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51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请总督老爷,为我等小民做主!”商贾们纷纷磕头。
        王渊在浙江已经树立威信,官民绅商虽然对他颇多畏惧,但同时也对他信服有加。否则的话,这些商贾根本不会来喊冤,因为面对的是锦衣卫和太监,再倒霉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王渊想了想,笑道:“王堂要银子,你们给他便是。换来的宝钞,全都交给本督,如果还能找到宝钞,一并送到总督府来。”
        三日之后。
        王渊召见那几个锦衣卫,领头的只是一屈屈百户。
        “胡百户,”王渊没给好脸色,“钱宁明知我是浙江总督,还派你等到浙江摊派宝钞,是故意要落我王某人的面子吗?”
        胡百户连忙跪伏,解释道:“不敢。朱指挥(钱宁)并非只照顾浙江,江南数省皆已派遣缇骑兑换宝钞。”
        王渊总感觉钱宁是个智障,要那么多银子花得完吗?
        一个省强行摊派两万贯,江南数省就是十万两银子。这银子赚得颇为痛快,却把地方上的文官和太监都得罪完了!
        王渊说道:“你等也是听命行事,我不愿横加为难。这样吧,搜刮来多少银子,半月之内全都退回去。我就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胡百户硬着头皮说:“王总督,我等并未违法。大明宝钞乃朝廷所发,官价也是太祖定下的,敢拒收宝钞才是藐视国法。”
        王渊笑道:“那好,我正巧手里缺银子,也存着几万贯宝钞。来人!”
        早就准备好的五万贯宝钞,直接扔在这些锦衣卫面前。
        王渊面色一冷:“大明宝钞,不得拒收,把你们手里的银子都拿来。”
        胡百户说:“王总督,你不能强买强卖啊。”
        王渊问道:“你们就没强行摊派?”
        胡百户说:“浙江镇守太监王堂,自愿兑换两万贯宝钞,其中并无强买强卖。”
        王渊说道:“本督一向守法,自然也不会用强。这样吧,你们暂且留在总督府,哪天自愿兑换宝钞,哪天就可以回京复命了。”
        胡百户张了张嘴,想说些狠话,却欲言又止。
        地方官居然敢擅自扣押锦衣卫缇骑,这他娘叫什么世道?
        胡百户生怕自己死在浙江,突然大声说道:“吾等自愿兑换两万贯宝钞!”
        “两万贯不够啊,我手里有五万贯。”王渊笑道。
        胡百户自认倒霉,敞开了说话:“王总督,咱们兄弟手里,也就不到三万两银子,请留些路费让我们回京。”
        锦衣卫很快搬来银子,然后灰溜溜滚蛋,甚至都不敢留在杭州。
        “你等出来吧,”王渊说道,“谁出了银子,自行取回便是。”
        商贾们全程偷看,此刻佩服不已。一番感谢之后,拿着银子各回各家,到处宣扬王总督智斗锦衣卫的故事。
        嗯,王渊净赚六千多两,都是锦衣卫在浙江敲诈来的!
        商人们离开之后,刚刚到任的宋九龄,也主动前来拜见总督。
        王渊微笑问:“宋主事,你可愿做清官?”
        宋九龄居然顺杆往上爬,主动执弟子礼说:“回禀总制,在下愿做清官,更愿为总制开海筹措银两!在下一向佩服总制之文韬武略,恨不能追随左右,今日有幸,喜难自禁!”
        钞关职务一年一任,浙江北关主事喻智,已经回京述职去了。
        眼前这个宋九龄,便是新任浙江北关主事。
        宋九龄本以为自己捞到个肥差,结果上岗之后才发现,钞关吏员早就被总督给控制。而且,他还听到许多恐怖传闻,哪还敢往总督的枪口上撞?
        这货是山西人,座师为首辅梁储,房师为翰林院修撰李廷相。
        梁储身为内阁首辅,而且是南方人,怎会重用一个小小的山西三榜进士?李廷相只是翰林院修撰,也帮不上他什么忙,宋九龄能捞个钞关主事的肥差已属撞大运。
        既然没得贪污机会,那就干脆投到王渊门下,踏踏实实做清官,又得名声又有政绩!
