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第148章 上门的男人

书籍名:《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作者:意元宝

  御史台的大牢原本是他们这些酷吏的地盘,是他们横行霸道,肆意张扬的地方。
  他们享受着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臣在这里被打得遍体鳞伤,不断哀吼求饶,可是他们却不为所动,只会看着大臣们可怜的样子哈哈大笑,看着大臣由青变黑,由白变红的脸更是觉得前所未有的舒畅。
  在这一刻,他们知道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眼前的这些人算什么?别管他们在外面有多么位高权重,到这牢中就由他们说了算,想让他们认什么罪,想让他们受什么过,不过就是他们一念想法。
  可是他们所有的自傲,所有的欢喜都忽然在这一瞬间崩塌了!
  武媚娘来了,下令放了牢中关押的所有大臣,更是亲自向这些大臣认错,承认自己做错事情。那么接下来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安定长公主李初,这样一位人物是他们这些酷吏之中,再三警告不能招惹的人。可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不招惹李初也同样不可以招惹李氏宗亲的人,因为那是安定长公主庇护的人。
  可是没有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机会,他们一出手就被李初打入尘埃。
  就算是他们想要告饶,想要让李初放过他们,但是就凭李初疾恶如仇的性子,怎么可能?
  看看周兴那条断了的胳膊,到现在都没办法去处理,周兴也是脸色发白,连话都说不出来,显然失血过多,一条命都快没半条了。
  “把周兴抬出去,为他请个大夫过来。”等牢中的人几乎都空了,就剩下那些酷吏,李初发觉周兴脸色发白,让人把周兴抬出去,并且给他请个大夫。
  周兴以为自己就要血流尽而死,没想到李初竟然还会让人给他请大夫,此时此刻的周兴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
  从前的他熟读律法,却因为自己生而为小吏,就算得李治亲自招见也没有提拔于他。
  官吏官吏,可是这官和吏之间,间隔的是一条永远也无法越过的鸿沟。
  他满怀希望,最终却只剩下失望,他只是想要出人头地,只是想将来能够有机会成为人上人。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给他机会?这些高高在上的宰相重臣,他们都瞧不上他。都想看他的笑话。
  武媚娘让百姓相告监督,这是给周兴的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往上爬的机会,周兴捉住了,所以他想把从前看不起他的人全部都踩在脚下,让他们为自己做过的一切付出代价。
  他做到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全都被他拉进大狱,更是有人死在他的手里。他得以报仇,心中更觉得畅快。
  所以他明白这一辈子,他想一直高高在上,就要牢牢的抱住武媚娘的大腿,做武媚娘想做而没能做的事。
  李氏宗亲那分明是武媚娘一直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人。他想表现一下,让武媚娘为此高兴。
  可是怎么就碰上了李初?怎么就落在李初的手里?让他本来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更叫武媚娘亲手把他交到李初的手里,任由李初处置。
  血在不断的流逝。周兴以为自己会比任何人都先死。可是就是那一个周兴以为定然会除他而后快的人却下令给他找个大夫为他医治,并不是眼睁睁的看着他死。
  这个时候的周兴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他的一条胳膊就是李初给砍的。
  而且他会失血过多,会落下现在这样的地步,都是拜李初所赐。
  失血过多的情况下,周兴唯一听到的就是李初那一句为他找大夫的话。
  就算他是十恶不赦的人,总还是有人顾念他也是一条命,不愿意让他就这样死吗?
  “多谢安定长公主。”周兴真心实意的道一声谢,李初道:“你用不着谢我,我现在让人救你并不是存了什么好心。”
  没错,李初救人确实不是存了什么好心。像周兴这样为非作歹,滥用酷刑的人就应该审度令天下知,杀鸡儆猴。
  否则之前看着周兴血流不止,压根没想为周兴找大夫的李初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想起这回事。
  “就算公主不怀好意,可是公主总是让我活久了一些。等到来日审判我的恶行,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是吧?”周兴是个聪明人,否则他又怎么会知道武媚娘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又怎么会一跃成为武媚娘的重臣,成为这些酷吏的头头。
  李初没有多说,只是让人把周兴抬下去。至于其他的人,“关入大牢,容后再审。”
  丢不下这八个字,李初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
  这些人的罪行早就供认不讳,供词都在李初手里,需要问他们什么,不过是过堂一回,让天下人都看到,这就是酷吏们的下场,往后再有想像他们效法的人想想自己能不能逃过这个下场?
