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90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可是,真有大军怎办?”宁王忧心忡忡道,“你我家眷皆在南昌,万一南昌被攻下,军心必定大乱啊!”
        左丞相李士实一阵脑仁疼,只能耐心劝道:“陛下,南昌城高池深,我军又有重兵把守,便真有十六万敌军来攻打,一时间又怎么可能打得下来?当务之急,是要凭借水师之利,一举攻下安庆、池州两座重镇。届时,我军可进可退,能完全占据战场主动。”
        刘养正也说:“陛下,左丞相乃谋国之言,还请陛下三思。”
        宁王左思右想,咬牙说:“再分兵五千回南昌,必须保证老家不失,如此将士才能安心作战!”
        李士实和刘养正面面相觑,都感觉心累无比。
        宁王号称拥兵十万,加上民夫确实够数,但能打仗的有多少?
        谋士们想着直扑南京,本来就嫌兵力不足,宁王居然还要分兵回去守老巢!
        翌日,宁王分出五千兵马回南昌,自己亲率十万大军前往安庆。沿途的江边小县城,皆望风而降,如此顺利进军,让宁王生出俾睨天下的雄心壮志。
        来到安庆城下,见此城防备森严,宁王立即派人劝降。
        王渊早就推荐李充嗣督抚南直隶,李充嗣来到南京之后,便与南京兵部尚书乔宇商量对策。
        别看南直隶卫所众多,但朱棣登基之后便不再打仗,那些兵卒早就彻底废了,随便一查全是吃空饷的虚兵。当初刘六刘七之乱,只两三千残兵逃到南直隶,就能纵横各州县,可见这里的情况有多糟糕。
        李充嗣折腾好一阵,终于凑出些兵来。
        南京兵部尚书乔宇,统率南京兵马司警察部队,又召集乡勇驻守南京。李充嗣自领一万“精兵”,移驻采石矶协防,又让都指挥使杨锐带兵驻守安庆。
        杨锐此刻趴在城头,说出早就背熟的台词:“宁蕃逆贼,陛下早就知道你的狼子野心,特令我在此等着你这狗贼来送命。你可知,大破蒙古小王子的十万边军,已自京师而来,旦夕可至安庆。宁蕃逆贼,你就等着受死吧!”
        十万边军要来?
        宁王惊疑不定,立即下令攻城。
        可临时拼凑起来的十万大军,其中还夹杂着无数匪贼和民夫,面对临江而建的安庆城毫无办法。
        连续攻打数日,宁王越打越心急,因为探子截获到更多信息。
        演戏演全套嘛,杨锐也在传令各州县,让地方官筹备十万边军的粮草,好像真有十万大军转眼便到的样子。
        紧接着,上游又传来消息,十万湖广大军正在沿江而下。
        这是王渊推荐魏英总督湖广,但湖广同样兵力空虚,原因并非承平日久,而是连续跟反贼打了好些年,地方卫所士兵死伤极为惨重。
        魏英好不容易召集到两万兵力,堵在蕲州防止宁王沿江而上。听说宁王跑去打安庆,他立即挥师东进,大肆宣称自己带领十万湖广兵马杀到。
        东边有十万边军要来,西边有十万湖广兵要来,老家南昌还有十六万官军将至腹背受敌啊,宁王顿时慌得一匹。
        “陛下,截获到两封密信!”又有探子来报。
        宁王打开信件一看,顿时惊恐不已,这是王阳明写给他左右丞相的。
        王阳明在信上说,李士实、刘养正的书信,他前几天已经收到了,非常高兴二人能够迷途知返。又命令二人,诱骗宁王去攻打南京,那里有大军设伏只等宁王去送死。
        自己的左右丞相投敌了?
        宁王惊得一身冷汗,连忙把李士实、刘养正叫来试探:“李卿,刘卿,这安庆久攻不下,该如何是好?”
        李士实说:“既然安庆早有防备,那就直接坐船攻打南京!臣在伪朝廷做官多年,深知南直隶兵力空虚,安庆既然有重兵把手,南京那边必然兵员稀缺。别看南京城池更加高大,其实比安庆更好攻下。一旦占领南京,就等于拥有半壁江山,必然有无数士绅景从,我军也可趁机扩军征讨不从!”
