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第096章 军权之争

书籍名:《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作者:意元宝

  李初终是叫武媚娘带回了宫,安国寺确实不太平,再有武媚娘想动手对付常乐大长公主,这事,李初觉得可以小惩,但看武媚娘的样子并不是想小惩而已,完全是要下重手,李初可不想因为自己闹出太大的事情来,跟着回去实在不行总能救个急吧,争取不将事情闹得太过。
  李冶在宫殿看到李初是真欢喜,同时也怪起李初来,“惹谁不好,非把你姑祖母和姑母都招惹上了。”
  为此李初很是冤枉,“我就是恰巧碰上玉霞的事,哪能看着那贱男人得了好处又还想害人性命,不曾想那日的日子竟然这般好,姑祖母和姑母都去安国寺上香了。姑祖母也是一片好心,体谅我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有些事不该让我管的代我管了。后面起了歧义,让父亲为难了。”
  先肯定常乐大长公主那是一个好心的人,出发点都是为了李初好,肯定是一个合格的长辈,至于最后两人对于事情的不同解决态度,这是真正让李治为难的地方,李初道个歉。
  李治的心都偏向李初了,可见是同意李初的所作所为的。
  这个时候李初没有说常乐大长公主的半句不是,立刻能够看出来谁的人品高下了。
  打击人,不一定只有告状的一条,李初是不想和常乐大长公主计较,可是有人告状不反击一二,看起来不像是李初的为人。
  萧太后:“群主现在也是学坏了。”
  凡事不留点心眼,自己坑自己吗?
  宣太后:“挺好的,要是连这样的套路群主都不懂,我都要怀疑这么多年我们教的是什么了。”
  没有说李初是个棒槌是嘴下留德了,吕太后:“最近战事再起,群主你要不要想想出去领兵算了?”
  要是这个主意是萧太后想出来的,李初绝对怼回去,吕太后提出来,总有一种不算太好的预感,“你是怎么了?”
  吕太后:“萧妹妹,这是你的拿手好戏,不说说?”
  有些事吕太后只是直觉,无法细说,还是让萧太后来,萧太后接话:“在我看来上回同吐蕃的一战大唐已经显露出问题,薛仁贵御下无能不假,也由此看出自英国公李绩去世后,大唐的军队没有了灵魂人物,不能一呼百应,对于将士的掌控自然就会低了,军权旁落意味着什么群主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的。”
  自然,若是军权不能由朝廷掌握在手里,或许就是乱之始也。
  而且大唐的名将是不少,但若是谁都不服谁,都像和吐蕃打的一仗那样,意味着什么。
  萧太后:“军权在手,群主这才是你牢不可破的根本,有前线的将士为你撑腰,谁敢对你不恭不敬?”
  这样才是绝对是真正的大权在握,萧太后更提醒,“虽然不明显,但是我可以肯定,武后一定已经在军队动手了。”
  没有军队的话武媚娘将来想要成为皇帝凭什么?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得到。
  李初只有一个问题,“我提出要去军队,能成吗?”
  就是啊,她就算是有心,有心就能了吗?她是公主,公主啊!
  萧太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啊!想想你那位平阳姑祖母,大唐有领军的公主在前了,你得借此开拓新天地,没有军权在手,群主,将来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不堪一击。”
  “在想什么?”李初正在发愣,李治一直没有得到回应,询问一声。
  李初立刻回过神来,“父亲,如果我想参军,你怎么看?”
  此话落下,李治微微一顿,“想清楚了?”