  做人还是做个好人好,否则像他们这样踩着别人的尸骨爬上高位,依然会摔的粉身碎骨。
  萧太后:“所以武后长达十年的酷吏政治就这么完结了?”
  李初不小心看到这个信息,“十年?从让百姓告发到现在为止,不,得说第一个用酷吏开始,到现在算三年。”
  如果是十年的话,还剩下七年,七年的日子,天天大牢都是满人,那是得让多少人惶惶不可终日,天天担心自己有去无回?
  萧太后:“你现在出手,武后都认错了,难道还会继续再翻起?”
  吕太后:“所谓政治,只讲需不需要。”
  现在武媚娘是认为李初的提议很好,而且也不想和李初反目成仇,所以顺李初的意思,把刑牢中的大臣全都放出来,也将这些酷吏交给李初处置。但是并不代表后续武媚娘不会认为再需要这些酷吏再帮她排除异己。
  宣太后:“所以群主要怎么办?”
  萧太后:“我有一个好办法。”
  李初:“我已经有办法。”
  换而言之,她并不需要萧太后为她出谋划策,她自己一个人能处理。
  萧太后:“当年的我不懂珍惜,现在追悔莫及,群主就不能给我一个补救的机会吗?”
  发出一个又一个大哭的表情,显露的是这个时候的她确实很可怜,希望李初因此愿意给她一个机会。
  李初:“不能。错过就是错过。”
  在李初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萧太后冷眼旁观没想插手,现在李初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再不需要任何人帮忙,萧太后再想帮,对不起,不能!
  萧太后:“真狠。”
  李初:“没有你狠。”
  要是想翻当年的旧账,李初奉陪到底,偏偏萧太后绝对不敢,当年可是萧太后自己作死的。要不是她太冷淡,该教李初的时候只想挑拨离间,何至于现在成为众多太后之中积分最低的一个。
  积分,为了重生卡,萧太后想再努力多点,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到了今天这种情况,李初不再是稚嫩的少女,而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想要达到政治目的李初如鱼得水。
  所有被酷吏抓入大牢的朝臣全都被放出来,再一次向天下人证明,李初在武媚娘的心里究竟是何地位,而且也让天下人看清楚李初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酷吏的事不是没有人有意见,而是提出意见,却不能说服武媚娘终结酷吏政治。反而这些年来愈演愈烈,请求终结酷吏的人反而落于下风,最后都成了被酷吏抓进大牢的人,所以到现在已经变成无人敢提及酷吏两个字。
  不是没有人想让李初出面,但是不管任何人到李初的府上提起这件事,李初都避之不谈。
  所以好多人对李初都是失望的,但是没有想到人家李初是不提,人家只做。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一击毙命,看看那些被冤枉下狱的大臣,全都被放出来。酷吏也全都被关入大牢,人,武媚娘亲自交到李初的手里,让李初处置。
  多少人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欢喜不已,悬在脖子上的那把刀终于得以放下,又有多少臣子喜极而泣。
  当官的人本来就如履薄冰,再加上有酷吏横行,这根本就是火上浇油。
  谁都不知道有一天会被扣什么样的罪名,压入大牢,然后被人严刑拷打,最后实在撑不住,只能承认他们扣在头上的罪名,只为了求一个痛快。
  好在到现在为止死在酷吏手里的人是有,但是依然坚持不肯认罪的人同样有。
  若不是有这些扛得住的人,也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会因此落难,能够逃过一劫,也庆幸牢狱中的官员能够逃过一劫。
  所以第二日的早朝之上,来往的大臣相顾竟然含泪。
  武媚娘听说这件事也觉得不可置信,能到明堂上朝的人都是经过无数风雨走来的。可是他们既然相顾而含泪,这证明在他们心中,酷吏政治令他们苦不堪言,也令他们战战兢兢。
  劫后余生,所以他们喜极而泣,却又坚持不想让别人看出他们各自的狼狈来。
  如果说昨天武媚娘还在考虑是不是不应该如李初的提议这么快结束酷吏政治,到今天武媚娘觉得李初是对的。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个道理,她要懂得适可而止。
  不过,武媚娘虽然把周兴他们这些酷吏全都交给李初处理,但是李初那天离开御史台的大牢之后,却没有急于审问这些人,更不曾将这些人定罪。
  有的在等着这些酷吏下场的人可就急啦!
