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第157章 武事

书籍名:《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作者:意元宝

  过去那么多年,她们都想说服对方也都想改变对方,相互之间谁也没能达到这个目的。
  到如今,李初的脸上并没有半分的怨恨,她得偿所愿,所以无论面对什么人,她都能开开心心的;反观武媚娘脸上那份怒意,就算敛去,可是眼中都依然无法平静。
  在武媚娘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意难平的,尤其李初既然愿意为武轮,连兵马大权都交出来,这就是把自己最大的底牌给了武媚娘。
  “其实如果换了是我,有一天要让你用这个江山来换我的命,你换还是不换?”终究武媚娘还是没能忍住,问出这个问题,眼中带着期盼的看着李初。
  李初没有半分犹豫的回答,“不管我是怎么样的答案,你从心底里都不在意,那又何必再问?”
  像武媚娘这样的人是捂不热的,权力,在她的心中最是重要。而且武媚娘已经为了权力舍弃了李初。
  哪怕现在李初和以前一样,回答会,到最后,武媚娘在权力之间选择时,依然会毫不犹豫的舍弃李初。作为报复,李初不管心里怎么想,就是不愿意让武媚娘过于得意,样样都有。
  “是啊,我早不在意,你们,不过都是一样的。”武媚娘竟然一脸的附和,可是看着李初的目光却在不自觉中流露出眷恋,然而李初却没有注意到她的神色,只与武媚娘拜下道:“多谢陛下成全。”
  武媚娘的所有眷恋随着李初这一句立刻烟消云散,她只是冷漠地提醒李初,“一旦你把军政大权交出来,也就意味着你想争帝位最大的助力消失了,为了两个女人,你可以连帝位都不要吗?”
  “我从来不忘初心。”如同李初的名字,一个初字,这是她一生都不会放弃,也绝不会忘记的一件事。
  权利也好,地位也好,都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让李初可以保护身边亲近的人所需要的手段。
  “况且,就算没有这份军政大权,我照样对你的这个位置势在必得。你的眼前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不管武媚娘再怎么想,否认,她也否定不了李初的能力。而且不管是武家的人还是李家的人,根本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李初。
  那么,只是交出这份军政大权而已,有这个令牌却并不知道那句话,这令牌在武媚娘的手里仅不过是一块牌子罢了,没太大的用处,但是救下两条人命,这两个又是武轮最看重的人,是武轮郑重托付李初要庇护的人,李初以为值得。
  就如同如果再来一次,有人告诉李初用她全部的权利换裴观的性命,李初定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很好,既然你都想清楚,也决定,你说自己永远不会后悔,那么这件交易就算成了。”武媚娘看着李初的神色,根本没有半分的犹豫。握紧双拳最终说出这样一句话,这也是李初希望听到的一句话。
  李初只能再次郑重地道谢,“多谢陛下。”
  “你不必谢我,倒是她们应该要谢你。”武媚娘说不出如今的她心中是何感想,或许更多的是一种郁气,她是妒忌,同样也想将这些让李初可以付出所有的人,让他们全都站出来,最重要的是,她要让李初看明白一点,她总以为这些人会因为她的付出而认同她吗?
