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左道江湖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左道江湖

第880页

书籍名:《左道江湖》    作者:左道江湖

        七绝国师张楚,穿着玄色的长袍,内衬白衣,腰带上挂着玉佩,手腕里把玩着一串水晶做的手链,那是小国主送他的生日礼物。
        勉强算是两人私交友谊的见证。
        多日不见,张楚也蓄留了胡须,下巴上几率青须修缮的非常得体,再加上鼻下的八字胡,让他看上去沉稳了很多。
        居于国师之位,总揽北事,一声令下,便有十数万大军调遣相随。
        所谓定人生死,威严自来。
        坐在这个位置上适应了一段时间,让张楚也多了些国朝重臣的凛然之气,不过细细去看,他的嘴唇却有些干裂,脸颊皮肤也干燥的很。
        似有些上火的样子。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
        借着圣火之力,张楚国师的武力与日俱增,他已很长时间未和他人交手,但行真气时,气息越发内敛深沉,如临一泓暗渊。
        即便是和张楚关系最密切的忧无命,也很难猜测?如今张楚哥的武艺?已进到何等层次。
        “唔”
        张楚跪坐于案几之后,将那水晶手串放在桌上?又拿起酒杯?摇晃了两下,将其中美酒一饮而尽?甘甜的酒液润过干渴的喉咙,让他发出惬意的鼻音。
        “走海路约一千五百里?既长于舟楫?走外海行船,算算时间,他们此时应该已经到了。”
        国师擦了擦嘴唇,心里想到:
        “自东营口登陆的这股倭人?来的诡异?却来的挺好,南国水师被摧毁一部,剩下的正从辽东沿海往齐鲁返航。
        两者之间必有一战,不管谁输谁赢,于我而言?都是极大的好事。
        无有水师回返巡航,东南海面上的‘楔子’?就没那么容易被发现,此为地利。”
        他眯起眼睛?眺望着不远处,由十几骑组成的小队?马蹄急奔声中?他们正以冲锋的阵势?往自己这方来。
        拱卫国师的几名通巫教高手,立刻要上前护卫,却被张楚伸出手,制止了。
        来人是谁,来此作甚,他一清二楚,实际上,就是他发出的邀请,请他们来此密谈一番。
        “凡兵家之事,想要稳重求胜,这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手里已有地利,这天时和人和,就要落在眼前这位老将身上。”
        张楚干裂的嘴唇抿了抿,脸上露出一抹越发温和的笑容。
        那十几骑越奔越快,已近张楚身前不到一里,但却完全没有减速的意思,为首的老者不穿盔甲,但手扶腰间长刀,拉着马缰,看不太清楚他的脸色。
        战马还在跑。
        距离越来越近。
        张楚脸上的笑容散去一丝,放在案几之下的双手,也微微张开,玄色长袍无风自动,真气内劲已提起,随时可以发起电光火石的攻击。
        但他并未出手。
        依然在等待。
        “恢恢恢”
        距离丘陵不到百步之外,疾驰而来的战马缰绳猛地拉紧,这宝马良驹感受到骑手的意志,便掠前几步,扬起双蹄,将身上的动能卸去。
        在战马嘶鸣声中,此处尘土飞扬,脸色阴沉的老头将马鞭丢给身后的副官,自己跳下马来。
        威侯此时,就像是个生闷气的糟老头子一样,背负着双手,快步走上丘陵,站在那案几之前,看着眼前笑眯眯的张楚。
        他心中涌起一股怒意,但很快被压制下来。
        老头子哼了一声,说:
        “国师找信使,为何不找个能说会道的?派个闷葫芦,问他事情,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回答的云里雾里。
        若不是老夫知道那小娃儿乃是你张楚心腹,还会以为,你故意派他来,想要气死老夫呢。”
        “威侯莫恼,来,喝杯酒润润喉咙。”
        张楚哈哈一笑,挽着袖子,端起酒壶,给眼前白玉酒杯里,斟上一杯酒。
        他做出邀请的手势,赵廉瞥了他一眼,对身后挥了挥手,那些全副武装的南军将士,还有几名护卫赵廉的武林高手,立刻退出数丈。
        这是密谈的架势。
        张楚也摆了摆手,他身后的通巫高手和几名副将,也退入后方林中。
