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左道江湖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左道江湖

第1162页

书籍名:《左道江湖》    作者:左道江湖

        我就在此等等候老丈归来,越快越好。”
        说着话,他又从手腕上,取下一串珠子,放入老头手中,叮嘱到:
        “此物随身携带,亦不必害怕,有此物在,就算真有邪祟,也伤不得你等。”
        眼见上官如此用心,老驿卒心中也是猛地一跳。
        原先以为听谛司人来此,只是采风巡视,但如今看来,七八日前那场大雾中,怕是真有大事发生的。
        这让老头心中升起一股惧怕,但感受到贴身放的符纸,又想起神捕方才所说那仙灵界,大楚阴司和城隍爷之事,心头也是有阵火热。
        这些灵异事,五年中已有风传,就说香火城隍这原本只是画本故事一般的说法,如今也已证实了。
        大楚天下各城,最出名的城隍爷,便在洛阳,说是曾抵御北军屠城,护的一城安宁的大侠雷烈和赵无机,已被女皇册封为洛阳城隍爷。
        亲眼所见之人多得很,是做不得假的。
        自己这一辈子,身前未做什么大事,庸庸碌碌,但此时有机会放在眼前,若是做好了,得上官为执掌功德刑罚的大楚天师府美言几句。
        自己这一把年纪死后,或许还有份荣华富贵在眼前。
        如此想着,老驿卒心中惧怕便少了些。
        反正都已是垂髫之年,多活一日便是赚了一日,还有什么好怕的?不如再老骥伏枥一把,若是幸运,死后亦有光明。

