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第174章 重回长安

书籍名:《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作者:意元宝

  “姑母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求姑母饶过我这一回,我再也不敢了。”事到如今李重福明白,自己是生是死都在李初的一念之间。
  和对待武媚娘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不同,李重福虽然身为庶子,但是这么多年在洛阳来,多亏李初照顾,所以也敢求李初网开一面。
  “知道为什么在陛下要我在你和重润他们之间选择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处置你,让你去死?”李初扫过李重福一眼,想知道眼前的这个人,究竟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犯下一个多大的罪过。
  都是骨肉亲情,那么多年来,李重福和李重润一起长大,就为了争夺一个可能永远都得不到的太子之位,李重福就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卖李重润,难道不觉得可怕吗?
  “因为我先对不起大哥。”李重福不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他以为这件事情可以按照自己想的发展下去,如武媚娘的性子,在听到这样的告密,第一时间就会下令处置李重润。
  只要李重润他们一死,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李从福都做了什么。
  万万没有想到李初居然会在这里,也就令所有的事情横生枝节。
  “你是明知故犯。你们是骨肉至亲,但是为了所谓的权势地位,你可以毫不犹豫的出卖你的兄长。将来你也会为了所谓的权势地位出卖任何人,包括你的父亲,也包括我。不忠之人最是令人不齿。”李初相信就算武媚娘真的处置了李重润他们兄妹,也绝看不上李重福这样的人。
  如同当年武媚娘任用酷吏,但是真正到最后为武媚娘所器重的依然还是那些铮铮傲骨,有真才实学的能吏。
  李重福,不过只是一个跳梁小丑。
  “姑母我真的知道错了,求姑母网开一面饶过我吧,我再也不敢。”连连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希望李初可以饶恕自己。
  李初摇了摇头,“方才陛下让我在你们之中选一个人去死,如今竟然重润他们不需要死,你,我也不会让你死。”
  听到李初这番话,李重福大喜过望。
  能够死里逃生,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欢喜的事情。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你做过的事情我会昭告天下令所有人都知道。”武媚娘没有真正的放过李重润和李仙蕙,贬为庶人,这也是不小的惩罚。
  同样的李初决定把李重福做的事情告诉天下人,也不是不处治李重福,而是让天下人一道指责这样的小人。
  一个不忠的人,从今往后没有一个人敢和他往来。
  就让他这一辈子都为自己今天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明白所谓的忠义有多么难得。
  李重福为自己逃过一劫而高兴,压根没有意识到李初这番举动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浑然无所觉的人终将会自食其果,李初并不想再和他说什么话,挥手让人把他带下去。
  “多谢姑母!”死里逃生,李重福不断的向李初道谢,李初冷笑的道:“你不必谢我!”
  李初给李重福的惩罚将会一辈子跟着李重福,现在李重福并没有意识到,但将来总会明白的,到时候只怕李重福恨不得今日死了才好。
  无知的李重福现在为自己能活下来欢喜,李初让他退去,他更是生怕李初会反悔,心急的连忙离开,没想到却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禀告,张易之和张昌宗来了。
  不用说,必定是李重润和李仙蕙做下的事传到他们的耳朵里,如此被人折辱,他们并不愿意承受,这个时候迫不及待的就想让武媚娘处置李重润和李仙蕙。
  李初虽然现在被武媚娘留在宫中,母女同住一个宫殿,但是房间多得数都数不清,眼下李初来见武媚娘,正说着朝中的政事,一个两个的冒出来,武媚娘走了,李初依然要留下批阅奏折。
  人家来此求见的是武媚娘,李初听到只道一声去禀告陛下,低下头又看起奏折来。
  可是没想到代承随后进屋道:“殿下,陛下之意让你见见两位国公。如何处置由殿下告诉他们。”
  正忙着看奏折的李初闻之拧起眉头,一脸莫名的看向代承,面对李初询问的眼神,代承瞧了一眼又低头垂眉地低声回答道:“公主,陛下之所以会改变主意都是因为公主殿下,由公主殿下出面解释,公主殿下以为不妥?”
