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43章 到处搞事情的献贼(加更)

书籍名:《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作者:大明第一帅


        经过两天的审查,左梦庚、徐勇等左军的几十名大小将领全被捉拿绑缚到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眼中凶光一闪,下令将左军参与叛乱的武将全部处死,哪怕是后来投降的也杀掉!

        他又下令对九江府境内进行了清理,免得叛军的漏网之鱼对周围造成祸害,现在能杀一个是一个。

        消息传出,整个九江府轰动,斩杀左军将领之时,前来围观的百姓络绎不绝,这些左军祸害百姓已久,百姓们早已对之恨之入骨,现在他们被皇太子剿灭了,人人拍手称快。

        前来犒劳天武军的百姓们不断,也有一些士绅豪强们。

        在九江城中,数千天武军肃然林立,所有将士皆身披铁甲,背负肩上的火铳密密如林,那种肃整与威势,让旁人看得心惊肉跳。

        在朱慈烺身边的一干江西和湖广的文武官员皆是额头冒汗,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在今天,皇太子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前处决叛将,以儆效尤。

        坐在囚车中的左梦庚脸色发白,瑟瑟发抖,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跋扈。

        近百个被塞住嘴绑缚的左军武将们更是呜呜直叫,痛哭流涕,想要忏悔,然而朱慈烺却丝毫不为所动。

        他要用这种冷酷无情的镇压,来让所有心存发叛或者投贼的武将们心存胆寒,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午时三刻一到,朱慈烺当场扔下火签令,近百名左军武将人头落地,鲜红的血迹刺痛了每个人的神经。

        一万天武军以雷霆之势剿灭号称二十万左良玉部,让大明所有武将都感觉心惊,特别是朱慈烺巡视的五省之地,再无一个跋扈的将军胆敢挑战朝廷。

        .......

        九江府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张献忠那里,听到消息后的张献忠差点笑岔了气,经过和罗汝才等人一番秘密的商议后,他决定干一票大的!

        不久后,已经到达南昌府的朱慈烺先后接到了江西各府同时发来了告急,都说自己遭到了张献忠的进攻,请救皇太子发军救援。

        一时之间,整个江西是四面告急。

        朱慈烺眉头紧皱,告急的地方分部的太广了,其中包括吉安、袁州、建昌、抚州、永新、安福、南丰等府县,可以说整个江西南部几乎都遭到了攻击,他现在也弄不明白张献忠的主力在哪,只能等情报部的情报。

        自从刘国能和李万庆受降后,张献忠和罗汝才的人马只剩下六万人,期间还跑了一两万,不过张献忠进入江西后,一路上又强拉强招,在短期内队伍再次扩大,。

        现在张献忠唯一的优势是人马众多,当然了,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凑人数的乌合之众,吓唬吓唬人可以,真要打攻坚战的话,很悬。

        张献忠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才选择不和官兵硬拼,而是采取分散兵力,多点进攻,以此迷惑官兵,让官兵处于紧张的状态,顾此失彼。

        如此张献忠不仅能隐藏好自己的老营主力,还能掌握主动权,打官军一个出其不意,如果官兵分散兵力,分头去救援各地,那么张献忠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不得不说,张献忠的疑兵之计用的不错,是用己之长,克官兵之短,他能成为明末的乱世枭雄,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黄得功道:“殿下,派出天武军南下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吧!”

        朱慈烺摇了摇头道:“我军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等锦衣卫和龙骧夜不收打探到张献忠的老营主力位置,再集中兵力,一举围歼张献忠!只要打掉了献贼老营,其他乌合之众自然溃散。”

        朱慈烺同时也相信,江西这帮武将回去后,应该会比之前做的好一些,不主动出击守城还是没问题的。

        孙应元道:“殿下,别的地方可以不管,但建昌府一定要派人去救援。”

        朱慈烺不解道:“为何?”

        孙应元道:“因为那里住着益王,如果建昌城破,益王被杀,那影响将是巨大的,恐怕会对殿下不利......”

        朱慈烺沉吟了片刻,回忆了一些宗谱上关于益王的信息,益王的封地还真是江西建昌府,而且益王一脉一直安分守己,没什么刁蛮的子孙,堪称大明历代藩王的楷模。

        朱慈烺对这位朱慈炲有些印象,现在的益王应该叫朱慈炲,和自己一个辈分,他是崇祯九年继承王位的。

        历史上,明末国变,朱慈炲在抚州被当地士绅拥立为监国,他捐款出力,卖力的抵抗清军,可惜被人出卖遭到俘虏,后来又被人救走,去了广州,广州城被投降满清的汉奸尚可喜攻破屠城,朱慈炲遇害身亡。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如果藩王失陷被杀,当地守将和官员都要吃不了兜着走,朱慈烺是皇太子,即便不会被怎么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你人就在江西,距离益王也不远,如果益王被杀不怪你怪谁呢?