  既然没有询问李初为何起了这般想法,只是想确定李初是不是想好了。
  只是试探的一问,竟然能得到这样的答案,李初一下子傻眼了。
  “最近这些日子,大唐军队上下都松散了。自英国公去后,如同船没了掌舵的人,人心散,谁都不服谁。吐蕃正是因为英国公不在才敢进犯,事实也证明他们很擅长把握时机,重重地给了大唐一击,也让我看到了大唐的问题所在。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我知道大唐有什么问题,我这样的身子没有办法亲自上阵杀敌。寄希望于大唐能够再出一个如同英国公一般的人物,既一心为大唐,又能御下。只是到现在为止尚未发现这样的一个人。”
  李治将自己的心思全盘托出,他不是不知道大唐出现什么问题了,只是无力改变。
  “父亲可以考虑培养一下我吗?”既然李治有此打算,李初顺势说明自己的心思。
  “如果你想好了,确定要去,我可以给你这个机会。想当年平阳姑姑也是军中的女将军,大唐能出一个女将军,一定也可以出第二个。”显然李治对李初寄以厚望,眼下李初提出要求,立刻二话不说的点头答应。
  李初没有想到李治答应的这般爽快,微微顿了半响后道:“好。”
  有机会出战,有机会握住军权,更有机会守卫大唐,这一次是真正的守卫,李初求之不得。
  李治冲李初道:“军中多艰,你虽为公主,一旦去了军中,就和普通的将士一样,如果你不能在军中立威,令大唐将士信服,你此去的意义完全没有。有过一败,不能再败。”
  对于和吐蕃一战,李治显然耿耿于怀,李初很清楚,重重地点头道:“我不会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
  “好,如此说来,该想想把你放到谁人的军中。薛仁贵?你上回施恩于薛仁贵,想必只要你去了他的军中,他定对你礼遇有加。”李治连考虑都没有考虑,便想定下薛仁贵。
  李初摇摇头道:“谁的军中都可以,独独薛仁贵的军中不妥。父亲是让我去学习,而且收拢人心的,薛仁贵薛将军对我礼遇有加,那我永远不会明白我军将士何心思。要学要做就要做最难的。从最容易的开始反而最不容易学到东西。”
  听听李初的理由,李治感慨的道:“初儿长大了。”
  尤其从李初话里话外的意思可以听出,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打定主意要将此事办好,办的如同李治所愿。
  “父亲,我早就已经长大。”李初想证明自己早就已经不是孩子,只是李治一直认为她还是没有长大。
  “此事,还须问问你的母亲。”李治笑了笑,确定李初的心意,余下诸事要办起来就容易的多,不过这件事还是要同武媚娘商量之后再定下。
  听到李治的话,群里的太后又是一阵叹息,萧太后:“武后的权力已经很大了,瞧瞧只不过是让你上前线的小事而已,都要征询武后的同意。”
  宣太后:“让群主上前线可不是小事,李治严谨,先取得武后的同意,那么不管是李治还是武后的人都将护着群主,这对群主来说是好事。”
  吕太后:“虽然在很多时候都想选择忘记武后是个母亲,但她还是群主的母亲,对群主从来不差。把女儿放到前线去,就是普通人家的夫妻都要问上一句,更何况这是天家的夫妻。”
  有意把事情往轻里说,那是不想让李初心里怕了武媚娘,武媚娘就算做得再强势,对李初不差的。
  第二日,李治和李初都在,李治将意思说明,只是此事同武媚娘一提,武媚娘的反对是激烈的,“我不同意。陛下,这是我们的女儿,大唐的公主,有什么理由让她上战场去。”
  “媚娘,自英国公去后的军队是何情形我不相信媚娘不知。初儿能文能武,她也愿意去,为何不让她一试?”李治和武媚娘一提,一点没有要避开李初的意思,李初就坐在一旁听他们夫妻一个说服人,一个板着一张的脸想要告诉对方,不管对方怎么说,怎么做,这件事她绝对不会答应。
  武媚娘道:“想要培养一个如同英国公一样的人虽然不难,但不代表初儿就是合适的那一个人?”