  定然是武媚娘的原话,李初明白了,点头道:“好,回去告诉陛下,我知道了。”
  “那奴去请两位国公进来。”代承相信李初说知道,定会把这么两位的事情解决好,不会让人闹到武媚娘的面前。人,代承得去把他们请进来。
  “有劳。”李初微颔首算是谢过代承,代承岂敢受之。
  那么多年过去,好像李初从来没有变过,一直看着李初长大的代承有时候看到身边的人变得面目全非,独独一个李初一如从前,心中感慨总是分外的多,眼下...
  罢了罢了,有些事不是他该管的,做好份内的事吧。
  很快张易之和张昌宗走进来,看到坐在王座之下批阅奏折的李初,不见武媚娘,两人微微一怔,依然守着规矩地见礼道:“拜见公主。”
  李初一直都在低头批阅奏折,听到他们两个人的声音,李初好像才回过神来,抬起头望着他们道:“何事?”
  “我们是来求见陛下的。”张易之不喜欢李初有事说事,没事快滚的态度,拧紧眉头想表露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不想李初一个眼刀子甩过来,只一眼吓得张易之满脑子想争面子的想法消散得一干二净,他方才一定是疯了才会有这样的念头。
  李初将笔放下才道:“你们求见的陛下,却来见的我,难道你们不明白什么意思?我从来不喜欢你们,若不是陛下有意,我绝不会在私下见你们。”
  装糊涂吗?李初不乐意奉陪,再说他们两个是为让武媚娘处置李重润和李仙蕙来的,不怀好意的人,李初更是不想见到他们。
  武媚娘也不知道又在打的什么主意,难道认为李初和这两个人多接触能搞好关系?
  别逗了好吧,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两个不算精明的人,仗势欺人太过,一个连自己都不懂得收敛约束自己的人,李初从来不喜欢这样的人。
  “陛下,陛下为何要让我们来见公主殿下?”正常来说意识到是武媚娘不想见他们,而让李初出面招呼他们,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武媚娘不想看到他们,那么别管为什么,问题都不宜问出来,纵然要问出来,也不应该问的李初,毕竟做主的人并不是李初。
  “这个问题不该问我,你们该去问陛下。不过,陛下不想见你们,你们今天是没有机会问这个问题。你们为何而来说与不说?若是不说的话,请回。”武媚娘把奏折都给李初看,李初的事情多着,没那么多的时间管眼前的两个人,只想让他们自哪里来回哪里去。
  张易之听着李初巴不得他们赶紧离开态度,气不打一处来,被武媚娘宠得久了,久得以为自己甚是了不起,却是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如今也想对付起李初来?
  “公主殿下,今天我们非要见到陛下不可。”张易之狠狠的瞪了李初一记,似乎十分恨极李初拦着不让他们见武媚娘。
  李初...很是无辜,谁拦着不让他们见武媚娘了,分明是武媚娘不见他们,关李初什么事?
  萧太后很清楚李初此时的无辜,提醒一下:“上回群主拦过不让他们进见武皇的事,你自己忘记也别当大家都忘记,尤其是被你坏好事的人。自然,他们会觉得眼下武皇不想见他们,定然也是你搞的鬼。”
  李初望着这么两个以色侍君的人,作为一个凡事靠自己,从来不想靠父母的孩子,最是看不上的就是这样的人。
  “随意。”李初上回拦是拦了,那也不算拦,仅仅不过是因为武媚娘连他们姐弟都不见,见这么两个男宠算是怎么回事,李初容不得罢了,现在拦下他们,完全没有理由。
  萧太后:“我总觉得武皇有意在挑拨你和这二张的关系。”
  ...李初拧紧眉头,或许有些事萧太后不太行,情商高这一点,总能最快的洞察武媚娘的想法,所以李初细细一想也觉得极有可能。
  张易之想表现出自己一定要见到武媚娘不可的决心,没想到李初完全没有要为难他的意思,想等就等着,这里又不是只有李初一个。
  李初:“随便,如今陛下如何出招,我只需要以静制动。”
  且看武媚娘能使出多少的手段来,等到武媚娘用尽手段,合适的时候李初会反击的。
  吕太后:“群主这样沉得住气,我觉得武皇肯定气得不轻。”
  宣太后:“和武皇这样的对手过招,不沉得住气,在明显武皇占据上风的时候与她正面叫板,完全就是给武皇机会将群主连根拔起,怎么看我们群主都不是会犯这种错的人。”
  太后们聊起来,越是到了关键时刻,更是要保证理智,绝对不能轻易出手。
  如今张易之和张昌宗太露脸,评价起张易之此时的表现,深以为张易之现在是想耍无赖,想让李初为难,可是李初又不是其他人,怕他在武媚娘的面前告状。想留下来等武媚娘,留着呗。
  李初丢下随意两个字,让张易之爱咋的咋的,低下头批阅奏折,连个凳子都不叫人给他们送上去,着实是个坏人!
