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末世由我守护人族

乐读窝 > 科幻小说 > 末世由我守护人族

第147章 疯狂造船?小了格局小了

书籍名:《末世由我守护人族》    作者:云燑


        现场掌声雷动。

        看见楚旭到来,众人纷纷热烈鼓掌。

        热烈的掌声,可不是虚情假意的恭维讨好,而是众人发自内心的欢迎。

        年少有为、功勋卓著。

        自从特霉普前来国事访问,楚旭与外交署长彭宇徽一起前往机场迎接。

        他的身份和职位,就已经世人皆知了。

        许多人这才知道,这位曾经公开领大奖,并豪捐三十亿的年轻人。

        在末世来临之前,宛若救世主一般挺身而出,说服了高层进行了举国动员、强制撤离。

        如果没有楚旭,不知道有多少亿人,早已不复存在。

        仅凭这一点,就受得起全民敬仰,担得起‘国士无双’荣誉。

        更何况,他还在许多重大工程和科研领域,为国做出了不小贡献。

        所以看到楚旭,大家自然是由衷的敬重。

        “天啊!没想到楚组长,竟然这么年轻!”

        林飞濠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江海涛一边鼓掌,一边低声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嘛!要不是天降猛人楚组长,我们沿海地区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遭殃!”

        “末世降临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就凭这一点,给他再高点权职都不为过,更何况他本身就能力非凡!”

        林飞濠偏头凑近一些,低声道:“我听网上不少人说,楚组长简直就是天神下凡,自从他身居高位之后,我们华夏总是能化险为夷。”

        “你看当初他提出要修建高大坚固、防御强大的陆地长城,不仅西方政客媒体嘲讽,甚至国内不少人觉得是劳民伤财的贪腐工程,可结果呢?”

        “现在变异兽不断肆虐,甚至开始泛滥成灾,包括米利国、奥利亚在内,许多国家都开始竞相模仿,但没实力修长城,就只能建围墙!”

        江海涛轻哼一笑。

        “你说的这个,还只是楚总的功劳之一!你知不知道,是楚组长打响反垄断战争,罚了老马1528亿元的超级罚款?”

        “知不知道,是楚组长正面硬刚米利国总统特使霍华德,为咱们华夏争取到了巨大利益,维护了领土完整?”

        “而且是楚组长主持除奸反谍工作,狠狠的收拾了网上那些被人收买,整天崇洋媚外、颠倒黑白的公知慕洋犬!”

        “就连如今我们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新型电池电机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有楚组长的功劳!!”

        “……”

        林飞濠惊愕无语。

        真是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楚旭,竟然如此生猛。

        难怪网上无数国人,自豪的吹嘘华夏是有神人护佑、猛将庇护。

        所以不管是末世降临,还是超级暴雨,华夏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也难怪现场这多人都对楚旭的到来,热烈欢迎鼓掌。

        有的人明明是身价不菲的企业家,却仿佛狂热粉看到了偶像似的格外激动。

        不过……

        林飞濠注意到,吉田洪树和他的秘书长谷龟佑,两人似乎更加激动。

        他们看楚旭的眼神,不是粉丝看偶像。

        感觉更像是,乞丐看到了土豪、落水之人看到了消防英雄。

        那无比炽热的眼神、激动的神情。

        感觉他俩似乎下一秒,就要冲上去,给楚旭跪下似的。

        但好在,人要脸树要皮。

        在这样一个庄重严肃的座谈会现场。

        身为樱花国的大使,吉田洪树自然不可能当众下跪。

        那样的话,未免也太丢人现眼,绝对会导致全球哗然。

        所以即便吉田洪树两人很多激动,但也没有做出过分的举动。

        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天海造船厂总经理程海锋的引领下,楚旭来到了台上就座。

        掌声渐渐消失,众人立刻纷纷落座。

        “非常感谢各位来到我们天海造船厂,出席今天的座谈会!”

        “众所周知,受灾情影响,国际贸易需求量与日俱增,给我们的航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去年我们整整一年,全国港口也才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46亿吨,平均每月完成1217亿吨,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据了。”

        “但超级灾难爆发以后,这两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就完成了40亿吨货物的吞吐量,各大航运企业基本都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以全球综合运力最大的航运企业,华夏远海运输集团为例,综合运力超过一亿载重吨的一千多艘各类船舶,全部投入运输,但结果如何呢?”

        “他们把用于运输船舶、火车头、石油钻井平台等,无法分割的超大型整体设备、特重特长大件运输的半潜船,都改装用来运货,但依然运力不足,货物堆积成山!”

        “我相信在座的几十家航运企业代表们,对货物太多、船舶太少,都是感同身受吧?”

        程海锋的话,让不少人都深以为然的点头赞同。

        末世之前,华夏就拥有蓝星最强的海洋运输实力。

        不管是一次性能拉三十多万吨燃油的VLCC超大型油轮,还是最大载重量十一万吨,连核动力航空母舰都能轻松运走的重型半潜船。

        各种类型的船舶,华夏应有尽有,而且数量还不少,大大小小上百家航运企业加一起,有近万艘各类大型船舶,有效载重超过四亿吨。

        然而……

        再强大的运输能力,遇到全世界都从华夏进口各种物资,也显然吃不消啊!

        两个多月能完成40亿吨货物的运输,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

        但许多国家对华夏的物资,依然有着极为旺盛的需求。

        运输能力怕是要再翻一倍,才能勉强够用。

        可是……

        大型船舶又不是小孩玩具。

        它们可是能运载上万吨货物,可抵御恶劣海况,持续航行上万海里的大家伙。

        不是砍几根木头,拼一起后就能做成的木筏。

        而是需要将几十万个不同的零部件和组件,焊接组装在一起。
        像那种满载排水量,动辄二三十万吨,航行在海上犹如一座巨型浮岛的大型船舶,建造周期都是以年为单位。

        所以大家对货太多、船太少、造船慢的现状,自然是感同身受。

        而这时候,江海涛忍不住起身问道:

        “陈总,既然海运需求量极大,为什么我们不效仿二次大战时期的米利国,大规模批量化的建造自由轮的经验呢?”

