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469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突然,首领高举铁斧,身边土著大声欢呼,居然围着斧头跳舞庆祝。
        大明探险队都给看乐了,这些土人没见识啊,一把斧头居然高兴成这样。
        土著们跳舞完毕,首领把斧头挂在腰间,带领部下全都走过来。除了牛心,他们把猎来的野牛肉,全部堆放在地面。
        “叽里呱啦……”首领指指铁斧,又指指地上的牛肉。
        朱海也开始笑着比划:“你是说,用牛肉换斧头?”
        首领以为朱海不满意,于是又指向跑远的野牛群,似乎在说可以再猎几头牛补差价。
        朱海看着对方比划好半天,勉强算是懂了,摆手说:“不用,不用,这是送你们的礼物。”
        朱海让人把牛肉搬回去,又指指斧头,一直摆手表达意思。
        首领估计也看明白了,顿时更加高兴,走到朱海身边,叽里呱啦一通言语,又转身指着东北方。
        “这是……邀请我们做客?”朱海嘀咕道。
        副舰船长李广成连忙提醒:“督公,小心为上,别被这些土人害了。”
        朱海说道:“火铳全都填装弹药,一有不对立即作战。”
        土著们扛着牛肉,带领大明探险队出发,大概走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他们的聚居地。
        都是些茅草屋,而且数量不多,这个部落估计就几百号人。
        而且,聚居地附近居然还有农作物!
        一个探险队员跑过去查看,兴奋跑回来说:“督公,这些土人在种胡豆(蚕豆)!”
        “还有别的吗?”朱海问。
        探险队员摇头:“没了,只有胡豆。”
        洛基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阻挡了人类的迁徙,也阻挡了农作物的传播,这些土著还没见过玉米、红薯等物。他们主要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也发展出比较原始的农业,只不过种植作物种类比较单一。
        探险队员一到聚居地,这里的土著纷纷前来围观,许多妇女手里还捧着陶罐,看来他们已经学会了制陶。
        首领高举着铁斧,叽里呱啦一阵诉说,又指着朱海这些人,估计是在介绍情况。他又示范铁斧的威力,对着一根木头连砍,引来族人的阵阵惊叹声。
        土著们开始忙活起来,用陶罐烹煮食物。只见他们扔进干蚕豆,又扔进类似草籽的东西,还放入某些不知名的野果,又丢进去一些牛肉和牛油,最后撒进去少许灰黑色的石盐。
        大部分的牛肉用来烤,还知道涂抹浆果调味,闻起来倒是挺香。
        牛肉烤好之后,首领亲自把一块牛腿肉,热情递到朱海手中。并用树叶包裹石盐,自己吃一口肉,再用手指蘸一点盐,以此来示范石盐的正确食用方法。
        朱海好奇舔了一口石盐,除了咸味之外,又苦又涩,也不知含有什么杂质。他让人拿来一包盐,比石盐白净得多,笑着交给土著首领。
        首领蘸了一口,双眼圆瞪,叽里呱啦又是各种比划。
        虽然此时还没有黄种人的说法,但肤色还是很直观的。中国人和美洲土著,同属于黄种人,至少不像面对白种人那么有隔阂。
        双方的第一次会面非常融洽,土著们吃饱之后,甚至为大明探险队表演舞蹈。
        当晚,众人都睡得不好,时刻提防着土著暗算。
        好在一夜无事,翌日清晨,首领主动来找朱海,指着他们身上的腰刀和铁斧。
        “你还想要?”朱海有些不高兴,觉得土著太贪心了。
        首领让人拿来许多兽皮,其中以野牛皮居多。又拿来羽毛制作的帽子,还有精心打磨的石质标枪……各种物品一大堆,全都放在地上,再次指向探险队员身上的铁器。
        “交换?”朱海摇头说,“我们不需要这些。”
        首领非常懊恼,又让族人搜集宝贝,有色彩绚丽的石头,有花纹精美的陶器,甚至有狼牙做成的项链。
        大明探险队员们,不停在这堆垃圾中翻找。
        突然,一个探险队员声音颤抖:“狗……狗头金?”
