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29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这把刀的铭文很简单,只有“备中青江贞次”六个字,且一反常态没刻在刀茎处,而是刻在刀身的“里”处。
        王渊指着那六个字问:“这是什么意思?”
        宗设谦道解释说:“此刀为备中国青江刀工贞次所铸之名物。”
        “原来如此。”王渊算是听明白了,跟菜刀刻“张小泉”一个道理,只不过这位工匠还顺便刻了生产地址。
        宗设谦道怕王渊不明白妙处,又解释说:“贞次乃百余年前,日本最著名的铸刀宗师之一。日本任何一位大名,得到贞次铸造的刀剑,都会将其奉为传家之宝。”
        王渊突然生出恶趣味,问道:“这把刀就没个名字吗?蜻蜓切、童子斩什么的。”
        宗设谦道说:“总督大人可自命名。”
        王渊想了想,说道:“那就让工匠刻上‘物理无极,吾心无尽’八个字,刀名‘无极’或‘无尽’都可以。”
        一代名刀,无极之刃,就此诞生!(注:此刀又名无极斩、无尽斩、无尽之刃、物理宝具。)
        此刀刀身长五尺(日尺),约一米四五左右,仅刀身就比许多日本武将更高,甚至比王渊的龙雀刀都要长一大截。
        王渊抡刀挥舞两下,问道:“这刀是用于马战的?”
        宗设谦道解释说:“总督大人,这是野太刀,主要用于马战。”
        大内氏之所以将这把名刀送给王渊,一来此时日本以步战为主,二来这刀太长没人使得惯,不送人只能放在家里做观赏物。
        大内义隆突然叽里呱啦几句,宗设谦道翻译说:“小孩子不懂礼数,希望能见识总督大人的武艺。”
        “可以。”
        王渊笑了笑,挥刀横斩,一道刀光从大内义隆头顶划过。
        大内义隆吓得背心冒汗,王渊收刀了他才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头皮似乎被割掉。他伸手一摸,没有流血,仅被刀尖贴着头皮割落一撮头发。
        日本武家男儿,要不要头发无所谓。反正长大以后多打几年仗,头皮毛囊也会被头盔磨坏,一个个不是秃子就是地中海。
        大内义隆震撼无比,惊艳于王渊的刀法,跪地磕头说:“请老师授我武艺!”
        听宗设谦道翻译之后,王渊笑道:“把汉话学好再说。”
        这把野太刀王渊颇为喜欢,可惜实际用途不大。
        步战时都不好拔刀出鞘,太他妈长了,拔刀时必须先退刀鞘。
        马战就更不实用,只能对付不穿铁甲的敌人,并且极不利于骑兵对冲——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用来骑马砍杀不穿铁甲的步兵,或者在战场上与敌将进行单挑(爆发威力巨大,但不适合久战)。
        王渊把野太刀插回鞘中,放在供案上说:“又是送银子,又是送宝刀,还把长子送来拜师。直说吧,大内氏到底想求我做什么?”
        宗设谦道屈身回答:“斗胆请总督大人,不要再把海引文书交给日本其他藩主。”
        王渊顿时就笑了:“大内氏想独占贸易?”
        宗设谦道说:“整个日本,只有大内氏拥有新勘合文书,理应大内氏独占中日贸易。”
        勘合文书是发给日本国王的,以前大内氏和细川氏都有。但刘瑾倒台之后,文官集团颁发新文书,并宣布旧版文书作废,大内氏由此垄断中日官方贸易。
        王渊大马金刀坐下:“别说日本大名,就是日本商贾,只要给足了银子,都能获得海引文书。大内氏若想独占贸易,那就多造一些船,把别家船队杀得不敢出海就行了。”
        “这……”宗设谦道瞬间语塞。
        大内氏的海船真不多,而且性能堪忧,打起海战来只能靠数量去堆。
        如今日本共有四种船型,归根结底是一种船型发展而来,那种初始船型大家可以参考“舢板”。
        把舢板弄大一些,便是日本的“小早船”。
        再弄大弄高一些,加许多桨和小帆上去,便是日本的“关船”。
        再弄得更大更高,加更多船桨、更大的风帆,便是日本的“安宅船”,可用于近海航行和朝日贸易。
        继续弄得更高更大,弄更多桨更大帆,在船底船身添加木料,使其能够经受大浪,便是中日贸易所用的“遣明船”。这玩意儿连龙骨都没有!