  “兄长,我们最好别和安定公主正面对上。”和张易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不同,张昌宗胆子小,却看得分明,李初在武媚娘的心里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就算武媚娘心里极是忌惮李初,却不会对李初做出任何伤害李初的事情来。
  张易之总觉得李初不喜欢他们,这也是个事实,然而张昌宗总觉得,不喜欢和要整死你是两回事,在别人那里怎么样张昌宗不能确定,可是张昌宗认为在李初的心里,她不喜欢他们以色侍君,但只要他们安安分分,不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来,李初连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
  “现在是她步步紧逼,我们是来见陛下的,如果不是她从中作梗,陛下怎么会不见我们?”张易之同样小声地回答,希望眼前的傻弟弟可以明白一个道理,眼前的李初并不是一个软柿子,要说李初不想从武媚娘的手里得到权势地位,他一个字都不信。
  “兄长。见不见我们由陛下决定,安定公主可以进言,一如你也曾在陛下的面前常说安定公主的不是,陛下却从来不曾放在心上。陛下不是由旁人说两句话就能听的。否则我们早就被赶离陛下的身边。”张昌宗小声的劝,情况利弊都与张易之分析起来,希望张易之可以清醒一点。
  却不知他们虽然话说得小声,一字不落的传到李初的耳朵里,李初虽然面上不为所动,改奏折的动作同样没有为他们的小声交谈而有所迟疑,暗中同太后们说起:“比起张易之,张昌宗虽然胆子小,人也怂,至少带点脑子。”
  李初听得见他们兄弟的谈话,太后们可听不见,七嘴八舌的追问张昌宗说了什么,叫李初如此的夸赞,李初便一五一十的告诉她们。
  萧太后感叹:“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么一个瓷娃娃一样的男人,平时连和我们群主对视的勇气都没有,却对我们群主有如此高的评价。”
  吕太后:“这是本能的反应,我们群主哪里看起来像是要和他们两个男宠争宠的样子?”
  孝庄太后:“同为男宠,张易之过于张扬,张昌宗这样的人,比起张易之要危险,群主,小心。”
  当年武媚娘分明看中的只有张昌宗一个人,张昌宗最后把张易之举荐给武媚娘,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张昌宗是个极其擅长审时度势的人,也就意味着他会在最让人及不胜防的情况下给人致命的一击。
  孝庄太后的说法李初十分认同,张昌宗有胆识更有见识,虽然装得很怂,却不一定是真的。
  人为了自保都会擅长伪装,谁敢说张昌宗这副模样就不是伪装?