  不,不会的,他们只会比武媚娘自己下手更狠。
  武媚娘分明看到刘妃和窦妃走进来,正要朝武媚娘拜下见礼,李初没有接过武媚娘的话,虽然交易是交易,然而本能李初就觉得武媚娘定然还有后招,她有别的准备。
  “拜见陛下,拜见公主。”就算她们是王妃,在李初的面前,她们不敢怠慢。
  “来人,把团儿唤进来。”武媚娘既然打定主意就不可能不做。没等她们见完礼,竟然一声令下,让人去将那位名叫团儿的宫女叫进来。
  这件事武轮并没有瞒过两位妃子,两人闻之皆一颤,想到进宫前武轮再三的叮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求救地看向李初,她们所能指望的就是李初。
  李初能眼神安抚她们,让她们镇定下来,两个人都不由地握紧拳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不能,不能在武媚娘的面前失礼。
  “都起来吧。”武媚娘让人去叫团儿,之后才让刘妃和窦妃她们坐下。
  刘妃和窦妃心里怕极,却也莫可奈何,听话地照做,道一声谢,“谢陛下。”
  武媚娘的眼中尽是冷意,“谢我就大可不必,谢谢你们眼前的安定公主吧,如果不是安定公主,你们现在已经死了。”
  听到武媚娘流流出来的杀意,两个人浑身都在颤抖,若不是一直坚持着,腿早就软的跪下了。
  但是两人都不敢直接顺着武媚娘的话冲李初道一声感谢。而是郑重朝武媚娘拜下,“陛下,妾绝无冒犯陛下之意,请陛下明察。”
  然而武媚娘听得挑起眉头,“有没有冒犯之意重要吗?并不重要,只看朕有没有杀你们之心。”
  如此一番话更是让她们如临大敌,没错,像武媚娘这样喜怒无常的皇帝想杀她们,也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做错事,或许更多是有其他的意味。比如冲着武轮,冲着朝廷上的诸多大臣。
  “陛下。”刘妃和窦妃都只能颤声地一唤,显然在她们来的时候武媚娘心里那份杀人之心,到现在并没有消散。
  “不过,朕和安定公主达成了一个交易,这份东西比起你们贵重得多,有它在,朕放过你们这一回。”武媚娘把玩着李初送上来的令牌,两个人虽然都看到武媚娘手中的这块令牌却是不解,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让武媚娘放下对她们的杀心。
  但刘妃和窦氏都记下,她们所不知道的可以回去告诉武轮,让武轮来告诉她们。
  “陛下,团儿来了。”代承领着一个宫女进来,正是那位搅动风云的宫女团儿,团儿连忙跪下,“陛下。”
  眼里竟然只看得到武媚娘,李初没有任何的反应,武媚娘却下令道:“掌嘴。”
  代承没有半分犹豫上前就打了团儿一记耳光,团儿受了一巴掌,脸都肿了,却不能明了武媚娘究竟何意,急急地唤一声陛下。
  武媚娘冷笑地道:“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团儿后背渗汗,她想到自己做过的事,看到刘妃和窦妃,“陛下,奴婢所言句句属实,还请陛下明察。”
  事到如今,绝对要一口认定自己说的都是实话,有错的绝对不是她。团儿不能让自己死。
  “再掌嘴。”随着团儿的话音落下,武媚娘再次下令。代承毫不犹豫上去又抽她几个耳光,打的团儿的脸整个都肿起来。
  “陛下,陛下。”团儿真的不知道武媚娘究竟为何打她,脑子清醒的分析起来,如果说是因为她状告刘妃和窦妃用厌胜之术,早在之前,武媚娘就应该处置她,而不是等到现在才对。
  那么为什么,为什么武媚娘接二连三的让人打她?
  “到现在你都不知道朕为何打你?”武媚娘危险的眯起眼睛看着团儿,就如同看着一个死人一样。
  团儿确实不明白,究竟为什么武媚娘会忽然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伺候在武媚娘身边的时间不算短,算是了解武媚娘心事的人,她很清楚,武媚娘绝对想要除掉刘妃和窦妃的。
  难道……
  此时此刻,团儿注意到,殿内不仅仅是有武媚娘和刘妃、窦妃,更有李初。
  “知道朕为何打你了?”武媚娘很快注意到团儿的目光落在李初的身上。
  团儿自来最是明白武媚娘的心思,此时此刻连忙地道:“奴婢明白,可是奴婢,奴婢……”
  “你的眼里看得到朕,也应该看得到朕的女儿安定公主。”武媚娘终于把自己为什么打团儿的原因说破,团儿终于明白,却万万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原因。
  “你可以无视任何人,却不应该忽视朕的安定。看看,你现在就需要为你做的一切付出代价。”武媚娘的话正可谓一语双关,落在团儿的耳朵里,甚至是刘妃以及窦妃的耳朵里都她们震惊无比。
  在武媚娘的心里,李初的地位竟然如此之高?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而李初的视线落在武媚娘的身上,同样在想武媚娘现在是要做什么。
  算作是李初把令牌给武媚娘的回报,不仅放过刘妃和窦妃,更给李初长脸?
