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781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对射几分钟,王骥下令藏在船上的步兵,在河口内登陆进攻。而两岸炮台的后方,昨天登陆的步兵,也已经开始进攻。
        就在此时,停泊在吕贝克码头的商船,一下子来了十多艘,配合炮台朝着王骥的战舰开火。
        王骥的海军三面受敌,一艘战舰遭受重创,立即下令退出河口地带。
        与此同时,两岸炮台皆被步兵夹击,大概打了半个小时全部攻下,登陆步兵仅伤亡十余人。
        突然,河口之外又爆发海战。
        却是汉萨同盟的附近港口,在昨天就接到消息,迅速集结舰队过来支援。而河口地带太过狭窄,王骥的部分舰船没有驶入,在外海正好跟敌人撞见。
        双方的主力战舰,从吨位而言不相上下。
        但王骥的主力,是四艘来自天竺的军舰,通体皆为铁梨木打造,而且全部配备最先进的线膛火炮。而汉萨同盟的主力,却都是又大又慢的商船,船身则为橡木打造,硬度还不如铁梨木的一半。
        即便如此,四艘主力舰都不硬拼,而是利用射程和灵活性,一直远距离放风筝开炮。
        这场海战打了两个小时,汉萨同盟被击沉四艘商船,另外两艘被打断桅无法活动,剩下的全部选择逃跑开溜。还是那句话,商人重利,这些船来自不同的商贾,他们都打算让友军拼命,而自己则躲在后面避免损失。
        期间,因为难以忍受被放风筝,有头铁的商船率先冲锋,冲着冲着发现友军不动,吓得自己也赶紧转舵往回跑。这他娘的能打赢?
        而在河口之内,步兵占领炮台之后,王骥又率领舰队回去,海陆齐攻河口内的汉萨同盟商船。
        敌方舰船难以抵挡,立即撤回码头,被王骥全部封锁,瞬间变成活靶子。
        步兵随即冲向吕贝克城,而且分为四队,将四道城门堵住,不得任何人进出。
        撤回码头的十多艘商船,被王骥全部俘获,算是又小赚了一笔。
        城内紧急召开市政会议,商人的弊端再次体现。一些议员建议和谈,一些议员主张坚守,战和两派争执不休,半天过去居然讨论不出一个结果。
        那就只能守城了,他们已经派出信使,请求日德兰贵族叛军和德意志雇佣兵回军救援。
        王骥也很头疼,他虽然包围了城池,却根本没法攻下来。
        吕贝克城的城防系统,虽然远远不如北京、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但已经比得上中等规模的大明府城了。而且城门尤为难缠,一道城门,就是一座城堡,而且其中两道城门,还只能从桥上冲过去。难怪能在海盗遍地的北欧,作为海港城市屹立数百年不被攻破。
        王骥干脆守在这里,派出骑兵侦查消息,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援军。
        至于后勤,完全不需要担心,没粮食了直接用船从首都运来。
        足足围城半月,一个援兵都没有。
        倒是荷兰商人开始行动,他们化身为海盗,驶入波罗的海之后,寻找汉萨同盟的商船进行攻击。
        又是十天过去。
        吕贝克城的市民开始闹事,平民粮食基本吃完了,但城内因为战争粮价飞涨。汉萨同盟的商人们,城市都被包围了,居然还在趁机发财。
        当天晚上,数百市民聚众抢粮,顺便还放了一把火。
        商团武装立即出兵镇压,第二天当众处死三十多人,并开始强征市民守卫城市。你没吃的了吗?那就来当民兵,保证你不被饿死。
        就这样,一口气征召五千多民兵,拿着简易武器开始守城。
        王骥还是没进攻,他在等着围城打援。
        又过了三天,汉萨同盟的援军终于来了,是日德兰贵族叛军和德意志雇佣兵。
        双方在城西展开战斗。
        王骥派遣五百士兵,守住城西北的桥梁,防备城内军队里应外合。城内若想出兵,必须从其他方向,还要渡河才能抵达战场。
