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55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黄峨有些同情,说道:“便是惩责他的妻子,也没必要将他母亲论罪吧。”
        王渊脸色难看说:“经钱塘知县常伦审讯,溺婴这个决定,就是李伯汉的母亲做主的。她自己只生了一个独苗,儿子娶妻多年未曾生育,害怕抱不成孙子,于是下令把孙女溺死。李伯汉此人愚孝,母亲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黄峨顿时无言以对。
        王渊又说了一番自己在浙江的做法,把她们听得哭笑不得。
        夏婵忍俊不禁道:“难怪总督府有人问我,王总督平时在家是不是也用法术,夏天热了是不是能把屋子变凉快,原来老爷能够沟通神灵啊。”
        众女大笑。
        饭后,儿子终于睡醒了,王渊抱过来逗弄几下,便惹得素儿哇哇大哭,连忙将其还给奶妈拍哄。
        当天下午,几个朋友和弟子,前来王家拜见叙旧。
        夜里,无话,省略。
        第二日,王渊又去豹房面见皇贵妃,接着便是整军准备出征。
        朱厚照处心积虑要亲征,先让太监张永,带着万余京营精锐出发,借口是蒙古蛮子又来扣边。接着自己轻装逃跑,再让许泰等人带豹房边军出征,皇帝现在手里的直属部队就有两万多人。
        但朱厚照还是心里没底,又让王渊带六千士卒支援。而且那六千士卒,都是王渊亲自训练过的,指挥起来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
        王渊这次的临时职务,是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担任山西、陕西两省总督。
        还有,王渊的浙江总督也没卸任,实打实的三省总督。
        三省总督,或许翻遍中国历史能找出来,但同时总督不相连的南北省份,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351【王二出征】
        这六千士卒,跟江彬的边军一样,平时都在豹房进行训练,还被朱厚照赐名“神枪营”。
        待遇超好!
        皇贵妃明显受到皇帝影响,居然亲自骑马,带着王渊去豹房校场接手部队。而她身边的侍卫、太监和宫女,早已见怪不怪,纷纷跑路跟随其后。
        “驾!”
        皇贵妃挥鞭前进,策马奔驰。
        王渊哭笑不得,骑着马儿追赶,不片刻就已来到校场。
        神枪营士卒早已集合完毕,见他们二人到来,齐刷刷单膝跪地大呼:“拜见贵妃娘娘,拜见王侍郎!”
        “平身!”
        皇贵妃根本没下马,而是骑马跳上将台。
        这些士卒,早已不是清一色长枪兵。而且淘汰了部分老弱,有将近一千人,是从其他部队补充过来的精兵。
        刀牌手两千人,武器为盾牌、腰刀和标枪。
        长枪手两千人,武器为长枪、腰刀和标枪。
        大弩手两千人,武器为大弩和腰刀。
        皇贵妃对王渊说:“王侍郎,这些士卒就交给你了,望你能助陛下击败鞑靼贼寇。”
        王渊说:“臣竭尽全力。”
        “驾!”
        皇贵妃说完便骑马离开,似乎不想多跟军队接触,毕竟她“后宫干政”就遭到非议。
        王渊翻身下马,拿出兵部书,交给定国公徐光祚:“有劳!”
        “不敢。”徐光祚态度热情。
        在明代,皇帝是军队最高统帅。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衡,都督府有统兵权,兵部有调兵权。
        土木堡之变以前,都督府权力极大,不仅掌控军队的管理、训练、生产,还可以参与中央的重要军事决策。
        土木堡之变以后,都督府几乎被兵部架空。地方部队的管理、训练、将领升迁、军情声息等权力,全都被兵部给抢走,都督府现在也就能管一管京营。地方部队的各项事务,只需拿到都督府走个流程。到明末,干脆流程都不走了,都督府彻底成为摆设。
        于谦为什么会死?
        且不说政治斗争,他当时掌握的权力太恐怖,实际拥有兵部的军政大权、都督府的军队指挥权和管理权。这等于集兵部和都督府权力于一身,换了新皇帝上台,哪能容忍得了这般存在?