  李初没有插手,只是看着,武媚娘挥手,代承明白武媚娘的意思,招手让人上前,两个内侍走上来,手里更是拿着一块白绫,缠上团儿的脖子,团儿眼中流露出惊恐,挣扎的想要解释,但是武媚娘道:“朕不想再听到她说一个字。”
  内侍得令,赶紧将人缠住,根本不会让团儿发出一道声音来。
  团儿挣扎不断,更想要尖叫呐喊,可是她根本挣扎不开,最后没有了呼吸,从头到尾,武媚娘再也没有看过团儿一眼,只管自顾自的喝茶,只是这样的一幕在刘妃和窦妃的眼里却是绝对的警告,她们的腿再也支撑不住的软倒在地。
  想要发出恐惧的尖叫声来,更怕惊扰武媚娘,死死的自己捂住嘴,不让自己发出一丁点的声音。
  只有李初从头到尾和武媚娘都是一样的,神情冷漠的,好像死在她眼前的并不是一个人。
  杀鸡儆猴,武媚娘不仅仅是警告刘妃和窦妃她们,同样也在借由这些人告诉李初,如果武媚娘真的想杀一个人,就是这样的容易。
  “拖下去。”团儿已经没有了呼吸,面目狰狞,死相难看。不想再把人留在这里惊扰武媚娘,代承挥手,让侍卫把人拖下去。
  武媚娘很是满意,所以看向李初道:“这样的结果你满意吗?一个宫女,她们两个,你为她们却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还行。”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人就应该死,今天不是这个团儿的宫女死,死的人就应该是刘妃和窦妃。也不对,就算刘妃和窦妃死了,最后团儿也绝对难逃一劫。
  像武媚娘很清楚,刘妃和窦妃并没有实施厌胜之术,但是她需要震慑,震慑完之后这样一个诬告的人,团儿也定然难逃一死。
  萧太后:“武皇这样真的太带感了!”
  不得不说,武媚娘的所作所为就是展现她绝对权威,所以太后们哪怕知道李初的心里很难过,还是不得不夸赞武媚娘这一声。
  李初正在消化武媚娘的所做所为,萧太后的话她是瞧着一眼,“想知道此时此刻的我是何心情吗?”
  萧太后:“不想知道,虽然难受,但是居于人下就是这个样子,你无能改变什么,还是乖乖的把事情做好,等到将来有一天,你要变成像武皇这样的人,啊,武皇啊武皇!”
  唤习惯的武后,一声武皇请了解一下,霸气威武,十分可以。
  李初一叹,势不如人,居于人下,就得像现在这样好好的忍着,若是忍不住,李初的结果只怕会比团儿更不如。
  “看看她们的模样,不过是死一个宫女而已,值得她们大惊小怪。若是今天死的不是团儿,那就该是她们了。”武媚娘扫过刘妃和窦妃,不难看出对她们的不满。
  “若是她们都像陛下一样,只怕陛下不管我用什么来做交易,第一时间都会杀掉她们。”李初不怕的披露武媚娘的心思,虽然说的是对刘妃和窦妃的不满,但是如果刘妃和窦妃今天的表现没有半分的恐惧,只怕武媚娘会立刻要她们的小命。
  武媚娘笑了,“不错,朕是既想让她们表现得好一些,又希望这一切都不好。”
  双重的标准掠过看向刘妃和窦妃的眼神让她们如临大敌,偏偏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只怕自己一动就会惹怒武媚娘,那她们真得死。
  “所以,陛下也是对我心存不满的,对吧?”李初浑然无所觉,这一句话问出来对自己的后果。
  “不算,至少到现在为止,我对你满意比不满意更多,至于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就看你怎么做。”武媚娘坦然相告,李初勾起一抹笑容,“还真是多谢陛下的赞许。”
  “你说你为何要同武敏之和离,若是不和离,你们合作岂不更方便?勇绝之剑,我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似乎是不经意间提起这个话题,武媚娘盯着李初不错眼的问。
  “因为不喜欢。”是啊,李初之所以会和武敏之和离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喜欢。李初只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也只想和那样一个人共度余生。如果得不到,李初宁愿从来没有。
  武媚娘望着神情自若的李初,明明她都点出自己最清楚不过李初和武敏之之间的事,李初却纹丝不动,压根不怕。
  李初同武媚娘道:“陛下想从我的嘴里听到什么话?是害怕,恐惧,担心?同魏王有所往来而已,这是武家的人,不管最后陛下会因为我而厌恶他,或者是喜欢他,其实对我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一局我稳赢。所以陛下是希望我着急还是不着急?”