2.大楚魔幻故事(二)
        慈溪小村驿站中,穿着黑衣的年轻神捕,正在厢房中奋笔疾书。
        这是写报告呢。
        身为官家人,又是听谛司中最年轻的神捕之一,自然是有光明前程的,但听谛司乃是女皇心腹,又曾是江湖中一流的暗杀情报门派,自有法度于其中。
        规矩繁多,且上下级分明。
        这任务报告,就是传达信息最关键的一项。
        想要在这个体系中升迁,不光得有真本事,这能不能写出一份内容详实且不枯燥,条理清晰的报告,也是基础能力之一。
        据说女皇陛下,闲来无事时,也会将听谛司的任务报告,当做消遣来看。
        这五年里,就有两三位神捕,因为报告写得好,写得有趣又真实,被女皇另眼相看。
        如今他们两三人,可都已是听谛司九州各处的外放负责,总捕名分,不日可期。
        有前辈们珠玉在前,如这年轻人一样的后辈,自然要效仿其法,不但报告内容要真实,还要学着玩一下笔法,最好能写成如画本故事一样,引人乐趣。
        若是能被女皇挑中,那可就是鸡犬升天咯。
        当然,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
        而且也有风险,主管听谛司的女侯爷,那位神秘的红姑夫人,就很讨厌这种把报告当写的风气。
        已有十多位玩弄笔法过甚的神捕,被抓到根脚,都被尽数调往东瀛去,做战地捕头了。
        如此一番打压之下,这股歪风邪气就收敛了很多,但神捕又想出了新的花招,既然不能用笔法润色,不如挑些内容本就好玩离奇的事情上报。
        都是真实的事,就算不玩笔法,也足够精彩。
        这下红姑也没办法再打压,但说实话,这不过是女皇的消遣罢了,如此偌大一个国家,难道还容不下女皇有点小爱好?
        后来也就听之任之了。
        能找到这么多离奇之事,说明听谛司捕头们最少在用心做事,哪怕玩点小心眼也无所谓,只要肯做事就好。
        但这些“升官发财小技巧”,对于这位年轻神捕,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以他的年纪,能在听谛司做到神捕之位,自然不可能是光靠着能干得力,他也是有背景的,仔细算算,应该能算是“侠二代”了。
        此公子姓唐。
        乃是江南大门派,太湖连环坞的掌门,江南武林前辈,唐九生大侠的私生子,少时顽劣,不肯用心学武,奈何运气很好。
        他和已破碎虚空,离去此界五年多的沈仙人有过一面之缘,还曾帮沈仙人做事。
        这沈仙人,可不一般。
        乃是忘川宗宗主,又是当今女皇皇兄一样的角色,江湖上有他的种种传说,民间也有过度神化的画本故事。
        能和这样的人有交集,那是前生修来的福气。
        而他父亲唐九生,这人的经历就复杂些,一言难尽,总之,大楚国立后,连环坞积极向朝廷靠拢。
        如今已是拱卫苏州的重要武力之一,唐九生本人,如今亦还在东瀛战场,支援大楚战事。
        生父在前线拼死,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女皇陛下自然要照拂一下这位大侠的家人,于是唐公子便被招入听谛司中。
        他有天赋,却不是个练武的料子。
        入了听谛司,学武不成,便转去学道术,结果是找对了路,三四年不到的功夫,就在体系中屡立奇功,加上身份背景,一路如坐火箭一样,成了神捕一名。
        这已是听谛司体系的中层了。
        再往上升迁,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接下来都是水磨工夫了。
        “如今这事,是越发多了。”
        待到下午时,一份关于宁波府周遭十多城镇的采风报告,被润色完毕,唐公子也揉着手腕,站起身来。
        他抚摸着腰间灵玉,这可是他父亲从东瀛寄回来的好东西,据说是阵斩一头凶猛妖物后,以封灵之法,又求的舞阳天师以道法所做的法器。
        专为自家儿子防身所用。
        唐公子站在窗户边,看驿站院中,几名孩童正在玩耍,无忧无虑的样子,让公子甚是感慨。
        乡民无知,也没渠道去了解周遭世界,但对于他们这些体系中的人来说,每日每日所见所闻,却都仿佛已和这片祥和世间脱离开来。
        尤其是最近几年,听谛司的主要工作,已从监控民生,转入察访天下灵异。
        随着灵气所生世间的,可都不是些好东西。
        各地有鬼物现身,凡人死后,若有怨念,便会化作灵体,盘亘凡尘不去,已闹出了很多事情。
        虽有大楚于仙灵界建阴司,专门收拢国民魂灵,但苦于人数太少,还无力覆盖整个天下。
        再说了,天道尚未重塑,轮回六道也未有开启。
        灵气归来,让凡人魂灵也可随灵气驻留,但不得转生投胎,只是纳入仙灵界,也不是个办法。
        “这都是小事了。”
        唐公子如此想到:
        “这大半年里,天下四方,各处新生妖物,亦有些蠢蠢欲动,连这平静之地的慈溪城外五磊山上,都有疑似妖物的蛇类现身。
        那里又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又无灵脉所在,居然都能诞生出妖物,由此可见这些异类生长之快。
        东瀛那方战事刚将歇,但这中土大地,又似有妖患之兆了。”
        但想到这里,唐公子却又摇了摇头。
        他如吐槽一样,自言自语的说:
        “莫说是这乡野之地,就连临安城中,不也有猛鬼来回吗?
        谁知那赵鸣身前是个糊涂蛋,软骨头,这死后,居然还化作鬼王一位,聚啸废宫,竟是要化作南国鬼蜮。
        含冤而死,死后却腰杆硬了,还想建个鬼国逍遥。
        但那城中,却依旧繁华,城中子民,亦不知那些魑魅魍魉之事,就如侯爷所说,我辈之行,便是挡在灵异与民众之间的一堵墙。
        仔细想想,侯爷说的也有理。”
        唐公子又回到桌前,将自己写好的报告卷起,放入信封,轻声说:
        “这些古古怪怪的事情,寻常百姓,还是不知道,更别插手为好。”
        这封报告还不能寄出去。
        它还少最后一份称情结论,就是关于余姚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雾,这处小村并不是唐公子随便寻得,他是通过一系列蛛丝马迹的寻访,最后来到这里的。
        就如老驿卒所想,那场大雾并不似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以唐公子的推论,这事表面之下,隐藏的应是一件引而不发的大事。
        或许,还和最近在域外,闹得有些不太像话的妖族们有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