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33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这总制英明,或许能吓住一些愚夫愚妇。”唐伯虎哭笑不得。
        王渊又说:“江南不是信奉妈祖吗?再编几个故事,就说生男生女,皆为妈祖的恩赏。谁家若是溺女,天妃娘娘就不会再保佑,且子子孙孙都不会被天妃保佑。当然,妈祖心地善良,也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不再继续溺女,从此积德行善,三代行善之后,天妃也会再来保佑这家人。若屡教不改,妈祖非但不保佑,还会降下怒火惩罚其断嗣绝后!”
        唐伯虎由衷佩服:“王总制好手段!”
        王渊笑道:“编戏写这种事,我就交给你了,子畏不会让我失望吧?”
        唐伯虎拱手道:“此举功德无量,吾当全力以赴。”
        王渊叹气说:“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忙活,我明日便拜会杭州的僧道高人。让他们也帮帮忙,统一口径,吓唬吓唬那些善男信女。”

329【观世音菩萨化女经】
        灵隐寺,浙江诸寺之首。
        杭州府僧纲司,衙门亦设在此地,住持兼任僧纲司都纲一职从九品。
        能受到朝廷如此优容,是因为他们很有眼力劲儿。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整顿宗教,灵隐寺吓得向朝廷进献庙田一万三千亩。老朱非常高兴,不但赐还部分庙田,还把住持召去南京宣讲佛法,破例御赐金褴袈裟一袭。
        如今的灵隐寺住持,名曰慧通法师。
        听说浙江总督王渊即将造访,整个寺院顿时鸡飞狗跳,僧人纷纷把衣服换成土掉渣的茶褐色。
        为啥如此?
        怕违制被王总督抄寺呗!
        灵隐寺里住的和尚,皆被划为“禅僧”行列,他们只能穿茶褐色常服。高僧的袈裟,必须白色打底,饰以青色条纹穿红色袈裟就违制了,这也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
        可以对外宣讲佛法的,被官府归类为“讲僧”,主要出自华严、唯实、天台等宗。
        禅宗的“禅僧”,不得公开聚众,除非获得皇帝许可。便是其他宗派的“讲僧”,聚众也得向官府报备,未经批准擅自以妖僧论处。
        当然,大户人家的善男信女,可以花钱单对单听法,这不在官府的禁止范围,也不拘什么僧人都可以讲。
        讲僧服装又不同,常服为白色,袈裟为红条浅红色。
        另有一种教僧,服饰最为庄重大气,其常服为黑色,袈裟为黑条浅红色。到了明末,法制崩坏,三色僧服全是乱穿,许多禅僧和讲僧都选择帅气的教僧服装。
        至于教僧,又称“瑜伽教僧”,为佛教瑜伽派僧人。
        在明代,只有瑜伽教僧可以做法事,并且还吸纳了许多道教仪式。被请去超度亡魂的和尚,必然是穿黑衣的瑜伽教僧,而且还肩负着给百姓宣传正能量的职责。
        灵隐寺位于山中,王渊难得寻幽探密。
        袁达抱着野太刀随侍左右,亦有蒋信等弟子跟随,还有大内义隆和凤冈桂梧几个日本学生。
        知客僧非常热情,居然跑来山脚迎接,一路带着王渊上山入寺。
        住持慧通法师,带着僧众等候许久,在寺门口合十拜见总督。
        王渊总觉得浙江官民对自己误会颇深,他纯粹是来拜访大德高僧而已,寺里的和尚却戒心重重,生怕他跑来抄寺灭佛一般。
        唉,我有那么不讲理吗?
        “贫僧慧通,见过王总督!”慧通法师合十行礼道。
        王渊拱手笑道:“早就听闻,杭州有高僧现世,一直未曾上山拜访,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慧通法师说:“总督谬赞。”
        慧通法师亲自陪同王渊参观寺院,礼拜诸多菩萨佛陀。
        可惜洪武年间,灵隐寺被一把火烧去大半。永乐朝好不容易部分重建,宣德朝又是一把火烧光,到如今只修复了十处殿阁,不复宋元时期的辉煌盛况。
        一路礼佛参拜,拜到观音菩萨面前时,王渊突然捧香伫立,望着观世音的尊像久久不语。
        王渊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说话,全都陪他傻站在那里。
        慧通法师终究还是修炼不到家,生怕王渊借机发难把寺庙毁了,忍不住问:“总督在此伫立良久,不知有何顿悟?”