        于谦虽然死了,他夺走的都督府权力,官们却不愿意还回去。
        眼前的定国公徐光祚,其临时职务,便是替都督府训练这六千士卒。但士卒们平时在豹房,他也就挂个名而已,真正训练由其他人代理。
        这货也不在乎,他身为勋贵,却喜欢跟人打交道。平时爱热闹,爱嬉玩,一手漂亮书法可令王渊汗颜。
        嗯,徐光祚还是足球爱好者,蹴鞠联赛每期不落,前两年甚至自建足球队。
        王渊从徐光祚手里接过部队,立即宣布战时任免:“拜沈阳左卫指挥佥事潘贵为参将,总领神枪营出征。拜沈阳左卫镇抚钟长生为游击将军,领神枪营刀牌队;拜沈阳左卫镇抚聂云为游击将军,领神枪营长枪队;拜沈阳右卫镇抚胡大广为游击将军,领神枪营大弩队;拜留守左卫镇抚李庆为游击将军,领后队辎重民夫;拜留守左卫镇抚李隆为游击将军,统二百骑随总督王渊出征!”
        沈阳左卫、沈阳右卫和留守左卫,皆为京卫,驻防京城。
        在于谦改革京营之后,这些京卫大多名存实亡,精锐都被编进十二团营,只剩下老弱病残维持样子。其所属军官也乱七八糟,基本成为提升武将的平台,早就失去了卫所本身的价值。
        王渊当时提拔的六个武官,全都挂着京卫职务,但平时只在豹房训练。其中潘贵混得最好,已经当上正四品指挥佥事,剩下几人皆为从五品镇抚。
        至于刚刚任命的参将、游击将军,都是些统兵职务,跟武将品级没有多大关系。
        一听到这些职务任免,大家知道是要打仗了,而且是随王渊出去打仗。他们在豹房好吃好喝数年,维持着三日一操的习惯,统兵之人又是王二郎,顿时不拘军官士卒都兴奋起来。
        当兵的怕死,是因为平时拿不到军饷,疏于操练心里没底,外出打仗又怕战败。只要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当兵的自然踊跃参战,他们也想立功升迁啊!
        “誓死追随王侍郎!”将士们齐声大呼。
        既然王渊已经接手军队,那就不能再逗留豹房,当天便拉到城外军营驻扎。
        无法立刻出征,因为还要征召民夫。王渊只给了半个月时间,把顺天府尹忙得晕头转向,京城周边百姓因此遭罪不少。
        在官府征召民夫的时候,王渊又弄来一些京军炮手,跟着葡萄牙铸炮师学习使用佛朗机炮。
        操炮手、装弹手、运炮和运弹士卒,整整二百二十人不含葡萄牙铸炮师和翻译,被王渊临时统编为火炮营。
        接下来一段时间,王渊白天在军营,晚上回家陪妻妾,日子倒也过得潇洒。
        半个月过去,民夫还没招齐。
        在王渊的不断催促下,整整花了二十六天,终于有上万民夫来到军营。户部那边的粮草也准备好了,还给了不少骡马车架,石玠对王渊的出征非常配合。
        或者说,整个官集团,都希望王渊早点出征。
        皇帝表现得太不着调了,江彬更有杀良冒功的劣迹。四大边将当中,只有许泰本事最强,可这位老兄又喜欢贪功冒进。如此君臣组合,怎么看也不像能打胜仗的样子。
        官们希望王二郎能兜底,这位状元从未有过败绩。就算战败了,他在军中镇场子,也不至于再来个“土木堡之变”。
        王渊又花了好几天时间整顿民夫,教会他们基本的军令,这才在七月六日挥师北向。
        许多官员自发前来送行,君臣之争、武之争是一回事,但凡脑子正常的官员,都不希望皇帝再被蒙古人抓走。
        当年的土木堡,可是被瓦剌兵临北京城下。就算有于谦力挽狂澜,大明国力也被严重损耗,数百万流民肆虐数十年之久,直至朱厚照的爷爷才彻底摆平。
        只看那时的流民规模,就已经有亡国之相,大明可没本钱再闹一波。

352【皇帝又闹幺蛾子了】
        王渊七月六日出发,走得不算晚。
        要知道,历史上的朱厚照,八月初才从北京溜走。他整顿边军的时间,只有一个月而已,因为蒙古小王子十月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