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82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历史上,杨廷和把脏水全泼在陆完身上,借此把自己从谋反案摘出。陆完被杨廷和流放到福建,在福建靖海卫郁郁而终,连他的九十老母都没放过,直接关死在监狱里。
        陆完那边把话说完,王琼也跟着说道:“请王侍郎以国事为重,万勿推辞!”
        王琼身为兵部尚书,这几个月也没闲着,忙于平定京畿贼乱,已经灭了好几窝山匪马贼。
        靳贵突然站起来,对着王渊端正作揖:“请王侍郎到喜峰口走一趟!”
        李逊学也跟着起身作揖:“拜托王侍郎了!”
        众人纷纷作揖请求,在场的要么属于帝党,要么跟清流关系很差,他们是最怕皇帝出意外的。便是矛盾极深的杨一清和陆完,也暂时放下争斗,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杨廷和。
        眼前有两个阁臣,一个吏部尚书,一个兵部尚书,一个礼部尚书。论实力能把首辅杨廷和架空,但他们也就现在稍微团结,等皇帝回来必定互相攻击。
        而且,杨廷和掌控了六科,正在利用六科压制六部。
        一堆重臣集体给自己作揖,王渊哪还能拒绝?只能推迟回乡,当天便骑马直奔喜峰口,顺便把正在武学读书的袁达也叫上。
        从北京到喜峰口,也就七八百里,王渊骑快马数日即达。
        朱厚照身边大概有两千轻骑,全都是蓟镇骑兵。他这次走得很急,连豹房重骑都没带,京营士卒更是一个也没有。
        朱厚照刚从草原打回来,今天不仅到兔子,还到一只梅花鹿。他心情舒畅,笑问道:“二郎怎么来了,你不是要回贵州结婚吗?”
        王渊叹息道:“唉,满朝大臣,皆让臣来护驾。臣自然知道陛下没有危险,可众臣的面子却抹不过。”
        朱厚照埋怨道:“这帮大头巾,就是多事儿!”
        王渊问道:“朵颜三卫可曾送质子来?”
        朱厚照笑道:“这几日,朕在关外喜峰口外打,有蒙古人远远窥视,估计都是朵颜三卫派来打探消息的。朕还打出了黄龙旗,故意吓唬他们。”
        不得不说,这皇帝胆子真大!
        喜峰口的全称叫“喜峰口关”,乃是大明重要边关之一。皇帝御驾边关,已经把群臣吓破胆,居然还敢打出黄龙旗,出关跑去草原上打。
        朱厚照把王渊带到自己帐中,又叫来江彬和许泰,指着一副地图说:“朕亲自出关查看,又询问了许多将士,心中又有新的想法。欲收复大宁城,必须先收宽河。宽河、大宁若复,又可收回开平,最终目标是收复全宁!”
        大宁,即后世内蒙古的宁城;宽河,在承德东南部,即后世宽城;开平,即锡林格勒多伦县的上都城;全宁,即后世内蒙古翁牛特旗。
        这四座城池,朱元璋时都归大明所有,而且设置卫所和驿站,由汉人军队驻防。
        朱棣想跟朱允炆干仗,又苦于兵力不足,就跑去这些地方“征兵”。
        这些汉军,老家皆在南方,思乡心切之下,纷纷跟着朱棣南下打仗。特别是大宁城,直接被朱棣搬空了,除了初代宁王的直属卫队,其余汉军跑得一个不剩。
        于是,朵颜三卫不断南迁。
        先是非法占据全宁城,接着再占据大宁城,然后又占领宽河城。最后因为难以运输粮草,逼得大明废弃开平卫,把开平城也扔给朵颜三卫。
        大明官员说,把大宁卫赏赐给朵颜三卫,那都是在帮朱棣遮掩而已。
        这些城池,都是大明的,被朵颜三卫非法侵占至今!