  勾勒出的笑意,让武媚娘意识到,其实从一开始李初就看得很清楚这个局面。
  所以李初才会和武敏之公之于众的往来,武媚娘的底线,李初太过清楚。
  只要不越过这份底线,武媚娘是不会管的太多的,尤其像李初这样子,坦然告知天下的态度,更是让武媚娘明白李初有恃无恐。
  到了现在,李初更是直接将利害关系和武媚娘说清楚,这就让武媚娘更没有办法对李初下手。
  李初和武敏之这两个人都可以说是两家的佼佼者。如果同时将这两个人连根拔起,对于武媚娘来说弊大于利。
  “武家那么多的人里面够资格让我看上一眼的只有武敏之。如果陛下想要把武家的人连根拔起,其实武敏之绝对会是最好的下手人选。”李初的声音充满蛊惑,好像就是希望武媚娘对武敏之动手。
  “不过这么多年来,武敏之也不是白混的,不管在朝中还是军中武敏之都有不小的影响力,陛下如果不拿一个大一点的罪名往他头上扣下,想要处置他,他是没那么容易。不过只要武家的人不掺和,其实也还好。但是陛下能够保证,这么多年时间里,武敏之和武家的关系就没有一点好转吗?”指出武敏之的影响力,就是要让武媚娘想想清楚究竟要不要对武敏之下手。李初,很期待看到武媚娘左右为难。
  武媚娘这一次盯死李初,“看来你还是希望我不对武敏之下手。”
  李初嗤笑一声,“我的希望从来不是陛下在意的,可是陛下现在的语气真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歪。”
  过于坦白的人总是让人不喜欢的,就比如现在的武媚娘看着李初的笑脸,满心都是恶意。
  “不用再和我绕圈子,不想说实话就滚吧。”武媚娘但凡没有办法从李初那里占到便宜,就不想让李初在自己的眼前晃悠,一个滚字,和方才护着李初的态度判若两人。
  “是,那么让刘妃和窦妃随我一道走,往后,为免她们再惹陛下生气,就让她们安心地呆在府里,不许再入宫门一步,要尽孝,让陛下的儿子来,就算要杀,也该让陛下对自己的儿子动手,怎么说,她们要不是因为被陛下选中,嫁入皇家,都不需要受这份罪,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还是找正主更好。”
  谁也没有想到,李初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直接将苗头指向武轮,就是希望武轮能够担起来,而武媚娘有什么责备,都直接找武轮算账。  “怎么看陛下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活着,若是能一个不剩,陛下正好可以考虑武家的人。”李初越说越过分,越说越离谱,听在武媚娘的耳朵里,武媚娘再也忍不住的吵起案几上的杯子往李初的方向砸过去。
  “闭嘴!”这两个字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的武媚娘是盛怒的。
  李初抬起眼看着武媚娘,带着疑惑地道:“原来陛下没想让我们姐弟死的?那真是谢陛下手下留情。”
  绝对说的是真心话。李初朝武媚娘拜下,恭敬有加,武媚娘气得胸口阵阵起伏,只怕是气极了。
  “滚,带她们两个一起滚,从今往后不许再踏进宫门一步。”因为刘妃和窦妃又被李初气了一记,武媚娘绝对要迁怒的!拿李初没有办法还能拿这两个妃子没办法?
  刘妃和窦妃都是死里逃生,这个时候被武媚娘叫滚,还让她们往后不许再踏进宫门一步,那是她们求之不得的事。
  朝武媚娘拜下,刘妃和窦妃逃一般的离开,李初轻轻一叹,缓缓地站起来告退。
  气的心肝疼的武媚娘看到李初的态度,又忽然喊道:“收拾一下,明天随我一道往安国寺去。”
  这话李初不能不答应,恭敬的回身道:“是!”
