这厮靠山东棉花发家,近些年染指两淮盐业生意,算是徽商染指盐业的先驱人物之一。
        而徐家虽然号称江阴首富,但自从徐经死后,早就不复从前风光,家产已经被侵吞近半。若能与徽商黄崇德联姻,而且还是王渊的弟子,那徐家也算找到了靠山,不用再怕亲族兄弟勾结官员继续抢夺家产。
        王渊突然道:“天津织布机,我可以给你。到时候,我们两家在江阴建厂,我占股四成,徐家占股六成,棉布交给黄崇德销售。如何?”
        杨氏大喜:“谢王总制提携!”
        杨氏是听说王渊官声很好,而且本身就很有钱,才敢跑来献女求关照的。换成别的官员,她可不敢这样做,万一家业全被夺走怎么办?
        而天津织布机,在江南纺织行业被传为神器,若能得到这个技术,徐家的产业也能慢慢恢复。
        王渊同样不吃亏,天津这几年都没法开海,必须在江南才能对外销售。他想把商业触角伸到江南,就得跟本地大族合作,而江阴徐氏就是很好的合作对象,一个寡妇当家掀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大型织布机技术,一旦传到江南,肯定会泄露出去。但北方市场不会受此影响,运河沿途钞关拦在那里,天津的棉布成本永远更低,不怕这些江南棉布竞争。
        王渊对织布机外传无所谓,甚至有意而为之,他是站在全国层面,希望提升中国的整体纺织技术。这玩意儿可以促使棉纺业大兴,促使江南士绅急于开海外销,对中国远洋贸易是有巨大帮助的。
        唉,朱厚照啊,老子可是为你的江山操碎了心!

308【抄家,杀人】
        “先生,海宁出事了”还没把杨氏打发走,突然有弟子前来禀报。
        王渊挥手让杨氏退去,问道:“何事”
        弟子说:“海宁渔民暴动,把建港工地给围了。”
        王渊问:“曹知县呢”
        弟子说:“曹知县在审案,渔民还请了状师。”
        “不会是告我吧”王渊笑问。
        “正是。”弟子道。
        呵呵,堂堂浙江总督,被海宁渔民集体告上县衙了。
        明代的余杭县,位于杭州城西边,跟后世的余杭区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余杭区的大片土地,此时归仁和县管辖,向东接壤海宁县。
        王渊规划的杭州港,建在仁和县边缘地带,经过水位探测,港口必须占用海宁县地盘,并且占地面积还不小
        明摆着,拆迁工作出了问题。
        海宁知县名叫曹珪,湖广黄冈人,正德六年进士,跟王渊乃是同年关系。
        对于王渊在海宁建港口一事,曹珪非常配合,而且是报复性配合。他被海宁士绅百姓恶心得想死,如今借着王渊的威势,趁机狠狠敲打自己治下的刁民。
        “余,险邑也俗枭而善讼,豪魁伺持长吏,长短一字为忤,即千方诬诋。故为邑长于斯者,往往以坐法去,即不坐法去,亦必抵狱。”
        上面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即:余杭县,是一个凶险的地方。民风剽悍而擅长打官司,地方豪强喜欢跟知县作对。受一点小小的损失,就千方百计向上告发,甚至是诬告。在余杭县担任知县,往往被刁民告发而撤职,如果不被撤职的话,那一定是进监狱了。
        余杭如此,钱塘如此,海宁也是如此
        常伦担任钱塘知县,第一个月就被搞得焦头烂额。第二个月终于发狠,直接仗杀镇守太监的心腹,终于把那帮喜欢打官司的刁民镇住。
        现在,海宁县又开始闹幺蛾子。
        海宁县衙。
        一个四十多岁的状师,站在县衙大堂问:“县尊,敢问官吏挟诈欺公、妄生异议、扰乱成法者,该当何罪”
        曹珪笑道:“当斩。”
        状师问道:“敢问浙江总督王相公,可在官吏之列”
        曹珪笑道:“在。”
        状师再问:“敢问海禁可是成法”
        曹珪笑道:“是。”
        状师立即说:“浙江总督王相公,强征滩涂、民房以建海港,致使海宁百姓无家可归,海宁县内物议汹汹,海禁之策难以维持。是否当斩”
        曹珪笑得更开心:“本官无权审问王总制,你来错地方了。按察司也无权干涉王总制办事,你应该去找巡按御史告发。”
        状师昂首挺胸,立于县衙大堂:“既如此,我只好状告县尊。你身为本县父母官,只知屈从于上官,不思维护治下百姓生计”
        “告得好”
        曹珪猛拍桌子,挽袖子说:“陈秀才,我忍你很久了。开海乃当今圣上之令,岂能说是扰乱成法。你刚才说的都是谤君之言,好大的胆子,给我往死里打。打死勿论”
        状师被皂吏按住,脱去裤子,当场开始打屁股。
        “啪啪啪”
        一连打了二十余棍,状师只是冷笑,曹珪被气得发抖。
        负责打屁股的那两个老吏,技艺非常精湛,看似打得狠毒,其实只伤及皮肉。这些吏员,竟跟状师是一伙的
        “没吃饭吗”
        曹珪大怒,亲自下堂,抢过棍来,使劲全身力气敲打。
        “啊”
        状师终于叫出声来。
        老吏连忙把曹珪拦住,劝道:“县尊,你对着腰这样打,会把陈秀才脊梁打断的。”
        曹珪怒道:“放开,本县就是要把他脊梁打断”
        主簿突然出声:“把人轰出去吧。”
        皂吏立即将状师叉出,而曹珪从头到尾被拦着,竟被主簿和皂吏给控制了。
        “好,很好”曹珪死盯着主簿。
        主簿毫不畏惧,反而威胁道:“县尊,你别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曹珪冷笑:“有王总制担着,我还怕那些刁民诬告”
        曹珪刚刚上任不久,便被哄着收了孝敬银子,从而被抓住把柄当傀儡。这货还有点道德追求,虽然小贪小赃,却不愿违背原则,更性格刚烈不愿受人摆布。
        士绅豪族越是拿捏他,曹珪心里就越不痛快,这次仗着有王渊撑腰,发誓要狠狠的一雪前耻。
        曹珪此刻瞪着主簿:“你等死期已至。快让开,本官要去海边视察”
        堂堂知县,已在海宁做官两年,却连个心腹都没有,以前请的师爷早被他辞退了。曹珪居然得自己去牵驴,然后骑着驴子往海边跑,正好看到王渊带一百士卒抵达工地。
        “王总制,下官来迟”曹珪上前拜见。
        王渊笑道:“不迟。”
        大概有六七百个渔民、农户,扛着鱼叉和锄头堵在工地,甚至一些被雇来修港口的工人都在闹事。
        王渊骑马过去,厉声说道:“我在海宁所征之民房、所占之滩涂,也不过涉及百余户人家,为何有如此多人阻拦建港难不成都是他们的亲戚补偿银子已经发下去了,足够你们买地建房,真当我不敢杀人吗领头的是谁,站出来”
        “我”一个渔民举着鱼叉说,此人袒露胸膛,生得极为健壮。
        “可敢过来”王渊问。
        那渔民走到王渊马前:“有何不敢总督也得讲道理”
        “锵”
        只听长刀出鞘声,一道刀光闪过,龙雀刀已重新入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