  “如果不是安定公主在陛下面前过谗言,陛下怎么会不见我们?”张易之面上尽是愤愤不平,眼刀子直往李初身上耍,恨不得往李初身上捅几刀,让李初从今往后再也没有机会在武媚娘的面前说他们兄弟的坏话。
  李初听到此言,抬起头猛然看向张易之,吓得张易之整个人一个激灵,虽然背地里敢说李初的坏话,却不代表他敢和李初正面对抗。
  发觉李初的目光依然落在自己的身上,张易之赶紧低下了头,掩饰眼中的惊恐。
  “兄长不要抬头,千万不要和安定公主对视。安定公主此人,就连陛下都不敢小觊,我们这等借陛下权势站在安定公主面前的人,有什么资格和安定公主叫板?请兄长三思。”张昌宗意识到李初看过来的目光带着警告,赶紧安抚自家的兄长,让他千万不要再得罪李初。
  就是想和李初叫板的话,也千万不要再说出口,否则当真惹怒了李初,他们绝没有好下场,人要识时务,以卵击石那是蠢人才会做的事情。张昌宗并不想死得太早。
  “可是你也知道,现在是安定公主不肯放过我们。如今连陛下都见不到,我们怎么证明自己还得陛下的欢心?没有陛下的欢心,外面那些人更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如今我们的地位并不稳固。”张易之面上露出为难,为了达到现在这个高度,他们兄弟连尊严都可以舍弃,怎么可以轻易退却。
  “我和兄长说过很多次,安定公主虽然不喜欢我们,却不一定是我们的敌人,只让我们不曾咄咄逼人,为难安定公主,安定公主就不会为难我们。以我多年对安定公主的观察,安定公主就算再不喜欢一个人,但是为人正直公平,绝不会因为心中的一点不平就千方百计陷害于人。”
  “所以兄长你要听我的,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动任何和安定公主为敌的念头,方才你也看到了,你不过说了一句话,安定公主却敏锐的察觉。”相信放在眼前发生的事情,最是无法让张易之不当一回事的。
  张昌宗趁这个机会,让张易之意识到李初的可怕,从今往后都不要再动任何和李初为敌的念头。张昌宗巴不得李初可以表现得在厉害一些。
  虽然心中依然愤愤不平,但是不能否认刚刚李初看过来的目光中带着的警告,很显然他的那些心思,李初或许都已经察觉。
  想到这个可能张易之心中更是不安。细想自己这么多年来和李初的交手,其实明里暗里张易之没少在武媚娘的面前说李初的坏话。
  奇怪的是,张易之不管怎么说别人都可以,但是一旦牵扯上李初的事情,武媚娘却特别的敏感,根本不允许张易之多说。
  就像张昌宗所言,武媚娘对李初的庇护超过任何人。
  “如果说这个世上陛下最信任的人是谁,绝对是安定公主无疑。我们虽然是陛下的枕边人,却不是最让陛下信任的人。”现在这个时候,张昌宗就得给张易之牢牢的巩固一个概念,那就是得罪什么人都可以,就是不能得罪李初。
  只有张易之牢牢的记住这一点,往后才不会和李初犯上。
  张易之想证明给张昌宗看,事情并不像张昌宗说的那样,武媚娘信任的人应该就是他们兄弟。
  “兄长不要自视甚高,你要知道如京我们侍奉的人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女皇帝。陛下能够凭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就不是一个寻常的女人。就算陛下再怎么喜欢我们也抵不过她对江山社稷的看重。”张昌宗显然很理智,不断的提醒张易之不要把自己的份量看得太重,把自己的位置抬得过高了,只会让自己摔得更痛。
  咬住下唇,张易之瞪向张昌宗,“这些话你什么时候想到的,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提?”
  张易之都已经和李初叫起板来了,坚持留在这里非要见到武媚娘不可,没有注意到李初刚刚看他们的眼神?
  “在安定公主看来,兄长的表现只是耍耍小脾气,无伤大雅。”知道张易之担心的是自己刚刚立下的誓言,不见到武媚娘绝不离开的话。张昌宗却以为李初不会把这种事情放在心上,所以让张易之也不必挂怀。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陛下果真不肯见我们吗?”张易之叫张昌宗说的冷汗直冒,生怕自己真的得罪李初,从今往后都没好日子过。
  听张昌宗的话,好像到现在为止,他们和李初都不算结下什么大仇。往后只要小心着点,应该可以保证不会结下太大的仇。
  当然这是以后要记住的行事准则,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从现在尴尬的局面离开,方才的叫嚣武媚娘没准在里面也知道了。
  “我来。”张昌宗安抚张易之,让他不必心急。
  原本他们两个就是男宠而已,虽然希望见到武媚娘是表现他们对武媚娘的心意的方式,可是他们想要后退,不再坚持和李初对抗何尝不是理所当然。
  男宠嘛,都是被武则天宠坏的人。本事没多少,脾气却不好,同样也吃不了什么苦头。
  直到现在为止,李初也没让人给他们拿把椅子坐坐,就由他们站着,站的久了也就累了,累了自然也就想打退堂鼓。
  “安定公主。”张昌宗站出来朝李初作揖,李初今天算是有新的发现,张昌宗分析得李初条条是道,让李初十分的意外。
  听到张昌宗开口,李初抬起头,“还有什么事?”
