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386章 两家合议 献城晋王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蒯越同兄长蒯良对视一眼,抱拳说道:“我等兄弟此时是乱了分寸,一切全凭镇南将军做主!我兄弟二人必将附为尾翼。”
  蔡瑁仔细的看了看二人的神情,见两人不似作假。
  郑重开口说道:“如今主公的病势危急,荆州不可一日无主;刚刚主公的意思……贤昆仲应该也看到了。以在下看来,如今我荆州正和扬州袁术打得难分难解,正需要强硬态度对待扬州。”
  “长公子琦生性软弱,恐难当大任,我等不能将几百年的身家性命系在他一身;故此才未曾答应主公所托,至于荆州的何去何从,还要同贤昆仲商议一番。”蔡瑁说完,就静静看着二人表情。
  蒯越沉思片刻,开口问道:“德珪兄的意思,莫非是想请公子琮继承主公之位?”
  蔡瑁也摇摇头,开口说道:“老夫虽然与公子琮乃是舅甥关系,但也看出他年幼无知,当不得大任;我等也不能将身家性命交于他。”
  蒯氏兄弟听了,也有些疑惑;
  本来以为蔡瑁想和他二人商议,让他二人共同推举自己的外甥,没想到他依旧不是这个意思。
  老大蒯良开口问道:“德珪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妨直言!”
  蔡瑁也没有说话,只是向北面指了一指。
  老二蒯越眼睛一亮,急忙开口问道:“德珪的意思莫非是时机成熟了?我等可迎那位过江了?”
  蔡瑁点点头,开口说道:“那位也向你我两家表达了意思,让你我两家商队西行,就说明将你我两家当成了自己人。
  再说了依那位的杀伐果断,荆州交于他手,他定然第一个对付袁术;你我两家也是高枕无忧了。”
  蒯越也是面色大喜,开口说道:“一切全凭德珪兄做主,我蒯家马首是瞻。”
  蔡瑁点头说道:“如此甚好,贤昆仲先回去做些准备吧!老夫要去看看我那苦命的妹妹。”
  蔡瑁说着,低头凑近蒯越,继续说道:“异度兄可以派出信得过的人过江了,老夫听闻那人可没少做准备;待老夫此间事了,在想办法调度一些船只过去。”
  蒯越听了,向蔡瑁一抱拳;
  赶紧和兄长一起下去做准备了。
  蔡瑁等二人离开,叹了一口气;向后院行去。
  此时因为前来探病的人多,蔡瑁之妹也只能回避到了后院。
  蔡瑁见到眼睛哭的红肿的妹妹,再次叹气;
  妹妹年纪轻轻恐怕就要守寡了,也不知当初嫁给刘表是对还是错。
  “妹子莫要太过伤心了,州牧大人说不得会有转机,你可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琮儿,万万不可出了闪失!”蔡瑁轻声劝道。
  蔡夫人看到哥哥到此,再次痛哭起来;开口说道:“哥哥,如今老爷病情如此严重,我母子二人以后恐怕无依无靠了;真不知如何是好?还有老爷诺大的基业也不知该如何处置?”
  蔡瑁也了解自己的妹妹,她也是一个心机深沉之辈,她如此一问,也是想知道以后的荆州谁来做主?
  蔡瑁开口说道:“妹妹,琮儿现在年纪尚幼,恐怕担不起荆州的担子啊!”
  蔡夫人闻言,也停止了哭泣;站起身来质问哥哥:“兄长,你宁愿辅助刘琦那个废物,你也不肯辅助自己的亲外甥么?我们娘俩怎么这么命苦哇……
  老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娘俩还不如都追随老爷去了的好……免得受人欺负……”
  蔡夫人再次坐到地上哭了起来;
  年幼的刘琮见母亲伏地痛哭,急忙跑过来拉自己的母亲,娘俩抱头痛哭。
  蔡瑁看到妹妹和外甥如此,也是心里难过;
  强忍悲痛说道:“妹妹误会了,为兄已经同蒯家商议过了;既不辅助琮儿,更不会辅助那刘琦。”
  蔡夫人再次停住哭声,开口问道:“莫非哥哥想和蒯家平分荆州不成?到时候大将军王威,还有那黄祖若是回军,恐怕我蔡家和蒯家招架不住啊!”
  蔡瑁苦笑道:“妹妹多心了,我蔡家和蒯家再胆大包天,也不敢谋划荆州;况且这荆州也不是我两家能吃下去的。”
  “那兄长乃是何意?”蔡夫人不解的问道。
  “晋王……唯有晋王才能吞下荆州,而且还能保我两家安全无虞;也只有他来了之后,才能快速平定袁术,使得荆州免受刀兵之苦。”蔡瑁说着,向北方指了指。
  随后又向妹妹说了他和蒯家的详细计划。蔡夫人就是再聪明,也不过是一介女流之辈罢了;
  被哥哥的话说的也是深信不疑。也只能赞同了哥哥的想法。
  甘宁和施琅二人正在江边的船厂视察;
  如今船厂按照韦曜的指示,只重产量,不重质量;
  只要那些船只能下水就行,哪怕只有半年寿命,也在所不惜。
  这时候有个侍卫匆匆忙忙的跑来,开口说道:“禀两位将军,刚刚江南的蒯家来了一名管家,说有要事禀报晋王!请两位将军定夺……”
  甘宁和施琅对视一眼,吩咐道:“快去将那管家带来,某看看他到底有何急事?”
  不大会,那个曾经见过韦曜的蒯家管家蒯贵,跟着侍卫快步走来。
  “蒯家蒯贵见过两位将军,家主有重要事情需要禀报晋王,还请两位将军速速派人前往晋龙城!”蒯贵抱拳说道。
  甘宁开口问道:“管家莫要着急,有何事情,可慢慢道来!”
  “回将军,我家家主说……”当下蒯贵将刘表病情,荆州的形势,还有蔡瑁什么时候派出江船接应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
  最后说道:“据我家家主和蔡家主猜测,州牧大人恐怕没多少时间了;才命小人急忙前来,想方设法通知晋王,让晋王早早来到荆州主持大局。免得荆州百姓受了刀兵之祸。”
  甘宁两人一听,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两人不敢怠慢,一边命人快马加鞭赶往晋王城通知韦曜,一边命所有江船全部下水。
  两人又同时向徐州、兖州等地借兵;
  只等蔡瑁江船接应,随时进发江南,接管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