  武媚娘自从登基之后,立刻把佛教升在道教之上,李家的人可是自称老子后人的人,先前都是最重道家,但是武媚娘却是最信佛教。
  这么多年,也多亏是佛教帮武媚娘顺顺利利的登机,因为也只有佛教的《大云经》里有天女下凡为帝的一文,如今天下都知《大云经》,武媚娘为了能够顺利登基不仅造祥瑞,更想让百姓从骨子认可她这个女帝。
  所以从佛家得了好处,武媚娘得回敬一二。
  “安国寺,不会有什么事吧?”李初仅仅是随口一问。毕竟佛寺里面的事情多着,而且武媚娘现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也就意味着想除武媚娘的人更多,去安国寺上香这个地方要是想闹出事来太容易了。
  “你很希望出什么事?”武媚娘气的不轻,现在都没缓过来,怼了李初一句。
  李初连忙否认,“恰恰相反。”
  无事武媚娘都掀起三层浪,要是再出点什么事来,谁知道武媚娘还会做出什么事情。
  所以李初说的都是实话,这个时候就希望到处都是太太平平两厢无事的。
  “回去吧。”武媚娘下令催促李初赶紧离宫,并不想回答李初刚刚的问题。
  反正李初仅仅是心存疑惑,也没指望武媚娘会拿她的话当回事。武媚娘避之不谈,对于李初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武媚娘小不小心李初不管,但是李初绝对会小心的。
  这一次,李初离宫再也没有被武媚娘唤下。早一步走到宫门前的刘妃和窦氏,这个时候守在外面,见到李初出来,暗暗松一口气,想同李初说些什么,李初道:“什么话都不用说,我先送你们出宫。”
  现在依然还在皇宫内,武媚娘要是一时兴起,想要把她们叫回去再行处罚,这可是易如反掌的事。
  什么话都别说,先出宫,到了安全的地方,想说什么都行。
  李初自己一个人不担心武媚娘会真的痛下杀手,毕竟现在的李初不是当年的李初,也不是毫无影响力的李初杀了一个李初会招惹太多的麻烦,武媚娘不是蠢货。
  刘妃和窦氏何尝不是心有余悸,所以此时此刻连忙地道:“是。”
  乖乖的随李初出宫,李初把她们送回府上。武轮早就领着儿女在那儿等着,见李初把人送回来,急急地道:“姐姐。”
  刘妃和窦妃看到武轮眼泪都落下了,李初道:“莫哭,至少别在门口哭,传到陛下耳朵里总是不好。”
  现在的武媚娘处处都想找人把柄,想给人定罪,所以他们都得小心谨慎,绝对不能给武媚娘半分的机会。
  刘妃和窦妃忍了一路,现在依然得忍下去,李初同武轮道:“我们之间不要说其他客气话,她们吓坏了,你安抚好她们,我先回府,有什么话改日再说。”
  武轮眼眶微红的朝李初作一揖,“改日再往姐姐府上去。”
  李初点点头,也不急于一时,人转头往公主府去。
  至于刘妃和窦妃会不会把武媚娘同李初说过的所有话都告诉武轮,李初并没有放在放心,她只做自己认为该做的。
  *
  第二日一早,李初赶紧往明堂去,而武媚娘的车驾早就准备好,这就往安国寺去。
  “与我同乘。”就算李初把武媚娘气的心肝直疼,但是武媚娘还是喜欢和李初待在一起。李初本来是想自己坐一边去,武媚娘却不由分说的下令,让李初与她同乘。
  要是以前也就算啦,李初都想不明白,如今她们母女的关系如此复杂,早就不复往日的亲密,武媚娘还拉着她不放却是为何?
