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487章 传位太子 历尽千年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自从韦曜登基以来,如今已经三十个年头了。此时乃是平武三十年。
  尚书令刘伯温,中将军杨林,右将军黄忠,兵部尚书贾诩都相继告老还乡。
  韦曜不忍他们离去,特令几位老臣久居京城。
  如今就连秦琼、关羽、关胜等人也过了花甲之年,虽说还能骑得快马,拉得硬弓,但也不比以前。
  幸亏后来又有一批年轻小将进入朝中,例如姜维、邓艾、陆逊等人。
  从平武二十年开始,太子韦瑾就开始殿前议事,一些国策都会让他参与其中。
  到现在也有十年的时间了,一些朝政也能手到擒来。
  这一日,散朝了的韦曜,再次约那些老臣到御花园饮宴。
  这些老臣已经不能同以往那样杯到酒干;现在只能一口口的慢慢呡。
  韦曜叹息一声:“诸位爱卿,时光飞逝啊!你我君臣转眼就是几十年了;如今想想那些金戈铁马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啊!”
  刘伯温颤抖着喝了一口酒,酒水打湿了他花白的胡须。
  他笑着说道:“陛下,自从你登基以来,这三十年内竟然没有任何的天灾人祸,陛下之功可比尧舜啊!”
  韦曜摆摆手,开口说道:“如今朕已年过花甲,太子也已经监国十年了,朕欲要将这万斤重担交于太子,诸位以为如何啊?”
  杜如晦被一口酒呛的咳了半天,等他平复下来,开口说道:“陛下明智!如今我等一班老臣都垂垂老矣!是该让太子打造自己的班底了。陛下虽说是春秋鼎盛,可太子也过了而立之年,陛下也该享享清福了。”
  一众君臣一直喝到深夜时分,一起又是追忆当年的金戈铁马,又是缅怀以前的老对手。直到被皇后派人催促几次,才算散去。
  第二日,早朝时,韦曜向群臣提出要禅让帝位之事。
  太子韦瑾听了,吓的大惊失色,赶紧跪拜在地,开口说道:“父皇,儿臣对军国大事尚不明朗;况且父皇正是春秋鼎盛,儿臣万万不敢接受皇位。”
  韦曜笑道:“瑾儿莫要自谦了,你的本事父皇比谁都清楚;这些年来,太师太傅二人教授你的治国理论,皆是上乘。你以后要活学活用,莫要辜负太师太傅的苦心。”
  太子韦瑾再次推辞不受,韦曜坚持禅让……
  最后太子韦瑾只能含泪答应;见太子答应登上帝位;
  太师司马懿和太傅诸葛亮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叹息一声……
  他们二人都是七窍玲珑之辈,也感觉到韦曜对他们二人的态度。
  两人一起跨出,同时向韦曜抱拳道:“启禀陛下,老臣二人年事已高,请求陛下允许我二人告老还乡。”
  太子韦瑾听到两位老师的话,大惊失色;急忙开口说道:“两位老师,如今父王禅让了帝位,本太子正是需要两位老师之时,两位老师为何这个时候提出告老还乡啊?”
  他两人苦笑一声,太子还是宅心仁厚啊,我等两人若是继续留下,恐怕陛下很快就会斩杀我二人了。
  但是这些都不能说出来,要是说出来那就更是重罪了,那不是蛊惑太子同陛下不和么?
  司马懿笑道:“回太子,老臣如今已经倾囊相授,太子也是聪慧无比,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臣现在真的是教无可教了,请陛下,太子应允。”
  诸葛亮也躬身说道:“陛下,太子;老臣听闻东海有仙山,山上有长生不老药,老臣二人愿携手东海,为陛下寻那长生不老药。请陛下,太子应允。”
  这诸葛亮更狠,直接远离朝堂,免得韦曜忌讳。
  说实在的,一开始韦曜的确是忌惮二人;
  这两人本事是真有,但到后来都野心不小。
  司马懿自然是不用说,诸葛亮若不是刘备临死的时候,逼着阿斗认他为相父,他诸葛亮还不知道做出什么事呢?
  后世人都说那阿斗是装傻,就是怕诸葛亮害了他的性命!
  如今这两个人恐怕没那么大本事了,且不说那些老臣,就是新晋的文臣武将也能制衡二人。
  韦曜笑了几声,开口说道:“太师太傅虽年事已高,但也未到那种地步;只要你二人保持本心,太子继位后,仍欲要二位辅助一二。”
  两人依旧是执意要走,韦曜无奈之下,只能同意了二人的请求。
  韦曜再次请出刘伯温推算吉日吉时;
  此时的刘伯温已经八十高龄,他在几年前也有了一场凶病,当时差点撒手人寰,后来还是韦曜想起来了庞德公的七星续命之法,为刘伯温续了十年寿命。
  刘伯温推算出下月的六月初八日,乃是黄道吉日。
  韦曜命白发苍苍的礼部尚书杨修主持禅让大礼……
  到了六月初八日,韦曜带着太子韦瑾同时祭拜天地,然后进行禅让大典。
  韦瑾穿上衮龙袍,再次向父皇行礼。尊父皇韦曜为太上皇。
  然后他册封前将军罗成之女罗欣为正宫皇后娘娘,新任兵部尚书郭嘉之女郭怡为贤妃娘娘。
  改年号为靖治元年。
  靖治二年开始,那些老臣陆陆续续告老还乡。
  靖治四年,原中书省中书令杜如晦辞世,韦瑾下令追封一等谥号为“文正”。
  原右将军黄忠辞世,韦瑾下令追封黄忠为平东王,二等谥号“忠勇”。
  靖治七年,原前将军罗成,因为常年身居北地,身有暗疾,不幸辞世;
  韦瑾下令追封为镇北王,一等谥号“忠武”。
  至此,几乎每年都有将星,文臣陨落;
  深受打击的韦曜,常年隐居在上行宫内,不问世事……
  靖治三十年,韦瑾不敢逾越父皇的执政年限,传位太子韦凌……
  韦凌改年号为盛干……
  盛干六年,一代天骄韦曜仙游太虚,龙归大海,享世九十有六。
  一时之间举国悲痛,全民哀伤……
  太上皇韦瑾,皇帝陛下韦凌共同追封一代天骄韦曜为晋武帝。
  可叹此时的韦曜,竟然没有了一个老臣送行,那些老臣早已经全部陨落……
  当今陛下韦凌发布诏令,以后的每代君主执政,皆不可超过三十年。以来纪念先祖之功……
  晋王朝一直传至四十几世,历经一千两百余载。
  后世之人称晋王朝为万世之治……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