  不想也不要给李初这么大的压力,李绩的死对武媚娘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有了李绩的支持武媚娘才成为皇后,走到今天的权势。
  武媚娘比谁都更迫切的想要寻到一个像李绩一样的人带领大唐的军队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可是哪里有那么容易,他是再怎么想,终是得承认一件事,诸事没有那么容易,李绩一样的人百年难得一遇。
  李治想要让李初去接手军事,从薛仁贵那事开始武媚娘就已经明了,更别说李初一直都在养着从军中退下来的将士,或是老或是残的那些人,军中的同袍泽之情可是生死与共,患难相交的,李初在军中的声誉好得无人察觉,这一切都是李治有意帮李初培养起来的。
  武媚娘不会管这些,因这些事也是李初自己做到的,但是让李初上战场,这就不是一件好事。
  生死一线,太多的事不可知,明刀明枪的亮出来,一个不慎李初的命就没有了。
  有些事,武媚娘一直不想去多想,但总会不经意地就想起来了。
  阖上眼,武媚娘让自己努力的平静下来,这才同李治道:“陛下,战场太凶险了,不能让初儿去。先前你想让初儿做什么我都没有说过半句,独独此事不行,真的不行,陛下。”
  最后竟然带着哀求,这样的武媚娘是李治多年不曾见过,武媚娘更道:“妾已经失去过初儿一次,不想再尝试一次,陛下能明白妾的心意吗?妾不愿意尝失去的痛,一点都不想。”
  别说李治吓着了,李初同样惊得不轻,这不对啊,武媚娘不像是舍不得孩子的人,可是现在这样……
  李治扶着武媚娘轻声地道:“媚娘,让初儿上战场是为了大唐,初儿有这个心,就让她去试试吧,正好由此一堵他们的嘴。”
  说的堵谁的嘴李初是顾不上,李治已经再次轻声地道:“你需要军中安稳,我也需要。”
  都是需要,要一个可靠的人,更有本事的人一起将军权握在手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
  武媚娘何尝不明白李治说得在理,可是那又怎么样,她是断然不会同意的,“任何事都行,独独此事我绝不同意。”
  端是肯定而坚持,李治还是第一次碰上武媚娘否定得这么快的事,一时为难了,拿眼看向李初,李初摇头,她可不知道怎么劝。
  要是讲政治和利益的话李初完全可以上去说服武媚娘,可是武媚娘现在可是站在母亲的立场,只是舍不得李初有危险,不愿意让李初去冒那么一个险,李初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上了战场不会有危险,话说出去一听就知道是骗人的。
  武媚娘瞪了李治和李初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果然是惹得武媚娘生气了,看这样生气的,李初无奈地一叹。
  “父亲,母亲好像很抵触。”李初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李治道:“知道了。”
  李初道:“看样子我是不可能如愿了,上战场的事要是偷偷背着母亲做,我怕将来母亲同我算起账来,六亲不认。”
  怕武媚娘李初肯定是怕,正是因为怕,李初小声地嘀咕,唯一有可能解决的办法都给否了。
  “你要不就来个先斩后奏。”李治这个当爹的可以啊,给李初出主意,竟然让李初来个先斩后奏。
  “父亲,你是我们的一家之主,更是一国之君,你不把这件事定下,好意思让我先斩后奏?”李初就差没有问问眼前的李治,父亲你是一家之主,更是一国之君,好意思这么不要脸的让她一个人扛下所有?
  “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你母亲眼下不同意,要是她不同意我们这件事不做了?”李治是想着李初往军中去的,真想让她去,不然也不至于此时为难得不像样。
  李初道:“我可不想惹母亲不高兴,此事一定要征得母亲的同意,母亲不同意我就不去了。”
  得把话说明白了,群里的太后们都在否定李治出的主意,坚定让李初一定不管李治怎么说,她都要坚持一样,此事得要征得武媚娘的同意,这可是为了将来打基础的大事。
  兵权和一般的权力不一样,一般的权改不了天下,兵权是绝对可以的。
  李治听出李初的意思,瞪了李初一眼,李初道:“我虽然想去,父亲同意了我很高兴,但也得要得到母亲的同意,要是不需要母亲同意的话,父亲你为什么之前不直接下旨。现在竟然给我出主意让我一个人偷偷跑去?”
