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61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达延汗一直把长孙带在身边,就是为了教他如何打仗,如何协调和统治各部。当即训斥道:“你是未来的蒙古大汗,不是普通士兵,别只想着杀来杀去。明军以前都不敢出城,这次却不只一支部队,纷纷出城追击我们,你就不想想背后的原因?”
        卜赤毕竟只是个少年,他说:“或许是前年被抢得太厉害,汉人的朝廷勒令他们必须出击。”
        “也有这个可能,”达延汗思索道,“但可能性很小。从大同府过来的明军,昨天被我们团团围住,如果不是出现大雾,他们必然全军覆没。昨天遇到凶险,今天就主动出城,这不像明军该有的举动。”
        “那会是什么原因?”卜赤问。
        达延汗说:“可能大同来了一位官当总督,他逼迫这些明军出战,想要在野外包围我们,最后再进行一次决战。”
        卜赤高兴道:“那正好。以前明军都不敢出城,这次就陪他们决战,杀光明军之后,就能占领整个大同!”
        达延汗摇头说:“我们为什么要南下劫掠?不仅是抢夺财货和人口那么简单。西边的商路,早已被瓦剌部落隔断,而明国也不跟我们交易,我们连茶叶都买不到。”
        “那就不吃茶叶!”卜赤说。
        达延汗道:“一直不吃茶叶,人就会容易生病,打仗也没有力气缺乏维生素。”
        卜赤有些不信,他认为吃肉就有力气了。
        达延汗继续说:“我们把明国抢得越狠,明国的皇帝和官员就越怕,他们就会允许边境互市,将茶叶、食盐、丝绸和铁器卖给我们。把大同占领了有什么用?大同一失,明国会彻底断绝贸易,那样反而对我们不利。记住,普通将士抢的是财货,我们是为了逼迫明国互市。你是未来的蒙古大汗,千万不要把事情搞混了。”
        “额伯各爷爷,我记住了。”卜赤点头道。
        就在此时,又有哨骑来报,说西北方再次发现明军踪迹。
        这次赶来的,是延绥副总兵朱銮,以及守备左卫都指挥徐辅。他们被朱厚照调去支援前线,赶到既定地点时,蒙古人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所以说朱厚照瞎指挥呢,这一道军令,导致朱銮、徐辅等人,从大同镇北方绕了一个圈子。若非蒙古骑兵渐渐朝达延汗集结,这两人的队伍,估计现在还不知道在那儿凉快。
        听到又有明军赶至,达延汗心中一惊:“传令全军,立即就近集结,然后向应州至平虏卫方向靠拢。”
        不愧是统一蒙古的老狐狸,不愧号称“成吉思汗第二”。
        达延汗虽然搞不清楚具体状况,但已经猜到朱厚照的军事计划。他立即改变前进路线,往自己已经抢过的方向而去,试图跳出那个虚无的包围圈。
        接着,达延汗亲率两万骑兵,直扑正在接近应州的朱銮和徐辅。
        朱銮和徐辅早就谨慎起来,因为前方的蒙古哨骑太多,用脚后跟思考都知道有蒙古大军。这两个家伙立即结成乌龟阵型,不求杀敌,只求自保。
        而王勋、张輗、萧滓、时春、麻升、高时六人,也跟着蒙古大军追去,颇有将达延汗前后夹击的味道。
        达延汗立即两面同时进攻,不让西北和南方的官军合兵一处。
        战局对双方而言,都非常尴尬。
        明军各部全是乌龟阵型,以防守为主,但他们的作战目标,却是主动出击拖住达延汗。
        而达延汗的作战意图是“突围”,突破他想象中的虚无包围圈。但达延汗有两个事情很头疼,第一是他抢来的东西太多,实在舍不得就那样丢掉。第二是五万多蒙古大军,还有三万多分散在各地,他必须找个地方集结部队。
        战至傍晚,双方互有死伤,各自结营休整。
        达延汗撇开众将,单独给孙子上课:“明军定然有一位总督,正在率大军赶过来。我们可以立即撤走,但为什么不走呢?”