        不过嘛,对于朵颜三卫来说,有得就必有失。他们占据诸多城池之后,本部直接从游牧变成驻牧。若有一天王渊率军出征,不怕在草原上找不到敌人,因为城池无法打包带走,直接带兵去攻城便可。
        王渊提醒道:“陛下若想打仗,至少还得等三年。河北之民苦于征粮和徭役,已经破家无数,纷起做了盗贼。若再开战,恐复有刘六刘七之徒。”
        “粮食,粮食啊!”朱厚照头疼不已。
        这次京城抄家,抄的全是宠臣,收获可谓巨大,直接弄来三百多万两银子,另有房产、店铺和田地无数。但粮食不够啊,那玩意儿是地里长出来的,总不能让士兵吃水煮银子打仗。
        王渊突然说:“请陛下屏退左右。”
        朱厚照挥手对身边的太监和边将说:“你等且先退下。”
        张永这回没跟来,留在京城掌管司礼监。
        江彬、许泰等人退下,离开之前瞧了王渊一眼,那眼神里全是羡慕嫉妒恨。
        王渊说:“欲得粮食,便要改革。若陛下没耐心改革,也有速成之法,保准短期内就能增加无数漕粮。”
        “有何速成之法?”朱厚照高兴道。
        王渊说:“大明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无非南直隶、浙江和江西三省。这次宁王谋反,江西必有无数士绅牵扯其中,何不趁机收回土地,交给流民和无地良民耕种?士绅可以免税和逃税,农民却逃不了,如此不就多出无数粮食吗?”
        朱厚照踟躇道:“江西出的官太多,恐怕不好收场。”
        王渊笑道:“早晚都得清理田亩,否则江西匪贼更多。既然如此,为何不抓住宁王谋反的机会呢?谋逆大罪,一旦牵扯进去,还不是任凭宰割。便是把江西士绅杀得血流成河,谁又敢说半个不字?”
        朱厚照仔细考虑许多,突然咬牙道:“那就杀!”

379【又是阳谋】
        喜峰口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出关穿过狭长山路,便来到宽河此为后世承德市宽城县,明初叫做宽河守御千户所。
        反正来都来了,王渊陪着皇帝发疯。
        君臣二人,只带两千轻骑,就跑去草原打,而且附近便是蒙古人的城池。
        根本不怕朵颜三卫袭击,而且说得更直白一些,就算皇帝单骑跑去大宁城,朵颜卫都得把皇帝礼送回来。因为朵颜卫的敌人,从来就不是大明,而是北边和西边的其他蒙古部落。
        平时偶尔南下劫掠,大明都要予以还击,一旦他们杀了皇帝,必然遭受明军的疯狂报复。就算官主导朝政,不愿动兵北击,也肯定断绝贸易,仅贸易制裁就能让朵颜三卫难受无比。
        终明一朝,朵颜三卫是啥处境?
        刚开始被大明痛揍,接着又被瓦剌狂扁,然后再遭鞑靼欺压。鞑靼分裂之后,又被察哈尔部、喀尔喀部蹂躏,最终还被满清给压得死死的。正可谓,四面皆敌,痛不欲生。
        宽河城,背靠宽河而筑。
        此城,三面环水,只有面对大明的那边没水。明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因为这座城池,本来就是明军修筑,专门用来防备蒙古人。
        城墙之上,一个兀良哈朵颜部蒙古士兵说:“大明皇帝又来了。”
        另一个士兵说:“大明皇帝值多少钱?能抓到就发财了。”
        之前那个士兵笑道:“你有那胆量,现在就去抓吧。”
        大明皇帝一来,蒙古人立即紧闭城门,附近的蒙古牧民纷纷逃走。
        因为朱厚照喜欢打,偶尔碰到蒙古牧民,也会当作物捕捉,一并带回喜峰口庆祝。
        被皇帝抓住还算好的,至少能保住性命。平时遇到大明边将,必定被砍了脑袋,没有任何活路可言。
        边境百姓便是如此命如草芥,不分汉民还是蒙古牧民。
        就拿喜峰口这边来说,朵颜三卫南下劫掠,总是抢走财货和人口。大明官兵“追敌”出关,跑去草原逛一圈,杀他一两百个牧民回来冒功请赏。如此反复,双方仇怨越结越深,而倒霉的都是彼此老百姓。
        “快跑啊,明国皇帝又来了!”
        宽河城附近,一个仅有数百人的小部落,男女老少惊慌奔走相告。他们只带走牲畜,日用品全都留下,因为大明皇帝看不起这些破烂玩意儿。
        “哈哈哈哈!”
        朱厚照看着那些惊恐的牧民,骑在马上疯狂大笑,这种游戏可比豹房杂耍有趣得多。
        蓟镇总兵马永,此刻就在朱厚照身边,用一种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