  想控诉李初的老父亲被堵住了,他也是不想和武媚娘闹得太僵,若是一般的臣子,他要拂了武媚娘的意不按武媚娘的意思办了也就算了,可是这是女儿,他和武媚娘的女儿,掌上明珠,寄以厚望的人,李治可是想让李初将来护着李家的人的,如果为此留下大的裂痕,就违了李治的初衷了。
  武媚娘的权势不断的壮大,李治的心里有数,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治更不能让保持他们平衡的李初失去平衡的意义。
  “那先放放。”李治也是一个识时务的,一时做不到的事,放一放没准就能做到了,反正并不急于一时,想要做好诸多的事要用心经营。
  “好。”不放一放还能怎么要,偷偷跑了的事李初不乐意做,李治更不想直接下诏让李初无论想或是不想都要去参军,那可是等于不管武媚娘的想法直接按他的意思办事了,李初到时候会很为难的。
  “你常乐姑祖母过几日要进宫,寻个机会同她服个软。你是小辈,同长辈说几句软话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知道?”李治没有能把此事解决,征得武媚娘的同意把李初放到军中去,想起另一桩事,提醒李初。
  李初问道:“姑祖母进宫为何?”
  她可是记得武媚娘有心要给常乐大长公主一个教训,所以啊,李初立刻警惕地问起李治来。
  “是你母亲设宴,不仅是她,就是你城阳姑母他们都会来。”李治同李治说明白了,不是只请了一个人,而是武媚娘设宴,有心将李家的宗亲们全都请进来,至于其他的人李治选择不说。
  “母亲没有同我说过。”李初确实没有从武媚娘的嘴里得知此事,因此显得疑惑,李治道:“你母亲做什么事还要告诉你?”
  身为皇后本来就有设宴的资格,想什么时候设宴请人就什么时候。
  李初能把武媚娘卖了吗?说武媚娘因为常乐大长公主上回告李初状的事正想对付常乐大长公主?
  “你这一回好好地表现,不许再像以前一样避之不见了。”李治指着李初,每回宴会的事李初都避之不来,李治头痛得紧,有言在先地警告李初,不许李初再躲了。
  “是是是,我这一次一定安份的呆着,哪里都不去,父亲可以放心吗”眼看事情不对劲,李初既然不想让武媚娘和李氏的宗亲交恶太过,只能是盯着,关键的时候能拉人一把就拉人一把吧,最重要是别让武媚娘有事。
  李治道:“还是要给你挑一个驸马。”
  看吧,又提起驸马的事了。李初透着无力的道:“父亲依然旧话重提。”
  李治一眼的扫过李初,“当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驸马是一件很让人伤神的事,比起去挑一个驸马来,孩儿宁愿上阵杀敌。”看这话说的,李治瞪大了眼睛,想骂李初又不知从何骂起。
  最终李治揉过李初的头,宠溺的一叹,“罢了罢了,你想如何便如何,你是大唐的公主,不需要在意旁人的眼光。没道理你不想做的事都得去做。不嫁也好,不嫁就留在我们家,以后一心一意为大唐做事挺好的。”
  听听李治这话,完全就是从利己的立场出发,但也是这样的想法,才能让李治同意李初,不再催她挑选驸马。
  “父亲父亲你早该想明白了,我要是不用出嫁,以后就能一心一意为大唐做事,什么婆家娘家的我就只有一个家,就是李家。为女子者最惨了,夹在婆家和娘家中间,里外不是人,倒不如只有一个家。”李初一个劲的说着只有一个家的好处,一定要帮助李治固定她不用择驸马的想法。
  斜过李初一眼李治道:“果真从多年前开始讨要一个承诺,你就打算不择驸马的?”