        这些船员都是在新加坡招募的,而新加坡隔壁就有柔佛金矿,狗头金的传说他们早就听了无数遍。
        朱海连忙过去查看,又递给其他队员,大家一致鉴定为狗头金。
        朱海拿起金子说:“我要这个,但是还不够,十块金子换一把斧头!”
        首领表示听不懂。
        朱海亲自蹲下,在地上画出一把斧头,又画了十个狗头金模样的图案。
        首领这下子懂了,可翻遍整个聚居地,也只有两块狗头金。
        懊丧一阵,首领突然高兴起来,指着西北边不停比划。他指指金子,又指指斧头,接着继续挥手指着西北边。
        朱海也指着西北边,又指着金子,问道:“你是说,那边还有狗头金?”
        首领以为朱海听懂了,手舞足蹈大笑。
        此处之西北方,正是美国淘金热的源头!

464【福山尾章】
        美国西海岸,特别是在加州,到处都有发现金矿!
        其中较大的两次,一次发现于洛杉矶附近,一次发现于南加州。但也就吸引到几百号淘金者,并没有引起轰动,主要因为那些地方遍布印第安人,而当时美国人在此定居的却不是很多。
        现在,土著们要带他们去的地方,正是引起全美轰动的淘金地点——萨克拉门托河与美利坚河的交汇处。
        向东北走了大概三日,大明探险队就在河边树林里,遇到第二个土著聚居地,并且这里的土著数量过千。
        两个聚居地的关系很好,虽然离得很近,却可以彼此互补。
        第一个土著聚居地,能获取石盐、野牛角。而第二个土著聚居地,特产精美陶器,以捕鱼、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并且农业更加发达(靠河)。他们经常用石盐交换陶器,各自都不缺食物,繁衍到一定规模就分迁,根本用不着为了生存而打仗。
        而在河流的上游,还有更大的部落,第二个聚居地的土著就是从上游分迁过来的。
        这是北美洲西海岸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可谓天生福地。但正因为太富足,人类发展迟缓,甚至还没有进入奴隶制社会。
        打仗和天灾,是人类社会早期的进步源动力,偏偏这里没有战争和天灾!
        嗯,也有水患,但都属于季节性河水泛滥,洪灾退去之后的土地反而更加肥沃。
        两位土著首领交流之后,大部落立即搜集狗头金,当场跟朱海换取了两把铁斧,其族人又是一阵载歌载舞庆祝。
        为了交换更多铁斧,土著们集体出动,带着朱海前往河滩。
        此时的萨克拉门托河与美利坚河的交汇处,跟后世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因为上游没建水电站,更没有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相对而言要狭窄得多,并且水流更加湍急。
        顺便一提,二战之后的美国,确实宛若人类灯塔,50年代就能搞北水南调工程。不但整治了北加州水患,还解决了南加州缺水问题。若换成21世纪的美国,如此庞大工程,估计投票就得投他个二三十年。
        在两河交汇的肥沃三角洲,朱海遇到了第三个土著聚居点,那里的部落人数竟有两三千,并且拥有大量种植蚕豆的农田。
        来到河口南岸,所有人眼睛都看直了。
        透过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浅水区域竟然闪烁着点点金光。
        “金沙!”
        不知谁喊了一声,其余队员全部冲过去,朱海一时间竟然压制不住。
        李长柱脱鞋挽裤脚跳进水中,双手捧起一把沙子,肉眼可见掺杂着好几粒金沙。他咽口水说:“督公,比柔佛的金河更厉害,这里不是淘金,是捧金啊!”
        眼见越来越多队员下河,朱海呵斥道:“你们慌什么?都上来四处探查一遍!”
        一共两条河,南边那条金沙较少,而且越往上游就越难见到金子。但是北边那条河,简直让人发疯,大家网上走了好几里,居然到处都能看到金沙。
        于是,这两条河都有了中文名,叫做流金河(萨克拉门托河)与闪金河(美利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