  所以有人上门询问李初,为什么不趁热打铁的处理酷吏?
  说来,李初虽然一向管的事不少,但是她的公主府下却没养一个人。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李初怎么掺和朝政,却没有一个人参李初的原因。实在是李初虽然管朝中的大事,但是却不会事事都管。而且从来谨言慎行,没有半分嚣张跋扈或是仗势欺人。
  更别说李初从来不造势,只做利于百姓的事。有些是李初都做完,朝中的臣子半点风声都没收到,后知后觉发现的,想夸李初,人家李初也不需要他们夸。
  今天有人上门,站在她的公主府面前,询问她为什么不趁热打铁的处理酷吏。没有人就意味着李初得自己出来处理这件事情,李初倒是无所谓。
  有人来提意见,这是好事。正好也将李初长一长脸。
  李初出门只看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学子,看起来大约二十五六岁。意气风发,正在那侃侃而谈论起酷吏,不难看出他对酷吏的不满。
  “酷吏横行,以令天下皆畏,多少重臣死于酷吏之手,如今太后交酷吏于长公主之手,令长公主处置,长公主却避之不谈,更不审查,是为何故?长公主为入狱之重臣面见太后,令太后重视酷吏之酷刑,难道长公主不想将他们除之而后快?”来人没有看到李初远远的走来,围观的人围在一起,都在听着他说话,可是至于他说的话是真是假,谁也不置评价。
  “这些问题既然是问我的,应该等我出来你再问。”李初扬声所答,听到声音的人全都齐齐看向李初,随后恭敬的见礼,“安定长公主。”
  李初点点头,冲他们一笑道:“我这安定长公主府着实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难得有你帮忙。”
  目光落在那位青年的身上,神情温和,并不曾因为眼前的人做的事而心生不满,仅凭这一点就让人不由心生好感。
  “冒犯长公主,请长公主恕罪。”青年何尝不是看傻了李初,是以连忙和李初赔罪作揖。
  李初挥手不以为然地道:“你能到我这长公主府来直问,看来在你的心里,我是一个能听得进真话的人,你心中存有疑惑,而且也是生怕酷吏之事再生变故,所以才会急急寻来,只想让我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如今下狱的所有酷吏尽都处置。”
  “你的初心不错,然而你既然问我为什么到现在都不审酷吏,看来你并不懂我的心思,不懂,就不应该说出来,让人知道你的不懂。”
  “不然,所谓三人行则有我师,不懂当问,而不是应该遮遮掩掩。”青年板正一张脸的反驳,显然不认同李初的说法,不懂就应该问,而不是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肆意猜测。
  李初抿唇而笑,问道:“那么你说,为什么太后不问我,受酷吏迫害的臣子不问我,只有你来问我?”
  问得青年傻眼了,这个问题他没有考虑过?现在考虑也是可以的,说是因为太后和那些大臣都不心急?怎么可能不心急。
  聪明人都知道,武媚娘想借酷吏们的手铲除异己,眼下她亲手将这些酷吏全都交给李初,她是不知道李初会怎么样对付那些人?
  自己亲手砍掉自己的左膀右臂,武媚娘可一天不急,两天不急,,三天四天后,她不会想反悔,不会想把这些酷吏再放出去?
