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382章 第一批银 迁民瀛洲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连续挖了十几天,这座银山根本看不出被挖的痕迹;
  刘晔不禁急了起来;
  如此一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将这银山挖空。
  “传令:命士卒和水手,共同分成千人队,四散出去;尽量活捉一些土著人来,老夫要尽快的将这银山搬走!”刘晔命令道。
  随后,有十数支千人队向四处散去,去捉拿更多的土著之人前来挖矿。凡是不配合的一律斩杀;
  这些人他刘晔等人眼里,也就是畜牲一般的存在,杀多少都不会有心理负担。
  他们在这座岛上又陆陆续续的发现一些小矿产,说是小矿产,是对比的那一座银山而言;
  若是在大汉,定然是不得了的矿产。
  再次连续挖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那座银山才算挖掉一点,这时候提炼出来的银锭差不多也能装一艘狼船了。
  刘晔派出一艘蛟船护航,一艘福船和十几条狼船随行;
  按照太史慈等人所绘的线路图回到中原去。
  一是给韦曜报平安,二也是为了将银锭运送回去,使得这条航线更加熟悉。
  回去的路途只用了不到半月时间;
  到了青州之后,青州刺史逢纪赶紧派出快马禀报韦曜;
  也命人将这些银锭尽数运往晋龙城。
  得到汇报的韦曜也是大喜,他基本确定刘晔等人去的就是倭寇老窝了。
  韦曜派人叫来那回来的部将,详细的询问一番岛上的情况;
  那部将一五一十的将全部事情说了一遍,甚至连大都督刘晔活用人祭苍天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韦曜沉默片刻,那部将以为是韦曜发怒了。
  赶紧解释道:“晋王,当时那首领对我等颇为不敬,甚至以我等为玩物;大都督才怒而将其斩杀!”
  韦曜点头说道:“本王并未有怪罪大都督之意,那些土著之人个个都是冥顽不灵,大都督只管放手施为,哪怕将那些土著斩杀殆尽,也在所不惜!本王不问损失了多少条性命,只问能运来多少金银……你可明白本王之意。”
  “另外,我数万儿郎身在异地,可选择当地女子成婚,至用何手段,你等自行解决,也不用一一报来!”
  那部将也是聪明之辈,否则刘晔也不会将他派了回来。
  听了韦曜之言,抱拳说道:“晋王之意,末将明白,定会将晋王之意转达给大都督,请大都督见机而行。”
  韦接着问道:“你等悬孤海外,可有什么要求?”
  那部将抱拳说道:“大都督有言,那瀛洲岛上,地域还算不小,足足抵得中原内陆的几个郡大小;大都督以为,可让末将带去一些农作物种子;
  若是能种植成功,海上路线也是顺利了;到时候可迁移一部分百姓到岛上生存。”
  韦曜点头说道:“大都督高瞻远瞩,本王甚是欣慰;就如同他所说,你先且带一些种子过去,再来来回回运送几次黄金白银,等一切都熟悉了;再想方设法将一部分百姓迁移而去。”
  “嗯……那处岛屿就命名为瀛洲吧!待有了合适人选,将会派往去做第一任刺史。”韦曜又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
  他的这一个决定,使得后世之人再也没有遭受到刻骨铭心的屈辱;
  当然后世之中也少了一个国家。
  那部将向韦曜再次一抱拳,告辞离开,不日就返回瀛洲去了。
  如今这个世上来了韦曜,也少了许多战乱;
  黎民百并没有大面积的减员,就连并州和凉州这等贫瘠之地,也是地丰人满。
  现在刘晔等人夺了瀛洲岛,多了不说,安置个百万人口不在话下。
  还有罗成等人,已经打下了辽东,即将再打下高句丽;
  那个地方可是地广人稀;
  虽然人少,但那东北的黑土地可是肥的流油;
  随便扔下一把种子,就是不管不问的,也能收获不少庄稼。往那里迁移个数十万也不在话下。
  “是时候想办法迁出一批百姓了!”韦曜自言自语的说着,就去找杜如晦等人去商议了……
  韦曜到了杜如晦办公之地,正好房玄龄也是在此;
  两人见到韦曜前来,赶忙起身见礼;韦曜笑着摆摆手说道:“克明,玄龄无须多礼!本王今日前来有事情要和两位商议一番。”
  房玄龄开口问道:“主公有何吩咐,只管说来!”
  韦曜摆摆手说道:“不急,可令人请来几位军师,一同商议事情!”
  杜如晦听了,立即命门口侍卫前去请军师等人。
  不一刻功夫,刘伯温等人跟随那侍卫走了进来,向韦曜一礼。
  韦曜开口说道:“几位免礼,刘子杨带兵前往东海之事,你等也是知道了;如今他果真寻到了瀛洲岛,也在上面发现了众多的金矿银矿。现在已经运送来了一批!足足有几十马车。”韦曜开口说道。
  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同时站起身来,抱拳说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既然寻得如此宝岛,定要好好把守,免得被宵小给谋夺了去。”
  韦曜点头说道:“本王此来就是这个意思,子杨想请本王迁移一批百姓到瀛洲岛;也算是开疆扩土的功劳了,所以本王才前来和你们几人议上一议。”
  杜如晦皱眉说道:“主公,迁移百姓之事,恐怕不太好办;毕竟故土难离,无灾无祸的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往他地。
  前一段时日,我等往兖州迁移人口,也是费了很大的劲,才使得百姓不情不愿的去了兖州。”
  “如今那瀛洲更是远不可及,属下料想更没有百姓愿意前去!主公总不能逼着百姓前去吧!”
  韦曜一听,也是头疼不已;
  莫说是现在,就是后世那么发达的交通,人人都不愿意远离故土;
  现在这个时代的人离开了故土,也就是一辈子都回不来了。肯定没有人愿意前往。
  贾诩却笑道:“主公莫忧,老百姓若是不愿意前去,那就不要迁移百姓了;除了那些百姓,可有别人愿意留在那里啊!”
  韦曜听了,赶忙问道:“文和何意?不迁移百姓,还有谁愿意留在东瀛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