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502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黄珂说:“我教子不严?  也得上疏请辞。”
        黄峤惊道:“父亲,不必如此!”
        历史上的黄珂,因为被排挤到南京?  几年前就该郁郁而终了。因为王渊的关系,他不但没受梁储排挤,反而扶摇直上做了户部尚书,心情愉快自然活得更久。但终究是老了,七十多岁的人,这两年身体更不佳,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请辞。
        辞职之前,黄珂打算干一票大的。
        京城各衙门,但凡涉及采买工作,大部分归户部和工部管辖。
        黄珂联合工部尚书李鐩,开始整顿采买事务,顿时把各部门搞得鸡飞狗跳。
        黄珂已经七十好几,李鐩也快八十岁了,两位尚书既然决心辞职,那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再加上王渊扛着压力,清查工作迅速进行,谁敢阻拦就等着被弹劾吧。
        一个月下来,请辞、罢官、丢官、下狱者,包括杂官和吏员在内,一口气处置了两百多人。
        “这王二郎真是……真是无所畏惧啊!”毛纪只能感慨,他有个门生也丢官了。
        杨廷和苦笑道:“拦不住,也没法拦。黄鸣玉(黄珂)的长子,还有王若虚的两个学生、一个乡党,这次都因采买渔利而罢官。如此大公无私,还能指责他们排除异己不成?科道言官,闻风而动的不知多少,现在已经不止是采买一事了。”
        礼部清查厨役和工作餐,户部和工部联手清查采买,旬月间丢官下狱者无数,科道言官们又岂能落后。
        六科给事中和御史们,趁机大肆弹劾贪腐官员,从勋贵、太监到文武大臣,全都成了言官们的弹劾对象。把杨廷仪弹劾到辞职的那个方凤,这回直接弹劾张永和谷大用,又弹劾皇贵妃的兄弟侵占民田,生怕自己得罪的权贵太少。
        本来只是礼部清查三寺,现在被言官推向高潮,整个官场都被搞得风声鹤唳。
        “二郎,快收手吧,朕都快被烦死了!”朱厚照对此非常无奈。
        此事因王渊而起,张永竟不敢拦截奏章,把那些弹劾奏疏全递给皇帝过目,而且故意把弹劾皇贵妃家人的举报信放在最上边。
        张永和谷大用同时请辞,想要告老归乡,纯属以退为进。
        皇贵妃也把兄弟叫来,亲自训斥一通,侵占的民田也退回去大半。
        如此,言官们还不消停,弹劾奏章越来越多,把朱厚照气得想骂娘,终于忍不住把王渊叫到豹房训话。
        王渊苦笑:“臣也收不住啊,那些言官可不听话的。”
        朱厚照又问:“户部和工部两位尚书请辞,这是怎么回事?”
        王渊答道:“两位老先生是真想致仕,他们年老体衰,只求归乡安享晚年。”
        朱厚照气得发笑:“他们想辞官,索性就在辞官之前,把官场搅得鸡飞狗跳,给自己换来铁面无私的清誉?”
        “大概……是吧。”王渊只能说。
        黄珂和李鐩,确实因为清查采买,瞬间得到恐怖的官场声誉。至于从中得罪多少人,关他们屁事儿啊,两人都铁了心辞官,拍拍屁股走人就可以了。
        特别是黄珂,把自己亲儿子都办了,此事肯定能被写进史书。
        翌日,朝会。
        朱厚照亲自打招呼:“诸科道官员,汝等奏章朕已知悉,就不要再重复进言了。”
        方凤出列道:“陛下,弹劾不法,乃言官之本职。尚有贪官污吏没受处罚,臣等又怎么视而不见?臣已获悉,大杨阁老(杨一清)之次子,在云南鱼肉乡里多年,破家者无数。十年前被御史弹劾,此人非但没有被法办,如今还做了地方官员,请着令地方按察司查实!”
        好嘛,皇帝都劝不退,这货顺手又把杨一清得罪了。
        杨一清只能出列,脱下官帽,跪地说:“臣教子不严,请辞回乡养老。”
        “不允,”朱厚照气得脑袋冒烟,指着方凤说,“你这沽名钓誉之辈,不得再留任京城,随便去哪里当知县吧!”
        这话捅了马蜂窝,一堆科道言官齐刷刷出列。
        “陛下不可,风闻奏事,乃御史之职,怎么因言获罪?”
