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96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轰!”
        岸上的大将军炮,终于迎来第二轮齐射。
        宁王的战船实在太多,没有太多空隙进行游弋躲避。而且叛军的军心不稳,宁王坐舰甚至不敢动,只因胡乱运动可能引发溃败。
        固定靶子,十多门火炮齐射。
        第一轮全部射空,第二轮有两发命中,宁王身边一个护卫,直接被炮弹轰没了半个身体。
        “打中了!”
        “宁王已死!”
        刚开始,岸边数十官军齐呼,接着数千人齐呼“宁王已死”。再加上岸上叛军的溃败,叛军水师在占据绝对优势下,居然纷纷选择逃窜,凌十一派出的第三批战船直接撤退。
        见此情形,宁王也不顾生死,慌忙大喊:“朕无恙,快快杀敌我没死啊,都不许退!”
        “杀!”
        被逼进船舱的邢珣,身边只有四十余人,竟然追着二百多叛军砍杀。那些叛军毫无战心,以为宁王真的死了,只晓得闷头疯狂逃窜,许多慌不择路直接跳进江中。
        刘养正一脸不甘说:“陛下,撤回去整军吧,这一仗打不下去了。”
        叛军水师很快撤退,官军水师损失惨重,也没什么底气去追。
        但是,岸边的万余贼寇,只有两三千逃回船上。
        宁王退回樵舍镇,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战船给连在一起。他当然读过三国演义,也知道火烧赤壁是怎么回事儿,可不把战船连起来不行啊,稍微风吹草动就有战船临阵脱逃。
        甚至,如果不把船给连住,今晚便会有无数战船逃跑!
        烧烤架已经被宁王架好了,只等着王大爷过来放火

390【兵不血刃的决战】
        翌日,清晨。
        宁王召开御前会议,逮着“大臣”们一通臭骂。
        江西三司主要官员,只有左参政王纶主动附逆,被宁王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驻守在南昌大本营已被活捉。
        其余官员,虽然被迫服从,宁王却不信任他们。一边将他们封为“朝廷命官”,一边将他们的家人扣押在南昌,然后带着这些官员出征,令其做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务。
        昨天大败,宁王不敢骂带兵将领,于是就拿这群“朝廷命官”撒气。
        宁王越骂越生气,似乎仗打输了,都是“朝廷命官”的责任。骂到最后,宁王大怒:“来人,将这些蠢货全拖去砍了!”
        “陛下息怒,不可妄杀。”李士实连忙劝谏。
        宁王的伪朝廷班子,大部分由这些官员组成,官杀完了还叫什么朝廷?
        朝廷命官们战战兢兢,哭都哭不出来,只恨自己不该参加宁王的生日宴会。别人请客只要礼金,宁王请客那是要命啊,稀里糊涂就跟着造反,现在还要被拖出去砍头。
        “陛下,敌军杀来了!”
        宁王连忙出去查看情况,只见南边江面上果有无数战船驶来。
        “那边也有!”又有许多叛军惊呼。
        宁王慌忙转身,北边的敌人更少,只有三十多条船,但岸上还跟着好几千步卒。
        王渊和王阳明师徒俩,居然一北一南,同时抵达战场。
        “被官军包围了,快逃啊!”
        还没开始打仗,叛军已经自行崩溃。
        宁王大怒:“不许跑,军法队压阵!”
        宁王亲卫堵住要道,战船又被连起来飘在江面,那些叛军还真的无路可逃。但是,只听落水声四起,竟有好几千叛军跳水而走,执法队总不能跳进赣江里杀人吧?
        王渊用千里镜远远观察,顿时无语得很,这仗打得太没有挑战性了。
        在南边,王阳明看到宁王铁索横舟,也被逗得想要大笑。他正准备火烧连营呢,火船都还没弄好,宁王大军就在疯狂下饺子。
        还要啥火船?
        直接杀就完事儿了!
