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821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沐家、岑氏,选择各自罢兵,回身对付外省之敌。
        大量济世派游侠,被王元珍散布出去,宣传“均田地”的思想。岑氏治下农民,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兄弟,纷纷起兵响应,因为他们早被岑氏盘剥得难以生存。
        岑氏主力还在跟王元珍打仗,其老窝直接被农民军攻破。
        王元珍、王贲、沐勋,三方坐下来和谈。
        都是自家人,王元珍和王贲同出一族,沐家当初也跟王渊有旧。谁都知道,王太师征战南北的神兵利刃,乃是乡试期间黔国公所赠。
        王元珍势大,王贲和沐勋同意归附。
        王元珍也作出承诺,可以让王贲和沐勋先自行分家。把两家的田产,都分给子孙和族人,主宗可保留5000亩地,分支每家只能保留1000亩地,店铺、工厂和金银不会动其分毫。
        同时,王贲和沐勋,必须交出军队,允许他们继续带兵,但得安插一些军官进去,并且军队后勤由王元珍负责。
        归运七年,王元珍从湖广,王贲从贵州,沐勋从云南,三路并进攻打四川。
        四川以前有三大势力,打了二十年,非但没有统一,反而军阀越打越多,已经打出大小藩镇十二家。只用半年时间,四川就被吞并,十二藩镇被逐个击破。
        而此时,山东的黄宗德,也灭掉了河南王郑越,正与北直隶王鳌合力进攻山西。
        东北六大营,终于养出蛊王,孙顺德自立为辽东王,袁达的后代赵坚被封为平难大将军。两人趁着王鳌攻打山西之机,西出山海关进攻北直隶,逼得王鳌被迫回师应对。
        忠心耿耿的黄宗德,此时已经彻底黑化,在缺少王鳌相助的情况下,独自攻破太原城,逼着归运皇帝禅位。
        这货称帝了,国号“大顺”,取“顺天应民”之意。
        天下皆惊!
        就连占据湖广、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交趾七省的王元珍,都不敢擅自称帝,占据山东、山西、河南的黄宗德竟敢做皇帝?
        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立即宣布效忠南京朝廷,但依旧享有联省自治权。
        北直隶总督王鳌,发檄文怒斥黄宗德,但迫于东北压力,不敢轻易向南用兵。
        黄宗德称帝之后,除了招来天下声讨,居然屁事都没有。
        恰恰相反,他还主动攻打王鳌,因为夺了北京之后,黄宗德的法统将更加坚固。
        王鳌兵败被俘,黄宗德也没杀他,只将其举族流放殷洲,并且霸占王氏的天津工厂。
        王鳌带着族人漂洋过来,殷洲各国君主,恐惧王氏名望,既不敢收留,也不敢动手。就像对待烫手山芋一样,全都选择礼送出境,临行前还各种赠与粮食、金银和少量火枪。
        王鳌有苦难言,一路乘船南下。
        在多方打听之下,得知北殷洲东海岸,还是地广人稀的所在,这些年有大量汉人移民过去。
        搞君主立宪的大殷国王,愿意为他们提供船只,穿过大运河北上寻找定居点。
        他们很快抵达望乡镇,即另一个时空的休斯顿。
        这里约有两千多汉人,跟卡伦卡瓦土著部落和平共处,王鳌觉得此地还不错,而且也没毅力再往前走了。
        从天津出发时,王氏族人有八百余,都是主宗或跟主宗关系较近的王氏子弟。途中因为病痛和风浪,足足死了六十多人,就连王鳌的长子都病逝了。
        这些王氏子弟,个个能书会算,却根本不懂耕种。
        他们跟着当地汉人,学习如何种地,如何防止麻布,一切都要自给自足,甚至只能用涩口的岩盐调味——汉人商船,暂时看不上这里,根本就懒得运货过来做生意。
        大顺皇帝黄宗德,耗时两年时间,将东北打得臣服,统一除了松辽盆地、陕西、青海之外的整个北方。
        王元珍没有趁机北伐,而是用两年时间,消化自己新占的地盘。
        南北二雄并立。
        南京朝廷自娱自乐。
        东南三省隔岸观火,他们更倾向于黄宗德。若非黄宗德率先篡位,背负着道德骂名,这三省早就宣布归附了。
        又过一年,黄宗德誓师南征,三十万大军分兵三路,进攻襄阳、武昌和黄州。
        王元珍主动撤退,放弃长江以北地盘,以长江水师应对北方大军。
        黄宗德无奈,吃掉襄阳等城池之后,派重兵驻扎在长江北岸,然后意犹未尽的班师回京。
        王元珍也是没法,这几年扩张太快,而且还要“均田地”,各种内政问题让人头疼,根本没有闲心跟北边争天下。
        一边处理内政,一边从吕宋订购军火,王元珍在南边又窝了两年。
        南京小朝廷和东南三省,对此局势非常满意,恨不得永远保持下去。
        就在此时,山东爆发农民起义。
        实在是山东的土地兼并太严重,黄宗德自家就占地400万亩,称帝之后族人更加变本加厉。
        黄宗德正在忙着平息民乱,东北半独立的军阀,突然选择搞叛乱。
        王元珍得知消息,立即出兵。
        没有北伐,而是攻打广东!