        江海涛这话一出,许多人都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当年鹰国急需米利国供应物资,但太西洋航线却并不安全,很容易被潜艇的狼群战术伏击。

        所以米利国就本着‘简单实用、价格低廉、便于建造、’的原则,设计了一款满载排水量14350吨的货轮。

        设计师认为,只要它能完成一次跨越太西洋的航行,将货物运送到鹰国去就行了,就算被击沉也无所谓。

        所以自由轮采用了最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最廉价常用的船舶材料,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生产的方式,让米利国各地的工厂,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

        最终将一个个模块通过铁路,运送到各大造船厂进行焊接组装,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流程的不断优化,建造速度越来越快。

        从最开始建一艘要244天,渐渐缩短到10天,随后不久更是100个小时就完成组装,下水时上层建筑的油漆都还没干,连同舾装试航在内也只用了不到八天。

        到了最后,纽波特船厂甚至只用了28个小时,就完成了从铺设龙骨到组装完毕下水,创造的万吨巨轮最快建造纪录,至今也没打破。

        而这种一个造船厂,一年能造出上千艘,平均每天可以下水三艘的自由轮,不仅展示了强大的国力,同时也为战争带来了强大的运输实力。

        潜艇狼群就算拼了命,击沉自由轮的速度,也远远赶不上新建造的速度,大量的兵员和物资被送到了欧罗州,战争的胜负自然不言而喻。

        而船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步,凭借华夏强大的工业实力。

        如果建造新一代的‘自由轮’,那么无论是船舶的性能,还是建造规模和速度,显然会比几十年前的米利国做的更好。

        全国数千个厂家一起分工协作,从北到南十几个造船厂快速组装,造船速度肯定会犹如下饺子似的,一天下水十几艘都没问题。

        不过……

        大家明显注意到,楚旭似乎一点儿也没动心。

        只见他微微一笑后,拿起话筒说道:

        “从技术上来讲,我们是可以采用自由轮的模式,标

        准化、批量化、大规模的造船,而且比自由轮吨位更大、航速更快,且更加先进智能。”

        “但是各位想过没有,自由轮建造的背景是什么?是全球性的战争,要不惜代价的战胜敌人,自然可以疯狂建造廉价实用的自由轮!”

        “不管它是否经济实用,也不管造多了后,会不会浪费掉,反正它们的使命,就是一次性消耗品,被击沉了也都无所谓,只要战争胜利了就行。”

        “而我们现在面临全球性的战争吗?受灾后重建和经济复苏影响,许多国家是迫切需要从我国进口各种物资,但这种需求会像二次大战那样,持续很多年吗?”

        “假如我们举国动员,疯狂建造一款标准化的大型货轮,结果贸易需求量突然锐减,各位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花费巨大代价建造的货轮,谁来给我们买单?”

        楚旭的两连问,瞬间让许多人愣住了。

        林飞濠眉头舒展,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什么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他如今瞬间恍然明白。

        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一件事的看法真会不一样。

        像台下坐着的这些航运企业代表。

        他们看到航运市场火爆,有运不完的货物,恨不得多买些船跑航运,挣更多钱。

        但很显然,小了,格局小了。

        当像楚旭一样,站在国家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很明显,为了满足一时的航运利益,根本不值得举国动员、疯狂造船。

        对华夏来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实施陆地长城计划,建造更多的核聚变发电站、实施更多的超高压输电工程、加快汽车的电动化……

        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又快又好的完成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众多工程,而不是集中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制造实力,用来造船做航运生意。

        一旦末世危机变得更加严重,一旦陆地和海洋出现更多更加凶猛的变异兽。

        就算拥有再多的船舶,又有什么卵用?

        难道还能把十几亿国人,装到船上去过日子不成?

        因此。

        在末世危机的大背景下,就算市场经济领域出现了剧烈波动,也依然要坚持核心国策不动摇。

        航运市场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就让航运市场内的参与者们,在利益的驱使下自身去平衡供需矛盾。

        华夏拥有极为强大的海运实力,目前之所以出现运力紧张,纯粹是因为想要运输的货物太多。

        只要价格涨上去了,廉价的货物不值得付出高昂的运输成本,有限的运力更多的用来运输高价值货物,很快运力就不紧张了。

        完全犯不着,动用整个华夏的工业实力,来满足航运企业的造船需求,赚了小钱却丢了未来,太不值得。

        而且换一个角度想想。

        楚旭这么说,不就是变相的鼓励各大航运企业,船不够用就继续涨价吗?

        他们迫切的需要华夏的各种物资,运费再贵自然也需要。

        既然如此,那就涨到他们不得不舍弃廉价商品,集中运送高价值商品为止。

        反正都是外国佬买单,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当年他们凭借坚船利炮,可没少压榨掠夺华夏。

        如今让他们连本带利还回来,难道不行吗?又不是不给他们送货。

        当然。

        林飞濠能明白的道理,其他人如何不懂?

        大家想通之后,纷纷忍不住热烈鼓掌。

        而就在大家鼓掌的时候,吉田洪树却突然学江海涛,站了起来大声问道:

        “楚组长,贵国外交署早就承诺,会对受灾严重的各大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超级灾难发生已经过去快两个多月了,就连上万公里外的非大州,都有不少国家得到了你们的援助。”

        “而与贵国隔海相望,几乎近在咫尺的樱花国,几十万灾民危在旦夕,请问贵国的人道主义救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