  似乎根本没有听见张昌宗的话,仅仅是因为自己正忙着突然又被人打扰,显得有些不悦的追问。
  “我等并非有意打扰公主,竟然陛下不愿见我们,我们先行告辞。”张昌宗就好像根本没有察觉李初的不悦,客客气气的说着告辞的话。
  “不送。”不请自来的人李初又没想和他们打交道,这个时候他们想走,李初求之不得。
  张易之没想到李初竟然真的这么轻易就让他们离开了,诧异地看向张昌宗,张昌宗拉拉他,提醒他赶紧和李初行礼,行完礼他们赶紧的走,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合适的久留之地。
  张易之和张昌宗来得突然,走得突然,李初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到了晚饭的时候,武媚娘就此事问起李初,“张易之和张昌宗,你觉得他们两个谁更厉害?”
  从来没有问过李初这个问题,偏偏武媚娘在今天之后却问起了。李初同样在想是不是张昌宗说的一番话传到了武媚娘的耳朵里。
  当时宫殿里并不是只有李初一个人,李初能够听见的话,不代表其他人听不见。
  “自然是张昌宗。表面看起来张易之咄咄逼人,张扬肆意,可是这样的人不代表他有脑子,至少到现在为止,我看他的表现都不觉得他有多聪明。倒是张昌宗看起来好像胆小如鼠,事事以陛下为先,也以兄长为命是从,但本能让我觉得他比张易之更不好对付。”李初今天能听到张昌宗和张易之说的话,李初怎么会愿意让武媚娘知道。
  “究竟是本能,还是今天张昌宗说的话你都听见了?”武媚娘可不好忽悠,虽然李初极力想要掩盖这一事实,武媚娘还是敏锐的察觉。
  “啊,今天张昌宗和张易之虽然在说话,可是我没听见他们说什么,陛下听见了!”一脸的茫然很好奇,希望武媚娘能够为她解答一二。耳朵好使,能听见别人的话,绝不是李初的错,但不能让武媚娘知道。
  武媚娘打亮李初一番,看不清李初的真假,不过,无论是真是假,其实都没有关系。
  “所以呀,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呢?权利这种东西此消彼长。”武媚娘意味深长的说,李初道:“权利都是陛下给的,陛下想给谁就给谁,不会由我来决定。”
  三番两次想让李初出手,不管是阻止也好,促成也罢,李初都不愿意配合。
  “还记得我们来洛阳多少年,又有多少年没有回过长安了吗?”武媚娘一笑,却突然转移了话题。
  “自父亲驾崩之后,我只在上一次见李氏宗亲的时候回过一次长安。细细一算十四年了。”李初不知道武媚娘为什么会突然提起长安?相对洛阳,长安那是关陇贵族的地盘,当年武媚娘是不适合在长安称帝的,所以才会来到洛阳。
  这么多年来,武媚娘从来没有提过要回一趟长安,如今这样提起很是莫名。
  “我准备回长安,你怎么想?”武媚娘没头没尾的冒出一句想回长安的话,令李初惊讶万分。武媚娘已经忘记自己有多久没有看到过李初这样惊讶的眼神,不禁笑出声来,“这个决定让你如此惊讶?”
  李初回过神后点点头道:“的确让我十分惊讶,我以为地下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想回到长安。毕竟长安这个地方...”
