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成皇储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皇储

第一千零十九章 收缴(2)

书籍名:《穿越成皇储》    作者:回龙峰

        返航的途中机枪手靠在舱壁上,懒懒的打了个哈欠,吐槽了一句。“这些美国佬以为现在还是独立战争时期吗?靠几把破枪就能打赢?现在可没有法国佬帮忙呢。”
        如果细读美国独立的早期历史,在一闪而过轻描淡写的春秋笔法之中,不难看出,其实真正的美国国父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一个借钱帮别国打仗,最后自己小命送掉的倒霉国王,按照现在的话说,这位老兄才是真正的某产国际派来的战士:全凭一腔热血,不计回报,最终还牺牲了自己。
        法国为何要参加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17751783年,这之前有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兵戎相见:英国普鲁士同盟和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且战争正好涵盖北美地区。
        因其战争时期为17561763年,正好七年,又称“七年战争”,最后英国同盟获胜,法国签订了最为屈辱的巴黎和约,而英国虽然大获全胜,却把战争费用全算在了北美殖民地的头上,也为后来北美独立埋下伏笔。
        当美国发起独立战争时,法国为了洗刷之前的屈辱,重新站在欧洲顶峰,联合荷兰、西班牙支持当时的美国。大量购买北美国债,甚至出动军队支援,加剧了法国原本就沉重的经济负担。法国高层只能加征赋税,人民苦不堪言,并且受到美国独立的影响,还有过度参加美国独立战争。最后闹出了大革命,路易十六也人头落地,法国也从帝制走向共和。
        因此,美国民间有笑谈“路易十六才是美国的国父”。
        而这一次法国人不但不帮忙,还加入欧洲联军来攻打美国;总之,如今的美国完全就是孤立无援的状态,除非是上帝老人家现身帮他们一把。不过他也是个无神论者,对神怪之说向来嗤之以鼻。
        很快他们回到基地,降落在一处停机坪上。地勤人员立刻上前给这架直升机加油加弹药,仔细检查各个部件,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再次起飞,前往下一个小镇。
        这天他们一共“光顾”了六座小镇,而这样的直升机小组有数十个。
        第二天,当他们再次飞临31号小镇上空时,看到小镇到处挂上了白旗。
        “啧,何必当初呢?”驾驶员不屑的撇撇嘴,通知后方的地面部队。
        很快,几辆装甲车和两辆卡车驶到小镇入口处。
        此时小镇入口处站着几个中年人,他们的旁边还有好几个装满各种枪械的大箱子。
        一个德军少尉走下装甲车,来到这几人跟前。这几人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悲愤与不甘,不过德军少尉对此视若无睹,开口问道。“谁是这里的镇长?”
        其中看起来最年长的中年人开口道。“本人是本镇镇长,这两位是镇里的治安官和执法官。”
        “我想我们没必要自我介绍了,毕竟我只是来负责收缴这些武器的,不会久留。”说着德军少尉走到那几个大箱子跟前。“啧啧,还真是不少。”看这小镇的规模也就1000多户而已,而这些枪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一千把。
        “嘿?!”德军少尉突然发出一声诧异的低呼,伸手抽出其中一把燧发枪,拿在手中仔细的端详着,口中不由得啧啧称奇。
        一旁的士兵不禁疑惑道。“排长,这把枪有什么特别吗?”他知道燧发枪有些年头了,不过倒也没看出这支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少尉指了指印在枪托上的生产年份1809。“这是1809式步枪,而且应该是第一批生产的。我舅舅家里有一把祖传的,不过他那是1812年生产的。”
        由于早先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德国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统一国家,而是由各种公国、邦国组成的一个名义上的帝国。因此行政能力很差,不像英国人在18世纪就统一了布朗贝斯作为军用制式步枪。
        当时德国人的火器可谓是乱七八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直到1809年,现代化军队改革中的普鲁士才正式将1809式作为制式步枪。这时候各国的燧发、滑膛大部分都是抄了法国拿破仑战争时期普遍使用的1777。但1809式的口径是1803,而法国人的是175,所以普鲁士人能捡法国人的铅丸子塞进去射出去,虽然精度和射程比较差,但好歹能用。法国人要是捡到普鲁士的铅丸子,除非锉掉一圈,不然就用不上。
