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150章 百花齐放 并州崛起(二)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李时珍闭目把脉,也看不出脸上的神色;
  给戏忠把脉的时间反而比郭嘉时间还长;
  足足有两盏茶的功夫,才算把完。
  李时珍一时沉默不语,戏忠反倒不敢开口去问自己的病情了;韦曜上前一步问道:“李医师,右军师可有什么不适?”
  李时珍抱拳说道:“回将军,既然将军问起,我也不回避右军师了,若是小老儿没看错的话,右军师这是先天不足。”
  “右军师体内经脉纤细无比,血脉缓慢;所料不错的话:右军师经常会胸闷气短,厌厌无力。”
  戏忠听到后,赶紧点头,证实李时珍所言非虚。
  韦曜说道:“那就烦请李医师一并调理,左右军师乃是并州肱骨,容不得有失;还请医师开方下药。”
  李时珍沉吟道:“回将军,郭军师只要细心调理,洁身自好,恢复不难;只是戏军师陈年病疴,恐怕有些棘手!”
  韦曜急忙说道:“李医师切莫顾忌,有话可直说无妨。”此时戏忠也是一脸惨白。
  李时珍见状,安慰道:“军师切莫如此,若是再过些年头,恐是真的无救,现在却还有几分希望。”
  戏忠闻言,精神一震;说道:“还请医师明言!”
  “银针渡穴,不知各位有没有听说过?”李时珍说道:“此法尚未推广,小老儿也是只窥门径而已!故此有些顾虑,一时之间不敢下手诊治。”
  韦曜看向戏忠,两人互相一点头;戏忠说道:“还请医师放手施为,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也是忠命薄;怨不得医师。”
  李时珍说道:“银针渡穴也非一日之功,至少要小半年,才能慢慢扩大经脉;只是小老儿恐怕难以在并州滞留太久。”
  不等韦曜发问,李时珍继续说道:“现如今各种医书杂乱不堪,一些药理互相混杂;小老儿想访遍天下,把这些药草一一品尝证实,重新著作医书,改善误区。也为后世百姓留下一份功德,也防的一些庸医害人。”
  听的李时珍一番话,韦曜刘伯温等人一起弯腰抱拳说道:“李医师真乃是大善之人也,我等佩服。”
  戏忠也是勉强一笑:“既然如此,忠却不敢耽误李医师这万世大计,医师这仁者医心,忠倾佩不已。”
  韦曜开口说道:“李医师,我倒有一计,也不需医师万里跋涉,也能万世流芳。”
  李时珍连忙问道:“将军有什么办法?”
  “某欲在并州建立一所医院,拜你为医院院长!”韦曜说道。
  “何为医院?莫非医馆乎?”李时珍眼睛一亮,隐隐约约的明白,却也不明白。
  “医院;医者交流,教授医学之院所也!”韦曜说道:“同于医馆,也不同于医馆;医院收治疑难杂症之人,允许住在其中;一为病人少了来回奔波,二也能以此为病例,教导学徒。”
  “届时医院成立,少不得各方各地医师或病人前来;到时候李医师可以采纳众家所长,把医学发扬光大;也能开馆授徒,来个万世流芳。”韦曜继续说道。
  听完此言,不只是李时珍愣住了,刘伯温等人也是愣住了;医学交流之院,多么大的手笔;
  到时候名医汇集,天下还有治不了的病症么?
  在集众家所长,教授弟子;
  一传十,十传百,以后得拯救多少黎民百姓?
  想到此处的众人,纷纷向韦曜一礼;李时珍说道:“本以为小老儿是仁爱之心,但和将军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了。只是天下能人何其多也,小老儿却是坐不得这院长之位。”
  韦曜笑道:“李医师无需妄自菲薄,以你之能,说独步天下也不为过,话又说回来了,若是真有比医师能力高强者,若是他肯拯救万民,医师让贤又如何?”
  几人一番商议,决定在城东位置开辟三百亩土地,动土建立医院;
  李时珍为院长,老仙观内道长为名誉院长,原老仙观内教授的医学弟子全部入院;
  另张贴布告,聘请村医或游医经李时珍审核后,也可高薪入院,做医士。
  刘伯温另又掐算说道:“老夫夜观天象,合该并州大兴,只是太原城狭小,需连同晋阳城两城并一城,为并州首府。”
  韦曜后世可是知道后来并州的首府就是晋阳,也就是当年李世民父子起家的地方,号称龙城。
  当下同意了刘伯温的建议,反正现在并州啥都缺,就是不缺钱,不缺民夫;
  并州现在开始建立医院,韦曜甚至都想以后也想让皇甫瑞建立兽医院,还有贾思勰建立农学院;到时候太原城就真是太小了。
  几人商议已定,正欲离去之时;
  黄忠一脸严肃的带着黄叙走了进来。
  黄叙在这几个月内,经过李时珍和道长的双壁联合,现在已经恢复了正常;
  早就能窜能蹦了,现在就是把以前损失的营养慢慢补回来。
  这次李时珍见他无碍了,也把他一起带来了。
  黄忠进门后,先向韦曜行了一礼;然后郑重的向李时珍道谢。
  黄忠抱拳道:“主公,有一要事需和主公禀明;此处乃是军师养病所在,恐在此不便。”
  正好李时珍知道要建立医院,心也安定了下来;
  准备平心静气的给戏忠第一次施针。
  韦曜嘱托郭嘉和戏忠几句;
  就带着刘伯温和贾诩等人还有黄忠两人一起告辞了。
  来到州牧府韦曜的治公所在;韦曜问道:“黄将军有何要事,但讲无妨。”
  黄忠拿出了一柄短刀和一柄军中制式长刀;说道:“主公请看,这柄长刀为军中常用之兵刃;这柄为一奇人所铸。”
  说完之后,两手相交;
  两柄武器互相碰击了几下,第一下长刀出现裂纹,第二下裂纹加深,第三下长刀应声而断。
  然后黄忠反转刀柄,把短刀递给韦曜;说道:“主公若是我并州军内全部换成此刀;则天下无敌也!”
  不只是韦曜震惊,同来的刘伯温和贾诩也互相对视一眼,真若如此,并州军士真的就是以一当十了。
  韦曜接过那柄断刀,仔细的看了看;刀身纹理清晰,入手并不算重;
  握在手里感觉形态流畅,就是特别顺手的那种感觉;
  刚刚斩断长刀后,本身毫发无损。
  韦曜抬头问道:“这是哪位奇人所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