        “陛下贬谪方御史,请拿出个罪名来!”
        “陛下自废耳目,社稷危矣!”
        “……”
        朱厚照被吵得脑子都快炸了,让朝会司仪官整顿秩序,清净之后才说:“擢升方凤为广东按察佥事,此事不要再议。”
        这是给方凤升官了,而且升得很远,扔去广东眼不见为净。
        言官们终于没二话,纷纷回归班次。
        方凤却跪着不肯起来:“臣不敢受此重用,请陛下彻查大杨阁老之子!”
        杨一清只能附和:“请陛下彻查犬子。”
        “查查查,让地方按察司去查。”朱厚照烦躁不已。
        眼见方凤突然升官,又有一个御史出列:“陛下,臣弹劾……”
        朱厚照猛地起身大喝:“不许再说!”
        那御史不管不顾:“臣弹劾毛阁老次子毛渠,此人收受官员贿赂,借其父之职权,替人行升迁之事。吏部员外郎费诨,亦为毛阁老的门生,费诨与毛渠狼狈为奸,不知胡乱擢升了多少地方官员!”
        毛纪也只能出列:“陛下,臣教子不严,请求告老归乡。”
        朱厚照大怒:“把这厮拖出去打板子!”
        那御史喊道:“陛下便将臣打死,臣也要弹劾到底!”
        “陛下!”
        无数言官又涌出来,把朝堂吵得跟菜市场似的。
        朱厚照一怒之下,气得直接离开,之后整整两个月没来上朝。
        黄珂和李鐩的辞职信,朱厚照也故意不批准。这两位老臣搞出的烂摊子,朱厚照可不想他们拍拍屁股走人,就留在京城受文武百官的白眼吧。
        王渊全程不说话,表示与自己无关,反正头疼的又不是他。
        此事最大的收获,就是王渊发现一个能臣。能迅速解决厨役问题,全靠光禄寺左少卿宋沧,此人虽是杨廷和的门生,但王渊也可以提拔重用。
        光禄寺卿刘瑞引咎辞职之后,王渊便推荐宋沧接任此职。
        四十岁出头的光禄寺卿,对庶吉士来说不算离谱,但宋沧连庶吉士都不是啊!这升迁速度实在太快,前有杨廷和提拔,后有王渊重用,宋沧的仕途经历不知让多少人羡慕。
        于是,宋沧成了众矢之的,杨党骂他背弃恩主,中立官员也认为他是攀附之徒。
        宋沧却根本不管这些非议,每天只是照常上班,吃饭全在办公室解决。工作之余闭门读书,不理会迎来送往的俗事,成为京官当中非常显眼的异类。

496【治国便是治民】
        王渊只亲自推举了宋沧,让这个杨廷和的门生,接替担任光禄寺卿。
        至于自己人,为了避嫌,王渊没有开口。
        但撸下去那么多人,自然要趁机安排亲信,阁臣王琼会帮忙推荐的。毕竟当初陆完案闹那么大,王琼卷入其中,王渊可是站出来死保,二人早就因此绑在一起了。
        不仅如此,王渊既然担任礼部尚书,而且还早早授了个太子宾客,还一直在做太子的老师,满朝上下都知道他是未来首辅。
        而未来首辅,现在就组建班底也不算过分。
        只要不胡乱提拔昏庸之辈,清正刚直的吏部尚书廖纪,也愿意为王渊开一些绿灯。
        跟杨廷和、梁储、江彬等人得势时的提拔亲信相比,王渊已经很克制了,这回有如下安排——
        贵州老乡兼乡试同年田秋,擢升太常寺右少卿。
        顺天府尹严嵩,转升户部右侍郎。
        在江西清田,得罪无数文官的陈雍,已经被皇帝贬官数年,现在官复右副都御使,前去巡抚刚设立的大宁都司。
        在杭州府主动清田,并于正德南巡途中,悄悄归附王渊的留志淑,被招到京城担任鸿胪寺卿。
        至于辗转各地,到处清田改革的桂萼和常伦,双双被提拔为知府。他们两个适合冲锋陷阵,调回京城反而不美,需走地方实干官员的路子。
        跟王渊一起去浙江开海的张钺,堪称简配版海瑞,这次被提拔为湖广右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