  那可是李唐王室的地盘,回到长安之后,武媚娘想过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但这个时候是可以考虑回去了。再说有些事有始有终,虽然你父亲和你的兄长都是在洛阳去世的。长安这个地方,如果将来由你们继承我的皇位,也得让你们准备准备。”武媚娘似乎真的觉得自己老了,想要将手中的权力转交出去。
  不不不。就算武媚娘确实老了,也绝对不可能认老。
  李初绝对不会忘记之前和武媚娘的交谈,武媚娘分明是想和李初一较高下,现在就算回到长安何尝不是有可能在设局。
  “这些事情,陛下喜欢就好。想必朝中上下的人都会支持陛下的。”那些日盼夜望能够复辟李唐的人,一直都在希望武媚娘能够早早的定下太子人选,能够让他们安心。
  虽然到现在为止武媚娘依然不肯立下太子,可是武媚娘要回长安就是一个信息的透露。
  武媚娘的心里依然偏向李唐王朝,终究会传位给所生的儿女。
  不应该说他们希望的是儿子探望武媚娘能够将皇位传给她的儿子。
  武媚娘道:“你也支持?”
  “不管是在长安或是洛阳,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多年的经营,李初不管是对长安或是洛阳依然牢牢的把控。不会厚此薄彼。
  武媚娘想回长安,想留在洛阳,于李初来说都没有两样,武媚娘如果想试探李初的态度,注定失望。
  “总以为你惊讶过后或许会高兴的,我怎么觉得你在担心?”虽然李初把自己的情绪掩藏的很好,敏锐如武媚娘同样察觉一些端倪,含笑的询问李初,很希望李初可以和自己坦白的样子。
  “我说过了,洛阳是陛下的地盘,可是长安却是关陇贵族,以及李氏宗亲的地方。当年陛下会选洛阳作为神都,就是因为陛下清楚的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现在陛下想回长安,我不认为陛下单纯,只是想要回去这个地方。”
  武媚娘想听真话,李初也坦然的告知心中的想法,反正这些事情别管,说不说出口两者心知肚明。
  武媚娘轻轻一叹,“在洛阳这个地方你太熟悉了,也太谨慎,想让你出手太难,所以我就想回到长安。那一个对你来说或许更熟悉的地方,你会更自信,或许就有可能出手。”
  一直没有办法让李初出手,是一件让武媚娘非常苦恼的事情。
  以不变应万变,李初稳的住,也确实让武媚娘没有办法抓到李初的半点把柄。
  武媚娘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改变对付李初的方式。
  “让陛下费心了。”为了让李初可以出手,武媚娘愿意回到长安,李初能说自己倍感荣幸,长安,终将回去。
  “你救了两个孩子,哲儿和韦氏没有来谢你?”都这样还是没有办法让李初多说其他的话,武媚娘有些郁闷,心情不好的皇帝陛下也想让李初心情不好。
  提到李初救了李重润和李仙蕙的事情,保住他们的性命,李哲和韦氏不需要来谢谢李初?
  李初望着武媚娘道:“眼下的情况只怕他们来了,陛下也不会让他们见我,又何必呢?”
  一言捅破武媚娘的心思,别以为李初不知道武媚娘防备李初和别人往来防得有多严。
  此时提起李哲和韦氏没有来道谢的事,李初道:“况且我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又不是等着别人谢我才做的,他们来不来谢我又有什么关系?”
  和武媚娘凡事都为了目的而做事不同,李初做事只为一个问心无愧,武媚娘难道到现在都不明白李初是个什么样的人?
  总是不断地想要挑拨李初和别人的关系,终究忘记李初的本性。
  “吃完就滚出去!”扎心不成,反而又被李初扎了一记的武媚娘,一点要忍耐的意思都没有,直接让李初滚出去。
  好在李初虽然和武媚娘说话也没忘记吃饭,这时候吃饱啦,因此利落的起身,“陛下,初告退。”
  走啊走,喜怒无常的皇帝陛下就让她自己待着吧,李初一点没有陪伴左右宽她心的意思。
  只是李初走的潇洒,伺候武媚娘的宫人却是胆战心惊。
  武媚娘发起火来的样子太可怕,李初可以纹丝不动,压根不受影响,他们做不到啊!
