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24章 得授都伯 斥候精卒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到了城门口,一个守城军士看到是高顺到来;喊声大呼“是将军,将军回来了!”听到军士的呼喊声,其他军士也聚拢了过来,齐声高呼“参见将军!”
  此刻城门口并不多的进出百姓,靠到路边,个个面带喜色。可见高顺在雁门关的声望并不低!
  高顺也频频抱拳道“兄弟们辛苦了,无需多礼!”
  众百姓军士位列两旁,高顺带领韦曜等人入了城。雁门城也许是边关重镇的关系,城内并不繁华;
  青石铺就的大道非常宽广,大概是为了方便调动军队的速度。道路两旁也很少有人摆摊做买卖。
  城内更多的却是一些商队,常年来往中原和草原的商队;一般都会在雁门郡内修整。
  雁门郡的守军驻扎在雁门关内;
  并不像其他郡的守军驻扎在城外。因为关外百里之外就和草原接壤了。
  草原骑兵速度快,在城外的话来不及反抗,就会被骑兵踏营。
  高顺先让几人等候片刻,他要去见雁门郡太守;转达丁原的一项命令。
  不多时,高顺就返回了;
  并未多逗留,估计两个人也就是公事上的交流。
  守军驻扎地在雁门郡偏往西北方向的地方。建有一排排的营房;
  不时的有成队成队的士兵经过。大概是换防或者去操练。
  高顺来到中军发现个大帐;
  是一所独立于兵营的房子!同来的亲兵则留在了外面;
  韦曜跟着高顺进了房间,高顺跪坐到了首位。韦曜等人在大厅中肃手而立;高顺对着外面喊了一声“请温先生过来一趟!”
  说完话,高顺也不理会韦曜等人,自顾的拿起几上的竹简看了起来!
  不多一会,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文士;面白无须;
  头发束起,一根青玉簪子固定其中;两条黑眉斜入鬓角;
  眼神透漏着睿智的光芒。嘴角含笑;
  青年文士一进门,就抱拳道“高将军一路辛苦!事情顺利否?”
  高顺见文士进来,也赶紧站起身来笑道“温先生快快请坐。这次一行还算圆满,丁大人同意了调拨锱重粮草!这次对抗秋冬两季的草原狼更有信心了。”
  高顺又抬手一指站立着的韦曜等人道“这次也不枉此行,带来了几个年轻俊杰!这是韦曜!这小子可是能把魏续打的屁滚尿流的……哈哈哈……”连带把韦曜等人的来历说了一遍。
  刚刚坐下身的青年文士一听此言,双眼一亮,笑道“那可真是少年英雄,以后定能助高将军一臂之力!”
  韦曜也一笑道“当不得先生夸赞!想必是魏都尉手下留情,在下才侥幸胜得一招半式!”
  高顺摆了摆手说道“你也不必过度谦虚,魏续那家伙我了解他,不是个饶人的主!这位是温恢,温先生;现任雁门郡的军师!”
  温恢!韦曜听著名字熟悉,却一时没有想起来是谁;只有暗暗沟通了系统“系统,请查看温恢属性!”
  “叮……检测到温恢;
  武力值:31;
  统帅值:63;
  智商值:89;
  政治值:88。”
  听到这么强悍的数值,韦曜惊呆了!这也是个大牛啊!智商和政治都达到了二流的巅峰值。
  突然脑海中一阵清明,想起来曹操的一个人,难道是他?
  温恢,字曼基,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生于汉灵帝熹平七年(178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
  他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中曹操所属的重要谋臣和地方官。他先后担任曹操的县令、丞相府主簿、刺史、郡守。
  曾经任扬州刺史,后迁凉州刺史;
  他举荐贤能,招揽人才,出谋献策,为曹操统一北方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听到高顺的介绍,韦曜张辽等人一起躬身道“见过先生!”
  这时高顺说道“我欲提升韦曜任都伯一职,你兄弟个个英武不凡,也不给你打散了,全到你的手下待命如何?”
  在古代的军伍中,一般都是五人为伍,伍设伍长,伍也是古代军队中最低层的军官。
  十人为什,什设什长,也就是管两个伍。都伯约相当于百夫长。
  都尉相当于千夫长,非战时刻,算是一个城池的最高长官。校尉只是比都尉大半级,手下差不多管理两个千夫长。
  高顺一下子让韦曜做到都伯的位置,可谓是破了提拔了。早知道韦曜寸功未立,只是一个刚刚入伍的新人。这也证明了高顺的眼光和魄力。
  正说话间,韦曜还没来的及答应。
  门口守卫的亲兵进来禀报:两个都尉听说高顺归来,前来参见。高顺道“来的正好,快快有请!”
  两个粗犷汉子同时进来,身着甲胄。行走间虎虎生风,在雁门这个苦寒之地摸爬滚打,两人都是一脸风霜之色;眉目间蕴含杀气。
  两人齐齐行礼道“参见校尉大人!”
  高顺哈哈一笑道“两位不必多礼,我正好有事要找两位,你们来的正好!”
  说着又一指韦曜等人接着说道“这几位少年郎是吕主薄委派到雁门关的,我欲委派都伯一职!你看如何?”
  别看高顺一脸严肃,不苟言笑。其实他这番话大有水平,他点明韦曜等人是吕布委派来的。
  而不是说是他自己要来的。这样直接提升韦曜,手下人也不会有太多反对情绪。
  高顺问道“你们看把他们安置到何处为好?”
  这时候温恢说道“高将军,以在下看来,不如让韦曜独领一部。组建一支斥候营!平常几位大人虽有斥候精兵,但都分属不同管辖,难以统一。而且斥候的武力低下,不敢太深入草原。所以贻误了很多战绩!”
  温恢这时候起身来到韦曜面前,看着韦曜继续说道“你等兄弟皆受过高人指点,定能胜任。从各部抽调精兵百人,直接听命于高将军如何?”
  高顺听后一拍手道“不错,就依先生所言!组建一支斥候营,做精兵中的精兵。你们不但负责打探敌情,还要负责灭掉敌军的斥候,甚至于小股的先头部队!韦曜,你可敢?”
  本来感觉寸功未立的韦曜,正想推辞;
  听到高顺问敢不敢?当下前行一步铿锵说道“承蒙大人厚爱,斥候营……属下接了。定不负大人所望!”
  高顺听到高兴的大喝一声“好……传我军令:命韦曜为斥候营都伯!即日起从各部抽调精兵,任何人不得阻碍。违令者军法处置!”
  王力和张庆两位都尉,还有韦曜齐声喝道“遵将令!”
  几人出了中军帐,王力说道“韦兄弟,走吧!先去我那里看看,挑几个合适的。”
  韦曜笑道“多谢王大哥支持,等一切安排妥当了,我一定请你和张大哥喝酒!不醉不归的那种!”
  两人也大笑道“好,可说准了,就等你这顿酒了。”
  军营关系就是这样几句话就拉近了感情。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三天后,韦曜和张辽几人终于把一百人给凑齐了。
  挑选的时候,不但要身手敏捷的,还要眼力好、箭法准,还得能骑得快马!
  韦曜这一下子几乎把所有的精锐都收罗一空。心疼的张王两个都尉心头流血。
  暗暗咬牙切齿,到时候肯定得狠狠的宰他一顿,让他好好的出出血。
  人手组建完毕,韦曜就开始着手训练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