        王渊手持信香,转身问慧通:“大师佛法高深,还请为我等凡夫俗子解惑。”
        “阿弥陀佛,不敢当佛法高深之言,”慧通合十宣号,“总督但又疑问,贫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渊问道:“我听说,观音的法相以前是男身,为何现在皆为女身?”
        慧通法师说:“观世音菩萨游历婆娑世界,化身亿万,救苦众生。不论男相女相,皆为菩萨所化。世人感其慈悲,以慈母之相祭之,因此世间观音法相多为女身。”
        “原来如此,”王渊又问:“我听说,观音菩萨有送子之能。”
        慧通法师说:“观世音菩萨,有大威神力。若有妇人求男,礼拜供养观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若是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
        王渊再问:“既如此,世间男女婴孩,是否皆为观音菩萨所赐?”
        慧通法师说:“理当如此。”
        王渊图穷匕见:“若有一人家,观音菩萨赐其女婴,竟被父母溺死以求男丁怎么办?菩萨会因此嗔怒吗?”
        佛家认为嗔怒是万恶之本,观音菩萨自然不可能嗔怒。但溺婴违背天道人伦,观音菩萨又应该嗔怒,否则就不符合大慈大悲的形象。
        慧通法师果然佛法高深,不疾不徐道:“观音亦有怒相。”
        王渊追问道:“观音怒相是什么样子?”
        慧通法师说:“阿摩提观音,有两种法相。一种法相骑狮,提棒怒目,匡扶正义,惩治邪恶。”
        王渊突然把手中的信香,扔在观音法相之前,拂袖而走。
        众人惊骇,这是对观音菩萨的大不敬啊。
        慧通法师疾步追赶问:“总督这是为何?”
        王渊语气激动道:“江南数省,溺婴无数,尤以浙江为最。我拜什么杨柳观音?要拜就拜怒目观音!”
        “这”慧通法师不知如何接话。
        王渊对身边的袁达说:“通令各府僧纲司,把浙江名刹古寺的观音全部拆掉。全都换成送子观音相,这送子观音,一手抱女婴,一手执棍棒,怒目视众生!”
        慧通法师连忙劝谏:“总督,不可如此僭佛。”
        王渊反问:“法师,浙江溺婴恶俗,观音菩萨看了不愤怒吗?”
        慧通法师顿时沉默。
        王渊突然从怀里拿出一本小册子:“法师,这是我偶然发现的佛经,原本已经残破不堪,因此特意让人重新誊抄一份。”
        慧通法师接过小册子,翻开随便看了几眼,便神色古怪不言语。
        王渊“偶然捡到”的佛经,名叫观世音菩萨化女经。
        经内容很简单,观音本不在意男女法相。但因隋唐两朝溺婴成风,观音菩萨为了让世人珍爱女子,从此便以女性法身示人。若有溺婴之家,不论如何供奉持念,观音菩萨都不会再保佑这家人。除非一直积德行善,并且不再溺婴,三代之后才能获得菩萨谅解。
        “法师觉得这经书是假的?”王渊问道。
        慧通法师说:“还需考证。”
        王渊环顾自周,喃喃自语:“不知这灵隐寺的僧众,可否时常回家看望父母,可否时常回家祭祀祖先?”
        慧通法师心头一惊,仿佛看到灵隐寺正在经历一场法难。
        朱元璋有规定,和尚道士也得遵从礼制,“孝道”是出家人必须恪守的第一条。若家中父母尚在,和尚道士对双亲不闻不问;又或者祖坟尚在,和尚道士一直不祭拜祖先呵呵,杖罚一百,勒令还俗!
        按照这条大明律令,王渊可以合理合法的,把灵隐寺一半以上的和尚逼去还俗。
        慧通法师突然又拿起观世音菩萨化女经,看完一遍对王渊说:“王总督,或许是年代久远,此经颇有疏漏之处,贫僧斗胆将其润色补完。”
        “哈哈,有大师相助,定能还复此经原貌!”王渊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