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成皇储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皇储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多佛尔

书籍名:《穿越成皇储》    作者:回龙峰

        一旦将来美德之间爆发战争,以这种“飞行炸弹”的射程和速度,美国岂不是只有被打的份儿
        可这500吨黄金也太夸张了,想想都肉疼。
        而且国会能同意这笔支出才有鬼呢。
        曾经有位美国一位众议长曾大言不惭地说:“没有我的同意,总统一分钱也别想花。”这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提着“钱袋子”的国会,在政府开支问题上的确起着主导作用。美国宪法规定,除依据法律之拨款外,不得从国库支款。国会掌握的拨款权俗称“钱袋权”。宪法起草人麦迪逊指出,“钱袋权”是宪法给予人民代表所能装备的最完备、最有效的武器。
        “要不让卢卡斯讲讲价”
        考德尔摇摇头。“萨拉查不肯讲价,不然英国人也不会僵持到现在。萨拉查说这笔买卖的风险太高,万一被德国人察觉,说不定会给西班牙带来灭顶之灾。所以一分钱都不会降的。”
        “”似乎还真是那么回事。
        长莱西上将开口道。“能不能我们自己研发”
        马歇尔耸耸肩。“我想应该没问题。可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经费才能造出来谁知道”要是花上几年的时间和几亿甚至十几亿几十亿的资金,那还不如现在就买下来呢。可别说是买了,就是想自研,国会也不一定批准这笔巨款。
        就在众人郁闷的叹气时,加来地区的登陆战也打响了。
        前文说过多佛尔白色悬崖是多佛尔的天然屏障,也是英格兰的象征。这个约100万年前形成的悬崖由细粒石灰石组成。悬崖的最高点在海滩之顶,那里的白垩层经过数百万年的沉积从下面的海滩中上升了150多米高。
        可惜天公不作美,这个巨大的,长度超过三十公里的城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屏障。
        在多佛尔附近,这段天然城墙是有缺口的。
        而英国人自然也不会对这处缺口放任不管,在漫长的岁月里在缺口附近建造了数不清的防御工事。永久性的、半永久性的、临时的,还有最近十年增加的反坦克障碍。
        加上近些年已经考虑到了敌方空军的袭击,很多新建的火力点是嵌在悬崖内侧的,连斯图卡的精准轰炸都对它们无可奈何。
        而铁丝网,雷区更是密密麻麻的布置在阵地前沿,将这里打造成了名不副实的铁桶要塞。
        如果来犯的敌人想光靠士兵的肉躯冲击这个要塞,那这里绝对会变成名副其实的绞肉场,来多少死多少。
        在英国人看来,想要突破这里,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大口径舰炮轰击这座要塞,硬生生的炸出一条路。
        所以虽然德国人尽力的用各种手段阻碍着英国人的布雷行动,可英国人依旧在英吉利海峡内布置了好几处巨大的雷场。因为这些水雷的存在,德军舰队不可能贸然进入海峡内,毕竟这是非常危险的。
        英国人自认为成功的挡住了德国人的大舰巨炮,多佛尔的防御万无一失,雅尼克却为多佛尔的登陆部队准备了足够分量的掩护力量。
        前文说过最靠近法国的加来港,两地距离只有34公里,而此时在加来地区部署了整整22门射程高达62公里的k5列车炮。这22门列车炮以每分钟4发的速度k5列车炮的射速有的说是每小时8发,也有说15发的。在这就折中一下,每小时11发。将283毫米口径255公斤的炮弹糊到英国人的要塞上。加上英国人的碉堡群是固定不动的,只能傻乎乎的在那挨揍,没有丝毫的反击力量。
        虽然英国人也在对面布置了超过300毫米的列车炮和海岸炮,可惜不说它们早被德国陆浑航空兵拔除的干干净净,就算完好无损,以它们的射程也根本够不着k5,只能干挨打,没有任何办法。
        好用的办法当然不会只用一次,加来登陆部队同样派出了“钓鱼”登陆艇。
        不明就里的英国守军同样予以猛烈的火力招呼这些登陆艇。似乎想给德国人展示他们的火力是多么的凶猛,足以击退德国人的进攻似的。
        “哈哈,这些德国佬吓得都不敢下船了。”一座碉堡内,机枪手不停地摇摆着枪口,边兴奋的喊道。
        “那就让他们继续当软蛋好了,反正我们这里的弹药非常充足。”前来视察的连长说着拿起碉堡内的电话,给团长汇报战况。“长官德军被我们打的成了缩头乌龟,都不敢下船上岸。”
        这些碉堡群里连上一次大战时期的马克沁机枪都装备了不少,而配备的子弹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光是打完这些子弹都得花上个把月。
