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朕每天为枕边人写篇悼词

乐读窝 > 杂文随笔 > 朕每天为枕边人写篇悼词

第12页

书籍名:《朕每天为枕边人写篇悼词》    作者:半勺蜂蜜

   李立哑口无言。
   或许是军中出了奸细,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让须屠知道了他们的行动。
   若是给李立时间,李立或许能查明缘由。
   但现在,一切只是他的直觉而已。
   “可、可是,”李立已认定是诈,绝不会轻易放弃劝说,他只好放低姿态,以一个保守者的立场说道,“臣弟认为穷寇莫追,外界地形复杂,人能不能追到暂且不提,万一陷在沙漠中该当如何?”
   李立说得不无道理,太子又摆出那副常见的为难面容。
   “此一时彼一时,难道我们就此放弃斩杀须屠的良机吗?”黄正谦大吼,“须屠杀了多少我兰朝百姓,只要有一丝机会,我们就不能错……”
   “黄太傅,你不要用百姓、用社稷,用你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我!”李立早就在暴怒的边缘,心中郁闷积攒到了极致,忍不住将心声吼了出来。
   “十四皇子,你出去。”岳青柏冷着脸说道,“老师的话都不听了吗?”
   李立看了岳青柏一眼,转头死死地盯着黄正谦,“太傅,你究竟在急什么。”
   黄正谦被李立气到晕头转向,跌坐在太师椅上,喘了好一会,才低头看向李立,声音像是用声带拼命拉扯出来的,尖细刺耳。
   “十四皇子,你就这么恨太子殿下吗,你非要看着他,在与瑞王的争斗中败下阵来,死无全尸,你才满意吗!”
   李立愣住了,原来这一仗,为的不是百姓,为的是权利。
   他看向皇兄,只见皇兄垂头丧气地坐在主位,满脸愁容。
   黄正谦哑道:“只要赢了这一仗,取了须屠的首级,戎狄群龙无首自会散去,边境危机一旦解决,太子殿下的地位再难撼动,皇上再想立瑞王也没有办法。”
   太子看着李立,念道:“小十四,帮我。”
   李立登时心如死灰。
   怎样才算帮了皇兄?
   只有不管、不问,任其调兵。
   李立空洞的眼神望向岳青柏,他的老师。
   他不信岳青柏看不透,此番追击,弊大于利。
   岳青柏只是叹了一口气,对他说:“回吧,回去吧。”
   李立头重脚轻,脑袋像被拼命挤压过,神魂都已离了体。
   刚走出大帐,他便跪坐在黄土地上,浑身的力气已被抽干,跪得像个乞丐。
   那听了天大秘密的无辜斥候,不像李立可以被放过,片刻后,侍卫便抬着他的尸体走出去丢了。
   骑兵一列一列从李立的两侧经过,他们是千挑万选、层层选拔才当上骑兵的。
   他们还活着。
   他们已死去。
   五天。
   三万精骑皆命丧大漠。
   一如李立预料,他们都中了须屠的埋伏。
   须屠利用地形优势,借力风沙让他们迷路,困住,最后产生精神错觉,自杀抑或互相争斗而亡。
   李玉乍听到消息,一屁股呆坐下去,竟忘了悲伤。
   岳青柏叹气不止,而黄正谦更是大哭不已。
   李玉悲恸过后,问黄正谦,“太傅,我们无兵可用了,该怎么办?”
   黄正谦摸干泪水,“殿下,为今之计,我们只有去搬救兵了。”
   李立冷笑,“兰朝还有兵可搬吗?”
   兰朝立国以来,重文轻武,边关这些兵还是他和几位将领一点点操练起来的,更不论江南那些守军,他们还提得起刀,杀得了敌吗?
   “有。”黄正谦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去找宁王借兵!”
   老宁王已死,现在的宁王,是他的儿子。
   萧掠。

