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439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朱厚照笑着聊了一阵,才突然发现谷大用,笑道:“大用也来啦?”
        谷大用很想哭,他当初多受宠啊,位列“八虎”之一。朱厚照重建西厂之时,还任命谷大用做西厂督公,之后更是一直执掌御马监。
        可曾经的西厂督公,堂堂御马监太监,居然已有两三年没见过皇帝。
        只因御马监掌管军事,而遇到军事问题,朱厚照只跟江彬商量,谷大用彻底沦为江彬的马仔。
        “老奴见过万岁爷!”谷大用哭着磕头,连万岁爷都叫出来了。
        朱厚照说:“起来吧。”
        王渊没有状告张永阻隔中外,这种话说出来毫无用处,反而会让皇帝心里膈应。只有等张永失宠时,再把今日之事说出,才能算作有效攻击。
        王渊正色道:“陛下前几日令臣抚军,轮值操练的敢勇营,竟在豹房校场散漫游玩。有玩骰子的,有踢蹴鞠的,甚至还有喝酒的,臣当场便斩杀几个饮酒士卒,接着点兵又查出十多人未至。豹房亲军,竟糜烂至斯,今后如何跟随陛下打仗?”
        “竟有此事?”朱厚照愤怒大骂,“江彬果然该死!”
        谷大用趴在地上,哭诉道:“陛下,御马监统领的中军营,也被江彬这逆贼带坏了。军中风气日下,臣早就想禀明陛下,可江彬从中作梗,不让臣来跟陛下言说。豹房新军乃陛下之心血,臣不忍见其糜烂,因此多方寻访治兵之人,又请教了王侍郎,终于写出一份练兵简制。”
        随侍太监,把练兵简制呈交给皇帝。
        朱厚照大略读完,赞许道:“你有心了。新军六营,今后便由你来提督操练,但练军与管军需分开,管军之权交给后军都督府。”
        “谢陛下!”谷大用狂喜。他不但不会倒台,还得到新军六营的练兵权,重新走上人生的巅峰。

434【廖纪】
        张永是真动手了,谷大用见皇帝的第二天,朱英就被调往南洋提督水师。
        当初皇帝让张永提督东厂,让朱英做东厂管事太监,就是为了实现互相制衡。
        可张永实在太清楚皇帝了,他是这样建言的:“陛下,钱塘水师出兵南洋,又人人皆有锦衣卫身份。于制不合,有违法理,更遭武官员反对。陛下若想称雄海外,则应立即改制!”
        朱厚照问:“如何改制?”
        张永陈述道:“改钱塘水师,为锦衣海卫。改浙江备倭总兵满正,为锦衣海卫都指挥使,管锦衣海卫事。再派內官提督水师,职务为掌锦衣海卫事。如此,钱塘水师就是真正的锦衣卫,不与兵部、都司牵连,陛下可随心意行事。”
        朱厚照笑道:“妙哉!你说该派谁提督水师?”
        张永也不明说,反问道:“陛下认为太监当中最会打仗的是谁?”
        朱厚照仔细思索道:“东厂管事朱英,曾随二郎数次出征,颇得二郎用兵之精髓。”
        张永附和道:“朱管事确实熟知兵事,且为陛下义子,更方便陛下控制水师。”
        “那便是他了。”朱厚照立即拍板。
        张永奉承道:“此乃陛下之三宝太监矣!”
        朱厚照哈哈大笑,被舔得非常高兴。
        就这么一番话,让皇帝放弃制衡之策。张永成功排挤掉朱英,轻松无比的完全掌控东厂,钱塘水师也变相成为大明皇家海军。
        朱英整个人都懵掉了,弄死张永的心都有。
        张永虽然提督东厂,可东厂具体事务,仍旧是朱英在负责。他不需要抵抗张永命令,阳奉阴违即可,东厂实际在朱英的控制之下。
        堂堂的东厂话事人,就这样被扔去蛮夷之地,跟发配边疆有什么两样?
        朱英心有不甘,悄悄找到王渊:“王侍郎,能否帮忙说句话,咱真不想去那劳什子南洋啊。”
        王渊笑问:“你可信我?”