        日本此时的造船技术,大概跟中国唐朝差不多,船型跟中国南北朝非常类似。
        “遣明船”跑中日贸易已经是极限,还敢在海上跟别家船只打仗?若换成近海和内海战斗,大内氏的水军也不占忧啊,一旦激起众怒,海盗和海贼们联合起来,能把大内氏打得片帆不敢出海。
        宗设谦道跪地磕头:“大内氏一心支持总督大人,请总督大人给一些便利。”
        王渊好歹收了别人的儿子做徒弟,又收下一把宝刀,认真考虑之后说:“这样吧。大内氏的海引文书,贸易船只没有数量限制。别家的海引文书,最多只能五条船,想要更多就得加银子。”
        这也算一个优势。
        宗设谦道颇为高兴,再次磕头道:“谢总督大人开恩!”

325【后宫干政】
        朱厚照很会玩,他在宣府住下之后,突然想起自己是有太子的。
        于是,朱厚照传旨回京,命令太子监国,皇贵妃代为听政,司礼监与内阁共同辅政。
        官们直接就炸了,可皇帝不在,他们都没法劝谏。
        御驾亲征、后宫干政、太监弄权怎么看都是亡国之相啊。
        王琼这个真帝党,陆完这个假帝党,顿时脸上笑开了花。皇帝在的时候,他们作为六部尚书,可以直接跟内阁硬刚。皇帝一走,他们被迫听命于内阁,有啥事情想办必须送奏章去边镇。
        现在好了,太子监国,他们可以绕过内阁,跑皇贵妃那里去打小报告。
        梁储等阁臣气得浑身发抖,对官友善的太监张永,早就被调离了司礼监。现在的司礼监掌印是张雄,很多时候不跟内阁合作,导致朝政事务处理起来一塌糊涂。如今再加一个皇贵妃,那真是要把内阁给逼疯。
        但很快,官们就惊讶发现,让皇贵妃听政真香!
        比如一些靡费大量钱财,却没啥实际用途的工程项目,以前怎么劝谏皇帝都不听,甚至皇帝经常都懒得看奏章。现在把奏章递到皇贵妃那里,三天之内必定有回复,而且多半依谏臣的意思把工程给停了。
        还有各地镇守太监违法乱纪,皇帝也是从来不管的,连巡按御史的弹劾奏章都扔到一边。皇贵妃却公事公办,派遣官员前去调查,一旦查实必定进行惩处。
        贤妃啊!
        豹房。
        已经升级为皇贵妃的庄妃,正蒙着面纱接待大臣,并且所有大臣全部赐座。
        皇贵妃拿着奏章说:“广东闹出好大事,究竟是何所致?”
        礼部尚书毛纪痛心疾首道:“皆因地方官员贪赃枉法,与海寇勾结合污,海禁祖制已破坏殆尽亦!”
        前段时间,广东有数百海盗,屡次杀进广海卫城劫掠,当地官府、卫所根本不敢管。偶尔有人抓住海盗扭送官府,居然被广海卫指挥使赵莹、朱椿给放走。
        巡按御史寘莹闻之大怒,一口气把广东按察使、按察副使、都指挥使、守巡参政、兵备佥事弹劾个遍。其实两广总督、广东左右布政使,也该一起弹劾,但寘莹不敢玩那么大,只敢弹劾按察使以下的官员。
        如此严重的事件,历史上朱厚照是怎么处理的?把按察使调任别处,其他官员罚俸而已。
        户部尚书石玠趁机说道:“不但要严厉处置广东官员,更应在广东加强海禁,最好能够停止开海,把王侍郎调回京城!”
        皇贵妃皱眉道:“此乃广东之事,与浙江总督何干?”
        石玠说:“皆为海禁不严所致!”
        皇贵妃扭头问首辅梁储:“梁相如何看?”
        坚决反对王渊开海的梁储,此时居然改变立场,说道:“臣以为,广东官员确实应该严惩,但没必要在广东加强海禁。如今陛下整顿边务,钱粮消耗无数,户部哪有钱戒严广东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