        威侯盘坐于案几之后,端起眼前酒杯,也不怕张楚下毒,仰头就将那一杯酒饮下肚去,豪气的很。
        “无命确实不太会说话。”
        张楚解释到:
        “但他性子夯直,没有心眼,我吩咐的事情,他总是竭力做到最好,却不会节外生枝,他会把我所说的,完完整整的转述给威侯,不带任何自己的想法。
        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信使吗?”
        威侯放下酒杯,捻着白须,他说:
        “所以,那娃儿所说离奇之事,就是你的真实想法?”
        “对。”
        张岚点了点头。
        他怪异的双色眼瞳眨了眨,认真的说:
        “威侯大可放心的从平原撤军,回返齐鲁境内,去阻拦那二日前登陆中土,残害黎民的域外倭人,不必担心我朝从中作梗。
        实际上,以威侯这等老于战阵的兵家前辈,也应不难看出,这些时日,我朝的前锋,也已经撤的差不多了。
        侯爷领兵围攻燕京,后虽得本国师相助,使国朝解脱灾厄,但双方损失都可称惨重,此时于此平原对峙,除了徒耗国力之外,再无任何意义。
        这无意义的事情,咱们两家就别做了,可好?”
        “你说的好听。”
        威侯摇了摇头,说:
        “但老夫却不信。
        老夫初行行伍时,学会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兵不厌诈,以你张楚前些年,在江湖里做的那些事情来看,你这人,确有定国之能,堪称良才。
        但却是最喜欢耍些小聪明。”
        “哎呀,谁还没个年轻气盛的时候?”
        张楚有些尴尬的摆了摆手。
        他说:
        “那过去所做之事,都源于年少气盛,如今被多番毒打,自然知道,耍些小聪明,成不了大事的,威侯此次定可信我。”
        他指了指北军的阵地方向,说:
        “就在你我谈话之时,我北国魔兵前锋,已在收拾辎重,欲退回衡水,邯郸一代,威侯若不信,派出探马去看看,自然真相大白。”
        说到这里,张楚叹了口气。
        他微闭着眼睛,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说:
        “我自就任北国国师后,方才知道,这北国兵峰虽盛,但辽东蛮子确实不善治国,我朝国力已在连年征战中消耗殆尽。
        国库空虚,朝堂动荡,威侯领兵攻燕京,惊得国内民乱四起,烽火遍地,此番撤兵之后,镇压暴乱,恢复国力,休养生息,才是第一要务。
        我国国主也深以为然,小小年纪,就欲励精图治,我身为国师,自然要尽力相助于他。
        战阵之事,就暂且放到一边。”
        他睁开眼睛,看着满脸不信的威侯,说:
        “据我所知,南国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你国国主,这些时日,似是沉迷求仙问道,搅得临安城乌烟瘴气。
        恕我直言,威侯。
        您老乃是国之栋梁,又是赵家宗室,在淮南王身死后,您老与其想着如何攻灭我国朝,不如多花些心思,把你国国主引向正道。
        我也不想欺瞒威侯说,两国就此罢兵。
        仗,肯定是要打的,南朝北国,注定只有一家能吞并天下,立万世传承之功业,但这仗,现在不能打。”
        张楚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他说:
        “两国如今都是虚弱之势,若病虎相搏,各有各的麻烦,再这么打下去,怕是会便宜在旁窥探的狡狐。我不想让那渔翁得利。
        想来,威侯也不愿意看到未来蒙古入关,蛮苗得利,还有那狼子野心的域外倭人。
        其他双方还没动,他们倒是第一个跳了出来,欲占我中土大地。”
        国师冷哼了一声。
        言语之中,尽是不满。
        “我中原之事,谁输谁赢,那都是自家之事,哪能轮到域外蛮子,来摘下这桃?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看在眼下齐鲁之事生变,我唯恐辽东之外,三韩之地的倭人,也会趁机乱我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