        “自是信的,跟着王侍郎从不吃亏。”朱英拍马屁道。
        王渊说道:“东厂管事有什么好?上边还有个张永管着,做事根本洒脱不起来。南洋就不一样了,万里海疆,任君驰骋,便是异国君王,也要看你的脸色。海外有无数沃土,皆可占其为私田,海外有无数金银,皆可取而用之。”
        朱英苦着脸说:“可毕竟地处番邦蛮夷之地。琼岛已经够南边了,都用来流放犯人,南洋比琼岛更南面,我这跟流放万里有何区别?”
        王渊安慰道:“富庶与蛮荒,不能以南北而论之。北方边境,以苦寒著称;南方琼岛,又以蛮荒闻名。这是把大明视作中心而论,但钦天监早已有定论,大地乃一圆球,中国并非世界之中心。南洋许多地方,可是富得流油。再往西至天竺,那里的土地,比大明更加肥沃,都不用精耕细作就能收获粮食。”
        别的地方,朱英或许不认同,但天竺是佛教发源地,中国人还是觉得挺牛逼的。
        王渊又说道:“朱兄,你去提督锦衣海卫,可在南洋挣下良田万亩、金银数以百万计,还不会遭到官弹劾。张永已经快七十岁了,还能活得了几年?朱兄还未满四十岁,正是建功立业之壮年。陛下又极为重视南洋之事,等朱兄在海外立下大功,便可趁机调回中枢。到时候张永已经死了,朱兄的银子和良田也有了,还能继续高升,何乐而不为?”
        朱英有些意动:“南洋真那么多金银?”
        “只多不少,”王渊告诫道,“但有一点需要提醒朱兄。”
        朱英拱手道:“王侍郎请讲。”
        王渊正色道:“在南洋捞钱可以,却要用对方式方法。不得克扣水师粮饷,不得盘剥海外汉民,要银子要土地,都可向异族伸手。满正本为三岛提督,朱兄此去提督水师,满正定然心里不乐意。你不要跟他起冲突,跟他好好合作,自然能获利无数。满正的副手宁搏涛,是我的心腹爱将,有什么事情就跟他商量。”
        “一定照办。”朱英真不敢乱来,海外那破地方,被人坑死了都没处喊冤。
        转眼便开春了,但天气还是很冷,元宵节居然都在下雪。
        朱英心不甘情不愿,但又带着些许期待,启程前往南洋提督大明皇家海军。
        而内外朝堂,依旧风云诡谲。
        首先是吏部尚书陆完,天官啊,不但自己下大狱,连九十老母都被抓了。这货得罪的官员太多,没人给他求情,妻女打入教坊司,他和儿子一起被流放,家产全部抄没充公。
        也因为此事,满朝武都领教到杨廷和的狠辣,竟把陆完的九十老母都收押,关进去没几天便病死在狱中。
        朱元璋虽然执法严酷,但大明律沿袭了中国法律传统,即对老幼废疾有宽宥规定
        七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以及残疾之人,除了犯有滔天大罪,流放罪以下的都可以收赎用钱赎罪。
        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以及严重残疾之人,便是犯有死罪,都必须上报中央,由皇帝决定死活。盗窃或伤人,可以收赎。其余较轻罪行,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只需承担民事赔偿。
        九十岁以上、七岁以下,便是犯了死罪,都不能真的处死!
        按照大明律的相关规定,陆完家中那位九十老母,完全可以不执行抓捕的。但杨廷和就是让人抓了,明知对方一把年纪,还是抓进大牢任其自生自灭。
        这个举动挺让人寒心,陆完确实该死,但你杨廷和是不是也做得太过分了?
        梁储更是吓得浑身冰冷,他跟陆完一样,都趁杨廷和丁忧而背叛。唯一的区别,陆完是背叛恩主,梁储是背叛盟友,后者之做法稀松平常。但是,杨廷和肯定会报仇的,不管谁怎样背叛他!
        见识到陆完的下场,梁储跳反得更加坚定,死活不愿继续跟杨廷和混下去。
        工部尚书李鐩,被锦衣卫释放。但弹劾他的奏章很多,李鐩只能主动辞职,但皇帝没有同意,继续留下来执掌工部。
        工部左侍郎刘永,被贬为宝德知州。那地方不但很穷,而且挨着边境,说不定哪天就遇到蒙古大军。
        兵部尚书王琼,天天被弹劾,但被内阁死保。这家伙也主动辞职,同样被皇帝留下,并且朱厚照还要死保他。但即便深受皇帝器重,他今后也别想进内阁了,换个皇帝都不可能,因为沾染的污点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