  但皇帝陛下开口,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李初真不能拂武媚娘的意,所以就只能乖乖的跟着武媚娘上车。
  武媚娘上了车,车驾开始动了,李初与武媚娘对立而坐,隔得老远,不想多话的意思很分明。
  “眼下各地战事皆停,可是长此以往,武将定然少了许多。你有什么好主意?”武媚娘找李初从来不是单纯的想和李初呆在一起,而是想到了一些问题,却没有人能给她好的办法,所以才会想到李初。
  本来正在闭目养神的李初听到此话,“想必陛下心中定有主意。”
  像武媚娘这样的人,李初自问不及,所以这个时候的武媚娘想怎么样,李初想先听听。
  萧太后@李初,“知道武举是谁开的吗?”
  李初就算先前不知道,现在定然也是知道的,“陛下。”
  萧太后:“不错,正是武皇。鼎鼎大名的郭子仪就是从武举中出来的,就凭这一点,我们武皇果然威武。”
  没有人能够否认武媚娘对历史的成就还有后世的影响。
  “我想开武举。也是受科举的影响,既然文能科举取士,武为什么就不能?”武媚娘的脑子转得飞快,有些事有些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但是武媚娘却可以。
  而且从本质上,武媚娘是一个多变的人,也真是因为多变,才会看到多层角度的事情。
  “开武举是好事,但是为什么不考虑建军校?自古以来都是重文轻武,到了守成之君,因天下太平,战事少而令武将倍受文官压制。如这宰相之人,懂得行军打仗的人越来越少。当年父亲在世时,自英国公去后,吐蕃因何敢犯,不过就是因为大唐没有像英国公那样的人可以令天下将士皆服从。”很多问题,李初早就发现,只是一直以来没有能够一举解决。
  既然武媚娘现在提起武官的事情来,李初干脆说到底,想要解决就必须从根子上解决。
  “宰相共有七位,为什么就不能定下规矩?必须有两位知武事,只有懂武事的人才能指挥打仗。也让天下人都明白,不是习武就没有出头之日,只要有本事,谁都可以成为宰相。”李初确实早就有了这个念头,现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武媚娘,就是希望武媚娘能重视,有些规矩可以从现在就开始改。
  像武媚娘这样喜欢另立标新的人,绝对会喜欢李初给出的主意。
  武媚娘道:“可是你要知道为什么文人都看不起武将,那是因为武将粗俗。”
  “有谁规定武将就得粗俗的看看从前的大将军李靖,英国公李绩,这样的人粗俗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和陛下提议办军校。但军校就是为了培养文武双全的将帅人才。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要特意建这样的学校?文人都看不起武将,可是明明武将为天下的安定出生入死,为他们挡在前面,这样的想法本来就是不可取的。想法有错就要纠正,更应该让武将证明他们绝对不会比文官差到哪里。”
  李初摊手证对武媚娘一一反驳,武媚娘眼睛一亮道:“所以,你来办这个军校怎么样?”
  所以说,李初提出好办法,武媚娘就更希望李初能够亲力亲为把事情办好。
  “钱由谁出?”丑话得说在前头,就算是亲母女也得明算账,更别说眼下她们母女的关系并不亲近。
  要是以前李初二话不说能够先帮武媚娘把事情办好之后再算账。现在绝对不行。
  在是有钱的李初,也希望把自己的钱用到刀刃上,虽然建立军校的事情也算是刀刃,但既然是武媚娘也希望做到的事情,这些钱就应该有武媚娘自己从私库里拿出来。
  大周的天下要说富裕的人,李初是,武媚娘同样是。
  因为从李初开始不断赚钱之后,但凡李初的生意,武媚娘都毫不犹豫地插上一脚,和李初一起分利。
  所以各自都是知根知底的人,那就不要多说,先把谁出钱的事情定好。
  “我出,但是你得把军校给我办好了。”武媚娘竟然都动了开武举的想法。就是看到如今天下的问题,会打仗,能打仗的人太少,长此于往绝对不是好事,就要培养相关的人才。
  “陛下若是想要往后学武的人多,那么就一定要定下宰相班子里一定要有懂武事的人,最好就是从基层起来的人,对行军打仗的事最是清楚不过的人。”李初知道有太多的人毕生都朝着宰相的位置而努力,既然这样,就应该让人看到希望。
  武媚娘握紧手道:“如今政事堂中你与魏王都是知武事的人,而且论文才能力你们不比任何一个宰相差。”
  现成的例子摆在前面不,哪怕武媚娘真按李初说的,把这个规矩定死放出去,也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表示反对。
  “然也。”脑子好使的人就是这样子,一点就通,一通百通。
  武媚娘看着李初,“军校的事,你就没什么条件?”