  受过酷吏迫害的臣子,他们又是怎么样的?不怕旧事重演,让自己再进一回大牢,到时候他们还能不能出来,这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方催促李初。
  青年就是想赶紧把事情定下,赶紧把这些酷吏全都解决,所以才会在这里出现,就是想堵李初,让李初赶紧把这些人都处理,往后,这些酷吏不再出现。
  “所谓稳,太后稳得,朝中的重臣稳重,偏偏却是你稳不得,所以……”武媚娘能成为太后,而那些朝臣可以死里逃生,可以成为朝中重臣,而眼前的青年只是一个书生,想议国事,他的出现,用这样的方式,何尝不是想要得到李初的注意,然而想得再好,李初却不一定要配合。
  李初此时的嘴角依然挂着笑容,朝青年道:“天下皆知太后爱才,以令天下人自荐,你若是想出仕,最不该的就是到我公主府来。我要怎么审查酷吏自有我的想法,只需要向太后交代,陛下交代,臣子交代,天下百姓交代,却不需要向你一个人说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李初放着晾着那些人,她都已经把这些人的供词都拿下,接下来的事不需要急,反而看着他们,等着他们的表现,更好。
  “长公主。”本来此来意气风发的人,在听到李初看破他的想法时,有些心急的想要解释,李初扬起手打断他想说出口的话,“想看我和太后相争相斗?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没有那么容易。”
  青年更急,额头都渗出汗来,李初道:“诸位都散了吧,戏没得看了。”
  话说完人更是转身就走,青年眼看李初走得果断,显得更急,“长公主,在下慕公主久矣。”
  这话落下,就是李初都没有想到,萧太后兴奋地道:“啊啊啊,这是要自荐枕席?”
  惊叹之余,更觉得大唐啊,这样的民风开放,真是让人喜欢,喜欢死了。
  “我知道了。”李初连头都没有回,只是道一句知道。
  萧太后啧啧作怪,“我们群主就是一个没有心的人,喜欢上我们群主的人,那都是别想有任何回报的可能,天下的人,要是谁不明白这个道理,非要在这棵树上吊死的,可怜了。不过,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
  眼前的这位在当着那么多人和李初告白的人,虽然模样长得是不错,然而这个时候出现,怎么就让人觉得那么不对劲?
  心里一直都在犯嘀咕,萧太后可不得把话提醒李初。
  吕太后:“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别忘了裴观去了多少年了,群主和武敏之的婚事,成婚当天就和离的,也就是说群主已经很多年没有男人,那么你们说,有往武后身边送男宠以达到荣华富贵目的人,就没有人打起群主的主意?”
  萧太后直想拍掌叫好,这个时候连连附和,“正是正是,所以第一个自荐枕席的人,或许是有人有意试探。”
  宣太后:“绝对有可能,要知道我们群主可是连武太后都敢叫板的人,这样的人要是有她扶持,还能不青云直上?”
  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也可以不断的谋划,再无下限。
  李初就想问:“你们说一个正值最好年华的青年,竟然看上我这种年纪的女人想给我当男宠,他们都是怎么想的?”
  说到她这种女人时,李初是想到自己的岁数,然而一众太后……
  “群主怎么叫你这种女人,我就不喜欢群主妄自菲薄。你看看你,看看你,哪里有什么问题,就算群主三十好几又怎么样,你看起来像三十岁的人,长得花容月貌,更是位高权重,更是有才有德。男人像你这样能让无数女人趋之若鹜,你是女人怎么就不能让男人上赶?”
  宣太后:“自来萧妹妹说话都不中听,独独这一回,说得好,实在是好!”
