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60章 新的任命 新的征程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丁原一愣,这昨天喝酒喝的耳朵不太好了?
  自己听到啥了?是不是听错了?瞪着眼睛问了韦曜一句“你说什么?”
  韦曜也是豁出去了,又一咬牙道“我见丁小姐清秀典雅,末将一见钟情,想向您求亲!”
  这下子丁原听懂了,丁原伸头往外面看了看,然后揉了揉眼睛,再次往外面使劲的伸头看看;
  外面没人啊?这是谁给他撑腰的,一来就要娶我闺女?没人给撑腰,咋这么大胆呢?
  丁原这么一看,也把韦曜给吓毛了;
  这是看什么呢?外面不会是埋伏了刀斧手吧?应该是摔杯为号啊!
  难道是现在换成喊人为号了?吓得韦曜都随时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还别说,外面还真有个人;
  就是丁嫣的丫鬟,刚刚恰巧看到韦曜抱着大雁进了老爷的书房,有点纳闷,就跟着来看热闹了。没想到听到了这么个大消息。
  在屋里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的时候,丫鬟撒丫子就跑;
  得把这个消息告诉小姐去,有个叫韦曜的神经病,抱着一只大雁就想来娶小姐。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气喘吁吁的丫鬟跑到楼上,不出所料的是小姐还在看那卷《诗经》。
  “小姐……小姐……快别看了……出事啦!”丫鬟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丁嫣看到慌忙的丫鬟,也吓了一跳;瞪着疑惑的大眼睛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丫鬟平复了一下道“有个叫韦曜的神经病,抱着一只大雁去找老爷了,说他看上你了,向老爷求亲呢!你快去看看吧!估计这会老爷得把他给砍喽。”
  “你说什么?”丁嫣手里的书卷掉在了地上,“快走!快走!”丁嫣拉着丫鬟往书房跑去了。
  丁原确定了,没人在后面跟着韦曜撑腰;又瞄了一眼挂在墙上的宝剑;冷声说道“说吧!你今天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别想着出刺史府大门了!”
  韦曜深吸了一口气,从藏书阁遇到小姐开始说起,一直说到厅前演武是因为小姐的期盼,才下场展示的。
  丁原听了,怒吼一声道“竖子,莫非欺我宝剑不利乎。”说着就跳起身来,去拔墙上挂着的宝剑。
  这时候一个女声在门口响起“爹爹,这都是真的,我和韦将军真的是一见钟情!”丁嫣这时候出现在了门口,红着脸向丁原说道。
  丁原拔剑的手僵住了,不只是手僵住了,身体也僵住了;
  丁原缓慢的回过头来,看到女儿和韦曜并肩而立,看到女儿的态度,也知道了韦曜所言非虚。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再看向韦曜的眼神也没那么严厉了。现在看到和女儿并肩而立,也有那么一点点顺眼。气也下去了一半。
  韦曜感觉到了丁原的变化,赶紧说道“末将也知道有些唐突,但为了不让大人误会,只能如此了!本来末将想请老师出面来提亲的!”
  听到韦曜说起郑玄,丁原气又下去一多半;
  仔细想想,这小子也不算差,官职有了,现在还年轻,假以时日,说不定还能高升一点;
  名声上还是郑玄公的弟子。女儿嫁给他也算有里有面的。
  想到这里,丁原坐了回去,说道“哼……以你现在的情况还不配我女儿,什么时候再次受到朝廷的嘉奖或者朝廷的升迁,再来求亲吧!”