  李初道:“自然是有的,军校怎么办,由我一人说了算,就算是陛下也不可置喙。只需要十年的时间,我会让陛下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给人带来无尽希望的军校,如果不成任凭陛下处置。”
  这是立下军令状,也是为自己争取绝对的处置权。
  毕竟军校想要办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有多方插手,很多人就会费尽心思的把这个军校弄废了。
  那可不行,李初开了头,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就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好,我许你。”武媚娘无二话的答应下李初。她是相信李初的,李初也是真正的心存天下,为江山传承着想的人,或者更应该说李初既然真的对帝王之位起了心思,她就会事事都会站在如何做好一个皇帝的角度上做事。
  “绝不许反悔,不管是谁提出意见,再十年之期没有到来之前陛下都不可以反悔。”李初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不许武媚娘听别人两句风言风语就想把李初建立军校的自主权夺去。
  武媚娘看着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李初,心情不由的好起来,这就是她最出色的孩子,出色得让人只是看一眼都不由自主的欢喜。
  “绝不食言,朕会给你一份诏书。”武媚娘更清楚李初的想法,李初做事到了现在绝对不会给人任何动摇她的机会。
  诏书一下发,那么就算武媚娘想反悔,不好意思,自己说过的话就要算数,不要当做不存在。
  “这样最好,就多谢陛下。”能够让武媚娘自己说出颁下诏书的话来李初求之不得,郑重谢过武媚娘。
  武媚娘看着李初忽然提了一句,“军校也是可以让女子出入的对吧?”
  不得不说,有时候媚娘真的是最懂李初的那一个。所以李初眉开眼笑的回答,“这是自然。”
  得,武媚娘再没有任何的疑问,李初啊,绝对不会放过任何机会让女人可以占据更多的地位。
  或者更应该说是,李初会让越来越多的女人站起来,自己扛起自己的一片天,也证明给天下的男人看,女人绝对不会比男人差。男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女人一样可以做到。
  “那我就拭目以待。”现在的武媚娘决定把事情交给李初,就是相信李初的。
  李初点头,“陛下可以放心,从安国寺回来,我会把需要的经费,还有配合的人全部都写好呈给陛下过目,陛下只要把钱、地,还有人给我准备好,其余的事情就不劳陛下操心。”
  军校嘛,没有吃过猪肉,总是能看过猪跑的。专业培训军事人才的地方就得准备专业的老师。
  那些上了年纪没有上战场的老将军,致仕在家就能够请他们出来。
  想必他们也想提高自己的地位,要是这个时候李初出面相请,他们断然不会拒绝。
  “到时候你做好了,送到朕的面前。”听着李初说的条条是道,好像早就已经想过无数次的事情,武媚娘相信,只要让李初放手去做,必然能够让她看到焕然一新的局面。
  这个天下武将很重要,如果没有武将安|邦,那么将来这个天下还能不能安定就未必了。
  “诺。”李初要的就是武媚娘这一句,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也就开始脑子飞转,想着一系列的章程究竟怎么开始,又要怎么样招生?
  武媚娘能够感受到李初的欢喜,她又何尝不是受益匪浅。
  如果真的让李初办成,对于天下对于将来来说都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重文轻武这个情况就是武媚娘其实也是有的,如果不是李初一直在武媚娘的耳边洗脑,说明武将的重要性,或许武媚娘都会觉得文人对于武将来说更加重要。
  既然已经意识到武将对天下的重要,武媚娘自然就得办起来。
  就算现在没有战事,将来的天下也不可能一直没有战事,居安就得思危,这是他们这些上位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显然,李初从很久以前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都已经有了章程,只是缺乏一个合适的机会说出来。
  武媚娘一提起武举来,李初即将自己想要做的事都说出来。
  军校,能够培养出能文能武的将军来,从今往后看哪个文人还敢看不起武将,毕竟文人之所以自视甚高,不过就是因为肚里多了墨水,一但武将都比文官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