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520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连续十五年,朱当沍被叶儿羌汗国压着打,若非有戈壁天险阻挡,又在关键地方构筑城堡,西凉王早就被灭掉了。
        眼见灭不掉西凉王,叶儿羌汗国便寻机西征。
        首先,他们征讨自己国内,依附于自身的吉利吉思人。
        这些吉利吉斯人,曾经帮着赛依德建国,现在赛依德汗翻脸不认人,以征讨异教徒为借口悍然出兵。干掉国内异教徒之后,又让儿子西征国外异教徒,一直打到楚河流域。接着又挥师北上,击败草原上的瓦剌蒙古部落,其子拉失德获得“圣战者”称号。
        随即,赛依德亲率两万五千骑兵,征讨蒙兀儿斯坦西部地区。半路得知乌兹别克汗王病死,立即改变进军方向,一路南下攻占马都、乌支根等城市。
        但赛依德打得太远了,劳师远征之下,在安集延城大败而归。他的儿子在蒙兀儿斯坦,同样遭遇重创,被哈萨克人干得满头包。
        被血腥屠杀的吉利吉斯人,趁机揭竿而起,一部分投靠哈萨克汗国,一部分投靠西凉王朱当沍。
        朱当沍从吉利吉斯人口中得到消息,立即联合周边信佛的蒙古部落,统兵一万直扑阿克苏,攻占东察合台汗国的旧都,并派遣使者跟哈萨克汗国结盟。赛依德带着残兵回到喀什,面对朱当沍和哈萨克汗国的夹击,被迫承认朱当沍对阿克苏的占领。
        就在去年,赛依德汗的儿子(已经新疆西北部和吉尔吉斯斯坦东部边境自立),又跟吉利吉斯人干起来。赛依德连忙前往救援,结果吉利吉斯人坚壁清野,只留下十万只绵羊没有撤走。赛依德汗继续追击,迎面撞上哈萨克和吉利吉斯的二十万人联军。
        赛依德吓得连忙撤退,被二十万联军疯狂追击。等他撤回喀什葛尔,发现喀什城被朱当沍围住了,因为害怕被联军追上,立即调头向南逃遁。
        此战,赛依德儿子的草场,被吉利吉斯人、哈萨克人瓜分。
        朱当沍则攻占喀什葛尔,势力接近新中国的新疆西部边境。
        而不可一世的叶儿羌汗国,只剩后世的和田、巴音郭楞地区,以及后世的巴基斯坦部分边境。他们无力再反攻,甚至出现内讧,害怕朱当沍再次出兵,只能遣使到北京请求休战。
        休个屁的,朱当沍被叶儿羌汗国打压十五年,好不容易趁此机会翻身,王渊怎么可能帮着外人?
        只要朱当沍灭掉叶儿羌汗国,就能统治三分之二个新疆。
        王渊把安南、叶儿羌两国的国书,转程内阁进行商议,杨廷和立即召他去内阁议事,顺便谈谈是否加征棉税的事情。

512【荣誉内阁大学士】
        从礼部去内阁,得绕圈进东华门,才是内阁的办公地点文渊阁。
        王渊刚刚路过宗人府,就见一个小太监奔来。
        小太监装作偶遇的样子,朝王渊躬身作揖,突然低声说:“王尚书,陛下晕厥了,差点坠入太液池。”
        王渊立即加速赶路,直奔豹房而去,中途居然遇到杨廷和。
        很显然,张永不但派人通知王渊,还派人通知了杨廷和。这死太监又在两头下注,谁也不得罪,反正他一把年纪了,只求安安稳稳混到退休。
        出西华门,过御用监,来到太液池边,再过一道桥便是豹房。
        “止步!”
        豹房侍卫将王渊、杨廷和拦住。
        杨廷和说道:“烦请禀报陛下,臣杨廷和有要事求见。”
        豹房侍卫面无表情:“陛下说了,今天谁也不见。”
        王渊拿出豹牌,递过去说:“有劳放行。”
        豹房侍卫露出微笑:“王尚书请回吧,陛下今天不见外臣。”
        王渊又问:“陛下何时说的?”
        豹房侍卫回答:“便在刚才。”
        王渊拱手离去,皇帝已经醒了,似乎没有大碍,那还留下做什么?