第10章

   “哥,我们还要在这里等多久?”
   滇南宁王府属地的一间驿馆里,李玉换做寻常公子哥打扮,他手中拿着一杯茶,茶水已经凉了很久了,他既不喝也不去换一杯,只是拿在手里。
   李玉这样发呆的症状已经持续好几天了,李立自知问了也是白问。
   他拎起凉透了的茶壶,又将李玉手里的茶杯拿走,出了栈房。
   回过身把开阖的木门关上时,李立看到皇兄依旧维持着虚握茶杯的姿势,发着呆,嘴皮有些干裂。
   李立下了楼,找老板要一壶新的茶水。
   老板是个中年矮胖男子,掐着算盘眼皮抬也不抬,喊了声店小二,让他帮李立沏茶。
   李立笑了笑,对老板说:“敢问店家可有好茶,家兄口渴了。”
   老板抬起头,不耐烦地说:“本店茶水不能解渴?”
   “店家误会了。”李立笑容不改,“我与家兄游经宝地,听闻此地盛产好茶,只饮粗茶岂不可惜,店家若有好茶,家兄必然重金相谢。”
   他拿出一锭银子,不轻不重地放下。
   “有,有有。”老板眉开眼笑,接了银子,态度殷勤了许多,“不过客官,好茶可是要等啊。”
   “自然。”李立颔首,“好事多磨么。”
   他当然清楚驿馆并没有所谓的好茶,这里接待的都是贩夫走卒、云游方士僧人还有游侠之类的,停下脚来喝口茶囫囵睡上一晚,隔天鸡叫便走。
   如此下来,老板如何肯备好茶,无非是在热水中加些茶渣茶屑,免得喝起来寡淡无味罢了。
   果然,李立看老板走到后厨门口,叫来小二,细声细语地嘱咐了几句,那小二听完抬起头还看了李立一眼,被老板拍了一记脑袋,捂着头消失了。
   李立暗笑,那店小二肯定是把他当冤大头了。
   老板肯定让店小二到街上去买茶了,至于买什么茶么,他方才一番言语,已让老板确信他不懂茶也不懂这里的物价,随便买种茶搪塞过去,这一锭银子几乎是白赚。
   这下,老板看他这“善财童子”的眼神尤为亲善。
   “客官是来滇南游历的?”
   李立点点头,“我与家兄自小居住吴地,只有一位远房叔伯住在滇南,这回恰好叔伯过寿,父母年事已高不宜远行,我兄弟二人便替他们过来,想着时间尚早,便在周围游历一番,体验不同的风俗人情,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李立说出一早编纂好的理由,他语气真挚,很快获取了老板的信任。
   “哦,那你们是兰朝人啊。”
   可能是老板说得太理所当然,根本没意识到他这话并不严谨。
   李立装作疑惑的样子,“滇南不也属于兰朝吗?”
   老板神情中露出一丝不屑:“我们这儿只认宁王,不认那个躺在京城的老皇帝,谁不知道,这兰朝本该姓萧,不是姓李。”
   他既然敢大声地说,便说明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如此想的。
   李立心如明镜,萧氏一族和他们李家有世仇,绝不会因为现在的宁王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可以轻易化解的。
   但他还是装作不懂,问老板何出此言。
   老板也是个性情中人,对李立知无不言,所说的和李立调查的差不多,只是在细节上稍有不同。
   萧家和李家的恩怨要追溯到前朝。
   前朝暴君无道,四大氏族中的萧家率先号令族人反抗,一呼百应。其余三大氏族缓缓而动,发现诛暴君已是大势所趋之后,才加入到反抗的阵营中来。
   然而最终,萧家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却被李氏一族窃取了。李家不知用什么办法,逼迫萧家俯首称臣。萧家虽然受了宁王的称呼和封地,但是多年来从未入朝,因此朝中没人知道宁王长什么样。
   说到宁王为何甘愿让出江山,老板横眉怒目,直说是李家的人请了妖道做法,用法术迷惑的宁王。
   李立心想,他查到的讯息比老板的似乎更加靠谱些。
   说起来也荒诞。
   只是因为一个女人。
   他曾经从宫里的老嬷嬷处听前几代君主的故事,说到开国之君,老嬷嬷说听她的老嬷嬷说,那是个长得像天神一样的男人。
   作为天神,身边会有数不清的女人飞蛾扑火,其中扑得最笨最傻的那只蛾子,姓萧。
   老嬷嬷年纪大了,说起话来没什么顾忌。
   她说萧姑娘是只傻蛾子,人家都是哪儿亮往哪儿扑,她却偏偏扑棱扑棱往黑的地方飞。
   天神那时候还不是天神呢,野狗堆里混饭吃,裤腰带上别了十个人头才换来一个被承认的李姓。