  萧太后……
  夸她就好好的夸,还踩一脚算是怎么回事,真是让人高兴都高兴不起来。
  李初:“总结来说,还是因为权势。”
  如果李初不是一个有权势的公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打她的主意,自荐枕席。
  吕太后:“有权势的你,权势就是你的一部分,喜欢你的人,如同裴观,就爱你的全部,而不是明明因为你得尽便宜,最后又恨你的权势。”
  萧太后:“像裴观这样的男人,不好找,太不好找。”
  这是对裴观最大的肯定,李初想起裴观,何尝不是觉得欢喜,所以回头冲青年道:“想从我这里借势可以,但是你这样的借势方式让我十分不满,我的驸马虽然不在,并不代表我就需要你们这些人上赶着为我暖床。”
  从来都不知道李初能把话说得那么露骨,暖床两个字,萧太后再一次连声的叫好,他们敢做,李初要是不想后续有太多的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开始就表明态度,男人,就算李初现在是没有,但并不代表李初就一定要有。
  裴观,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裴观,可是也正是因为有过裴观,所以再不相信有另外一个人还会像裴观一样,还能让李初放在心上。
  得到过最好,谁还会愿意将就。从来在李初的字典里就没有将就两个字,往后只会更如此。
  “不,长公主,我不是。”青年想是没有料到李初会把话说得直白到这个份上,想解释,他要解释,李初并不愿意听他的解释,“此事到此为止,走吧。”
  这一次李初才是真正头也不回的往府里去,太后们都在给李初出主意,要怎么样把往后的烂桃花全都解决,孝庄太后:“武后也会出手。”
  这是提醒李初,千万不要以为她这一次把人赶走就可以,有些事,武媚娘会希望李初和她一样,或者更应该说,武媚娘认定天下间的人都和自己一样,不会有任何的另外。
  李初:“你们说眼前的这位会不会就是她出手弄过来的?”
  谁都不敢保证武媚娘不会,谁让李初现在和她形同陌路,再不唤一声母亲,而是太后。都是太后,这样的情况下,谁都知道武媚娘定然会想办法缓和同李初的关系,至少不要如此的生疏,这会让武媚娘不安。
  李初:“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造势,到现在就差一点,就那么一点,她就会成为皇帝,都这个时候,她竟然还有闲心管我的事,难道……”
  分析武媚娘的心思,吕太后:“群主的意思是她想让群主出面?推动她往前一步?”
  不错,李初就是这个意思,要是李初出面提出让李旦传位,而且亲自说服所有的人,那么武媚娘定能事半功倍。
  “此事万万不可。”四位太后一道发出同样的信息,全都是站在李初角度为李初考虑,这个面,不管武媚娘怎么说,李初绝不能出面。
  李初何尝不懂这个道理,若她是第一个出头的,那么当有一天她露出要这天下,要这江山的意愿,第一个不同意的人就会是现在支持她的人。
  女子为帝,为天下所不能容,所以,她早就准备好的事,现在必须推行起来。
  握紧拳头,李初在思量用什么样的办法说服人,让武媚娘也站在她这一边。
  李初一路想,一路走回府里,她这样陷入沉思的样子,跟在她身后的人一个都不敢上前打扰,生怕惊醒李初,让李初的思路打断。
  孝庄太后:“想要成功继位,武媚娘给群主的时间算是相对充盈,所以群主也要懂得把握机会。”
  李初认同:“准备不少年,现在想运行不难,只要把这些人全都调起来,天下能出一个女皇帝,为何不能出现一批一批的女官,而且这些都会是附和太后利益的事,太后不会拒绝的。”
  萧太后:“你们的利益一致,武后就会更护着群主,所以群主不要客气,上吧。”
  反正不管武媚娘如何,她要是成为第一个女皇帝,不想将来的自己为人诟病,她总会想出许多的办法,这些事只要一做,开了头就不可能回头。而且武媚娘想用酷吏,因为酷吏能帮她震慑稳定朝局。可是相比起酷吏来,有一些人有才有能有品,却是天然都会站在她这一边,这种人就是,女人。
  李初想得有些远,所以这个时候,李初只想将心中所想写下来,送到武媚娘的面前。
  能够帮武媚娘达到稳固政权目的的事情,武媚娘绝对不会拒绝。
  “公主,狄仁杰狄大人求见。”李初忙着回屋写下奏折送到武媚娘面前,没想到竟然听到通传狄仁杰来了,只能见完狄仁杰后再说。。
  “有请。”狄仁杰如今已经是宰相之一,这个时候来见李初定然是有事。
  慈心连忙去请狄仁杰进来,李初坐于正座,见狄仁杰走进来,一晃眼发觉,狄仁杰竟然有白头发。
  注意到狄仁杰鬓间的白发李初微微一怔,狄仁杰见礼,“长公主。”
  “狄大人在我这里就不需要多礼,请坐。”有请狄仁杰坐下,同时也注意狄仁杰的神情,李初困惑问道:“狄大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只是想想朝中上下的事。我却不知狄大人为何而来。”
  “自然是为酷吏之事。长公主要晾,不过是想看看太后还有群臣都是什么反应。但是过犹不及,请公主早早定夺。”只怕狄仁杰那里出了事情,所以才会不顾避嫌的赶来,催促李初尽快审查。
  “狄大人不愿意告诉我究竟出什么事?”李初思来想去,还是问上一问。
  狄仁杰面露为难,最终轻轻一叹,“太后是想再进一步。”
  完全就是好像刚刚发现这一件事的模样,李初并不避讳的询问,“狄大人如今才明白?”