  李初眨了眨眼睛透着撒娇地道:“这不是一直觉得选驸马嫁人是件麻烦的事,费心伤神太过了,所以……”
  李治指着李初,“你呀,你这是早就打定主意了,只是到现在才敢说出口。”
  “我就是说了你也不听啊,你也不信,只认为我是年少慕艾羞于启口。”李初将一个事实道明,不是她不想说,而是他]她说了李治也不一定相信,那又怎么怪得了李初一直没有说明白。
  “你和母亲一直都说希望我找个人陪着我护着我,可是我真的觉得不需要。现在这样,一个人不需要操心别人家的事,只要管好自己,管好我们李家就放心了,我们自己李家的事情人就不少,父亲倒是还想让我多管别人家的事,也不怕累着我。”李初可得再接再厉,这不还控诉起李治来了。
  李治瞪大了眼睛听着李初,这颠倒黑白的话,“谁家的女儿长大了不得嫁人。”
  “那父亲节说说嫁人除了生儿育女还为了什么?不过是盼着夫荣妻贵。我都是大唐的公主了,还需要靠男人吗?”李初拼死的说服李治,就希望李治往后能再不提他的婚事,有过一回心动,最后却落得亲手杀了心动之人的下场,李初并不想再经历同样的事情。
  爱情是这个世上最琢磨不透的事,也是最无法探测的事,无法掌握的事,李初从不去触碰也不主动去寻找,能像现在这样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李初觉得很幸福。
  李初的想法是李治永远无法理解的,可是李初脸上的惬意并不是作伪,一个人的生活过得好或是不好,她自己最了解的。
  李治就算想为李初好,希望李初可以事事顺意,幸福美满,但是并不代表他能完全了解,李初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你要知道一旦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以后你再想找一个合适的好儿郎,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李治最后提醒李初,一个女儿最好的年华也不过是那么几年,一旦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将来哪怕想找一个合适的人,都没那么容易。
  李初不以为然的道:“那有什么,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到处都是,只有我不想才不需要,如果我想我就一定可以寻到。”
  如此自信满满,李治无言以对。
  李初一看李治无话可说了,赶紧的抱住他的胳膊道:“父亲你就心疼心疼我吧,我的事情太多了,真不想再为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事操心。”
  理由说完了更得提醒一下李治她的可怜。
  “如此说来,我应该少让你做一些事,上战场一事不如就罢了。”李治可不由着李初装可怜,他比谁都清楚,李初从来不嫌手上的事多,更巴不得能多管一些。
  “父亲如果不在意,我也可以不去。”上战场这事儿,李初可不由李治拿捏。她愿意出生入死,李治明明很高兴的。
  李治指着李初的脑门,“你呀,你如此性子得亏了,没嫁出去,否则不知闹出多大的事来,同夫家若是也这般寸步不让,谁能容你。”
  李初可半点不在意,“都不打算择驸马了,也不想嫁人了,还操这份心做甚?”
  “若是你当真不愿意,不想费这个神,且由了你吧。”说了半天,终于是看到李治松这个口了,李初高兴的摇晃李治的手,“父亲父亲说话可得算数,绝不能再言而无信。”
  有人当年承诺过的话,却自己打了脸,如今再说起李初必须要同李治讨一句准话。
  此话落下,李治的脸色一变,“你这是在怀疑我,既如此,你还是选驸马去吧。”
  太高兴太得瑟了,结果惹得老父亲不高兴了,李初连忙撒娇得道:“父亲一向一言九鼎,是我说错话了,父亲别生气,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识时务的不是只有李治,李初也是学得像模像样。
  李治指着李初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若是再敢质疑为父的话,往后什么事都别问为父。”
  身为父亲怎么能没有半点威严呢?李治在李初的面前一向镇不住人,但是李初也不敢把话说得太透,现在倒好,胆儿肥了,李初直接把话说出来了,李治肯定要趁机立威的。
  连忙点头李初保证,“不敢不敢,绝不再犯。”
  都惹得李治生气了,李初怎么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让你上战场一事先暂时搁置,我会说服你母亲的。”李治又是言归正传,把最重要的事情说来安抚李初的心。
  李初宽慰的道:“父亲不用太着急,慢慢来。”
  “另外这些奏折你全部带回去。”李治指了一旁案上的奏折,想让李初将所有的奏折带走?
  额头滴落一滴汗,李初道:“父亲你来真的。”
  “岂能有假,弘儿也是同样的意思。”李弘也是同样的意思,在李初去安国寺的期间,他们父子早就达成了协议,一致认同让李初代他们批阅奏章。
  李初连连摆手,“父亲父亲,之前这些奏折你和哥哥不看都是母亲看的,你现在让我看不合适。”
  他们一家子的关系何其复杂,不是说李治想让李初怎么做就可以,一个闹不好,那可是要引得家人反目的,李初压根不想牵扯进这样的事情来。
  “这些奏折你的母亲全都看过了,只是让你跟着一道看看。又不是


第一回  ,只是相较从前,隔三岔五让你看看,现在变成以后只要你在宫中,每日的奏折都让你看。”情况的转变,听得李初更是心惊,李治这是打算做什么?
