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68章 神秘小将 拜见师兄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韦曜笑道“既然管英雄认赌服输,我也绝不会难为管英雄,我乃并州破虏校尉韦曜,我看你手下皆都受过训练,不如全部归于并州军方?
  或者去往并州,那里地广人稀,大批无主的土地,你手下兄弟去了也不愁会饿死,你看如何?”
  管亥弯腰说道:“单凭将军吩咐!”
  韦曜笑道:“还先请管英雄聚集兄弟们,最好能退出几里,以免城内百姓恐慌。”
  管亥抱拳道:“是!遵从将军吩咐!”然后就打马去聚拢手下的黄巾乱军,然后缓缓的后退十里处,安营扎寨。
  太史慈看管亥已退出安全距离,才抬头向着城头高声喊到:“某乃东莱太史慈是也,如今请到破虏校尉韦将军在此!赵黄巾乱军已经退去,还请快开城门,迎接韦将军进城!”
  北海城不是什么战略重城,也是因为处于中原腹地,平常连个山贼都看不到;
  所以守军连一千人都不到,而且还大多数是一些高官的亲兵侍卫。
  这次面对两万多的黄巾乱军,守城官兵躲在垛口后面,连头都不敢露,直到听到太史慈的喊声,才有几个人慢慢的探出头来看了看。
  城下的黄巾乱军早已经无影无踪了,太史慈后面是一队队整齐划一的骑兵部队;
  一员将领身后的两杆大旗,一曰并州平叛,一曰破虏校尉。
  守城的士兵这才跑下去几个人去开城门,也有腿快的跑去跟北海相报信去了。
  韦曜安置好了部队,带着林冲和罗成,跟在太史慈后面进了城。
  北海相孔融正在书房坐立不安,身后一个少年如同标枪一般静立不动;
  这个孔融就是在后世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孔融让梨就是他。不过他现在却像热锅蚂蚁一般。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此人喜好宴客,经常一天之中安排酒宴三五场,门前经常聚集一些士人大夫。有着孟尝君之称。
  这时候孔融焦急的问道:“你说太史慈能搬来救兵么?如果乱军攻城,城内数万百姓如何是好?”
  身后一直静立的少年道:“还请大人宽心,我相信太史大哥的能力,他要是想出城,天下还真没几个能阻拦他的人!万一援军救援不及,我定能护佑大人全身而退!”
  孔融知道着急也没用,叹了口气,坐回桌子旁;
  想着拿起书卷看一下抚平自己的情绪,怎奈如何也看不下去,刚刚想放下书卷。一个传令兵急速来报:
  看到跑来的传令兵,孔融手一抖,急忙问道:“可是乱军开始攻城了?”
  那传令兵单膝跪地,抱拳道:“启禀大人,那黄巾乱贼已经退去,太史请来了破虏校尉,现在请求入城一见!”
  孔融闻言一喜,道:“那快快有请,太史这是救了我们阖城百姓啊!此乃大功也!”说着他也跟着迎了出去。
  同样高兴的还有身后的那名少年,自己和太史大哥认识快一年了,就没有遇到过能难住太史大哥的事情。
  第一次认识太史大哥的时候,还是在东阿,那时候教自己武艺的师父驾鹤西去了,师父说自己是个孤儿,是他把自己抚养长大的,真是亦师亦父;
  面对师父的突然离去,自己感觉非常迷茫和失落,就像一个孤儿一般浑浑噩噩的到处流浪。
  那天自己误入了一个叫野狼谷的地方,几十上百条恶狼扑向自己。
  也不知道那些恶狼多久没吃东西了?
  一看到自己个个眼珠子都红了,个个都争先恐后的朝自己扑来。
  毕竟自己还是年少力轻,凭着师父教的武艺,也挑飞了几十条恶狼;
  到后来手臂都挥舞不动了,这时候太史大哥出现了,他一人一弓射杀了剩余的所有恶狼。
  后来才知道太史大哥是因为杀了人,逃了出来,没想到遇到了自己;
  那时候自己甚至于还没有名字,太史大哥笑着说“小小年纪就能独斗这么多狼群,有道是虎怕狼群,你倒好,一个人击杀这么多狼,还是在狼群里面。既然没有名字,我给你取一个,既然是在东阿遇到你的,就叫东阿小将吧!”
  自己才算是有个名字,跟着太史大哥流浪了大半年多,本来想跟着他回家偷偷看看老母亲;
  回到家才知道北海相佩服他的人品风格,把老母亲接到北海城去奉养了起来。
  两人又赶到北海城,来了不久竟遇到了黄巾乱军围困北海城,太史大哥为了报答北海相照顾母亲之恩,冲出重围,去请救兵了;
  还吩咐自己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大人的安全。
  大哥果然不负厚望,请来了救兵,解了北海之危。那少年一边想着,一边也快速的跟着孔融的后面出去迎接太史慈等人了。
  城门口,孔融见到了一身戎装的韦曜,和落后韦曜半步的太史慈,以及韦曜身后的林冲罗成。这几个人真是个个如龙似虎,个个都是一股萧杀之气。
  孔融前行两步,抱拳道:“本官忝为北海相,代全城百姓,谢过韦将军援手之恩!”说罢,深深一躬。
  早已在太史慈处知道控孔融消息的,韦曜也走向前去,道:“素闻孔北海勤政爱民,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曜佩服!”
  孔融此人,书生气很重,非常在乎名声;
  听到韦曜的夸赞,心里更加喜了几分。后来一听韦曜之名,感觉特别熟悉,却一下子没有想起来。
  孔融道:“韦将军平叛辛苦,且到府内用茶,稍事歇息。”
  孔融是韦曜前世小时候必须学习的楷模,心里多少佩服孔融的谦让友爱。
  韦曜客气道:“孔北海也无须多礼,称呼曜表字“运衡”即可。”
  孔融这才想起韦曜是谁来了,原来是郑玄,康成公的高足啊!
  康成公学成归来,自己还特意前去拜望,期间曾说起他收的一名弟子,聪慧好学,字都是他给取的,就叫运衡。
  孔融大笑道:“看样子真是无须在客气了,你就是康成公高足吧,论辈分,你也得叫我一声师兄!”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孔融身为这天下最大的世家大族,最看重传承辈分;
  孔融一直对郑玄行弟子礼!所以才有此一说。
  韦曜一听,不敢造次,赶紧躬身抱拳道:“曜见过师兄!还请师兄恕小弟不知之罪!”
  孔融哈哈一笑,也不等韦曜再次客气,拉着韦曜携手就进了相国府。
  这里的相国并不是后来董卓的那个相国,此时的北海称为北海国,这个所谓的相国与太守位置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