        日德兰是丹麦的菁华所在,前任国王之所以那么穷,之所以被王骥轻松干翻,就是因为日德兰贵族不听话。他们之前没有去援救丹麦国王,这次却倾巢而出搞叛乱,加上粪叉农民在内,竟然拉出一支6000人规模的大军。
        至于汉萨同盟请来的德意志雇佣兵,也有2000多人,清一色配备火绳枪。
        王骥让克里斯丁统率骑兵,自己坐镇中军指挥。至于周翡,此时在哥本哈根,处理国政和后勤问题。
        三千印度贱民士兵,此刻全部拿着十字弩,他们的火枪被调换给瑞典士兵。
        王骥从吕宋出发的时候,购买了一批火枪,给自己的私兵和部分海盗换装。剩下来的火枪,不够装备瑞典士兵,只能借用印度兵的武器。
        此时此刻,精心挑选出的5000瑞典弩手,人手一把燧发线膛火枪。他们当中,只有一百多人玩过火绳枪,剩下的全都没经过火枪训练。嗯,出发前也开过几枪,为了节省弹药,大部分时候都在进行号令训练。
        至于挪威和丹麦步兵,一半拿着长矛和斧头,一半推着简易战车。
        战车是临时制作的,轮子都从马车拆下来,随便钉几块木板就是战车。
        此时的欧洲,火枪兵必须配合长枪兵,因为他们没有战车部队。在面对近战兵种时,长枪手必须结阵守御,负责保护好己方的火绳枪兵——西班牙最喜欢玩这套,而且他们的火绳枪兵最多。
        另外,欧洲已经出现火绳枪骑兵,而且欺负过一次瑞士重步兵。
        当时,一群瑞士重步兵,莽起来失去理智,竟追杀西班牙火绳枪骑兵,结果生生被放风筝放到崩溃。
        却说此战,王骥陈兵河西北岸,堵死敌军沟通城内的桥梁。
        敌方很快停止,似乎停下来在商量什么。
        二十多个贵族组成的联军,主力却是德意志雇佣兵,该怎么打仗就得吵上半天。
        王骥也不着急,等对方吵出个章程再说。
        估计是见王骥军阵严整,而且装备大量火枪,于是援军吵来吵去,居然选择不接战。他们绕向城外西南侧,那里还有一座桥,可以过河进城,似乎援军打算退回城里坚守。
        王骥放任他们过去,因为绕向西南边的城墙,还得渡过一条小河才行。
        那条小河也不深,齐腰而已,人马都可以过去。
        而且,如果城内守军聪明,还能出城来小河对岸接应。
        敌方援军稳步后撤,王骥也缓缓跟去,只留500人看守此处桥梁。
        行至小河边,援军气得想骂娘。只要过了小河,再走上一段,就能通过桥梁进城,而城内守军却龟缩不出,根本没有一点接应友军的意思。
        王骥开始分兵,分出一半兵力去西边,将敌方援军堵死在两河交汇之处!
        不打都得打了,若是援军强行渡河,肯定被王骥半渡而击戳菊花。
        简易战车被推出,横在阵前做屏障。
        大明战车之间,用铁链相连。王骥只能凑合,用绳子拴着,也算丐版的绊马索。
        王骥放下千里镜,微笑道:“敌人败局已定。”
        亲卫队长江口孝太郎说:“敌军怕死,主力皆在西侧,冲破我军西侧部队,他们就能够逃离战场。还没开战,就已经在寻退路,说明敌方将领皆无战心。”
        王骥点头赞许:“不错,有眼光。”
        王骥已经分兵西北和东北两侧,且主力在东北。而敌方援军,居然用一堆粪叉农民,外加少量长矛部队,对准王骥的主力部队;再集中德意志雇佣兵和贵族私兵,冲击王骥负责包抄的部队,明摆着就是想冲破包围逃之夭夭!
        “本阵出击,传令陈将军防御!”
        王骥的本阵,立即踏步压出去,包抄部队则结阵防守。
        敌方也在出击,三千多主力冲锋,还让骑兵进行反包抄。这里的领军之将叫陈钰,是跟着王骥环球航行的老部下,他用战车和绳索护住军阵,估摸着敌军进入射程之后,立即喊道:“第一排,开火!”
        瑞典弩兵转的火枪手,只懂基本的火枪操作,但他们胜在纪律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