  李治走到案几前,拍着上面的奏折道:“这件事并没有让你越你母亲的权,只是让你帮着我和你哥哥。你考虑你母亲就不考虑我和你哥哥了吗?”
  控诉李初不好,厚此薄彼更不妥,都是一家人,从前李初可是不偏不倚的。
  李初真的要疯掉了,“父亲,你让我做这些事?可这件事你明知道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我是谁都不想偏袒,可是你这样子分明是让我在你和母亲之间选择一个。事情真的到这个地步了吗?”
  “并不是说到了非要抉择不可的地步,只是有些事情要开始抑制。”是的,抑制,李治要抑制武媚娘的势力再次扩大。
  这么多年因为身体的不适朝政,他已经开始逐步的交给武媚娘,而武媚娘确实是个聪明能干的女人,抓住了机会一步一步到强大,到了如今他已经不可轻易撼动武媚娘。
  不能撼动,但也不能将李家的天下尽交给武媚娘说了算。
  “如果你哥哥身子争气,他是太子,理所应当的继承大唐江山,接手大唐的权力,原本该由你的哥哥和你的母亲争夺。可是弘儿的身体你再清楚不过,交给他来做此事根本没有可能。论远见,论胆识,他都不如你,初儿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权利本来就是需要争夺的,不是你强就是我强。
  此消彼长,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父亲是想让我和母亲争,和母亲抢了?”李初抓住重点,李治是让她和武媚娘去争去抢,她怎么可以?
  “你可以不争你可以不抢,但是你必须要有和你母亲抗衡的权力,将来你才可以保护李家,保护你的兄弟,保护李家的天下。”不得不说李治还是了解武媚娘的,武媚娘的野心在不断的增长,她已经是皇后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只是这样武媚娘并不会满足。
  权倾天下还不够,她要让天下所有人都臣服在她的脚下。
  萧太后:“高宗啊高宗,他还真是了解武后啊。”
  孝庄太后:“了解又怎么样?按照历史上的发展高宗到了最后根本没有和武后抗衡的筹码。唯一能制住武媚娘,能够让武后退居的人只有高宗而已,高宗一死,武后和高宗的这些儿子一个都不争气,一个也斗不过武后,便只能由着武后一人独大。”
  事实确实如此,武媚娘的强势聪明并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及,他们斗不过武媚娘,争不过武媚娘,最后就只能败于武媚娘之手,粉身碎骨,而武媚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只会更加强大。
  “父亲,这是你同意我前往军中的根本原因吗?军中,母亲的势力渗透,军中就是我最好争取权力的机会,军权一旦在手,谁都要礼让我三分,就连母亲也不敢轻易动我。”有些不明白的事,经李治一说起李初,立刻反应过来也就明白了,武媚娘为什么不同意,李初参军的原因。
  李治并没有想要告诉李初的意思,可是李初现在已经反应过来了,李治也不再瞒着她。
  “不错,我们李家会有今天就是起兵造反而得。兵权,这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没有兵所谓的政权就是一个笑话,镇不住人,也不可能让任何人听命。当年我就是得到了英国公的支持,得到在他的身后的千军万马的支持,也正是因为有他在,我才能将四位顾命大臣全部剪除,真正做到大权在握。”
  “眼下你的母亲想动,她的心思不难猜,她也想要军权,可是她的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你一旦成为取代英国公存在的人,不管是对李家或是你的兄弟来说都是极大的保障。所以初儿,这件事你既然想就一定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
  李治心急的抓住李初的双肩,第一次激动无比。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一旦李初在军中站稳了脚,对李家意味着什么?
