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国重器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大国重器

第六十一章 鱼鳞焊

书籍名:《大国重器》    作者:玄蓝狐

  这次发工资,所发挥的效果简直是惊人。
  王永轩、老苏师傅、曾师傅,从领到工资那天起,就开始像玩了命似地工作,每个人都把工作时间,延长到了正常下班时间以后的两三个小时。
  如果不是白云天极力说服,他们甚至可以一直干到深夜。
  作为老师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觉得对得起所拿的这份工资。
  他们做事也更认真了,以前觉得可又可无的一些小细节、小瑕疵,他们现在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去修正,极力争取做到最好。
  在他们内心中,对于白云天这个创业团队的归属感,甚至开始慢慢超过工作了几十年的商机厂。
  现在白云天要离开,他们可能还会有所犹豫。
  但是可以预期,这样的状况再持续几个月,一旦白云天跟商机厂决裂,要离开这里另起炉灶,他们绝对会二话不说,立马跟着他走人。
  哪怕这就意味着要抛弃国营工厂工人这个身份,他们也毫不犹豫!
  铁杆核心团队,开始渐渐成型。
  ……
  面对着一地的各种设备、管材,白云天慢条斯理地整理着,将其按照待会儿加工的顺序,以顺手为主,依序摆放。
  设备的到位,工人迅速上手,部分加工件外协完成,制约整车制造的障碍已经全部排除。
  旁边,就摆放着一根根加工完毕的管材。
  作为主梁的方形管、作为前支架的圆直管、作为后支架的弧形圆管,一一到位。
  为了提升强度,圆直管做了少量压缩,比原本的略细一点。后支架因为采用了弧形设计,强度要求更高,所以压缩比例更大,比方梁足足细了一半。
  接下来,就是焊接。
  随着技术进步,现代的焊接方式很多,从氧焊、电焊、电弧焊、埋弧焊、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等等,种类繁多。
  不管用什么方法,归总起来,就是将焊接处加热到融化,然后凝结,让分离的零部件变成一个整体。
  白云天吸收的八级焊工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多种焊接设备,包括如今国外早已普及,国内仍属高端的埋弧焊接。
  可是商机厂只是个区级小厂,拥有的焊接设备,只有老式的氧焊、电焊,这两种。
  除非他能找到其他设备,要不就只能在这中间二选一。
  白云天都不想选。
  这两种焊接方式,都不适用于自行车管材焊接。
  准确地说,自行车焊接,最合适的是采用气体保护的机器人自动焊接。
  可既然没得选,他也只能勉为其难。
  氧焊首先被排除,这种焊接适用于一公分以下的薄板。二选一下来,就只剩电焊。
  电焊其实也有问题。
  就是火花乱溅,容易烧穿非焊接部位的管壁,导致强度下降。
  所以他做了个特殊的小装置。
  焊药有剧毒,在焊接中发出的烟吸入人体,会危害健康,因此白云天戴了一副厚厚的口罩,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同时他搬来一台大功率排风扇放在身后,模拟出上风位,尽可能减少气体吸入。
  随后他拿起护目罩,在面前试了一试。
  护目罩眼睛部位,有一条护目镜,看上去有些像墨镜,其实透光率比墨镜低许多,正常光亮条件下用护目罩遮住脸,视线基本上完全看不到任何东西。
  只有当焊接时,发出剧烈的光线,才能通过护目镜,看到加热后的焊接缝隙。
  白云天将电焊机的电流调到了最大。
  被他排到一边的商机厂焊工,本来就不服气,再看到他选择了最大功率,人都快疯了。
  这个电流强度,固然加热快,焊接时间短,焊接工件边缘变形小,能够最大保持原强度不受影响。
  但这对焊工的技术要求也非常大。
  由于焊接是在几乎目不视物的情况下进行,一般的焊工连焊接位置都不能准确把握,还要加快焊接速度,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在他看来,白云天是觉得电焊有趣,想要玩玩,他作为大老板,焊工不好阻止。
  可是一上来就这么猛,上到最大电流,让他对这次的焊接不报任何希望。
  还有什么可说的,肯定是废了!
  只可惜工人们做出来这么好的管材,就被他浪费了。
  焊工刘师傅苦笑不已。
  好在他已经接收签字认可,浪费也是他自己承担,不算在商机厂头上,要不他绝对会跟对方拼命。
  这败家孩子。
  白云天敢这么做,自然是他有这个底气!
  他右手握着焊钳,焊钳前端夹着一根焊条,找准了脚下一块用来试焊的铁块,将焊条顶端在焊接位虚点了几下,将位置牢牢记住,然后左手面罩遮住面部,右手轻轻落下。
  在焊条与铁块相触的那一刻,他手指微一用力,把手合拢,电源接通。
  这既是点焊。
  一道刺目的电光穿透护目镜,显现在他眼睛里。
  很好。
  白云天这是第一次实际焊接,可是当他握住焊钳的时候,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
  就好像他已经握了好几十年焊枪,进行过无数次焊接一样,没有半分生涩,没有目不视物的疑虑、恐惧,一切是那么的熟悉,自然而然就这么做了。
  特别是电源接通的时间,掌握的恰到好处,既没有过早接通,也没有拖泥带水。
  松开手指,护目镜中重又回到一片黑暗。
  放下护目罩,他低头看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咦!”
  刘师傅也凑了过来,看过焊接处,迷惑地侧脸看了他一眼,又再低下头,沉默了。
  白云天的焊接技术究竟如何,他还不得而知,但显然不是外行。
  他只能静观不语,劝阻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白云天笑笑,放下焊钳、面罩,将凳子移到了一个粗制滥造的简易工作台前,将需要焊接的管材对接,反复确认角度以后拧紧固定。
  与此同时,一片留有缝隙的铁皮,将焊接两端遮住。只在焊接处,留出了两公分不到的缝隙,供他焊接。
  这就是白云天想出来的办法,用铁皮阻挡飞溅的电火花,保护管材不被烧蚀。
  随后,他再次拿起焊钳、面罩。
  这一次,他不再犹豫,手中焊钳坚决地落下,并且不再是一闪而瞬,而是持续地发着高光。
  几秒钟,焊钳就围着管子转了一圈。
  然后亮光消失。
  “这就好了?”刘师傅快步上前,忍着眼前残留的光点,定了定神,看过去。
  “鱼鳞焊!你居然会鱼鳞焊!”
  他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