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271章 刘虞自焚 李儒献计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郭嘉挥军一路向幽州深处杀去;
  沿途的郡城见到前方落荒而逃的尾敦大军,哪敢拦截郭嘉等人。
  等他们和尾敦前后脚到达幽州治所蓟县之时;
  蓟县早就被罗成围了个水泄不通。
  罗成困住蓟县,围而不攻;
  反而刘虞却每日都会登上城头大骂,先骂韦曜数典忘祖,勾结异族。
  再骂鲜于辅和鲜于银二人,背主求荣;带敌来犯。
  等尾敦到了以后,大吃一惊;想要转头再跑已经来不及了。
  无奈之下,只能整顿兵马,欲和城下的鲜卑骑兵拼个你死我活;
  这时候鲜于辅打马出来,高声叫道:“尾将军,切勿动用刀兵,还请听某一言。”
  尾敦挺枪喝道:“你这卖主求荣之辈,有话直说;莫要在套近乎。”
  鲜于辅苦笑一声,说道:“尾将军,你可知这些鲜卑骑兵归谁统领?”
  “这还用问,自然是步度根了;你借不来兵马便罢,现在带这些鲜卑人攻打我幽州却是为何?”尾敦质问道。
  “尾将军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这些鲜卑军的统领乃是并州罗成。”鲜于辅说道。
  “胡说,并州和鲜卑一族势同水火;那罗成也算是天下闻名的大英雄,怎会投靠了鲜卑人?”尾敦喝道。
  鲜于辅摇头一笑:“尾将军你等几人再想想?罗将军依旧是效忠大将军的,其中缘由,你等一想便知。”
  阎柔惊声说道:“你……你是说如今鲜卑都归附了韦曜不成?”
  鲜于辅说道:“阎从事所言不错,正是如此,某才和鲜于银二人投靠了大将军;某也知道幽州保不住了,不如立些功劳,救下州牧大人。”
  尾敦和阎柔三人听了面面相觑,未曾想到韦曜竟然如此厉害了;
  可笑那刘备还痴心妄想的要拿下并州;
  现在回头看看追来的郭嘉大军,那刘备却不知逃到了何处?
  鲜于辅接着说道:“三位,你我也曾同僚一场,看待事情比某透彻百倍;如今这种形势,各位应当做些决断了。”
  尾敦三人本就有了投靠并州之心,见鲜于辅如此一说,也算是下了决心;互相对视一眼。
  尾敦上前说道:“既然鲜于大人念在同僚一场,那就劳烦你为我等三人美言几句;投了大将军也是未尝不可。”
  此时郭嘉也到了城下附近;遥遥看到对峙的两方人马;
  笑道:“呵呵……看样子这次的首功乃是罗成将军啊!某还以为幽州兵马不战而败呢?不曾想是罗将军把所有人都吸引了过来。”
  尾敦等人见后路也被郭嘉给堵死了,知道自己等人无力回天,彻底放弃了抵抗。
  罗成也看到了后来赶到的郭嘉等人,大笑着前去和郭嘉等人去打招呼。
  城头之上的刘虞见到尾敦等人也降了并州军马;
  却不见了刘备等人,知道再也无力回天。
  惨然一笑,回到州牧府,一把火烧了起来,合家老小葬身火海,走了原三国中公孙瓒的路子。
  至此;幽州落于韦曜之手。
  罗成和郭嘉聚了几日,等幽州安稳下来,两人再次分开。
  鲜于辅和鲜于银依旧跟着罗成去了鲜卑;
  二人比那左得龙四兄弟强的多,也成了罗成的左膀右臂。
  罗成回军并未直接回到鲜卑部落,而是顺路去了乌丸人的聚集之地。将乌丸一族彻底剿灭。
  男丁全部杀死,女人和那些牛羊都成了战利品,等回到鲜卑,全部进献给了步度根。
  郭嘉一面命人飞马禀报韦曜,一面收降了尾敦的三万兵马。
  原本不被看好的三面之战,今日算是落下了帷幕。
  南方董卓方面一战,韦曜未曾损失一兵一卒,却还得了张济叔侄两员将领,还有三万精兵。
  东方袁绍方面一战,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擒获大将高览;收降青州兵一万余人。
  并州方面折损了三五千人马,却也得到了大将高览,还有部将韩氏三兄弟。
  北面刘虞方面一战,韦曜也是几乎未曾折损一兵一卒,重伤张飞,使得幽州兵马和乌丸兵马火并一场。
  得到了鲜于辅、鲜于银、尾敦、阎柔和赵该等几名人才,还有精兵三万。
  韦曜一方可谓是大获全胜,这也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战。
  不同于韦曜的欣喜若狂,长安内的董卓再次火冒三丈,将房间内刚刚换好的家具又砸了个稀巴烂。
  “来人……速速将张济满门抄斩!诛九族!”董卓眼睛通红的叫道。
  “相国大人,万万不可……”李儒赶紧出来劝道。
  “相国大人胸怀宽广,怎能被张济这等小人给气到。他虽说是卖主求荣,可祸不及妻儿;相国大人万万不能斩杀其家人。”
  董卓血红的眼睛看向李儒,问道:“为何不可?咱家想杀谁就杀谁!何人胆敢违抗?”
  “相国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放眼天下;相国大人一言九鼎也不为过了;自然是无人敢违抗!”李儒拍了一个马屁。
  “相国大人可曾记得温侯来投之时?温侯不但投靠了相国,还将韦曜的岳父斩杀,可韦曜也并未为难温侯家人;
  这次若是相国大人杀了张济满门,恐遭天下人耻笑啊!
  有朝一日,相国大人再进一步……那可是万古留名之事,相国大人万万不能有此污点;还请相国大人三思。”
  李儒说完,深深的拜倒在地。
  “哎呀……文优算是说道咱家心坎里了;也罢,为了咱家以后不让那些言官们记录黑点,就饶了张济满门吧!”
  董卓一听李儒的拍马,心思顿时舒畅了许多。
  李儒上前一步,说道:“不禁如此,相国大人可命人大张旗鼓的将张济老小送去并州,并传下旨意,令韦曜进长安面圣。”
  董卓再次一瞪眼睛:“怎么?还要咱家客客气气的送走那些叛逆的家小?如此一来,老夫脸面何在?”
  李儒狡诈一笑:“相国大人,只要韦曜敢进长安……呵呵呵……莫说张济一家,那怕十家都给他们又如何?到时候那韦曜……”
  李儒说着,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到时,相国大人就高枕无忧了啊!”
  “若是那韦曜不来怎么办?”董卓问道。
  “到时候,天下大义就在相国之手了;那韦曜不遵陛下,意图谋反。若是陛下气个三长两短;呵呵呵……
  那陛下就是他韦曜逼死了,与相国大人无关,相国大人可立即监国,并令天下人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