        到了1841年,德国人算是破天荒的拿出了一款划时代的步枪,德莱塞针发枪。
        它是后膛装填,不仅射速快,而且还解决了线膛枪不方便从枪口装弹的问题。火帽也整合在一体化纸包弹内部,由枪机上细长的击针击发,转栓式闭锁世界上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
        可以说这种转栓后膛线膛整装弹的设计在当时就是碾压众人的存在,而且装填不用站着从枪口倒火药,普鲁士士兵完全可以趴着打枪,收拾丹麦、奥地利这种还在排队枪毙的国家和玩儿一样,从而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德意志帝国。
        “呵!”听完少尉介绍的这把枪的历史,士兵一脸惊讶道。“那这把枪岂不有130多年历史?”130年是什么概念,都快赶上他爷爷的爷爷年纪了。
        “是啊,都能进博物馆了。而且这把枪保养的还挺不错,说不定还能发射子弹。”有些爱不释手的将这支1809式步枪把玩了一会,排长才说起了正事。“镇长,还有诸位。我就不进去搜查了,希望这是你们镇里全部的枪支。如果将来被发现有人私藏枪支没有交出来,到时候可不是一两条人命的事了。作为一镇之长,还有你们,自然也逃脱不了干系。”
        排长挥挥手,让人把这些枪支全部装上卡车。“还有一件事,镇长,这几天你要把镇里的人口统计出来;年龄,性别,职业等等,越详细越好,过几天会有人来登记。”

一千零二十章  收缴(3)
        接下来的32号小镇,33号小镇都乖乖交出了他们的枪支弹药;可当B-3小组飞临34号小镇时却看到小镇入口处多了一道长长的“沟渠”。看到直升机飞过来,正在挖掘这些“沟渠”的小镇居民们一哄而散,全部躲进了小镇里,不见踪影。
        “呵!这是在挖战壕?!”因为昨天来通知时他们也没遇到抵抗,所以并没有对这座小镇发动攻击。不过很明显,等他们回去后小镇上的民众就开始构筑防御工事了。“这些愚蠢的家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连装备坦克大炮的美国正规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些家伙还想反抗?这里又不是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就凭手里那几把破枪?也不知道是哪个蠢货组织起来的,或者整个小镇里全是蠢货?!
        “那就攻击吧?”机枪手拉了下枪栓,手指搭在扳机上,做好了开火的准备。既然这些家伙如此不知好歹,那也就不用客气了。
        驾驶员却摇摇头。“就我们三架直升机,也摧毁不了整座小镇。还是叫支援为妥。”说着联系上了后方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这里是B-3小组。需要往34号小镇进行火力打击。小镇规模大约1500户左右,大部分是木屋,让攻击机多带点燃烧弹。”
        跟岛国一样,美国也有不少木制房屋。岛国人住木制房屋,主要原因是岛国地震频发。而木材所具备的天然柔韧性能有效吸收和消耗外力,能够抵御严重的地震。根据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各地大地震后的抗震性能调查显示,大多数木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留存下来,并且没有出现倒塌或严重的结构性破坏,“墙倒屋不塌”。在木结构房屋中的伤亡人数也是最小的。
        至于美国,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木材资源丰富,甚至可以说是“过剩”。建筑用木材比水泥、钢筋便宜很多。即使一家人盖个大别墅也没问题,如果用水泥的话,费用会很高,不仅是材料费用,还要请水泥工、工程车等。而且大量使用木材会降低整个房子的成本,不只意味着造房的时候能省钱,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房地产税也能省。因为征收的税率是基于房产估价的;针对新房,评估师通常使用重置成本法,即考虑重建同样房屋所需的成本,然后根据地价以及折旧调整。所以,当时建房子花了多少钱,能决定房产估价,从而也能影响所需缴纳房地产税的金额。
        不过木屋的缺点是防火性差,原时空的二战末期,李梅轰炸岛国本土,刚开始使用的是高爆弹,后来发现高爆炸弹破坏力不够大,想到岛国房屋大部分是木制结构,逐改用燃烧弹,从此岛国步入地狱。
        “指挥中心收到,即将派出攻击机编队,你们可以前往下一个小镇了。”
        “明白。”直升机编队在小镇上空盘旋了一圈,朝下一个小镇飞去。机枪手看着下方的小镇,不屑的啐了一口。“这些蠢货也就半个小时活头了,好好享受剩余的时光吧。”
        “德国佬的飞机飞走了!”等直升机编队远去后一手拄着拐杖的老人走了出来,大声道。“大家抓紧时间挖战壕。德国佬的地面部队随时会开过来!!”
