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左道江湖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左道江湖

第1042页

书籍名:《左道江湖》    作者:左道江湖

        伸手在脖子上摸了摸,小巫女今日真是火力十足,便运作真气,在脖颈处游走一周,让那红斑快速消弭。
        在张岚的催促下,白灵儿也前行踏足,先是小跑几步,然后四爪上缠绕起青色气流,毫不颠簸中,以御风而行,化作一道白影,转眼间就消失在了此处夜空之中。
        在那音速的奔驰里,道长若有所感的回头看去,却只能看到急速后退的夜色风景,而在那湖畔水榭的庭院里,方才已经睡去的林菀冬,这会却穿着单衣,站在厢房门外。
        她看着黄无惨消失的方向,如最诚挚的信徒一般,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向她知晓的每一位仙神祈祷,向这片天地,这片星空祈祷。
        希望黄无惨能平平安安的回来,能如两人幻想那般,与她一起归隐山林,再不理会这世间忧烦种种,从此别离江湖,悠然度日。
        前半生实在是太过执拗,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潇湘剑门,断情绝爱,折磨了黄无惨太久,也折磨了自己太久。
        就用后半生来偿还彼此吧。
        还请老天,再给她一个机会。

19.漫长一夜(中)
        潇湘柔情之外,远隔千里之处,临安,涅槃寺中。
        大雄宝殿今夜灯火通明,但寺中僧众却并无人在此,只有穿着袈裟,手握佛杖虬龙的涅槃寺新主持,芥子禅师在此。
        这位大师,在涅槃寺中,也算是个身份独特的人。
        早年间,他虽是圆悟禅师的弟子,但只是俗家弟子,并未真正列入涅槃寺门墙,直到金陵事后,圆悟禅师才为他剃度入门。
        不过芥子僧的法号,本该随铁牛武僧的“空”字辈,但因为他之前的经历,这法号也不太好改,便索性不理规矩,用之前法号。
        话说,值此天地大变之事,再纠结于过去的规矩,也没什么意义了。
        今夜,在这宝殿之中,除了芥子大师之外,便只剩下他师父圆悟禅师一人,这位大师三个多月前,在临安大战中被蓬莱老祖破去金身,实力大损,甚至伤势危急生命。
        经过三个多月的调养,如今体魄已有复原之兆,这涅槃寺武学,专注炼体,让一身血肉强横无比,愈伤速度自然也快的惊人。
        可惜,体魄虽康复,武艺却难以恢复到全盛。
        他之前受的伤实在太重,以他自己的估计,没有数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复原,而明日就是白露时节,芥子僧也要随沈秋一行,前往镇海楼赴约。
        圆悟老僧这等心怀苍生的大德高僧,自然是不会缺席的。
        不过,他参与这一战的方式,却和其他武者不太相同。
        今夜,他便在等时机到来。
        木鱼敲击带来的轻灵声音,在宝殿中回荡,还有两名僧人转动佛珠,诵念经的低语,频率一致,就如一人梵唱。
        直到一篇楞伽经念完,圆悟老和尚抬起头来,看着眼前在灯火通明中,闪耀着金色光晕的大佛像,他的两道白眉在脸颊边,飘来飘去。
        似乎在观望佛像,又像是触景生情。
        几息之后,老和尚问到:
        “徒儿,金身可成?”
        “还差一些。”
        芥子僧回答说:
        “虽有忘川武境协助,让我功力提升,一日千里,然金身之法,除了功力强大外,还需要我佛禅意加身,这心境修为,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得悟。
        不过以现在的进展来推算,再有一两年的时间,便可修成金身。”
        “嗯。”
        圆悟和尚并不失望,他说:
        “徒儿天生具龙气之兆,待小青青坐了龙椅,天下气运尽归大楚,龙气所生,便有助徒儿修成降龙罗汉金身,必会比为师所修更为纯正大气。
        我徒儿又经历人间沧桑,对世间恩怨情仇多有感悟,禅心通明下,心境圆满也是他日可期,以此禅武双修,必能得证大道。
        这涅槃寺,交到你手上,为师是放心的。”
