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左道江湖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左道江湖

第841页

书籍名:《左道江湖》    作者:左道江湖

        将这个新消息,和自己脑海中的消息对比了一下,他发现,那个三韩之地,和北国重新搅在一起的龙马国,似乎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软弱的。
        那毕竟是一个不愿意向蓬莱低头的势力,他们怎么可能向北国低头?
        所谓联手攻击南国之事,看来还真有隐情。
        “我听闻,龙马国那边的武士,也学习蓬莱武艺?”
        花青又问了句,真济老僧知道花青想问什么,他苦笑了一声,说:
        “我东瀛国土狭小,不得中土如此富饶,良才也少些。贫僧年轻时,来中土求学佛法,便见过中土武林,百花齐放,心下很是羡慕。
        我国中,没有武林江湖这个概念,五百年前,蓬莱仙人在东瀛显圣时,便有武艺流传。
        五百年的传承,哪个武者学的不是蓬莱技法?就连所修之“气”,也都是蓬莱传授,如今世代,不修武,就只能走鬼武之道。
        引妖邪之力入体,那就是真正的鬼蜮邪道,有骨气的武士们,不会走这条路。
        但就算是龙马,对此也毫无办法。”
        “那就是个不安定的爆弹了。”
        花青摇了摇头,遗憾的说:
        “怪不得蓬莱,任由他们离开倭国,就算去了三韩建国又如何?只要一个邪阵降下,龙马国中,同样会成人间地狱。
        他们就是蓬莱手中的弃卒,根本不得自由,看样子是帮不上忙,对了,我还有一问。”
        花青说:
        “你方才说,东瀛的蓬莱弟子们,自称为阴阳师,他们可有方法,能将灵气携带出东瀛之外?”
        “这个,有。”
        真济和尚转身,从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囊里,取出一块布满裂痕的黑色勾玉,递给花青。
        他说:
        “毛利大名派人追杀我等时,在中土外海,没有灵气的区域上,他们也能召唤式神,使用法术,其所用的,就是这种随身勾玉。
        其中充满灵气,一待激发,便有灵气随身,而且,是人人手中都有的,若老僧所料不差,这些时日,宁波城中妖邪害人之事,就是那些阴阳师御灵做的。
        为的就是抽取生魂,补充灵气。”
        花青摩挲着手中勾玉,他霍然起身,脸色变得稍显凝重。
        “倭人追杀而来,但在城中行恶事,却不暴露,这方城中,定然有本地内鬼接应隐藏。若是那些狗贼人人都有灵气勾玉
        无剑此去,怕是有些凶险了。”
        他扭头对铁牛说:
        “带武僧数人,快随我来。”
        ------
        另一边,刘卓然并不知道自己要面临的风险。
        在夜色中,他追着那逃亡的马车,一路从太白山麓下,追到了海边,这段路约莫有二十里,花了些时间,但总算是没跟丢。
        他见那马车停在一处小码头上,一个捂着心口,痛苦咳嗽的人,从其中跳下来,那人穿着寻常人打扮,根本看不出跟脚来。
        他在码头上点燃一盏灯。
        等待几刻钟后,便有一艘船,自夜色海浪来,缓缓停在码头边。
        这是接应者。
        刘卓然又向那一侧小心前进数丈,在夜色风中,海潮回荡的声音里,依稀能听到一些只言片语。
        似是一人在呵斥,另一人低着头,不敢回答。
        不过那声音
        “倭国人?”
        刘卓然眯起了眼睛,他曾在蓬莱修行,是东灵君的亲传弟子,在仙山中度过数年,自然知道,蓬莱中也有些东瀛人。
        多是些小童子被送入山中学习修行,不过他并不通倭国文字,只是能判断出这声音的根底,趴在码头之外,见那两人将马车送入码头仓库。
        又乘上一艘船,在夜色下往海峡另一侧去,那里是一座靠近陆地的岛。
        本地人叫梅山,是舟山群岛的一部分,而舟山方位海面上,小岛星罗棋布,不是本地渔人,断然难以分清海路。
        而这个时间点,南国水师还在齐鲁海域巡游,援助齐鲁战事,进来又有天象异变,本地渔人甚少出海。
        在这茫茫群岛上,要藏上一些人,简直再容易不过了。
        待那两人消失在海面后,刘卓然绕了段路,自另一边驾着一艘船,往那方向追了过去,他心中越发好奇了。
        这些能操纵那些灵异,来历神秘的倭人,到底要在宁波这一地做什么?
        还有,看他们的装束打扮。
        还有刚才那个小码头的各种筹备,显然是他与花青的猜测正确,这些倭人,之所以能在宁波城里做出那么多事,还没被发现,除了他们本身怀有异术之外,还有本地人在帮他们掩盖。
        在这不大不小的宁波城里,又是哪一家如此手眼通天?
        答案似乎很明确了。
        朝着让刘卓然越发担忧的方向滑落,黑夜下的茫茫海面上,刘卓然以真气御使,让小船飞快向前,破浪而行。
        看着越来越近得梅山岛,他眼中的光芒越发森寒,怀中所抱凌虚剑,也紧了紧。
        “归藏山庄,陆归藏最好不是你们。”