        “我看到了,小伙子们干的很好。绝对不能让一个德国人踏上岸,记住你们的身后就是伦敦”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怪怪的。他们的身后确实是伦敦,可伦敦正在遭受日以继夜的炮轰,都快变成废墟了。
        就在这时机枪手惊喜的大喊道。“撤退了,他们撤退了”
        “我们胜利了”所有人都兴奋地呼喊起来。
        “等等,你说什么长官,德国人退了我们打退了德国人的进攻”
        “轰轰轰”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欣喜的报告声,团长不由一愣,德国人退了果然多佛尔是佯攻么可这佯攻也太不像样了,就在海边转一圈就撤了糊弄鬼呢
        可紧接着他就听到震天的爆炸声。而且这爆炸声不是单独的,足足有数十声,地面仿佛地震一般震颤着。
        “什么情况喂喂喂”不管他怎么喊,对方始终没有任何回应。团长一连拨了好几个电话才联系到一个碉堡。“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这爆炸声是怎么回事”
        听筒里传来满是惊恐的声音。“长官,我们受到德军的重炮攻击至少300毫米口径,起码有20门的重炮向我们开火”他刚刚亲眼看到斜对面的一处碉堡突然爆炸开来。那可是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坚固碉堡,却直接被炸成了碎块,然后被爆炸掀飞到了数十米高的空中,连带周围好几个碉堡都坍塌了。
        团长急忙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守军司令,守军司令闻讯也是大吃一惊。“什么是德国人的战列舰吗德国海军把战舰开到海峡内了”
        “报告司令,海峡内没有发现德军的大型战舰炮弹好像是从加来打过来的”
        “什么”守军司令听闻大吃一惊。难道是德国人的v3大炮不对,v3大炮的射程虽然远,但口径也就150左右而已。应该是德国人新的列车炮吧
        守军司令对列车炮并不陌生,毕竟列车炮的概念最早源于1850年代,由英国人安德森andern的作品国防nationa    defense中提出的;可以说英国人是列车炮的祖宗。
        “快给我接伦敦告诉首相,德国人的主攻方向是多佛尔我需要增援”20门重炮,轰击那些集中在狭窄区域的,动弹不得的碉堡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不用1个小时,德军就能在隘口“洗”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了
        丘吉尔已经陷入了彻底的混乱当中。多佛尔,诺里奇同时向他发来紧急电文,都说那里是德国人的主攻方向,德国人快要突破他们的防御阵地,急需增援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这一定是德国人的阴谋,他们不可能在三处同时登陆的。连我们大英帝国都没有这种能力。电告多佛尔,诺里奇,决不能后退一步,坚持就是胜利。德国人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实在不行的话同意他们摧毁港口。”他坚信不管那些地区的德军无论表现的多么强势,在物资用尽之后,也会被英军的二线部队赶下海去。
        他担心抽一旦削弱支援普利茅斯的兵力,将无力应对德军的猛烈攻击。
        在他看来普通的海岸线丢了多少都能拿回来,港口等重要沿海城市是不能丢的

四百九十三章  K5列车炮
        加来地区的k5列车炮阵地。
        说来也是奇怪,德国人貌似对巨型火炮一直情有独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祭出了口径210毫米,炮管长达36米的巴黎大炮,只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巴黎大炮的准头有限,只作为了一种威慑性武器而存在,而不是一种实际有战术价值的大威力火炮。巴黎大炮的炮管只能打出50发左右的炮弹,之后就要送到工厂去进行扩充内膛。因此火炮的口径有最初的210毫米,后来达到240毫米,最后竟达到260毫米。另外炮弹的命中率极差,从1918年3月23日到8月9日的140天的时间里,德军的巴黎大炮共向巴黎附近进行了44次炮击,其中183发落到了市区,120发落到了郊区,造成人员亡256人,伤600余人,没有一发炮弹命中战略目标其,就伤亡人数和攻击效果来看,实在是微乎其微。
        而20年后,德国人又启动了超级大炮计划。先是命令克虏伯公司制造一种800毫米的列车重炮即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巨炮,继而又于1937年向莱茵金属公司提出了设计制造一种履带式自行重型臼炮的要求,即“卡尔臼炮”。他们还曾打算在双发轰炸机的肚子下面挂门炮,用来打击战列舰巡洋舰一类目标,口径居然是3556毫米“俾斯麦”级战列舰主炮的口径不过381毫米而已,着实是个夸张的设计。