  韦曜一听,丁原这也是变相的答应了。高兴的把大雁放到地上,深深弯腰一拜道“多谢大人成全!我定当在努力立功,不坠大人名头。”
  丁原也满意的抚须道“好了,你的心意我已明白;我也不是那种腐愚之人,对于嫣儿的选择,我会支持的。”
  丁原看到露出惊喜的两人继续说道“如若无其他事情,你就返回雁门关吧!等过一段时间,我把你再调拨回来!毕竟雁门是苦寒之地,如果你有好的人选,也可以告诉我,我提拔他接替你的位置。”
  韦曜听后,暗暗想到,果然是朝廷有人好办事啊!刚刚还拔剑相向呢,现在就开始给谋福利了。
  还是一抱拳道“末将回去定会用心观察合适人选的,末将这就告辞了!”
  丁原一摆手,韦曜深深的看了一眼丁嫣。转身就出了刺史府,回到客栈收拾了东西后,打马就离开了太原。
  韦曜回到雁门关后,召集所有人前来议事;
  待林冲、罗成等人都到齐了,众人也没再客气,纷纷落座后。
  韦曜开口说道“日前我去太原城向刺史大人祝寿,席间刺史大人安排我们演武助兴!等我演武完毕,刺史大人对我刮目相看;并要把丁小姐许配给我。”
  韦曜话音刚落,整个议事厅里面就炸了窝一般,纷纷向韦曜道喜;
  只有刘伯温斜着眼睛瞅韦曜,一副我不信的样子。
  韦曜偷偷的撇了刘伯温一眼,底气不足的咳了一声,继续说道“我答应刺史大人考虑考虑,刺史大人也许过段时间会把我调拨到别的地方,雁门关是并州的一个屏障。刺史也同意在你们里面选一个人来镇守雁门!”
  韦曜停顿了一下,挨个的看了过去;问道“你们可有人愿意扛起这个重担?”
  林冲首先说道“我会一直跟随少主的,我跟你调离。”
  秦琼也说道“我也是一直跟着公子,哪怕做个亲卫。”
  关胜道“别看我,我不行!”说完就把头转向一边了。
  韦曜看向罗成,刚要说话;罗成道“张辽兄弟胆大心细,带着斥候几乎跑遍了整个雁门郡。我建议就让张辽兄弟坐镇雁门关吧!”
  张辽的武艺早已不是以前了,现在有关胜指点刀法,不论是武艺还是行军打仗,都有不少的进步。韦曜沟通了系统,看向张辽。
  “叮……检测到张辽;
  武力值:八十九;
  统帅值:七十五;
  智商值:七十一;
  政治值:五十六!”
  武力值比刚刚认识的时候长了八个点,统帅值长了七个点。
  其他的没什么变化;武力达到二流巅峰,一流末尾;
  如果能指挥几场战争,或者有几次死战,估计各项数值还会上涨。
  自从刘伯温来了后,不怎么发表意见的温恢也说道“我也赞同由文远坐镇雁门关,现今鲜卑轲比能已经被打残了,已经翻不起多大浪花了。文远坐镇雁门关足够!”
  韦曜点点头道“我马上写信给刺史大人举荐文远,至于后续的安排我们只需等待就好。”
  半个月后,任命张辽为雁门关主将的文书送到了;同来的还有韦曜的调令。
  “命破虏校尉韦曜至太原任骑兵统领!统筹并州铁骑一应事物,接到任令,即刻赴任、不得有误。”
  韦曜接到调令以后,先去和爷爷去告别。告诉他不必挂念;
  自己可以随时来探望,又叮嘱太行山上的廖化,密切注意王家行动,一露头就狠狠的打。
  守护韩信宝藏的事情就交给了韦杰和韦浩兄弟二人;两个人一个机灵,一个稳重;
  可保万无一失。甄家运来的粮草早就完美的收藏起来了,刘伯温参考了韩信宝藏的的样子,安排人员在太行山附近掏了几个山洞,储存粮草。
  一切安排妥当,温恢依旧留在雁门关辅助张辽;
  韦勇和韦虎作为韦曜的亲兵护卫长,跟随同去,其余兄弟全部留在雁门关。
  刘伯温,关胜、林冲、秦琼、罗成尽皆跟随韦曜奔赴太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