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89章 逼迫郑玄 韦曜到来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韦曜带着剩下的太史慈兄弟二人,负责广宗城的收尾事宜。
  城内也没有了多少居民,大多数都是太平教人,除了一些老弱病残不宜远行的,差不多都跟随大部队逃往并州了。
  等一切安定下来,韦曜也准备回转并州;
  话说自从出来平叛也快接近半年了;
  不知道家里爷爷身体怎么样?也不知道那些先期的黄巾军有没有安置妥当;当然更多的是有点想丁嫣了。
  大部队刚刚出城走了没多久,一匹快马向着大部队追赶而来;边追边声嘶力竭的叫道:“将军留步……将军留步……”
  后方压阵的曹性发现了这个骑兵,派人把他带了过来!
  一问才知道是从青州赶来的,请求救援高密城的求援兵。
  曹性不敢怠慢,赶紧追到前方的韦曜;禀报了求救人的消息。
  韦曜一听大急,高密城可是自己恩师的老家;
  如今高密城危,不知恩师情况如何;
  韦曜心急如焚,赶紧勒令大军向着高密城方向奔驰而去。
  高密城外,一片黑压压的黄巾叛军正四面围着高密城;做出一副马上要攻击的样子。
  城头之上,傲然屹立的不是高密城的守城将领,也不是高密城的郡守大人;
  而是个一身青衣的清翟老者,此人正是韦曜的老师郑玄郑康成;
  康成公对着城下众人喝道:“诸位还是快快退去吧!老夫一生清闲自在惯了,自是不会与尔等一起同流合污。再说老夫也就是一介酸儒,当不得大用,尔等还是另请高明吧!”
  郑玄此话一出,缩在城头的郡守大人和守城将领,个个吓的脸色发白;不住的小声哀求:“康成公,你为了这阖城百姓,就应了那反贼的意思吧!他们并不会加害与你,只是邀请你同行罢了!”
  郑玄大怒,说道:“你们这是逼着老夫为贼啊!老夫一世清名,怎能和城下反贼同流合污?罢了,为了这全城百姓,我只有以死明志了,希望城下反贼能放过我城内百姓!”
  吓的两人赶紧拉住郑玄,倒不是舍不得郑玄丧命,而是担心郑玄一死,下面的反贼恼羞成怒,到时候不说这全城百姓,自己都逃不出去啊!
  没看到整个城池都被围上了么?要不然谁耐心来劝你这个老顽固。
  城下围困的贼军,贼首换作杨奉;此人原是郭太手下一名将领;
  当年郭太在白波谷起事,响应张角;
  号称白波军。后郭太战死,杨奉接管了白波军,主要是在青州一带流窜。
  历史上,这杨奉被曹操收服,连同杨奉手下大将徐晃一同投降曹操。曹操才借助这支青州军开始起家。
  那杨奉看到了郑玄欲要投城而死,也是大急,说道:“郑先生,且勿做出这等不智之举;我等是佩服郑先生的大才,并无加害之意。也并无屠城之意!先生且放宽心!我只不过是想请先生出城一叙罢了!”
  原来这杨奉打的主意,就是把郑玄拉到同一辆战车之上。张角兵败之事他也听说了,也知道黄巾军并不能久存;这是在为自己找后路。
  天下谁都知道郑玄现在是各方拉拢的对象,就是大将军何进也征辟郑玄好几次了,不过都被他找借口给推了。
  若是能把郑玄拉来,以后无论投降朝廷,还是自立门户,都是上上之选。
  这段时间困城,就是为了逼迫郑玄就范;
  却不曾想到那郑玄如此刚烈,竟然愿意投城而死,也不愿和自己同流合污。
  郑玄听到杨奉的话语,说道:“既然你知道我之心意,你也并无为难城内百姓之意;不如就此退去如何?以免城内百姓恐慌!”
  那杨奉哈哈一笑道:“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若是先生在,我定不会为难这城内百姓,真若是先生冥顽不灵,在下也只能得罪了;
  我等兄弟已经等了十几天了,实在是没有耐心在等下去了;还望先生不要自误,也不要害了城内百姓啊!”
  郡守大人和守城将领同时向郑玄下跪,也劝道:“还请先生给全城百姓一条活路,我等素知先生熟读四书五经,定也明白天下社稷,民为贵!
  先生若是对城下反贼虚与委蛇,让他们撤了军;我等定为先生向朝廷表功!还望先生三思啊!”
  郑玄惨烈一笑,回头缓缓的看了看城内慌乱的百姓,还有身边个个紧张的发抖的守城士兵。以及被吓的面无人色的守城将领和郡守大人。
  开口说道:“罢了,为了全城百姓,老夫就随了那反贼之意吧!待那些反贼退离了我高密城,我再死不迟!”
  郡守大人和守城将领连连叩头,口称:先生高义,城内百姓定当感激不尽。
  郑玄不再理会两人,对着城下道:“老夫就随了你的意了,不过等老夫跟随了你们,你们不得在残害百姓,只要你们能不在做恶,老夫一介虚名又有何不可舍弃。以后就追随你们了。”
  城下杨奉也是大喜,拍着胸脯保证,若是先生诚心依附,手下黄巾军定当与民无犯,而且马上撤出高密城,还百姓一片安居乐业。
  正说话间,杨奉忽然感觉大地震动;
  愕然回头看去,远处一条细线般的骑兵向着自己飞奔而来。转眼间,那条细线越来越明显。
  身后的骑兵都尉徐晃,也看到了急速而来的骑兵;赶紧说道:“大帅,请快快通知手下兄弟进行防御,对方来势汹汹,恐怕是来者不善!而且看阵势不像是我们黄巾骑兵。”
  杨奉点点头,喝令道:“所有步军,列阵防御;盾牌手在前,长枪手在后,列拒马阵;弓箭手搭弓做好准备!骑军上马,随时准备冲锋!”
  杨奉一连的指令下达,有条不紊。比一些大方渠帅都要沉着。
  城上的郑玄等人也看到了远方来的骑兵,俱都心下一喜;
  援兵到了,只是不知是何处援兵!真是及时雨啊!
  韦曜远远的看到对方列下的拒马阵,城头并无攻城大战的痕迹;
  不由的松了一口气,下令骑兵慢慢减速,以免撞上对方的拒马阵。
  片刻功夫,韦曜来到杨奉的黄巾军近前。冷冷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黄巾反贼。
  只见一众反贼并无惧意,个个全神戒备,就等候他们将领一声令下,随时投入大战。韦曜暗暗点头,这倒是一支为数不多的黄巾精兵。
  又看向当头的两员将领,个个顶盔掼甲;
  当先一名将领,面容清瘦,眼中精光闪射,却有一种犹豫不决的顾忌;鄂下有少量短须。
  而身后一位将军,手拎一柄开山大斧,胯下一匹骅骝骏马!双目有神,威风凛凛,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韦曜暗想道:整个三国中使用大斧为兵器的也没有几个,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其余例如邢道荣和潘凤等人,都不过是酱油角色罢了!
  韦曜喝道:“对方的反贼听着,我乃是并州破虏校尉韦曜(此时圣旨尚未下达);尔等黄巾贼首张角业以伏诛;你能余孽还敢猖狂,还不快快下马受降,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