        卜赤说:“因为有抢来的财货和人口不能舍弃。”
        达延汗摇头道:“财货和人口,就算留在大同,来年也随时可以抢走,我怎么可能舍不得?但是,作为蒙古大汗,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顾及各部首领的想法。我舍得丢掉财货,他们却舍不得。如果这次空手而回,各部会在冬天死很多人。”
        “杀几个不听话的,便能将他们震慑住。”卜赤道。
        达延汗告诫道:“杀人立威,也要有合适时机。现在位于敌境,各部首领都不愿意放弃财货,我杀人就是跟所有部众作对。一次两次可以,多来几次,蒙古大汗就会失去该有的威信,从长远考虑很不值得。”
        卜赤问:“那该怎么办?”
        达延汗笑道:“跟明军演一场戏。派出部分骑兵,占领撤退要道,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撤走。然后就跟明军每天打仗,不需要硬碰硬,强攻明军大阵是很危险的。明军在等援兵,难道我不是在等部队集结吗?”
        卜赤笑道:“等五万多大军集结完毕,我们就能把明军杀得片甲不留!”
        达延汗摇头说:“不要轻视任何敌人。我们的骑兵速度更快,很可能集结得也更快,到时候再看情况进行战斗。若战局对我们不利,那就舍弃财货,立即向西撤走。”
        “各部首领不反对吗?”卜赤问。
        达延汗说:“如果是作战不利而舍弃财货,那我们就有足够理由,杀掉那些不听话的首领。既能保全军队,还能铲除异己。舍弃财货之后,五万多蒙古骑兵,想走就走,想打就打。若明军敢追击,必然拖散阵型,到时候我们就杀回去!明军大败,我们可以拿回财货;明军不追,我们也可撤走,大不了回去的路上再抢一些。”
        卜赤崇拜道:“这主意太厉害了!”
        达延汗又说:“做出这种部署,是因为明军骑兵不多。你如果跟瓦剌打仗,就不能这样做,因为瓦剌也都是骑兵。”
        相比而言,朱厚照显得太嫩。
        战前部署,朱厚照做得有板有眼,便是军中宿将都挑不出毛病。可一旦打起仗来,朱厚照就昏招频出,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和战局变化。
        历史上,如果不是达延汗撤军途中死了,从而造成蒙古内部纷争战乱,再无能力南下入侵大明边境,这一仗还真不能简单判断谁输谁赢因为蒙古人兵力损失不大。
        达延汗纯属倒霉,就像一个赌场老千,莫名其妙栽在一个刚学会打牌的菜鸟手里。

358【乱拳迷惑老师傅】
        从大同府到应州,只有两百里路,而且地处大同盆地,行军非常快速且便利。
        朱厚照只挥师向南走了半天,宣府各部的骑兵就奉命追上。多的千余骑,少的数十骑,零零散散凑一起,再加上京城带来的骑兵,总共有五千多轻骑、五百重骑。
        “所有骑兵,归王总督调遣!”朱厚照立即下令。
        宣府边将都对此没有异议,毕竟王渊历来战绩摆在那里,不是那些只会坑人的寻常文官。
        只有江彬、许泰等幸进边将,心中颇多不满。此战是跟蒙古骑兵对阵,无论胜败如何,骑兵必有大用,王渊居然把所有骑兵都抢走了。
        王渊说道:“陛下,那五百重骑,臣拿来也无用,还是继续拱卫御驾吧。”
        “可,”朱厚照下令,“加速行军!”
        王渊给皇帝留下五百重骑、数百哨骑,自己率领五千轻骑,立即作为开路先锋南下。
        跟原有历史相比,朱厚照的救援速度快了许多,因为王渊建议提前移师大同府,而不是在阳和傻等着宣府大军集结。
        但是,二百里的驰援距离,足足走了五天还没到,不仅中途遇到蒙古骑兵袭扰,还因为五天当中有三天早晨都起大雾!
        朱厚照就算再焦急,也不敢率领数万大军,在雾中搞什么快速行军。只能等雾散得差不多了,半上午才开拔前进,极大减缓了救援速度。
        这种情况,让朱厚照很郁闷,达延汗就更郁闷。
        王勋六将各部兵力众多,达延汗根本啃不下来。但之后赶到战场的朱銮和徐辅,接战当天便岌岌可危,近乎陷于死地的情况下,第二日居然趁着大雾跳出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