        杨廷和也转身离开,跟王渊一起前往文渊阁。
        刚到文渊阁,一个司礼监太监就跟着进来:“陛下有旨,拜礼部尚书王渊,为东阁大学士,掌礼部。”
        此言一出,五位阁臣全部愣神,就连王渊都一头雾水。
        “掌礼部?”王琼确认道。
        太监回答:“是掌,不是兼。”
        杨廷和再次确认:“直阁?”
        太监回答:“应该……不算吧。”
        众内阁大臣沉默。
        毛纪看了王渊一样,问杨廷和:“于制不合,要驳回吗?”
        内阁有驳回皇帝谕旨的权利,六科同样也有。
        当初,景泰帝想换太子?又怕被内阁驳回?还跑去贿赂阁臣,首辅和次辅各一百两?其余四位阁臣各五十两?如此巨资把内阁大臣都吓坏了。
        “不必。”杨廷和摇头。
        杨廷和非但没有驳回,还亲自草拟圣旨?让司礼监送去批红,再拿去制敕房写圣旨盖章。
        王渊这个东阁大学士掌礼部尚书?究竟算不算入阁?谁都说不清楚。
        权力大概是这样的:王渊继续执掌礼部,本职为礼部尚书,兼职内阁大学士,却不能在内阁议事?最多只能在内阁旁听。
        真正的阁臣?是某某阁大学士兼某某尚书,大学士为内阁实职,尚书为荣誉虚职——关键词是“兼”。
        如果同时有两个实际职务,会用“兼掌”二字。
        而王渊现在是“掌”,掌字后面是实职?掌字前面是虚职。
        内阁头衔居然成了荣誉职务,这也算大明开国头一遭?朱厚照又在违背祖制坏规矩了。
        借着上厕所的机会,毛纪说道:“陛下恐怕病情又加重了?迫不及待给王若虚一个大学士衔。但偏偏又不让王若虚直阁,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
        蒋冕猜测道:“可能是想继续压一压吧?陛下行事莫测?谁能猜得到啊?”
        “杨阁老就这样同意了?”毛纪有些不甘心?“就没有内阁大学士掌六部事的,于制完全可以驳回皇命。”
        蒋冕笑道:“驳回去只能激怒陛下,让王若虚真正直阁!”
        就如蒋冕说的那般,杨廷和不敢反对。他害怕自己驳回皇命之后,朱厚照一怒之下,直接把王渊抬进内阁,到时候就不是什么虚衔阁臣了。
        “恭喜王学士!”王琼抱拳笑道。
        王渊哭笑不得:“陛下行事,果真匪夷所思。”
        如果不是朱厚照下达皇命,恐怕全天下的读书人,做梦都想不到大学士头衔还有虚的。
        说实话,王渊有时很想劈开皇帝的脑袋,研究一下里面的脑沟回路是否异于常人。
        等毛纪和蒋冕撒尿回来,杨廷和召集众人说:“先商议安南之事,据锦衣海卫发回的消息,安南那边根本不是什么禅位。其伪王莫登庸,可视为篡晋自立的南朝刘裕。莫登庸正在安南大行改革之事,诸多旧臣逃往老挝,正在招兵买马打算杀回去。”
        蒋冕道:“如此说来,已经不是安南一国之事,稍不注意就会引动老挝宣慰司。”
        杨一清说:“老挝不能乱,那里乱起来,云南边境也会跟着乱。云南如今有两个土司造反,若再把老挝牵扯进去,恐怕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王琼虽然是皇帝和王渊的舔狗,对外态度却非常强硬,他说:“云南土司叛乱,须臾可平也。安南内乱至斯,是为大好良机,可一举收复而置交趾省!”
        毛纪冷笑:“广西叛乱多年未平,云南又有两个土司造反。王阁老想收回安南,复置交趾布政司,你从哪里调兵去打呢?”
        “锦衣海卫!”王琼说。
        “万万不可!”杨一清立即反对,“锦衣海卫,本就是陛下胡乱设立的,在海上怎么胡来都可以不管。但若用锦衣卫海覆灭安南,重置交趾布政司,那就是让锦衣卫海在国内用武。此例一开,锦衣海卫登陆广东怎么办?登陆福建怎么办?登陆天津怎么办?”
        王琼哑口无言。
        “我可以说句话吗?”王渊问道。
        文渊阁没有王渊说话的份儿,特别是他刚获得东阁大学士虚衔,就更得在文渊阁避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