        他先宣布拥护南京小朝廷,又以征讨不臣为借口,指责广东不听朝廷号令。
        东南三省大惊,福建和浙江士兵,立即海陆并进支援广东。
        济世派游侠,散布于三省农村,跟当地的济世派、大同社合流,一起宣传“均田地”思想。
        东南三省土地兼并严重,几乎没剩多少自耕农,90以上都是佃户。
        这些佃户,几乎每年都闹出零星佃变,但缺乏统一指挥,被三省军队轻松镇压。
        现在被私下串联,顿时佃农起义四起。
        而且,王元珍还派一支偏师进攻浙江。浙江士绅商贾,本来就被佃农起义搞得焦头烂额,又见王元珍派兵而来,紧急调回正在广东作战的浙江主力。
        福建兵也回去了,同样是为了镇压佃农起义。
        东南三省的工人也闹起来,罢工要求涨工资,因为他们吃不饱饭。
        自从王元珍占据湖广、江西以来,东南三省的粮价飞涨,主要从南洋进口粮食。工人们的工资不变,却买不起粮了,大规模罢工是迟早的事。
        至于王元珍,或许枪炮没有东南三省犀利,他的金银财货也不如东南三省丰厚。
        但是,他粮多!
        屋漏偏逢连夜雨,继佃变、罢工之后,三省又出现奴变,家奴们要求取消奴籍。因为他们听说,在王元珍的地盘,私自蓄奴是要坐牢的。
        然后,兵变发生了。
        福建团练总督被杀,乱兵攻入福州,洗劫了十多家豪商,起因是被常年克扣军饷。
        福建乱兵很快流窜进浙江,沿途裹挟数万佃户,浙江、福建两省给搞得一团糟。
        王元珍派去浙江的偏师,反而比主力进展更快,迅速攻城略地,占领除杭州、宁波以外的全部城池。
        平定东南三省,只用了一年时间,而且没有进行激烈战斗。
        三省的团练士兵,听说王元珍的军队,不但能领足军饷,而且士兵都能分地。他们拿着更精良的火器,却不愿意给富人打仗,甚至梦想着早早的投降分地。
        西元1727年,王元珍49岁,攻占南京,接受禅让。
        不建国号,只称中国,以此区别于海外的其他汉人政权。
        南北并立没有持续多久。
        黄宗德只是大明的接盘侠,接了一整套烂摊子,特别是其龙兴之地山东,几乎每年都有农民扛租抗税。
        他虽然大力整顿吏治,但旧有体系没被打破,整个政权都被“山东—天津士绅豪商集团”把控。
        这些人也愿意听黄宗德的话,但前提是不损及自身利益。
        王元珍统一南方的时候,黄宗德除了平息民乱和东北叛乱,其余全部精力都用在整顿内部。
        然后,黄宗德病死了,他比王元珍整整年长十二岁。
        黄宗德长子继位,吏治迅速腐败,内部矛盾也变得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