  为什么每回陛下想让公主不痛快,公主不受影响,他们却不得不受影响,心里苦,太苦!宫人默默的流着泪,有苦难言。
  *
  其实因为李重福告状一事。虽然李初是放过李重福没错,但也把李重福告状的事情告诉天下人,第一个容不下李重福的人,自然就是李哲,李哲当即把李重福重责,直接打了三十鞭关起来。
  至于武媚娘颁下诏书夺去李重润和李仙蕙的爵位一事,人只要活着,爵位不爵位的压根不重要,李哲和韦氏在知道是李初救下李重润和李仙蕙,感谢是万分的感谢,但他们都明白,李初那里不适合去道谢。
  想处置李重润和李仙蕙的人是武媚娘,不出现在武媚娘的面前,武媚娘会把李重润和李仙蕙做的事忘记,要是李哲和韦氏一进宫晃悠,却提醒武媚娘这回事,他们哭都没地哭。
  感谢李初什么时候都可以,李初也不急于他们这个时候表现,所以忍耐着,没有事情,绝对不进宫。
  武媚娘也不知道存的什么心,夺去李重润和李仙蕙爵位的诏书在第二天才下发,想必这也是张易之和张昌宗急忙进宫想求武媚娘处罚李仙蕙和李重润的原因。
  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皇帝,李初都不知怎么说武媚娘的好。
  但是很快这件事情又被另一件事掩盖了,就是武媚娘提出想要重返长安!
  这个话刚放出去,朝中的臣子几乎个个都眼冒金光。
  那些一心一意念着李唐王朝的人,最怕的莫过于武媚娘愿意承认或者将皇位转交给姓李的人。
  太子之位争了那么久,现在看来,武媚娘有意把皇位传给李初,偏偏他们提来提去,想让武媚娘给一句准话,武媚娘装傻的偏不如他们所愿,着实气人。
  就算武媚娘一直不肯立太子也没关系,现在武媚娘想回长安,这是好事。
  愿意回长安,就意味着武媚娘心里有李唐,这个天下终会回到李家人的手里。
  所以都不用武媚娘催促,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一干事宜准备妥当,浩浩荡荡的人马回到长安。
  一别十数载李初再次回到长安时,有一种晃如隔世的感觉。
  大明宫依然辉煌雄伟,可是当年那坐在大明宫正坐的皇帝却已经换了人。
  熟悉的大明宫,那些鲜活而快乐的记忆重新回到李初的脑海。
  李初抚过大明宫的柱子城墙,年少兄弟姐妹一起开心玩耍,一起读书,一起争执,以及李治教导他们时的样子,那些记忆,如同流水一般涌来,让李初不禁泪眼盈眶。
  “就算你在洛阳住了这么多年。洛阳给你的记忆始终是不好的,长安有你的欢喜,洛阳给你的始终只是悲伤。所以你在洛阳一直都是不高兴的。”踏入大明宫,武媚娘看着这些熟悉的建筑,何尝不是想起许久回忆。见李初抚过城墙和柱子的动作,眼中更是泛起了泪珠,武媚娘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决定要立太子。”忽然冒出这一句话。李初回过头看向武媚娘,武媚娘掷地有声地道:“我要立李哲为太子。”
  如此突然的决定,李初有些诧异,明明武媚娘回到长安是想对付她的不是,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你要怎么办呢?我立下哲儿为太子名正言顺,你再想和他抢位子就没有那么容易。”武媚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看着李初,似乎迫不及待的想看李初变脸。
  “挺好的。”立定太子,那么就意味着争夺太子之位的事情到此结束。李初认同这是一件好事,没有像武媚娘希望的那样心急如焚。
  武媚娘接二连三的给李初丢出对李初不利的消息,偏偏李初全然不为所动,让武媚娘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对了!我让人从外面寻回来几样农作物,这些年试验的不错,改日陛下可以亲自去看看。”本来想要打击李初的武媚娘听到李初丢出这样的消息,蹙紧眉头询问,“什么东西值得你大惊小怪?”
  “等陛下亲眼去见过了,自然就会知道这些农作物对大周意味着什么。”玉米、红薯,这些都是耐旱耐干的作物,有了他们,天下的百姓就多了几样可以活命的东西,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
  武媚娘看到李初眼睛发亮的样子,依她对李初的了解,很清楚李初并不是信口雌黄的人,能让李初请武媚娘钱去亲眼看看的所谓农作物,定然关系着天下百姓的根本。
  “那么我等着你拿出来,让我亲眼看看你的这些东西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