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百米跑道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百米跑道

第63章

书籍名:《百米跑道》    作者:米迦乐

  7月13日,上午。
  早上起的不算早,酒店里5点半就开始提供早餐了,而第一项比赛9点才开始。
  当然,得至少提前1个小时进场,实际体育场7点半便向运动员开放。
  田薇薇和王文珊10点到了体育场,一边聊着,一边开始做热身运动。
  “紧张吗?”王文珊问。
  “不紧张。你呢?”
  “好像还行。”她好奇的问:“你上次参加世少赛是什么感觉?”
  “就——也没什么特别的,舍布鲁克也是一个小城市,基本上是个大学城,人口大概是20万吧,比格罗塞托人多一点,我家庐州市区都400多万人了,你家渝城市区人口只会更多。”
  “那倒是,格罗塞托连我们市区的一个区都比不上,可能3、4个小区就能填满这儿了。”她笑嘻嘻的,“不过这儿人少也挺好的,总不会走哪儿都是人,住的也宽敞。”
  “你家住多大的房子?”
  “我家很小的,我们渝城地形不好,人口又多,住房很紧张。以后有机会你去渝城感受一下,出门就是九曲十八弯,坐电梯要钱。”
  “什么?坐电梯还要钱?”田薇薇惊呆了。
  “是啊,首都可以修地铁,渝城不行,现在在修轻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哎,我听说每个省对全运会冠军奖励的都很大方,我们皖省听说明年能给20万,加一套房子,你们渝城也差不多吧?”
  王文珊笑得不行,“你看看你,你才多大啊!整天就知道这些!”
  “怎么了啊?我在学校里考个全班第一我妈还会给我烧一顿板栗烧鸡呢,拿个全运会冠军当然要有更多的奖励啦。”
  王文珊没话说了,“对,你说的对!哎,那你明年参加全运会吗?”
  “参加,我就快满16岁了。”她一脸跃跃欲试,“明年我要先参加室内赛,然后参加大奖赛,陈玉今年就参加了室内赛,她说感觉还挺不错的。室内赛也有奖金,进了决赛就有。”
  王文珊点点头,“我也是今年才开始参加积分赛,很累。”
  俩人聊了一会儿室内赛和室外赛的不同,室内赛的好处就是没有顺风逆风的影响,不过室内赛没有100米,只有60米,室内60米等同室外100米,三站室内赛必须至少参加一站,而因为室内赛是八一队协办,其中一站必定是八一队田径馆,也就是田薇薇冬天训练的场馆,所以八一队把她参加积分赛的首秀放在自家田径馆里。
  王文珊羡慕得不行,“还是你们八一队好,这么照顾你。”
  “那是!”她也觉得自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队还是国家队的集训基地之一,有时候能看到国家队的人来训练。”
  说到国家队,王文珊觉得太遥远了,又很向往,“我要是能进国家队就好了。你呢?你大概什么时候能进国家队?”
  “要看明年积分赛的情况。”
  *
  女子100米参赛运动员45人,只有两名中国运动员和两名日本运动员、一名菲律宾运动员,黑头发黄皮肤在跑道边十分醒目。
  看台上坐了有5成观众,大概得益于本地体育气氛浓郁,本地居民、外地观众、各国大使馆文体官员、各国代表队无比赛的成员等等,都来观看比赛。
  第1组,第一次检录。
  第二次检录。
  裁判员示意运动员站到跑道上。
  起跑线后面摆放好了起跑器,起跑器后面摆放着三角道标,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了道次,远动员站在道标之后。
  世青赛要比世少赛正规得多,每场比赛都有摄影机跟拍,比赛前奏较长,广播里解说员逐一介绍参赛运动员的国家和姓名。
  第一道,中国,田薇薇,年龄15岁8个月,个人最好成绩11秒55。
  第二道,墨西哥,德内布,年龄19岁4个月,11秒90。
  第三道,澳大利亚,米歇尔,年龄18岁4个月,11秒99。
  第四道,意大利,玛丽娅,年龄18岁4个月,11秒83。
  第五道,哥伦比亚,尤玛拉,16岁2个月,11秒71。
  第六道,匈牙利,索菲娅,18岁10个月,11秒60。
  第七道,牙买加,西里妮,15岁11个月,11秒44。
  第八道,乌克兰,尤利娅,19岁4个月,11秒71。
  摄像机在运动员面前缓慢移动,确保拍下了每一位运动员,听到自己名字的运动员向摄影机镜头微笑挥手,再向两边看台挥手。
  田薇薇又感到了那种奇异的紧张感。
  要说在国内同龄人乃至18岁以下级别,只要起跑不出差错她准能跑赢;范围放在全亚洲,她也能确定自己是第一梯队的,但现在……就跟世少赛那时候一样,跑得快的人太多啦!
  这令她感到压力倍增,同时也斗志满满。
  她缓缓的吸气,悠长的呼气,保持稳定。
  心跳有一点点加快了,要尽快平静下来,现在还不到心脏狂跳的时候。
  站在起跑器后面也不能呆呆的站着,每个运动员都在小幅度的抖动手臂和双腿,为的是保持肌肉的活力。
  看台上吵吵嚷嚷,尽量放空,将那些喧闹声、说话声当成遥远的背景。
  这项本事说起来容易,也是练了好久才练成的。
  *
  现在,focus。
  *
  发令员举手示意,运动员得到信号,向前走到起跑器前面,跳跃几下,弯下腰,双手手指撑在起跑线前面,双腿向后,脚掌踩到起跑器上,调整着脚掌的位置,寻找到自己最熟悉的点。