        刘养正说:“左丞相此言甚妙,臣也建议绕开安庆,直接沿江而下攻打南京!”
        两人此时的建言,正好跟王阳明书信内容一模一样,听得宁王差点当场把左右丞相处死。
        宁王闭眼说:“容朕再考虑考虑,两位爱卿且退下吧。”

385【王大爷发威】
        宁王在安庆惊疑不定,感觉自己四面皆敌,身边亲信早已暗中背叛。
        造反这种高风险工作,必须拥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宁王暗中谋划时还很从容,一旦实施起来,顿时头晕脑胀,看啥都似乎有问题。
        有时,他以理智看穿谣言;有时,他又觉得谣言是真的。
        王阳明伪造的书信,成功在宁王心中埋下疑虑种子。即便明知道左右丞相不可能背叛,他还是担心在南京中埋伏,死活都不愿意绕开安庆直击南京城。
        李士实、刘养正急得如同热锅蚂蚁,一起去面见宁王:“陛下还有什么疑虑?快快攻打南京为上啊!”
        宁王摆手道:“莫急,我军将士,昨日已登上安庆北城。虽然很快被杀退,但安庆肯定守不了多久,再过几日一定能够攻下此城!”
        刘养正说:“陛下,我军攻城伤亡惨重,便是攻下安庆也得不偿失啊。”
        宁王一意孤行道:“朕已在招兵买马,我军将士只会越打越多。”
        李士实突然问:“陛下是不是听到了什么谣言?”
        宁王笑道:“什么谣言朕都不会听。”
        “那为何不愿攻打南京?”李士实问道。
        宁王解释说:“南京恐怕比安庆更难大,若不攻下安庆,到时又打不下南京,我军的后路可能都会被断掉。”
        刘养正顿时大急,慌不择言道:“造反有进无退,哪有什么退路可言?陛下三思啊!”
        李士实也说:“陛下与臣乃儿女亲家,别人可以背叛,臣绝对不可能背叛,陛下切莫中了朝廷的离间之计!”
        这层道理宁王也懂,那两封书信肯定是假的,但他就是害怕去打南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王阳明不写离间信还罢了,离间信一发过来,宁王就变得总是畏首畏尾。
        又是数日过去,宁王还在打安庆,平白给了各地官军充足的集结时间,便是南京城都成功招募上万乡勇。
        这个时候,宁王便是直奔南京,估计也很难啃下来。
        而在南昌,王阳明已经准备发大招了。
        负责剿匪的王阳明,手里头本来就有兵,而且还是他亲自招募训练,这两年打了无数胜仗的军队。
        宁王造反的时候,顾头不顾腚,根本就没管赣南那边。
        王阳明在第一时间聚兵平叛,赣南各地官员纷纷响应,已经致仕的内阁大臣费宏还亲自招募义兵。
        费宏在内阁一直属于老阴比,谁都不知道他是哪边的人。结果,皇帝与杨廷和争斗之时,费宏同时受到两边打压,被迫辞职滚回家里养老。
        偏偏他当阁臣的时候,不肯收受宁王贿赂,还坚决反对恢复宁王侍卫。
        宁王因此怀恨在心,等费宏辞官回到江西,立即派人劫掠费宏老家。不但把费宏的宅子烧了,费家祖坟甚至都被掘开,费宏只能带着家人去县城避难。宁王又让土匪攻打县城,绑架了费宏的哥哥和弟弟,费宏的哥哥甚至被土匪杀掉。
        如今宁王造反,竟还记着费宏,派遣小股部队去逮捕。
        进贤知县刘清源,是正德九年进士,当官仅仅四年而已。但他得知宁王谋反,立即召集丁勇防备,将这支小股部队给击溃,又跟费宏一起继续招募乡勇。
        听说王阳明在聚兵平叛,费宏、刘清源二人,便带着三千乡勇前去汇合。
        两广监察御史谢源、伍希儒,跟王阳明关系不错,居然也从两广带兵来了。
        另外还有,吉安知府伍定、赣州知府邢珣、临江知府戴德孺、赣州都指挥佥事余恩、饶州知府林珹、广信知府周朝佐、瑞州通判胡尧元、泰和知县李楫、新淦知县李美、万安知县王冕、安义知县王轼、瑞州通判童琦官武将来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