  他心中最深的顾忌,最害怕的事情都将得到解决。
  “父亲父亲。”李初面对李治宛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的模样,震惊无比。
  “初儿,这是我唯一想到能够保全你们兄弟的办法,你要去,你一定要去做。”李治再一次重申,他激动无比的抓住李初的双肩,郑重的请求李初。
  李初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治,宣太后:“不得不说李治真是好样的。”
  吕太后:“那也是因为有了指望才能算计。如果不是群主有本事有能力,就算李治打算的再好又有什么用?”
  萧太后:“正是。想算计武后,能够算计得赢武后,将来还能和武后抗衡,一个人没有胆子没有脑子,怎么跟武后斗?”
  孝庄太后:“群主一定要去参军,高宗的办法确实是最好的办法。高宗是无法说服武后的,只有群主可以。”
  对于李初非一般的信任,引得一群太后思量半晌,萧太后:“的确只有群主可以说服武后。”
  李初已经在想如何打消李治的念头,结果倒好,太后们居然跟着起哄。
  李治这会儿已经道:“这是大好的机会,我一定会让初儿参军的。”
  “父亲,你容我缓一缓。”李初不想再继续聊下去了,再聊下去,她真要疯了。
  今天的话确实说得已经够多了,透露的信息也太多,李初需要消化一下,李治不再咄咄逼人。
  “好,你回去吧。”昨天大半夜的回来,到宫里的时候天都快亮了,李初连觉都没睡就赶过来见李治了,李治到洛阳近日并不上朝,不上朝也要批阅奏折,政事堂的诸公前来拜见他也得见。
  皇帝当的劳心劳力,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想当。
  李初腹诽一句,想要让自己放松一下。丢开李治塞给她的乱七八糟的想法。
  朝李治福了福身,李初退了下去,李治待李初一走,朝德宝吩咐道:“给皇后那里传一句话就说,因为皇后不同意初儿参军,正有意另择李氏宗亲的人前去。”
  德宝应下赶紧的去办,李治握紧了双拳,眼中迸发出一道前所未有的坚定,他一直都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制衡武媚娘,如今让他找到了。
  李初有勇有谋,虽然是女儿之身,可恰恰也是因为女儿之身,有些事不方便,但有些事也很方便,武媚娘不会允许军权落入李氏宗亲的手里的,那么李初就会成为最好的人选。
  这么多年李治被武媚娘压得几乎喘不过气了,他因为身体,因为精力不济,手中的权力一失再失。
  他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保住手中的权力,怎么样才能领李家的江山继续传承下去?
  武媚娘太聪明了,太擅长见缝插针,但凡只要李治松一口气,武媚娘就会步步跟上,一点一点的蚕食李治手中的权力。
  只有军权,从前的时候,英国公李绩是他们共同的人,是李绩和武媚娘共同信任的人,可是自从李绩去后,军权大分,他们一直都在想如何收揽军权。
  他们比谁都清楚,谁握住了军权,谁就是大唐真正说话算数的那个人。
  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让大唐如今的名将全部都信服听话,和吐蕃一战大败,李治立刻意识到军中出了问题。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人选,想要培养他成为李绩的接班人,但是这样的一个帅才何其难求,至少李治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找到,也可以确定武媚娘呢,也没有找到。
  今天李初一提出有参军的意图,李治思量李初一直以来的表现,有勇有谋,能容人也擅长算计人心。
  相比起费尽心思寻来的一个不一定忠心的人,李初是李治心中最满意最合适的人选。
  此念一起,李治以为武媚娘会同意的,毕竟就像李绩一样,他们有着同样的一个人,最后也能达到一定的平衡,这样的平衡还可以保持他们夫妻关系,也能保持大唐的太平。
  可是没有想到武媚娘居然反对了。反对又怎么样,李治一定要促成此事,如果武媚娘一时想不开,那么李治只会用别的办法让武媚娘明白,李初一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军权是他们夫妻共同要夺取的权力,谁都不可能独得。武媚娘反对,是因为她想要自己握住军权,但是李治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李初哪里想到就这么一转眼的功夫,李治已经想到了对付武媚娘的办法,一个可以让武媚娘一定会同意,由她参军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