13.百鬼
        这梅山小岛也就二十五里长,十里宽。
        一座不折不扣的小岛,岛上山林植被还行,有座当地人叫蛤蟆山的小山包,也没什么好风景,人来的少,自然人烟稀少。
        虽然靠近海滩,但除了本地渔民偶尔在此地休息外,岛上并无村民长住,在山林中藏上一些人,那是轻轻松松。
        刘卓然的小船,在小岛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凹陷里停靠,他艺高人胆大,入了小岛后,便飞快的往山林中去。
        这夜里,在林中高处,依稀能看到一些灯火,那里应就是倭人藏匿的地方。
        无剑带着斗笠,背着凌虚千刃,站在一颗大树荫上。
        气机内敛下来,就像是融身于黑暗之中,手里抓着红色酒葫芦,一边以酒润喉,一边查看四周。
        这林中有人在行走,而且人数不少。
        就他在黑夜所见,这些倭人装备齐整,训练有素,三四人自刘卓然身下几丈处走过,能被无剑看得清楚。
        一个个身上长刀短兵,有悍勇之气。
        他还发现,林中有动作灵活的黑衣人在穿梭,那应是除了这些巡逻兵之外的秘卫,他们很善于隐匿,就如身法高手。
        每每在树枝上跳跃,于夜色中飞驰,却不发出一丝声音,就像是一只只黑猫,在树枝间跳来跳去。
        而且有古怪劲力加身,落于树枝,便如半蹲一样,双手合拢,警惕的扫视四面,几息之后,又往另一处去,重复这个过程。
        “忍者?”
        刘卓然脑海里浮现出这个词汇。
        他在蓬莱山中见过倭人,这蓬莱又在倭国那边运营五百余年,自然是要比其他江湖客,更懂一些这东瀛风物。
        那边没有江湖武林这个概念,是以天皇为尊,铸就万世一系的朝国,下属封疆大吏,唤做大名,而大名之下则有武士,从高到低,最后是平头百姓。
        这武士,基本可以就视作,依附于各级大佬的武林人士,或者是战兵头目,除了这国朝体系外,民间还有各等剑术流派。
        倭人刀剑不分,将长短兵统称为剑,由各个流派,以道场的形式授予武艺,其实就是中土这边的大小门派。
        当然,倭国土地狭小,比不得中土这般武林繁荣,国内各地流派使剑术不同,但林林总总,也就是那么百十来家。
        重招式技法,却不重内功修行,至于忍者,基本上可以划等号于中土的五行门,隐楼,国朝秘卫这等角色。
        专司情报收集,暗杀,栽赃嫁祸等见不得人的活计。
        刘卓然没见过忍者。
        但偶尔听蓬莱门人,说起过这等异人武士,据说是生活于阴影之中,地位也不高,手段各异,在倭国境内也少有人知,倒是各种故事传扬的很广很多。
        “防守严密。”
        无剑躲在树荫里,向山林高处看去。
        窥一斑而见全豹,此地隐藏的这些倭人,必然是来自同一个大势力,彼此之间,合作非常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