        刚刚躲进房屋里的居民们陆续走了出来,回到镇外继续挖掘战壕。
        镇长参加过上一次战争,在战场上负了伤,成了瘸子,对德国人可谓是深恶痛绝。对德国人的“劝降”更是嗤之以鼻,带领全镇居民坚决要抵抗到底。而且他们也不是盲目抵抗,小镇里除了居民自家的枪械之外,不久前还收留了不少逃散的美军士兵。
        这些美军士兵带了不少反坦克火箭筒,还有两门M3    37反坦克炮。
        这款反坦克炮源自德国。几年前西班牙内战时,美国驻西班牙联络官报告称,德国PaK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对抗坦克威胁方面非常有效。美国陆军逐购买了一门反坦克炮进行了评估,但大量购买德国的37毫米炮的意见被废弃,普遍的共识是仿制德国的型号,特别是仿制它的望远镜瞄准器;逐于1940年开始生产,命名为M3    37毫米反坦克炮。
        等到美军到了欧洲战场时发现M3已经落伍了,战场上需要比37毫米更大口径的火炮才能击穿德军的坦克装甲。尽管美军在北非大量使用M3反坦克炮,但仍然被口径更大的火炮逐渐取代。
        不过在太平洋战场上倒是依旧大放异彩。因为日军装备的主要是轻型坦克,所以M3仍大有用武之地。在跳岛战役中美军大量使用高爆弹和霰弹,而摧毁日军坚固地堡则要依靠穿甲弹,这种火炮较轻的重量和易于操作的特性十分适合于太平洋战区的各类两栖登陆作战,所以美国人仍旧继续生产M3用于太平洋战场。到1945年共生产了不少于18702门M3系列火炮。
        显然镇长的观念还停留在20多年前;觉得靠这些火箭筒和反坦克炮足以抵挡住德军的坦克部队。
        虽然不少被德军的战斗力吓破胆的美军士兵劝说这位镇长乖乖交出武器,保一镇平安,可均被镇长狠狠的训斥了一顿。结果这些倒霉的士兵只能被半强迫的加入到抵抗德军的行列当中。
        “琼斯爷爷,我们真的能挡得住德国鬼子吗?”这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走到镇长跟前,满脸担忧的问道。
        镇长自信满满的拍拍胸脯。“那是当然,爷爷我可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想当年在欧洲战场射杀了无数德国鬼子。他们要是敢来,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男孩似乎稍稍放下心来。“琼斯爷爷,那等战斗开始了,我能跟在您旁边吗?我想看您打德国鬼子!”
        镇长伸出手摸了摸男孩的头。“当然可以,不过你要好好躲着,不能乱露头,子弹可是不长眼的。”
        就在这时,远方的天空空出现了十几个黑点,它们的身形渐渐放大,发动机轰鸣声也越发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