        南昌府原本也有个藩王,是明成祖靖难时出力最大的宁王,可惜这家藩王想不开,在正德年间造反了,仅仅四十三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干掉了。

        那个时候,喜欢御驾亲征的正德皇帝领着讨逆大军还没走出北直隶呢,搞得他很没面子,要求王阳明把宁王放在鄱阳湖,等自己御驾亲征再抓他一次,王阳明无奈,抖了个机灵,把宁王朱宸濠拉到了南京。

        正德皇帝御驾亲征到了南京,还真把宁王朱宸濠除去桎梏,释放在军队的包围圈中,然后伐鼓鸣金而擒之,重新给宁王戴上枷锁,在玩爽了之后,正德皇帝才将宁王处死,并除掉了宁王之藩。

        朱慈烺想了一想,感觉益王还真不能有闪失,于是道:“黄得功,你领本部人马去救援建昌府,如果没遇到张献忠,就留下人马在建昌府驻守,再带兵出城寻找张献忠的主力人马,待找到之后,立即通知各地,合力围缴张献忠!”

        朱慈烺又道:“孙应元,让大军做好准备,两日后南下,黄得功走江西的东部抚州一路,我们就走西部的吉安一路,从北往南把江西的匪患扫一遍!”

        黄得功和孙应元忙出列,道:“末将遵命!”


------------

关于天武军的编制

        看到有人说本书的天武军编制是现代编制,本人不喜欢崇洋,对外国的很多东西都不感兴趣,所以那是不存在的。

        下面来简单说说中国的军队编制。

        师和旅早在中国夏朝时就已经是正式编制了,只是编制的人数不固定。

        《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夏朝的军队由王室军队和方**队组成,当时以军为最高单位,长官貌似叫军将。

        到了商朝的时候,商军的编制,以师为最高建制单位,王**(相当于中央军)设左、中、右3个师,每师大约1万人,共3万人,后来扩至6个师。

        师下设旅,每旅辖千人,方**驻在边防各地,分右戍、中戍、左戍。商王既能调动王室的部队,也能调用各属国和各贵族的部队。

        到了西周时期,军队的发展很大,特别是数量上,周天子直辖的军队有宗周6师,驻镐京(周都城,今陕西西安西),成周8师,驻成周城(又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共14个师,每师约有万人,是周王室的基本武装力量。

        各诸侯国拥有的军队大约8个师,也就是西周总共拥有常备军大约22个师,20多万人。

        此外,周天子还有一支保护周王的虎贲——禁卫军。

        西周军队最大建制也是师,师以下是旅,旅以下是百夫,再往下是卒、两、伍。

        西周军队的一大亮点是在军中设司马一职,大司马是最高的军职,以下逐级设有军司马、都司马、家司马等。

        各级司马不直接领兵,而是掌管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军赋军纪等军务,均受周王节制。

        .........

        最后说一下鸳鸯阵的事情,很多人对戚家军的鸳鸯阵没什么感触,其实我自己写这本书之前对戚家军也没多大感触,感觉一般般,后来仔细看了下资料,才知道了他们有多牛逼。

        戚家军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无一败绩,很多战役的战损比惊人,其中嘉靖四十年(1561年)台州大捷,一个月间十三战十三捷,一举歼灭倭寇5500多人,戚家军死亡20人。

        嘉靖四十一年,横屿之战,六千戚家军强行登陆海岛,全歼岛上倭寇,斩倭寇2600余人。

        嘉靖四十二年,在平海卫四战四捷,共斩杀倭寇两万余,福建倭寇被一扫而空。

        随后又在广东剿灭勾结倭寇的海盗三万余人。

        隆庆元年,戚继光率戚家军入京师,督师蓟辽,开始练兵并成立火枪骑兵队。

        隆庆二年,三万蒙古骑兵入寇,戚继光率戚家军八千火枪骑兵突袭蒙古酋长牙帐,大破三万蒙古铁骑。

        万历三年(1575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五万入寇,戚继光又率火枪骑兵队出塞包抄,一口气打垮五万蒙古骑兵,活捉长秃。

        戚家军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戚继光去职,戚家军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十五万余。

        而且戚家军的对手没一个善茬,明朝时倭寇的战斗力之强是公认的,闹腾了几十年,吊打江南各路卫所兵,甚至出现七十二倭寇围攻南京的局面。

        在戚家军中,鸳鸯阵是步兵的个人与单位的基本战术养成,这并不是什么非常玄的八卦阵,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实战应用阵形,小用于个人与行伍,大用于万人对阵皆适宜。

        戚家军经常用鸳鸯阵杀敌一千,自损三人,仿佛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谚语,踢进了垃圾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