  女孩子都爱美,没人剪短发,一大半都是像田薇薇一样,将头发扎得很紧,紧紧的贴在脑袋后面,只有意大利的玛丽娅留着金色长发。
  看台上的人一半都在为本国姑娘加油,鼓掌,喊着玛丽娅的名字。
  田薇薇目不斜视,凝神看着手指下面的塑胶跑道,似乎那是什么世界名画。双手必须放在起跑线后,如果压线就算犯规,没人会在起跑线就犯规。
  “On  Your  Marks——”
  双腿蹬直,臀部向上。
  “Set——”
  *
  肾上腺勤勤恳恳,刹那间泵出了肾上腺素,瞬间点燃全身。
  起跑反应时她本人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在起跑阶段的前5米她是第一个。
  肾上腺素引爆全身肌肉,带动她的双腿飞快迈动。
  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化学池,此时,那些她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化学分子在她身体内激荡,大脑发出指令,犹如闪电,瞬间延伸到四肢。
  吸气,呼气,就像平时训练一样的节奏。
  跑到20米,西里妮跟她并肩。
  她不为所动,继续保持节奏。
  西里妮的起跑反应时不怎么样,比她要慢个2、3毫秒吧,但仗着身高优势和步长优势,硬是飞快追了上来。
  田薇薇紧随其后。
  *
  看台上的陶玉佳、陈玉看的着急得不行。
  一个说:“快快快,薇薇加油!”
  另一个说:“跑快点跑快点!超过她!超过她!”
  两个人心跳得像是自己在跑似的。
  *
  跑道上的中国女孩什么都听不见,她眼前只有即将到达的终点线。
  西里妮以自己的体质优势在途中跑开始的20米到40米就稳住了第一的位置,她心里很是得意,想着那个瘦瘦的亚洲女孩别想超过她。
  田薇薇紧追不放,40米,差距1个身位;50米,仍然只相差1个身位;60米,还是1个身位。
  西里妮看不到身后,但能看得到前面:很好,我还是第一。
  70米,仍然还是1个身位的差距。
  *
  陈玉着急死了,“她明明可以再跑快一点的!”
  “也许她冲刺会冲上来——”
  话还没有说话,两个人眼睁睁看着第七道的西里妮首先压线。
  随后是第一道的田薇薇。
  “哎!吓死我了!”陈玉拍着胸口,“她明明能跑快的。”
  “下午还有半决赛呢,她现在跑太快也没意思,只要能保住前三就行了。”
  *
  田薇薇抬头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成绩:
  第一名,牙买加,西里妮,11秒79。
  第二名,中国,田薇薇,11秒85。
  第三名,意大利,玛丽娅,11秒94。
  其他5人的成绩全都在12秒之外,不用关注。
  *
  她露出微笑。
  她当然能跑得更快一点,但显然每个人都保留了实力,西里妮距离自己的最好成绩慢了35毫秒,显然是想保留体力到下午的半决赛。
  其他21个人肯定也都是这么想的。
  半决赛肯定竞争激烈,她要跑到小组第二才算稳进决赛。
  她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预赛嘛,用不着冲的太猛,跟着跑得最快的那个,确保没人追上来。她还有余力,如果60米的时候有人追上来了,她肯定会放开来跑,抢个第一,以确保稳定出线,要是只能一轮游,那就太可笑了。
  第1组的比赛通常不是最慢成绩,就是最快成绩,很多运动员不喜欢第1组,不喜欢最后1组。
  *
  下了跑道,教练拿来了成绩表,8个人的起跑反应时最快的是0.14秒,就是她;最慢的是尤利娅,0.202秒,尤利娅跑了12秒15,这个成绩放在中国也不能算第一梯队的。
  西里妮的起跑反应时是0.171,普通水平。
  教练亲自给她揉腿,“不错,时间掐的很好,只要保证出线就行。到下午半决赛还有5个小时,回去吃饭,睡一觉,会安排人提前叫你。”
  “我吃个鸡蛋三明治就行,等睡起来再吃点。要是没有三明治,吃点面包加蔬菜沙拉也可以。”
  “车上随便吃一点吧。”体总派出的领队都是男性,教练是女队女教练,男队男教练,也算是安排得当了。“感觉怎么样?跟外国同龄人相比心里怎么想的?”
  “没什么想法,除了西里妮,其他人都比我大好几岁了。”她认真的说:“西里妮就比我大几个月,她可以跑到11秒44,我也能。”
  “也别太自满了,下午知道要怎么跑吧?”
  “知道。要是不跟美国人分在同一组,我还是可以努力努力拼一个小组第一出线的。”她笑嘻嘻的说。
  “美国人确实跑得太快了。西里妮也跑得很快,但也还是太小,牙买加的国民生活水平普遍不行,她从小得到的营养不一定比你这样的城市女孩好,现在的营养也不会比你更好,靠的就是她的身体先天素质了。”
  作者有话要说:*除了女主的成绩和道次,其他都是真实资料。这一届的100米相当厉害,王雯珊进了决赛,但没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决赛是第八名。我给女主开了挂,但挂还不够她逆天。薇薇宝宝还小嘛,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你们觉得全文写多少万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