        雅尼克对这些华而不实脑洞大开的东西不感兴趣,他只要最实用的k5列车炮。这款列车炮设计之初就充分的考虑了支援火力的及时性和射程,也兼顾了火炮本身的机动性和通用性,是德国众多列车炮之中的佼佼者。
        二战中的安齐奥战役是k5列车炮的扬威之战。1944年1月,盟军决定攻击德国的软肋,发动了安齐奥登陆战,这场在半夜发起的登陆战第一步进行得十分顺利,俘获的大部分德军都还穿着睡衣;但是反应过来的德军迅速抽调部队围堵,并且派遣2列k5前往战区。
        k5的到来给安齐奥的盟军带来很大的困扰,超远的射程让它能够覆盖安齐奥所有战区,能够支援任何地区,而一发能够形成一个足球场大小杀伤范围的炮弹,也让盟军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绝望,曾有一支767人的攻击部队,遭到k5的炮击后只有6人返回基地,其余的全部命丧于k5重炮。
        盟军依靠空中优势,当德军炮击时就出动飞机去搜寻k5,日常里也有固定的巡逻,空军的行动限制了k5的发挥,它只能寻找空当驶出隧道作战,发射几轮炮弹之后就躲回隧道。盟军虽然查到了k5的概略位置,但轰炸机和攻击机死活就是无法摧毁这两门k5,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天。
        最后盟军付出巨大的伤亡才打赢了安齐奥战役,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后方才解除德军对安齐奥的包围,并切断了k5的退路,被缴获的2门后来被送到美国进行测试评估。
        而雅尼克建造k5列车炮的最终目的,就是作为登陆英国时的秘密武器,给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也许这些列车炮将来还能去克里米亚半岛转转,代替古斯塔夫巨炮给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轰上几轮。不过很明显,它是做不到一炮打爆位于地下30米的苏军巨型弹药库的壮举的。42年5月底,曼施坦因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调来了“多拉大炮”,向要塞内的几处弹药库发射43发炮弹,其中一发装有延迟引信的炮弹钻进深藏地下30米处的弹药库内部,引爆了库存炮弹。
        不管怎么说现在雅尼克的秘密武器不但发挥了作用,还有些威力过剩。目标是早就测绘好的固定地区,只要把炮弹打在这个区域内,就算是有效的攻击。一炮打过去能把弹着点周围的碉堡统统掀翻。
        将接到的目标全部摧毁后22门列车炮开始以弹幕的方式发射炮弹,每个弹着点之间的距离为100米,22门列车炮为登陆部队开辟出了宽度2公里的康庄大道。
        每发射完一次炮弹后士兵们一拥而上,搬走弹壳、清理炮管、将新的炮弹塞入炮管、调整炮口角度,最后在长官的命令下统一发射,接着又重复上一次步骤。
        而发射阵地各个角落里摆放着不下十台的摄影机在工作,全方位无死角的录下这些壮观的景象。
        这也是雅尼克的主意,毕竟如此宏伟的场面可不是常见的,保存下来会是个很好的影视素材,起码能用上五十年。
        至于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巨炮,雅尼克压根就没打算建造,直接把它的设计图纸甩给了娜塔莎的情报员,让他带回了去交给娜塔莎。
        之后他得到的消息是斯大林秘密接见了娜塔莎,亲切的嘉奖了娜塔莎在情报工作的出色表现及她对祖国的贡献,还亲手为她颁发了一枚奖状。
        也不知道那个心理明显有些扭曲的女特务头子是怎么忍住当场生啃斯大林的冲动的;而之后娜塔莎就一跃成了情报部门的二把手。
        “去他妈的坚守到底有本事你来守一个看看”接到丘吉尔的回电后守军司令破口大骂起来。这一会的功夫英军引以为傲的铁桶要塞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块满目苍夷的破布。那些前线的士兵早已死伤过半,很多人都是被德国人的大口径炮弹直接轰成了渣渣,尸骨无存。
        守军司令无奈的下令所剩无几的前沿阵地士兵放弃阵地,退回到第二道防线来。
        可德国人那恐怖的重炮将前沿阵地炸翻后开始缓缓向前推进。
        2公里宽的弹幕仿佛像沸腾的火墙一般,砸碎一切、撕裂一切、焚烧一切。
        守军司令看着越来也接近的弹幕,忍不住咒骂道。“该死,他们这炮的射程到底有多少这样下去第二道防线都不安全”
        就在这时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司令,我们的后方出现了德国伞兵,他们正疯狂攻击我们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