        王阳明下令全军冲锋,王渊那边也驾船而来。南北夹击之下,根本就没有真正接战,便是叛军水师大将凌十一,都直接跳进江中泅水逃命。
        事实上,直到此时,抛开军心士气不论,宁王水师都还占据绝对优势,便是两边出击也依旧占优。
        “陛下快走!”李士实忙说。
        宁王只得带着左右丞相和世子,驾小舟趁乱逃跑。
        叛军好歹还有几万人,乱起来真不容易找到宁王。各路知府、知州、知县、推官乘坐大小战船杀来,所到之处反贼皆溃,赣江里密密麻麻全是奋力游泳的溃兵,一条船划过去能撞晕好几个。
        “宁王在哪儿?”
        这句话出现的频率最高,武官员逮着溃兵就问,答不出来就气得一船桨敲过去。
        泰和知县李楫,此刻架着一条小渔船,身边只有几个衙役跟随。他在连成一片的叛军战船阵中,划着渔船见空子就钻,突然看到一个穿龙袍的家伙,大喜道:“叛王在那里,快快划过去!”
        万安知县王冕距离宁王更近,本来是没注意的,被李楫的喊声一提醒,顿时也看到了宁王,焦急道:“快追,快追!”
        两位知县展开速度竞赛,中途杀出进贤知县刘源清、吉安通判杨昉,四条渔船拼了命朝宁王划去。
        杨昉、王冕二人,几乎同时赶到,反而是率先发现宁王的李楫慢了半拍。
        不过嘛,如此重要人物,肯定不能直接拖下船,万一淹死了怎么办?
        片刻之后,四条渔船将宁王乘坐的小舟团团围住,三位知县、一位通判彼此相视而笑。其实心里想要骂娘,这擒获宁王之功,怕是很难分得清了。
        李楫说:“宁王是我先看到的。”
        杨昉笑道:“我也看到了,只是没喊出声来。”
        刘源清说:“便算咱们四人共同擒获的吧。”
        王冕说:“也好。”
        宁王突然问道:“你等是何官职?”
        四人如实回答。
        宁王感觉很悲哀,叹息说:“朕乃天潢贵胄,竟被四个微末小官驾渔舟阻住,此皆天意也!天要亡我,非战之过。”
        刘清源冷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这逆贼,既无民心,也无军心,怎能不败?”
        王冕指着战船大阵:“你有战船无数,怎一触即溃?人心也!”
        宁王怒道:“放屁!还不是因为王守仁夺了南昌,俘我将士家眷,兵无战心才有此败。”
        杨昉不耐烦道:“跟他说这些作甚,快擒他去见阳明公。”
        王阳明这次也是水陆齐发,两岸皆有乡勇赶来。那些好不容易游上岸的溃兵,早已累得浑身发软,纷纷选择跪地求饶,也有一些想游到更远的位置上岸。
        溃兵太多,成功逃走的不少,叛军水师大将凌十一就不见了。这货顺流而下,游了近十里才登岸,从此无人知晓其下落。
        “抓到宁王了,抓到宁王了!”
        王阳明坐舰附近的官兵,纷纷高兴大喊起来,一堆知府也欣喜若狂,集体作揖道:“贺喜阳明公!”
        王阳明却显得非常平静,问道:“北边是何人领军?”
        就在此时,王渊和宋灵儿乘小舟而来,夫妻两人立在船头:“老师,我们来了。”
        “哈哈哈哈!”
        王阳明这才大笑:“我说是谁,来得如此凑巧,不料竟是若虚和宁儿。”
        “是挺巧的。”王渊感觉自己就像来打酱油的,王大爷已经把事情给干完了。
        但王渊也非毫无作用,有他事前做部署,宁王此番拜得更快。而且主战场位置发生改变,王阳明也没有火烧连营,本该被王冕擒获的宁王,变成四个地方官一起抓住。
        袁州知府徐琏惊讶问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王若虚?”
        王渊拱手笑道:“然也。”
        徐琏好奇道:“王侍郎怎会在此?”
        王渊解释说:“我告假回乡成亲,在湖广听到宁王谋反,便带着三千湖广兵过来。在拿下九江和南康之后,就准备过来剿灭宁王,没想到诸位已经平息叛乱。”
        徐琏感慨道:“有其师必有其徒,阳明公与王侍郎皆匡扶社稷之大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