  此言落下惊得狄仁杰猛然抬起头,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的询问,“难道公主早就知道?”
  “不错,我确实早就知道。”李初一眨不眨的盯着狄仁杰回答,随后语气带着讽刺的道:“若不是太后,早有此心,怎么会步步为营?这个天下间能够掣肘太后的人只有我父亲,可是我父亲一去,这个天下就只能是太后的。”
  狄仁杰张嘴想要劝说李初什么,可是李初摇摇头,“狄大人心里比我更清楚,什么叫做祸从口出,你要谨言慎行,我一样要。”
  就是不想让狄仁杰把他现在想说的话说出口,这话只要说出来,不仅是狄仁杰大祸临头,李初也讨不了好。
  在武媚娘的心里,天下她势在必得,任何人都拦不住她。
  别看现在所谓的酷吏被关入御史台的大牢中,并不代表武媚娘手里的人就只是这么一些,对于朝中重臣的掌控,还有李初这里都不会放松的。
  换做是李初,也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松对于洛阳的掌控,臣子们也都一样。
  虽然情急之下想要说出口一番话,狄仁杰听到李初提醒汗淋如雨,也一下子反应过来,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就算这里是公主府,李初不会把狄仁杰的话传到武媚娘的耳朵里,并不代表公主府内没有武媚娘的人。
  就算李初是武媚娘最宠爱的女儿,并不代表李初就能够得到武媚娘全然的信任。自然狄仁杰这位重臣,宰相也不会是那例外。
  “公主提醒的是,老臣一时失态,还请公主勿怪。”李初说的都是实在话,狄仁杰怎么可能不当回事。心里翻江倒海,想要和李初说的话,不能说出口,又该如何是好。
  “狄大人,事至于此,何不顺势而为?总归这天下将来还是大唐的。只不过太后代掌。”不让狄仁杰把心中的话说出来,李初也只能从侧面提醒狄仁杰放宽心,不必要为这种明知不可改的事情而豁出性命去,反正将来这个天下总会是李家的。
  “可是李氏宗亲?”最最让狄仁杰挂心的是李家的人,他们能够接受武媚娘夺取李唐的江山自立为帝?
  李初很肯定的告诉狄仁杰,“一切有我,我是不会让太后有任何机会抓住他们的把柄,将他们除之而后快。”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有很多,不仅是因为李初掌控整个李氏宗亲,同样也显露出对李氏宗亲的庇护,只要你是李氏的人,不做出谋反之类的事,武媚娘就算想抓他们的把柄都绝不可能。
  狄仁杰站起来郑重朝李初作揖,“一切有劳公主,请公主保重,千万不要可太后正面对抗。”
  说来李初和狄仁杰相识多年,从前李初和武媚娘的关系怎么样,狄仁杰能够从李初的话语中听出来。如今自然也能明白,李初和武媚娘的关系只怕已经破裂。
  毕竟李初一口一口都是太后,对于像他们这样的聪明人,李初再不唤母亲就已经足够说明一切。
  李初显然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神情一下子冷下来,最后放缓语气地道:“这件事我知道怎么做,还请狄大人不要插手。”
  狄仁杰能够劝告一声,却不能插手。有些事狄仁杰,不是没有猜测,只是话没有说出来,不说自知,也就说不出劝李初和武媚娘定要和睦相处的话来。
  “公主聪慧。心怀天下,又能庇护李氏宗亲,不令他们成为太后震慑天下之踏脚石。公主辛苦。”有些称呼唤久了,不自觉的时候总是唤回来。狄仁杰很清楚要不是有李初,就武媚娘眼下想要再进一步的模样,定然不会放过李氏宗亲的人。
  无论李氏宗亲的人是不是想谋反,是不是想要和武媚娘成为敌人,武媚娘的第一反应都是怎么样千方百计的除掉这些人。
  “这是我答应过父亲会做到的事,所以狄大人不用谢我。”这分明是李家自己的事,倒是让狄仁杰诸多操心,现在还让狄仁杰上门道谢,李初都想问是不是他们的处境反了?