        听到这如托孤一般的话,芥子僧那半边厉鬼,半边佛陀的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表情,他咳嗽几声,低声对师父说:
        “师父,沈秋已说了,只是暂存魂魄,以你躯体冰封,待到事情做完,还能魂魄归体。以你的武艺武道修为,师父再活个四五十年,轻轻松松。
        涅槃寺今后该如何走,又岂能被徒儿我一人决断?这天下佛门中,也都尊师父你为魁首,以后还得你来主持大局。
        又为何要说如此离别之言?”
        圆悟老和尚没有立刻回答,他伸出手,敲击木鱼数次,在渺渺回音中,他说:
        “我这些时日,记起了一些事情,一些被我遗忘的...不,好似被刻意忽略的记忆,又一次浮上心头,心中便有所感悟。
        或许别离,就在眼前。
        徒儿,你且听为师慢慢对你说。”
        老和尚低下头,揉了揉眼角,那双曾清澈无比的瞳孔,如今带上几缕浑浊,就好像老和尚真的老了一样。
        他说:
        “为师已活了七十余年,与我同辈的武者,大都已老死凋零,自然无人谈说七十年前的江湖武林。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那时和现在一样,只是没有这么混乱。
        那时大楚还在,天下虽有乱象,但大体民生粗安,江湖风云也少了些,并不如这二十多年如此风起云涌。
        为师也曾见过太行仙门还在时的盛景。
        甚至无尘子捕捉异兽,打算开炉炼丹,以丹药之法尸解飞升时,老僧也接到过太行仙门的请帖,更是亲眼见过天地崩裂的场景。
        这些回忆,本该是记忆犹新,但我却将它们置于脑后,不去想象,不去回忆。
        这些时日,却突然想起。
        这才发现,原来我等所存的这个世界,早就变了,我是亲身经历的,那一年,张莫邪于太行山得授仙缘时,我就在太行山麓。
        那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那一年,就是一切开始的时候。”
        老和尚的话停了停。
        他笑了一声,说:
        “如今想起这些旧事,想来,大概也是冥冥中自有天定,这近三十年的混乱,将行结束,或许,就如沈秋所言,这一趟我等往蓬莱仙山去。
        不管输赢如何,不管结果如何,都将亲眼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但徒儿。
        如为师这样活了太久的老乌龟,全身上下,都打满了旧时代的气息,又该怎么和你们一起,走入新的时代里?
        不管它是好是坏,老僧都和它格格不入,我这魂魄里,都带着一丝腐朽的气息,老僧在夜深人静时,甚至都能嗅到。
        我已下定决心。
        或许,在今夜圆寂,便是于我这一生而言,最好的结局。”
        “师父!”
        芥子僧脸色大变。
        他沉声说:
        “不可如此!我辈出家人,寻六根清净,得脱红尘物外,修佛法,欲渡众生,先渡自我,哪里有放弃的道理?”
        “这不是放弃,徒儿。”
        圆悟和尚闭上眼睛,重新敲击木鱼,诵念佛经。
        他说:
        “每一段人生都该有终点,为师只是预见了属于我的终点将至,提前告知于你,真等那一日到来时,也往徒儿你,和寺内弟子们,不必为我的离去感觉到悲伤难过。
        这世间我来过,见过欢笑,听过哭泣,又亲手护住新生,击退灾厄,七十余年,所见所闻,已让为师感怀颇多。
        我行走过江湖,做过除魔卫道之事,也曾相助南国,昏昏聩聩,与当世豪侠竭力死战,也曾见过英雄陨落,天地落泪。
        年少时,也曾禅心动摇,留恋世间红尘,不怕徒儿笑话,当年为师还是小沙弥时,与常来寺中进香的一位女施主颇为亲近。
        差一点。
        就差一点,为师就弃了佛法,回去红尘。
        可惜,造化弄人。
        现在想来,若是当初为师能勇敢一点,大概现在已经儿孙满堂了,哈哈哈哈。”
        老和尚说起自己少年时的糗事,发出哈哈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