        其实小贪也是可以的。
        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别太猖狂,钞关的官吏贪污少许,王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南关的张钺也快离任了,新任钞关主事,估计也会选择投靠王渊。
        王渊也不辜负自己人,他跟吏部尚书陆完早有默契。
        之前离任的“清官”喻智,因为上缴钞关税银,是往年的十倍左右,政绩考核得到最优等。从正七品的户部分司主事,一跃变成从六品顺天府推官!
        看似只升一级,其实属于质的飞跃。
        进士出身正七品打底,许多人兜兜转转好几年,还是一个正七品而已。而喻智只做三年官,就迈过了这道坎,履历非常漂亮,今后前程似锦。
        张钺虽然还未正式离任,王渊也早就给他安排好,从六品的州同知,具体哪个州由陆完决定。
        陆完这家伙人品恶劣,到处寻找政治盟友,无非是想入阁而已。只要王渊不找他麻烦,他就愿意帮王渊提拔人才,如果关键时候王渊能说几句好话,陆完必然往死里跪舔王渊。
        要知道,陆完这堂堂吏部尚书,竟连太监和武将都舔,毫不掩饰的背叛杨廷和派系!
        处理完这些琐事,王渊便跑去慰问铸炮工匠们。

347【铸炮与回京】
        朱元璋非常自信,不禁刀枪便罢,强弓劲弩也不禁,民间只禁盔甲与火器。
        火器刚开始管控严格,只允许中央直属三局打造。后来中央出品的火器不堪用,于是把火器铸造权下放地方,各省布政司和都司都可以铸造火器。
        到正德年间,广东和四川出品的火铳最为可靠耐用!
        王渊想要铸炮,必须跟浙江布政司或者都司合作,自己私造便有谋反的嫌疑。
        浙江都司兵仗局。
        一群大明工匠,正在跟葡萄牙铸炮师,学习如何制造炮模。
        炮模便是用来浇铸炮管的模型,想要铸造一架大炮,九成时间都花在做炮模上,需耗时一个月到几个月不等。
        王渊叫来工匠打听一番,基本理清大明和欧洲的造炮手段,分为“锻炮法”和“铸炮法”两种。
        “锻炮法”用于制造铁炮,中西方的技术完全相同
        第一种锻炮法:将锻铁通常是低碳钢打成铁板,焊接成圆筒形炮管,或者将铁板直接捶打成炮管再焊接。
        第二种锻炮法:将锻铁敲打成条状,用铁条卷成炮管,用于制造小口径铁炮。而大口径铁炮,则是将铁条卷出内管,再一层一层套加固铁环,就跟箍桶一般英语的炮管和木桶是同一个单词。
        这两种锻炮法,都容易炸膛!
        因此,现在大量采用“铸炮法”,浇铸铜炮成为主流。但本钱不足的,也只能浇铸铁炮,这玩意儿比锻造铁炮更不靠谱,因为浇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孔。、
        至于钻炮管技术,还得再等两百年,正德年间无论东西方,都没那能耐在铁坨坨上钻洞。
        其实铁炮容易炸膛的缺点,在明末已经渐渐克服,且不像西方那样各种套用加固铁箍。
        一种办法是铁芯铜体,利用铜铁熔点不同,在铁胎上浇铸青铜。铜凝固时热胀冷缩,压紧里面的铁胎炮管,这种炮比铁炮耐用,又比铜炮便宜。
        一种是熟铁芯、生铁外壁炮,优点比铜铁合铸炮更明显,且更加便宜,利于大量生产。
        明末的铸炮技术,已经不输给欧洲,总打败仗是因为国家出了问题。以御武、收税困难、党争不断再好的技术,都无法推广;再好的将领,也会被官坑死;再厉害的官,也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以前这些铸炮技术,王渊都不会。
        他会坩埚炼钢就可以了,克虏伯早期钢炮,便是用坩埚炼钢浇铸出来的,也就领先西方几百年而已!
        王渊见葡萄牙铸炮师,用杉木制作炮模,工作效率低得可怜。这样铸炮,等火炮铸造出来,王渊早就被皇帝召去北方打仗了。
        “召集全省技艺最精湛的铜匠!”王渊立即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