  “臣一时失态,还请长公主恕罪。”狄仁杰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状况,这一声声道谢,一声声赔罪也是因为对大唐的看重,忠于大唐。
  所以,像李初这样愿意维护大堂庇护李氏宗亲的人,狄仁杰不自觉心生敬佩,完全就是拿李家当自己家的意思。
  李初看到这样的狄仁杰不禁感叹,“大唐能有狄大人这样的臣子,是大唐之幸。”
  要不是有这一些人心心念念的都是李唐的江山,或许到了武媚娘手里的江山想要再夺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还请狄大人保重以待来日。”李初同样站起来郑重的朝狄仁杰作揖,如这样忠于大唐的臣子,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待到将来的一天,大唐江山再一次回到李家人的手里。
  狄仁杰听出李初话里的意思,眼中含泪哽咽的道:“臣会的,臣也想将来能够看到那样的一天。”
  阻止武媚娘再进一步绝对没有可能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武媚娘上位的时候护住李家的人,不让他们有半点损失,等到将来……
  武媚娘年事已高,终有一日再无精力,自然也无法掌控朝廷,就是李家的人再次归位的时候。
  “请狄大人一定要劝忠于大唐的臣子,让他们务必静心等候,不要在这个时候以卵击石,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不能为君亦要为民,天下以民为重,只要民心所向,将来这个天下有诸位的支持,肯定能够再复李唐山河。”这样一些都是忠于大唐的人,李初怎么会愿意看着他们为了李唐江山,为了李氏而死。
  保全这些人就是保全天下的脊梁,有他们在,绝对能够让李唐江山再创辉煌。
  江山就算给武媚娘暂时掌管又怎么样,她的儿女都是姓李的。将来这个天下还能不传给子女?如果真有那么一天……
  现在的李初不出手是因为武媚娘是她的母亲,生养之母。李初不能做出弑母的事情来,更不想再和武媚娘争斗的时候让别人占了大便宜。
  如果将来是其他武家的人觊觎那个位子,哪怕不死不休,两败俱伤,李初也绝对不可能让武家的人承继这个天下。
  况且武家这么多的人力只有一个武敏之可以算得上是不错的对手,其他人,就算武媚娘再怎么扶持他们,都不过是扶不起的阿斗。
  所有的局面,李初都已经想到,也认定自己一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保全李氏宗亲的人,保全那些忠于李唐江山的人,就是李初要做的事。
  “长公主是不是?”狄仁杰忽然问出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说出来,李初和狄仁杰目光对视,狄仁杰的眼中闪烁着精光,又带着一丝丝恐惧,还有企盼。
  李初还是第一次看到狄仁杰的神情如此复杂,很难想象这个时候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心境,但是对于李初来说,有些话没有人问也就罢了,但是既然有人问了,李初也不愿意隐瞒。
  “不错,我是有此心。”李初就这样直白的告诉狄仁杰,本来只是一念闪过的狄仁杰,这个时候充满不可置信的看向李初。
  “狄大人不认为我更有资格吗?”含笑的询问,李初的目光充满坚定,也透着一股势在必得。
  “或者狄大人打算告诉他们,让天下人都知道。”李初既然敢说出来就相信狄仁杰,可是狄仁杰更想到另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